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在農村吃的什麼覺得好吃?

瘦二嫂


美食的話全國農村都各有千秋,認識和感情也不同,沒有最好吃,只有最好的情懷。

我是江西省豐城市,本地美食太多!喔自己最喜歡的有感情的美食就是“凍米糖”,一種類似米花糖的小甜點。糯米煮熟,碾壓,曬乾,炒制膨大,用油,白糖,芝麻熬製糖漿,再加入膨大好的糯米,定型撒上紅綠絲,再切小塊裝袋。

如今凍米糖已經成為豐城本地特產,遠銷全國各地!







聆思會豐城


野地瓜,這個真實名字加啥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只記得小時候每到夏天這樣兒就很多,中午的時候路過也會有香味。

記得小時候每天中午都會和園裡面的其他小朋友去山上拔地瓜,有時候不洗就吃,感覺特別美好,現在已經很少了。

如果能放冰箱冷藏一下會更好吃,可惜小時候沒有冰箱,只能放在涼水裡面冰一下,感覺還是很美味。

這只是自己喜歡吃,覺得好吃,可能每個人不一樣。





沐沐說情話


農村好吃的東西多了去了,我今天就說5樣吧。

一,最好吃的是我爸做的新麥子鍋貼饅頭。我們這邊是南方,會種一點小麥。但小麥不是主食,一般的人家,也不怎麼會做饅頭餃子什麼的。做出來的饅頭,不是硬硬的就是酸酸的。可我爸當過兵,他到過北方。,他做的饅頭特別好吃。我們家也沒有蒸饅頭用的蒸籠。我爸就往炒菜用的大鐵鍋裡放上兩勺水,然後捏著生饅頭在鍋中水裡輕沾一下水,離水兩寸圍著鍋裡的水擺1圈。扣上一個竹編的蓋子,用麥杆燒大火,不到20分鐘,一面鬆軟白胖,一面金黃焦香的饅頭就出鍋了。那個味兒,我不說你都能想象的出吧?左鄰右舍看我爸這樣做饅頭,也都跟著學,可是沒有一家人做成功的。饅頭不是烤焦了,就是煮成一鍋漿糊。

現在饅頭滿大街都是,也不貴,也鬆軟白胖,但是裡邊兒就沒有麥子味,你吃的饅頭裡邊有麥子味兒嗎?

二,花生芽。這個大多數的人沒吃過吧?春天種玉米的時候,如果那地去年是種花生的,就會挖出花生芽。回家用點鹽揉一揉,炒出來,嫩嫩的,脆脆的,還有一點點甜。現在有專門賣花生芽的。跟發豆芽一樣,裡面有無根劑和生長素,胖胖的長長的,水分太多了,一點不好吃。

三,野蜂蛹。最常見的是馬蜂蛹,和狗屎蜂蛹。油炸著吃最好,有時候沒有油,我們就直接在火上烤著吃,也不錯。

四,香椿芽。春天裡,香椿樹上冒出紅紅潤潤的香椿芽,摘下來放到碗裡,澆一勺開水下去,把這頭道水控出,再澆一勺開水,用另一個碗蓋上,第二天蘸辣椒水吃,特下飯。還有另一種吃法就是香椿煎雞蛋,把香椿切成細細的未,跟雞蛋胡椒一一起調好,煎成兩面金黃的餅,兩面撒上點鹽。風味獨特。

五,衝菜。用的介菜薹,放開水裡燙一下,撩起來放小盆裡,上面蓋一塊乾淨毛巾,再扣上一個碗,第2天可吃。揭開碗的那一剎那,只要你敢把鼻子湊上去,保你鼻子眼淚一塊下來。吃法多樣,可素蘸辣椒水,涼拌,炒肉末,衝菜香腸炒餌塊是我們這裡的一道名小吃。





笨人沈老太


作為農村人,小時候家裡很窮,一直在農村長大,作為廣東人,一直都愛吃雞、扣肉等地方菜,可是小時候窮,物資缺乏的年代,這些菜不是經常有得吃,一般都是有親戚家裡辦喜酒的時候或者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有得吃上一頓,所以在我我印象中僅僅知道這些菜式最好吃的菜,水果小時候也很難得吃一次,印象中只有菠蘿和石榴,村上差不多家家戶戶都種有,不過這些一般都是拿來賣的,大人都是挑一些長得樣子差一點的,給小孩們解饞,因為也是賣不去的,所以印象中的石榴和菠蘿是最好吃的水果。不像現在的孩子們,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交通物流的快速發展,全國水果市場都有流通,認識不少水果,一般父母也捨得買給小孩們吃,所以在我在農村時候最愛吃的就這些了,現在長大了還是愛吃這些菜式和水果,那味道就像回到了過去,那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那是雖然但是一樣也很開心,童年最難忘,你們呢?也把你們最喜歡和最難忘的喜愛,也來跟大家的分享一下吧。謝謝!附上最喜歡的圖圖





我就是飛飛姐


其實說到農村,想到了小時候的生活,我小時候在農村是奶奶帶著的,雖然奶奶不在了,但是想想農村那種生活,還是令人回憶,雖說已經回不去了。現在好多農村已經不是以前的樣子了,社會在進步,城市在發展,所以就把這種念想存在自己的記憶裡。

1.說到吃記得小時候過年殺豬,不敢看,趴在屋裡的窗戶那哭,一個勁的喊著不要殺豬,因為豬圈裡就兩頭豬,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殺,後來吃飯的時候奶奶給我加肉吃…嗯真香!其實農村的殺豬菜確實不錯,這個要分南北方可能菜品不同。

2.山上的野果子,其實說野果子他是有名字的只不過我可能已經叫不上來了酸酸甜甜的確實好吃,這些都是老一輩人說可以吃,有的果子不能吃。不過現在已經吃不到了。

3.兒時的夥伴扇(piaji)這是我這這個地方的話就是扇一種紙片,還有就是彈玻璃球,滾鐵環,打瓦…等等。

4.其實過去的農村環境是真的好,女人們在河邊洗衣服,孩子們在河裡洗澡,當然小時候我也洗過。

現在我們要保護環境。讓農村更好。


馬小哥和馬小旺的日常


你們在農村吃的什麼好吃?這句話使我回到兒時的時光,鄰家老爺爺小果園裡面的杏子,梨子,桃子,到成熟的季節,都引的我們只流口水。雨後的小樹林裡冒出來的蘑菇,田間的瓜果……。最難忘記的是1977年,六歲的我被醫生檢查說是貧血,家裡沒有錢治病,當時生產隊的花生種子分到農戶家保管,爺爺冒著被處理的風險,每天早上讓我吃十多個花生,慢慢的剝開白胖胖的花生,放到嘴巴里,那種感覺無法用言語形容。兩個多月的時間,吃的我臉蛋紅撲撲的,也不再貧血了。問我什麼最好吃,我毫不猶豫的回答是那個時候的花生。


曹智哥


農村特色小吃就是艾葉耙耙和粽子,每年到清明時節,正是艾葉初生長的季節,嫩嫩的艾草,每年到這個時候媽媽都會摘些艾草回來做艾粑,粽子也是我的最愛,每當端午節快到的時候我和媽媽就會上山去採摘粽葉,最讓我到至今都難忘的粽子就是草木灰做出來的鹼水粽也叫涼粽,涼粽就是用山上砍回來的植物樹枝燒成灰,再用那個灰來過濾出的鹼水,再放糯米進去浸泡,等米變黃了撈起滴乾水就可以包粽子了,這樣做出來的涼粽有股淡淡的清香,如今離開媽媽的懷抱了但還是忘不了媽媽包的粽子,兒時的回憶。






冰冰農家特色


大家好,我是客家小析,從名字就可以看的出來,我是一名客家人。客家人一般都是居住在山區較多,因此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小析就針對客家美食,來回答您的這個問題吧。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何為美食?

大家平常都經常說美食之類的,但是什麼是美食呢?美食,顧名思義,就是美味的食物,只要您吃著好吃的食物,哪怕是好喝的茶,都可以稱之為美食。

那對於客家人而言,美食實在太多了,因為客家人以前多隱居深山,與世隔絕,逐漸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美食文化。下面,我就選幾種農村客家常做的美食來給大家說說吧!

一、客家肉圓

我是來自於韶關翁源縣,我們那裡農村吃的最多的美食就是肉圓(不叫肉丸,丸對於我們來講就是藥丸),逢年過節,走親訪友,肉圓是必備的一道菜。

肉圓做法也很簡單: 選取豬身上的五花肉、蔥頭、薯粉,加油、鹽,攪拌均勻,放入蒸鍋蒸熟即可。

客家肉圓有著很深的寓意,寓意團圓 ,一丸囊盡客鄉情。古時的客家人為躲避戰亂,飽受遷徙之苦,製作出這道菜,表達了客家人對太平盛世,家庭團圓的一種期盼。

二、客家芋頭扣肉

這道菜是農村宴席上必備的一道菜。芋頭可以吸收扣肉的汁液,扣肉肥而不膩,芋頭又比較香甜,非常好吃。

三、艾餈


艾餈是客家的一道名小吃,每年的春季,路邊或者田野裡都會有很多的鮮嫩的艾草,客家人一般都會採摘來,將其和煮熟的糯米拌在一起,然後中間可以加一些花生或者芝麻等放到鍋裡蒸熟即可,簡單好做又好吃。

四、客家煲湯


對於客家人而言,平時吃飯最不可少的一道食物,就是煲湯。煲的燙有很多種,五指毛桃排骨、花生豬腳、枸杞葉等等,只要是能吃的樹根和青菜,客家人都可以拿來煲。

今天,我分享的都是農村客家日常生活中常做的幾道美食,當然還有很多,比如釀豆腐等,但是客家菜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講究一個清淡和鮮,無需太多調料,只需要油、鹽和醬油即可,所以的美食基本都可以搞定。

我是客家小析,如果您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哦。


客家小析


說到農樹的美食有哪些?我告訴大家那可是太多了,就拿我們東北的農村美食來說吧,那可真不少。

且不說我們東北的黃米飯配上雞肉頓蘑菇的美味,也不說百搭百配的酸菜豬肉燉粉條子的豪爽,還有端午節東北特色的純糯米甜味大粽子的甜美……

今天,就隆重的為大家介紹一款春夏間的應季美食,波蘿葉餅(也叫槲葉餅),槲葉只有在春季或夏初時採集才是最佳時候,因為此時的葉片,即不是太嫩也不是太老,正適合包波蘿葉餅(也叫槲葉餅)用,山野菜小葉芹,也是此時的時今野菜,具有濃郁的芳香氣味,二者是此餅最好的組合了。波蘿葉餅的麵皮可以用玉米麵、高筋麵粉還有澱粉用開水來燙制而成,燙制時要注意,要把玉米麵等燙製成三份熟一份生,這樣才能使餅的軟硬適中。餡料是豬肉的山野菜小葉芹的,製作餡料的方法,和製作水餃、餡餅的調製方法是大同小異的,在這裡我就不作贅述了。

今天主要是想讓大家知道,我們東北農村特有的這款波蘿葉餅,吃著滿嘴流香,清香四溢,由其是槲葉和餡料當中的山野菜的小葉芹,它倆那獨特的清香味道,就令人難忘,是不可多得的應季美味,讓你能吃出春天大自然的味道,清新異常回味無窮。











雲淡風輕張


我想問下回答的問題人能不能認真一點?

頭條上面最好的視頻作者應該是李子柒,為什麼獲得這麼多粉絲?沒有人想過這個問題嗎?

就算李子柒拍一張樹葉,拍一根草,都能拍出大片的感覺,看的人都覺得能洗眼,賞心悅目。

頭條上李子柒是美食領域的創作者。她是生活領域的創作者更為貼切。當然了,你把她歸類為三農領域的創作者也是沒問題,畢竟她現在生活在農村。

我覺得作為一個農村人,在農閒之餘,或者說,每天種田回家,弄一口飯,其實是可以像他一樣的,乾淨,精緻。當然,前提是:你得把自己家裡面的院子收拾一下吧,把豬圈收拾一下吧,把自己住的窩和客廳收拾一下吧!

一個食物被稱為美食,本質上不是味道的問題,儘管味道是最重要的。我們知道米其林餐廳,她賣的不僅僅是食物,還有就餐環境,和那個做菜的人。

所以,你跟我說農村什麼東西好吃?人吃來吃去不就是那幾樣東西嗎?除了穀物青菜,就剩下肉唄!豬肉,牛肉,羊肉;還有海里面的各種各樣的魚。

你在一個豬圈一樣的環境裡面,然後一個米其林三星級的大廚給你做大餐,好吃嗎?這簡直是在侮辱食物。

你在一個蒼蠅館子裡面吃飯,裡面肯定有美食,不過餐桌上的油膩你肯定受不了,牆上說不定有很多腳印或者其他食客留下的鼻涕。他多好吃有意思嗎?一盤好的鮑魚裡面有一根頭髮,總是感覺怪怪的,喉嚨裡面卡了一點什麼。

其實我想表達的是農村的髒亂差,什麼所謂的美食其實就那樣。媽媽做的菜是永遠都是最好吃的,因為裡面有愛。不過這是是另外一個話題,跟美食無關。我們下次再談愛吧,談很多很多的愛。

我們所說的鄉村美食多好吃,其實是與骨子裡面的鄉情或者情懷有關而已,畢竟我們成為城市人才是幾十年的時間,骨子裡我們都是農民。

李子柒的視頻沒多少人看,那我覺得那時候我們精緻不遠啦,每個人家裡面都很乾淨,整潔,李子柒的生活大概就是我們的生活,看見她就像每天的自己,有什麼好看的?還不如打麻將呢。

那些拍三農的視頻的,能不能把自己的鍋給弄弄好看點,把地掃乾淨一點,髒不拉幾的,看著就煩。

把農村環境弄好一點,再跟我談鄉村美食行不?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