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生活,要有“目標感”!

《禮記》中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意思是,不論做什麼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也就是說,沒有規劃的人生,是沒有未來可言的。


那麼,怎樣做才能讓自己成為人生贏家呢?《規劃最好的一年》給出了答案。

這是一本幫助全球上千萬人改變人生現狀、實現人生全方位升級的書。它從心理學、行為學、管理學多角度根治人性的弱點,幫你清除一切阻礙;用 5步助你達成最重要的目標,使你的個人、職業、財富、人際關係等全面升級!

本書作者邁克爾·海亞特,是全球知名高效能專家,《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在美國開設有“5天即達最棒的一年”線上及線下課程,改變了千萬美國年輕人的命運。《規劃最好的一年》一出版,馬上風靡全球,成為高效人生的行動指南。

如果你想走向自信與光明,獲得實現成功的力量,那麼,請你打開本書,在作者的指導下,從現在開始規劃好人生的每一年,你便可以擁有想要的人生。

1

信念的力量

信念極大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作者認為,我們的想法決定我們的生活,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信念,都會對生活經歷產生巨大的影響。我們期待什麼,就很有可能會經歷什麼。

書中一個事例很好地說明了這種情況。

著名高爾夫球員泰格·伍茲,曾一次又一次打破世界紀錄,一些致勝入球是高爾夫界的傳奇。

有人探尋伍茲出類拔萃的秘訣,他的一個隊友說,伍茲成功的原因在於,他擁有相信自己能贏的信念。這信念,讓他成了高爾夫界神一般的存在。

作者說,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訓練,獲得像伍茲一樣強有力的正向信念,讓自己越來越優秀。

首先,直面自我設限性觀念。

在多次遭遇挫折、障礙、困難之後,我們會產生“我不行”、“不可能”等念頭,類似這樣的想法,就是自我設限性觀念。

自我設限是實現目標的毒藥,它封閉了開發智智慧之門,導致我們失去很多挖掘自身潛力的機會,從而變得碌碌無為。

在明白自我設限存在的問題後,我們要仔細思考阻礙自己前進的想法是什麼,然後進行觀念升級。

心理學研究證明,我們擁有的能力比我們以為的要多,我們的志向可以改變我們自己的世界。

不管現在處於什麼環境,我們都有能力追求更美好的未來。

所以,無論做什麼事,不管遇到多少困難,我們要堅定地相信,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實現。改變觀念,用正向思維代替消極想法,可以獲得更好的結果。

我們生活在一個真正富足的世界裡,這個世界的資源足以讓我們實現重要的目標。

馬丁·路德·金說過,人類從不缺少資源,人類缺少的是意志。

是什麼讓你沒有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現在已經很清楚了。

所以,升級你的觀念,是你進入最好的一年的第一步。突破自我設限,萬事皆有可能。

理想的生活,要有“目標感”!


2

寫下目標,設計未來

目標是指想要達到的境地或標準。它是對行動預期結果的主觀設想,為行動指明方向。

確立目標,是為了完成任務。順其自然不會等來非凡的成就,隨波逐流不能到達想去的終點。

下面的例子證明了目標的重要。

斯賓塞每次年度身體檢查,醫生都為他的健康狀況感到驚歎。

過去五年,他一年比一年健康,重點是斯賓塞已經60多歲了,而且他年輕時身體狀況並不好。

他說,身體健康不是靠運氣,而是靠10年堅持完成的健身目標:每週四次力量訓練和兩次5公里長跑。這讓他擁有了健康的身體。

作者認為,在新的一年裡,如果你按照以下做法去嘗試,你將在各方面都有所提升。

最重要的是,要寫下明確具體的目標。

我們要明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然後把它們寫下來。心理學研究發現,僅僅是寫下目標這一做法,就能夠將個人成就水平提高42%。

因為,寫下具體明確的目標,能讓你看清內心的渴求、激勵你堅持行動、幫助你克服阻礙。

當然,我們要根據不同的生活領域制訂相應的目標,將目標分散到各個季度,以保證注意力集中以及全年節奏穩定。

同時,要走出舒適區。

對於個人成就而言,舒適就意味著平淡和低投入,且會帶來自我放縱和對生活的不滿。

所以,為了不斷提升自己,我們必須走出舒適區。

我們只有在迫使自己成長的時候,才會感到不適,但這種不適讓我們有更多追求,它使我們改變、提升自己去適應環境。記住,只有離開舒適區,你才會成長,才能獲得成就感。

制定目標是為了完成某件事,但目標的意義不限於此。

目標關乎成長,它不僅在於讓你做到什麼事,更在於讓你成為什麼人。

挑戰使人強大,安逸使人怠惰。長時間的舒適會讓你停步不前,不舒服讓你不斷成長。而進步和成長,會給你帶來巨大的幸福感。

理想的生活,要有“目標感”!


3

付諸實踐,成功自然來

在新的一年,我們想要實現的目標有很多,但有些人總是把自己陷在計劃和準備中,卻遲遲不願行動,永遠都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

這樣的遲疑,即使是很優秀的人,也可能導致浪費很多時間,甚至是錯失寶貴的機會。

美國南北戰爭初期,喬治·麥克萊倫將軍是戰場上一顆耀眼的明星。林肯任命他為波多馬克軍團司令,後來又提拔他為北方聯邦總司令。

在新的作戰中,麥克萊倫不斷地計劃、準備,但就是永遠都準備不好。即使是在明顯佔據上風的時候,他也表現出一種“強迫性謹慎”。

過度的計劃和準備帶來的是反應慢、不作為,最後導致在大會戰中慘敗。

麥克萊倫的故事啟示我們:確定目標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在於採取行動。

作者認為,對於我們通常的目標而言,制定過分詳細的計劃就容易發展成變相的拖延。

我們不一定在開頭就要看到結尾,對於遠大的目標,我們很可能看不到結尾,我們只需看到下一步就夠了。

理想的生活,要有“目標感”!


不管是什麼樣的目標,一次都只能走一步。為了在規劃最好的一年裡,完成你所有的目標,你可以這樣來做:

先做最簡單的事。

萬事開頭難,但如果你從最簡單的入手,就相當於降低了行動的門檻。即使只是完成一個小任務也會產生積極反饋,這反饋對後續努力具有激勵作用。

開頭簡單、進展順利,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動力。不管總體的目標有多大,只要一次一步走,目標總是可以完成的。

其次,要懂得尋求幫助。

我們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無計可施時,可以尋求外部資源的幫助。

外部資源有助於尋求方案、加快進程。這可以是專家的專業指導,也可以是一本書、或者一條微博,可能來自朋友,也可能來自陌生人。最終你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幫助,繼續投入到行動中。

最後是慶祝每一個小成就。

作者認為,慶祝行為能夠激發大腦中的獎賞效應,而獎賞效應是推動人追求目標的重要動力。

越是勝利,興致就會越高。欣賞自己的進步,從進步中獲取愉悅,才能在漫長的旅途中保持情感的投入。

慶祝是對努力的認可,也是完整的有意義的人生的一個重要部分。我們要慶祝每一次勝利,和家人分享歡欣,很朋友分享喜悅。

勝利帶來的愉悅,會給我們注入繼續前進的力量,去獲得最後的成功,讓今年成為突破的一年。

一年之計在於春。古往今來,人們都喜歡在新年制定新的目標。

你一定也是這樣吧,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立下了很多flag:減肥,增資,旅遊,看書等。可到年底,也許你連覆盤的勇氣都沒有,因為那些flag還在空中高高飄揚,幾乎沒有落地的。

理想的生活,要有“目標感”!


我們總想不費吹灰之力便心想事成,而且過程還必須是快樂的。

一開始,我們鬥志昂揚,信心滿滿大步向前。可是不久之後,要麼是節奏被打亂,要麼是最終不了了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目標再完美,不行動也等於零。

只要認準目標,那就全力以赴吧,上天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努力的人。

行動,必將讓你成就最好的一年。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