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對精準的“藥方”,拔掉貧困的“窮根”

皮波

“對存在返貧風險的近200萬和存在致貧風險的近300萬人群實施針對性預防措施,及時將返貧和致貧人口納入幫扶。”2020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這一重要強調,既指出了必須直面的問題,也提出瞭解決矛盾的思路。細化到具體人數的清晰描述,讓人印象深刻,這也道出了“精準”這一脫貧攻堅方法論的重要性。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今年是脫貧攻堅戰最後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響,如何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志需要努力,人民等待答案。難度更大、任務更重、要求更高,在“兩場戰役一起打”的宏觀語境之下,湖南各地堅定信心,以“精準”為抓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形成強大合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良好的基礎。

精準施策,在於聚焦當前重點。脫貧靠的是實幹,勞動崗位是踐行理念的最好地方。儘快從疫情影響中恢復,讓貧困勞動力盡快地在生產線上忙碌起來,是當前的重點工作。湖南通過精準幫扶來有序推進復工返崗:從全力開通返崗務工“直通車”,到動員企業、合作社、扶貧車間優先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到開發公益性崗位便於就地就近就業……聚焦當前,儘快地發揮出“人”的生產要素,脫貧攻堅就此按下“快進鍵”。

精準對接,在於帶著問題導向。從“輸血”到“造血”,惟有產業帶動,才有扶貧後勁。突如其來的疫情,給產業脫貧帶來的新變化。熬不住也等不起。以問題導向來對接工作開展,湖南主動作為,以支持扶貧產業為抓手,加快扶貧項目開工復工。通過摸底排查、精準對接,瀏陽市113個就業扶貧車間(基地)全部復工,優先安排貧困戶就業,給大家吃了“定心丸”。脫貧攻堅是一個從找到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能更快一步,就能多一份希望。

精準使力,在於幫扶抓細抓實。脫貧攻堅靠搞大水漫灌不行,靠大而化之更不行。擼起袖子幹起來、滿頭大汗跑起來,把貧困人口的民生底線切實保障起來,才能“不負春光不負卿”。龍山、永順密切跟蹤受疫情影響的貧困人口情況,及時落實好兜底保障等幫扶措施,確保他們的基本生活不受影響。沒有痴迷於報表上的脫貧,只有相信走訪裡的實情,湖南脫貧攻堅用“點對點”的精準,確保每個貧困戶都能享受到新時代的獲得感。

開對精準的“藥方”,拔掉貧困的“窮根”。各地貧困的情況各有不同,不能都照一個模式去展開工作。因時而變、具體化之,這也是“精準”的關鍵所在,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當下,更是如此。“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湖南打贏脫貧攻堅戰給出了重要遵循。使命在肩,責任重大,我們在“精準”上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再硬的脫貧攻堅硬骨頭也一定能啃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