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在,你我安好,春來,山河無恙

這個春節,大概是無數人過得最長的“假期”了。


由於疫情蔓延,全國各地紛紛號召大家在家隔離。


14億人宅在家二十來天,這種鮮少的“獨處”卻讓不少人真正靜了下來,思考了這場“戰疫”背後,於個人、家庭、城市、國家的意義。


喜歡上了安靜,越安靜越好。


有時候,人是需要一點點孤意的,遠離熱鬧,和塵世保持一些的疏離。這絕不是清高,只是為了更清醒的看清自己。


陽光,因風雨的掩映而更加溫暖;晨曦,因暗夜的交替而愈加珍貴;清茶,也因有人牽掛愈生溫潤,而我們也會明白,自己的人生終究要自己掌控。


人生匆匆,還來不及好好回憶,就已悄然走完大半程。


也許是每天的瑣碎,讓我們無暇感受自身的變化,那就隨詩詞君一起,透過詩人的筆觸,去發現我們經歷過的“生活”,以及發出的感慨。


這場忍耐,不是消極妥協,而是堅信:一切的不順心都只是暫時。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轉機。


正如一句話說的那樣: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情在,你我安好,春來,山河無恙。


情在,你我安好,春來,山河無恙


生活中,我們都有咬牙堅持的曾經。


不輕言放棄,有承受失敗的能力,更有重新開始的勇氣。相信堅持到底,就有成功的機會;如果中途放棄,就意味著徹底地失去。


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其一》唐·李白


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一份友誼。


知你所愛,懂你所求,志同道合,患難與共。有了理解,友誼才能長駐;有了友誼,生命才有價值。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別董大》唐·高適


情在,你我安好,春來,山河無恙


生活,總是充滿了種種遺憾。


人生不是劇本,很少能完美收場。只有失去過,才會懂得珍惜。很多事因為有了遺憾,更讓我們刻骨銘心。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宋·晏殊


樂觀二字,使我們保持住了向上的內心。


年老體衰又如何,兩鬢霜白又如何!只要你想,只要你做,時光飛逝帶不走你年輕的心。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

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髮唱黃雞。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宋·蘇軾


情在,你我安好,春來,山河無恙


有時,生活又需要一份釋然。


是你的東西不用爭,不是你的爭來也無用。隨其自然吧,何必要去強求;隨遇而安了,何嘗不是解脫。


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

兒女古今情。


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水調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宋·辛棄疾


最需要珍惜的時光,是當下。


世間最可貴的就是“今”,最易喪失的也是“今”。因為它最容易喪失,所以更覺得它寶貴。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明日歌》明·錢福


情在,你我安好,春來,山河無恙


生活中,總是少不了離別和淚水。


人生於世上,就是為了離別,無論是與親朋,還是與好友。通過離別,看自己,看他人,也看這個世界。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相信,每個人都曾有過相思的時刻。


相,是相互;思,是思慕。想著你,就是人生的幸事。不管我是少年,還是白髮。


井底點燈深燭伊,

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瓏骰子安紅豆,

入骨相思知不知。


——《南歌子》唐·溫庭筠


情在,你我安好,春來,山河無恙


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都缺了一份豪邁。


人生當豪邁,大氣也從容。詩酒澎湃,良辰好景皆常在;人生豪邁,夢想駕雲自東來。


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唐·李白


無論生活是什麼模樣,最好的結果,就是變成一份自在。


心靈達到自由的境界,身到何處,都是自由。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享受生活,堪稱悟透生活的真諦。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飲酒·其五》魏晉·陶淵明


情在,你我安好,春來,山河無恙


其實生活究竟如何過,最終還是取決於我們自己如何看待。


是苦是甜,是歡樂是無奈,全在自己的掌控範圍內。


覺得白開水無味,就加點糖吧;


覺得洋蔥辣眼睛,就炒個蛋吧;


覺得群山綿綿,就停下來欣賞風景。


生活,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用心過好每一天,不辜負每天的好時光,不留下太多遺憾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