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追蹤到六十餘萬名密切接觸者“流調”發揮大作用

原標題:揭秘!患者活動軌跡、密切接觸者 數據竟是這樣來的

(記者 李倍)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的各項舉措受到關注,其中,“流調”成為一個熱詞。

所謂“流調”是流行病學調查的簡稱,是疫情應對中的一項基本工作,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依法依規開展的。公眾在新聞中所看到的確診患者行動軌跡,包括乘坐過的交通工具及到達過的地點,以及其密切接觸者等信息,均是通過疾控工作者的“流調”得出的。

只要出現一例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疾控中心“流調”隊員就要立即趕到當地的定點醫院,詳細瞭解病人發病前後的接觸史、曾經去過的場所、乘坐過的交通工具、發病時間、發病過程及就醫情況等,第一時間找到與病例有過近距離接觸的所有人員,所有細節都不能錯過,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在今天下午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作為醫務人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廣大的疾控工作者在這次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疾控人員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在控制疫情傳播、降低感染率方面做了大量的紮實的工作。

他表示,疾控“流調”人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要面對病人,進行面對面的交流,瞭解他們最近14天都去過哪兒,坐過什麼交通工具,接觸過什麼人,包括家人、朋友、同學、同事、工友等,要對這些信息進行詳細的詢問記錄。

當發生聚集性疫情或者社區暴發疫情時,流調人員還要進入到每個家庭、每個社區進行詳細的調查,摸清每一個患者的活動軌跡,追蹤到所有的密切接觸者,並採取14天的隔離醫學觀察。

可以看出,“流調”是整個疫情防控關鍵的一環,“流調”工作者是在與病毒賽跑。發佈會上賀青華表示,截至3月7日,全國累計追蹤到的密切接觸者是674038人,這項工作就是盡最大的可能把傳染源進行隔離,為防止疫情擴散築起了一道專業的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