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美聲稱偵察機在太平洋遭中國軍艦發射激光 國防部強硬迴應

真解氣!美聲稱偵察機在太平洋遭中國軍艦發射激光 國防部強硬回應

突發!美聲稱偵察機在太平洋遭中國軍艦發射激光 國防部強硬回應

針對美方聲稱美軍偵察機在太平洋遭中國軍艦發射激光一事,北京時間3月6日晚,中國國防部在官方網站做出回應。

據美國媒體報道,一艘中國海軍驅逐艦2月中旬在菲律賓海(Philippine Sea)上,向美國一架P-8A偵察機發射激光。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對此表示,美國媒體的報道與事實不符。2月17日,中國海軍編隊在公海組織例行演練。期間,美軍一架P-8A型反潛巡邏機不顧中方多次警告,抵近中方艦艇編隊,實施長時間、低高度繞飛偵察。

突發!美聲稱偵察機在太平洋遭中國軍艦發射激光 國防部強硬回應


突發!美聲稱偵察機在太平洋遭中國軍艦發射激光 國防部強硬回應


發言人稱,中方艦艇在與美機相遇的全過程中,操作是安全、規範、專業的,符合有關國際法和國際實踐。相反,美機行為在意圖上是不友好的,在操作上是不專業的,對雙方艦機及人員安全造成嚴重威脅。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發言人強調,中方要求美方立即停止類似“挑釁性危險行動”,停止對中方“無端指責抹黑”,以免損害中美兩國兩軍關係大局。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月27日報道,美國海軍27日表示,一艘中國軍艦上週在美國海軍P-8偵察機飛越太平洋上空時,向其發射了軍用級激光,美國海軍稱此舉“不安全和不專業”。

美國國防部官員告訴CNN,一項正式的外交抗議活動將會出臺。

專家解讀:

首先,按照有關的公海航行安全公約,美機這是違反有關規定的。從技術上講,海上無風三尺浪,有風浪滔天,海上氣流激盪,飛機這樣的航空器很容易受氣流的影響導致突然失控,威脅我艦安全。特別是風切變這樣的人力不可預判和控制的突然氣象變化很容易導致災難性的後果,到時候說不清、道不明,非常容易引起國家間無謂的矛盾和衝突。

2014年在青島舉行的西太海軍論壇正式通過的《海上意外相遇規則》,這項規則的通過將進一步有效管控海上危機,減少誤判,避免在公海活動時發生相互干擾、碰撞等事件。這項海上規則的具體內容並沒有正式對外發布,但從此前多國簽署過的眾多雙邊及多邊防止海上事故協定中或可瞭解一下,各國艦機在海上意外相遇時,需要遵守哪些基本規則。

突發!美聲稱偵察機在太平洋遭中國軍艦發射激光 國防部強硬回應

多項規則防軍艦衝突

軍艦在海上正常航行,首先要遵守海上的交通規則,這個交通規則就是《國際海上避碰規則》,它是為確保船舶航行安全,預防和減少船舶碰撞,規定在公海和連接於公海的一切通航水域共同遵守的海上交通規則。該規則原是政府間海事協商組織制定的《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1948年文本的第2附件,1972年修改後成為《1972年國際海上避碰規則公約》的附件。

突發!美聲稱偵察機在太平洋遭中國軍艦發射激光 國防部強硬回應


儘管《國際海上避碰規則》適用於所有的海上航行器,但是軍艦往往具有其特殊性,它們攜帶特殊的裝備,有時候還執行帶有挑釁性的任務。因此,光有這個海上規則,無法束縛住軍艦的行為。這就需要專門針對軍用航行器的雙邊和多邊的避碰規則。上世紀60年代,蘇聯海軍和美國海軍之間發生多起事故和摩擦。包括在對方領空附近飛行的飛機以及在領海附近航行的艦艇,這些飛機和艦艇都進行了針對對方的帶有威脅性質的動作。1968年3月,美國政府向蘇聯提出進行對話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在兩輪會談後,兩國於1972年5月25日簽署《美蘇關於防止公海及其上空意外事故的協定》(簡稱《美蘇防止海上事故協定》或INCSEA)。

該規則簽訂後,世界上有十餘國簽署了類似協定或建立了海軍間的對話機制。此外,主要涉及海軍關係的防止海上事故協定還在國際上激發了涉及多個軍種的更為廣泛的雙邊軍事對話,產生了《危險軍事活動協定》。

壞事變好事,中國軍迷很高興

首先,說明我們的軍艦上已經安裝了激光武器!這是非常令人興奮的。廣告詞說,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XXX(笑),其實不是所有的軍艦都能安裝激光武器,特別是大功率的激光武器,那絕對不是誰想裝就能裝的,需要有高技術科技做支撐,能玩得轉的國家,全世界五個指頭伸不齊。

突發!美聲稱偵察機在太平洋遭中國軍艦發射激光 國防部強硬回應


  1. 美方稱是向其(P8-A偵察機)發射了軍用級激光,說明美方還算識貨。認定是軍用激光,但是並沒有導致實質性攻擊造成的損傷,說明中國的軍用級激光武器當量可調,可大可小,運用自如。
  2. 從中國出口的激光武器看,中國軍艦上的軍用級激光武器威力要比珠海航展上出口型的威力大的多,哪有賣出的軍品比本國軍品還厲害的猴版武器?

下圖 中國的出口型“激光炮”:LW-30型激光防禦武器系統

突發!美聲稱偵察機在太平洋遭中國軍艦發射激光 國防部強硬回應


珠海航展上展出的LW-30型激光防禦武器系統,其名稱中的“LW”就是英文“激光武器”的縮寫,30則表示其發射功率最大為30千瓦。從這個功率上看,已經超過了美國波音公司的HEL-MD激光炮,其性能超過了美國波音公司激光炮3倍,LW-30型激光防禦武器系統可以利用高能激光束擊落25公里外來襲導彈導引頭,使其偏離預定攻擊目標。

四、讓美國吃一回暗虧。美國的P8-A是美國最先進的大型偵察機,機上有名目繁多的高技術偵察設備,其中不乏大量光電探測器和系統。但是這些光電探測器包括紅外探測器都很嬌嫩,本來都是用來遠距離偵察和探測的,幹近距離騷擾這樣的事情不是這些設備的強項,反而是弱項。一般來說,激光的聚能效應伴隨的就是高熱和高溫甚至超高溫,不然怎麼擊毀目標,激光武器一般以超高溫取勝,燒穿目標的外皮,對光電探測這些需要製冷的探頭,殺傷力極強,激光照射上去不能說當時就打瞎了,起碼性能大幅度下降,甚至致殘。

突發!美聲稱偵察機在太平洋遭中國軍艦發射激光 國防部強硬回應


突發!美聲稱偵察機在太平洋遭中國軍艦發射激光 國防部強硬回應


五、其實,中國有句話叫“賊不走空”,P8-A也是有意來拿中國軍艦練手的,因為P8-A可攜帶魚雷等武器,並不像原型機波音737那麼看上去人畜無害,是非常危險的一件海上利器,是軍艦和潛艇的大敵。

突發!美聲稱偵察機在太平洋遭中國軍艦發射激光 國防部強硬回應


突發!美聲稱偵察機在太平洋遭中國軍艦發射激光 國防部強硬回應


來而不往非禮也,中國軍艦也順便拿美國的P8-A練練手,這種激光照射,就像打架打了對手一個烏眼青,讓對手吃了個暗虧,但是打死卻大可不必。

小結

這次激光照射是2月17號的事兒,到了2月27號美方才拿出媒體的應對措施,說明美方被激光照射後,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10天后才在媒體公開了這次事件,有點不知所措。

有網友說中方應該主動在媒體公開,或者在國防部發言人講話時先發制人,這就不懂了,吃虧了才告狀,佔了便宜何必要說呢?

以往都是美軍機、艦無端進入我國南沙、西沙挑釁,我們當然要說。這次大洋之上,雙方是對等的規則語境,美方吃了個悶虧,想來想去還是想反咬一口,掙個面子,想的是讓中國方面下不為例,10天之後才放了個馬後炮,其實還是個笑話。

想想一年前,中國軍隊在吉布提基地也豪橫過2回,一回是日本軍機來搗亂,中國駐軍用激光趕走了,還有一回是美國軍機來搗亂,也讓中國駐軍用激光趕跑了。這回是第三回,好像用軍用激光對付突發事件,中國還是第一個,真解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