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將與抖音、快手一決高下,公眾號大改版,微信短內容近期發佈

東洲

“相對公眾號而言,我們缺少了一個人人可以創作的載體,因為不能要求每個人都能天天寫文章。”

雖然在一年一度的微信公開課上,龍兄今年沒有露面(估計是規避大家又品頭論足一番,八卦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只是發了一個視頻。但業內業外高度關注,畢竟每年的微信公開課都是一個風向標,微信生態圈至少涉及11億每天的生活方式、6500萬人的生計,因此茲事體大,不得不重視。

相對於抖音每天3.2億日活、快手2億日活以及帶貨狂潮,微信用戶的每天佔有時長在下降,被頭條、抖音和快手等截胡,眼看2019年抖音、快手、淘寶直播已經霸住短視頻+直播帶貨的山頭,“革命“形勢一天比一天高漲(這幾天股票只要碰瓷一下李子柒、李佳琦,股市動輒如金字火腿漲停板,更有如星期六、日出東方等翻2、3倍,今天網紅板塊上午回調,星期六打開漲停尾盤封漲停,日出東方打開漲停跳水後以漲0.12%收市)。


微信將與抖音、快手一決高下,公眾號大改版,微信短內容近期發佈


以李子柒、李佳琦、薇婭為首的網紅經濟給新零售、新經濟帶來巨大變革和商機,眼看這一切與微信關係不大,你說微信是不是有點捉急?

反觀微信公眾號打開率低至1.9%(而頭條打開率一般能達4.3%),微信自媒體單靠內容輸出已經難以度日。朋友圈“看一看“等功能不能緩解打開率下降的事實,碎片化的閱讀方式使得深度長文的打開率進一步下降,抖音、快手集合聲音、圖像、短劇情於一身的短視頻更鮮活、熱辣,何況張小龍也覺察到不是人人都可以天天寫文章,但是人人可以天天發一段短視頻。


微信將與抖音、快手一決高下,公眾號大改版,微信短內容近期發佈


可以大膽地預見,這一次微信憋大招,會在微信“短內容“(短視頻)上發力與抖音、快手一決高下,屆時拍一段視頻發三個平臺成基本配置(抖音、快手、微信),流量之爭不會停息,只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之前在朋友圈看到好幾位得瑟的小夥伴已經通過微信直播跟大夥兒聊天,大家都很期待,盼望微信直播早日上線。之前有說12月上線,但目前還是通過關注微贊來實現,沒有一鍵直達,有點費事哈。

不得不說時代進步,實在令人生嘆。

視頻直播帶貨就是從前的電視購物,這種門檻極高的電視購物眼下誰可以一試身手,何況視頻直播和短視頻催生無數草根當“演員“、當”主持人“的機會。

曾經演員或主持人是多麼高不可攀的職業,光環、地位、名譽、權勢統統擁有,中戲、上戲、中播等學院多高的起步門檻,普通人一輩子別說電影,就是偶爾電視裡客串上一個鏡頭,都要招呼親戚朋友圍觀。

但時代變了,現在是一個人人爭做網紅、人人爭做“演員”的大時代,人人可以享受電視購物的權利。

傳統的精英化時代結束了,每個人都可以上銀幕,過去是高不可攀的大銀幕(電影和電視)失去大部分魅力,現在是你手中的窄銀幕,你隨時可以扮演一個“主角“粉墨登場!

抖音、快手這些短視頻平臺,全面擠壓傳統的電影、電視壟斷的市場。

這就是機會!天大的機會!

時代造英雄,草根成功逆襲比比皆是。

李子柒、李佳琦就是從默默無聞的草根逆襲而上的時代弄潮兒。

估計每天排隊上門的A股會排成長隊,只要在直播裡吆喝幾聲,不僅產品大賣,而且股市隔日封漲停板“獎勵“數億,這樣的好生意誰不想啊?!


微信將與抖音、快手一決高下,公眾號大改版,微信短內容近期發佈


騰訊的自我更新、迭代能力一直超強,這對於一個萬億市值的巨無霸難能可貴。同樣微信也一直審慎地自我進化,既要“無為而治“,又要及時清理河道、避免信息洪流四處氾濫成災,所以大家看到張小龍所說的“信息互聯的影響”:

隱私的出讓、信息獲取的被動、社會關係的擴大和複雜、信息傳播的快速、信息選擇的困境、信息的多樣性、搜索的苦難等七大問題。

既有形而上哲理式的思辯,也有實質性、形而下的動作,微信還更新了2個新規則:

其一、微信群掃碼入群上限從100人變成200人 全面強化了社群的承載力 進一步放大社群價值。畢竟微信群的價值不容置疑,微信社群已經與工作、生計等密不可分,這對於社群運營的廣大用戶是一個好消息。

其二、超過5000好友的個人微信,可以繼續加好友,但新加好友不能看你朋友圈,只能聊天。你再也不用刪一個好友再去增加一個好友,但是圈外好友就“疏遠一點”哦。

由此可見騰訊微信帶來三大紅利 :1.微信好友、社群運營擴大規模 2.騰訊直播的帶貨風口 3.企業微信與私人微信號功能切割,企業微信號已經實現微信名片的功能,不僅企業與客戶的交互信息可以保留、追溯,不會因為員工的更替受影響,而且企業微信可信度高,據說天虹商場的導購普遍採用企業微信,銷售大增30%。

遙想社交產品兩年來不斷有新品劃空而過——羅永浩領銜發佈“子彈”社交應用,其後是頭條系的“多閃“應用,快播王欣發佈”馬桶MT”。上線幾天熱乎一陣,其中多閃與微信還因個人頭像是否是個人社交資產展開交鋒,但是跟之前的往來、米聊、易信一樣,都是一顆流星劃天而過,往往有好事者下載後圖個新鮮,沒過幾天一看稀稀拉拉沒幾個朋友,就不懷好意地卸載了。

微信的自我更新能力最終能否戰勝“油膩期“,請繼續關注我們的珞珈財經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