坐骨神經痛和梨狀肌綜合徵的區別是什麼?

七月5863


自己一直有腰椎間盤突出,對腰腿疼的問題一直很敏感。坐骨神經痛和梨狀綜合徵其實是相互聯繫的兩種疾病。

什麼是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以坐骨神經徑路及分佈區域疼痛為主的綜合徵。坐骨神經痛的絕大多數病例是繼發於坐骨神經局部及周圍結構的病變對坐骨神經的刺激壓迫與損害,稱為繼發坐骨神經痛;少數系原發性,即坐骨神經炎。

什麼是梨狀肌綜合徵?

多為坐骨神經損傷引起,臀部外傷出血、粘連、瘢痕形成,藥物注射,髖臼後上部骨折移位、骨痂過大等使坐骨神經在梨狀肌處受壓。少數因坐骨神經出骨盆路徑發生改變,在梨狀肌內穿行,髖外旋時坐骨神經壓力過大,可產生坐骨神經慢性損傷。

疼痛是本病的主要表現,以臀部為主,並可向下肢放射,嚴重時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離後疼痛劇烈,需休息片刻後才能繼續行走。患者可感覺疼痛位置較深,放射時主要向同側下肢的後面或後外側,有的還會伴有小腿外側麻木、會陰部不適等。嚴重時臀部呈現“刀割樣”或“灼燒樣”的疼痛,雙腿屈曲困難,雙膝跪臥,夜間睡眠困難。大小便、咳嗽、打噴嚏時因腹壓增加而使患側肢體的竄痛感加重。

兩者之間的聯繫:

坐骨神經痛的病因大多數情況下,就是我們熟知的腰間盤突出,大家知道我們下肢所有的神經,都是從腰部發出來的,從腰部這發出來,在腰部這我們稱為神經根,當神經根走到臀部以下的時候,我們就稱之為坐骨神經,但是這個神經是一個整體的,它在不同的位置它的叫法不一樣,但它是其實是一整根,臀部這叫坐骨神經,再往上到腰椎這叫神經根,它其實是一碼事。

但是這根神經無論在哪受壓,它都會引起整個神經,支配區域的疼痛,比如說我們腰部的椎間盤突出,壓到了這根神經,然後它的體現並不是腰部疼痛,而是它這個神經向遠處支配的,所有的範圍都有可能出現疼痛,比如說在腰這受壓了,然後你有可能整條腿都是疼痛的,所以坐骨神經痛的症狀,一般來說大多數時候,都是腰間盤突出引起的,少數時候是當它在臀部的時候,穿過某些肌肉的時候,比如說梨狀肌在這個位置,比如說由於肌肉這個位置的卡壓,韌帶緊或者肌肉水腫,壓迫了坐骨神經,也會出現同樣的症狀,但這個時候它稱為梨狀肌綜合徵。


潔寧小先生


坐骨神經痛和梨狀肌綜合徵很多人分不開,實際上非常的簡單,前者是一個症狀的描述,後者是疾病的診斷,寫一下相關的特點,認識這兩個問題的不同!

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描述的是坐骨神經受到刺激,引起神經走向的疼痛和異常,造成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有很多種,例如,腰椎間盤突出症,不同的椎間盤突出壓迫的神經不一樣,坐骨神經痛表現形式就不一樣!



L4-5椎間盤突出症壓迫L5神經,會導致腿外側疼痛,L5-S1椎間盤突出症壓迫S1神經,會導致腿後側疼痛,這都屬於坐骨神經痛,是根性的坐骨神經痛,其他原因壓迫神經,例如腫瘤,也可以稱坐骨神經痛!

梨狀肌綜合徵



梨狀肌綜合徵是由於梨狀肌緊張痛疼,導致臀部後側,和腿後側出現放射性的疼痛,可以僅有臀部的疼痛,也可以刺激坐骨神經,引起下肢出現疼痛,這種坐骨神經痛也稱乾性坐骨神經痛,區別於腰椎間盤突出導致的根性坐骨神經痛!



梨狀肌綜合徵是可以自己處理的一個疾病,尤其在發病的前期,通過按摩球的滾壓,可以消除梨狀肌痛點,解除症狀,試著以疼痛感覺舒適的力度滾壓、點壓,每天一次,每次5~7分鐘,只可以一天做一次,不可多做,痛疼逐漸減輕表示操作正確!

結語

簡單的一句話來講他們的關係,就是坐骨神經痛可以是梨狀肌綜合徵的一種表現,可坐骨神經痛不表示一定是梨狀肌綜合徵,梨狀肌綜合徵也未必一定有坐骨神經痛,是不是很繞口,覺得很難理解,就交給醫生,不要過度用腦,哈哈!


喬棟談健康


坐骨神經痛到底哪裡痛?

坐骨神經是下肢最為粗大的一支神經,發自於腰部和骶部的脊髓,腰4-5神經和骶1-3神經,經梨狀肌下孔從骨盆穿出,至臀部,從大腿後側走向膕窩出分成脛神經和腓總神經,至小腿和足部,主要支配下肢皮膚感覺和運動。凡是影響坐骨神經供血和損傷均可以導致大腿後側至小腿和足部疼痛。

坐骨神經痛的原因?

坐骨神經根據其壓迫部位可分為神經根性疼痛和神經幹性疼痛。

1.神經根性疼痛

最常見的原因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突出的腰間盤壓迫了腰神經(腰4-5)或骶神經(骶1)可導致神經根缺血缺氧,正常神經傳導受阻,影響其正常功能,表現為下肢放射痛和相應肌肉力量減弱,甚至跟、膝腱反射減弱等等表現。

2.神經幹性疼痛

最常見的原因是梨狀肌綜合徵,坐骨神經在出骨盆部位與梨狀肌緊貼,位於臀部的梨狀肌受到某些因素影響壓迫了坐骨神經可導致其功能受損,同樣表現為神經根性下肢疼痛的症狀,在既有腰間盤突出和梨狀肌綜合徵的雙重因素下有時候難以區分。

腰椎間盤突出症除了有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外,還可以伴有腰椎旁的壓痛,咳嗽時(腹部壓力增大)誘發坐骨神經痛等特點。梨狀肌綜合徵通常在臀部有明確的壓痛點,封閉治療可使疼痛消失,可作為區分根性和乾性疼痛的鑑別治療。

明確了坐骨神經痛的原因才能夠“有的放矢”,神經根性坐骨神經痛的“病灶”在腰椎,結合影像學檢查和臨床查體,採取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神經幹性疼痛針對神經幹受壓因素,解除壓迫病情即可緩解,比如封閉治療效果顯著,也可考慮局部理療措施。


骨科醫生老牛


腰腿痛是很多中老年人所要面臨的問題,特別是老一輩長期務農、從事體力勞動工作,更是這些病痛“青睞”的對象。

其中坐骨神經痛,是腰腿痛的一種,它只是一種症狀。

梨狀肌綜合徵是一種疾病名稱,梨狀肌綜合徵發作時,就有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一、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是人體最粗大的神經,從第五腰椎孔和四個尾椎孔出來,穿過梨狀肌下方或上方,貼著骨盆走,出骨盆區域後繼續行走在大腿背側。

坐骨神經穿行方向,包含第五塊腰椎、骶尾部、梨狀肌,還有坐骨神經本身,只要上述“零件”出問題,都會引起坐骨神經痛。比如:椎間盤突出、椎間孔狹窄、骶尾部損傷、神經炎、脊柱腫瘤、脊柱結核、梨狀肌損傷、梨狀肌卡壓等等,都會引起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的範圍,從上到下包括:腰骶部疼痛、臀部痛、大腿後側痛、小腿和足背的後外側痛。

檢查是不是坐骨神經痛,可以做“直腿抬高試驗”排出。具體方法是:患者取平睡,檢查時保持雙腿持續伸直,檢查者將患者足部勾起,然後將一腿緩緩抬高,此時可以牽拉到坐骨神經,如果隨著一腿抬高而出現腰骶部或臀部、大腿背側疼痛感加重,則考慮為坐骨神經受卡壓。

如果不能用上述方法檢查是否坐骨神經痛,則需要做腰椎CT或磁共振進一步排除有無椎間盤突出或骨質增生、腰椎腫瘤等情況。

二、梨狀肌綜合徵

梨狀肌和骨盆間有個間隙,坐骨神經正是從這個間隙穿過。其中又分為坐骨神經主幹穿過、坐骨神經分支幹穿過等。特別是整根坐骨神經都穿過梨狀肌下方的類型,更容易在久坐、盤坐、彎腰等情況下壓迫坐骨神經,繼而引起坐骨神經缺血、水腫、疼痛。

★若本回答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坐骨神經痛和梨狀肌綜合徵🍀




咱們先一起認識一下什麼是坐骨神經痛?什麼是梨狀肌綜合徵?

(1)坐骨神經痛是坐骨神經支配區域的疼痛以及不適。包括原發和繼發原因,原發的多見於坐骨神經本身病變引起,繼發的多見於壓迫、腫瘤、血管病變等。包括腰椎間盤突出等。但有時候坐骨神經痛特指坐骨神經本身病變引起的疼痛。

(2)大多數情況下,梨狀肌覆蓋著從自己下面穿行的坐骨神經,因此梨狀肌的水腫以及病變引起坐骨神經卡壓以及病變造成的疼痛。

不難發現,二者都是有坐骨神經支配區域疼痛痛的表現,梨狀肌綜合徵在固定部位可以觸及明顯壓痛,嚴重的可以出現刀割樣的疼痛。


(1)對於坐骨神經痛來說,最主要的是找出病因,對症對因治療。在我前面幾篇問答中做了詳細的描述,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2)對於具體的梨狀肌綜合徵。應針對引起梨狀肌水腫和病變的原因進行治療,

①比如卡壓比較嚴重的應進行俯臥休息,適度進行針灸、理療、按摩等減輕水腫;

②小針刀鬆解肌肉痙攣、中藥外洗等;

③封閉進行痛點注射。


特別注意

坐骨神經痛以及梨狀肌綜合徵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臀部疼痛以及下肢的放射疼痛都是如此。

比如牽扯痛:腹部腫瘤的疼痛,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痛,以及帶狀皰疹引起的疼痛。臨床上需要仔細鑑別,詳細查體。一般來說夜間疼痛較甚,且疼痛不能緩解的,一般是腫瘤等情況,當然也不絕對,對此需要詳細查體以及檢查。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是坐骨神經痛的起因有腰間盤突出壓迫神經和梨狀肌,禮裝幾是單一的坐骨神經痛


1疏通經絡提高免疫力


坐骨神經痛是一種疾病的表現形式,也就是說有多種疾病能夠引起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包括如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滑脫、椎管狹窄、梨狀肌綜合徵等。主要表現為從臀部、大腿後面到小腿後面及前外側的疼痛。



梨狀肌綜合徵是指臀部的髖外旋肌梨狀肌損傷後,出現痙攣和無菌性炎症刺激卡壓了坐骨神經,引發坐骨神經支配區域疼痛麻木。

出現了坐骨神經痛不一定是梨狀肌綜合徵引發的,但是梨狀肌綜合徵很多時候會出現坐骨神經痛。在疾病的診治過程中,都是由症狀去找病因。所以說梨狀肌綜合徵只是坐骨神經痛的一個可能病因,問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這個問題是不合理的。

我是祿穎濤,關注我,讓你瞭解更多的健康養生知識。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點贊轉發!如有其他問題,請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