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全民戰“疫”,人人有責。此次疫情發生之後,社會各界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積極抗擊疫情,文博界也不例外。

就在這段時間,網上發起了“文物系荊楚祝福頌祖國系列”活動。微博聯合國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國文博 及全國博物館組織以文物傳遞祝福接力,通過精美豐富的文物展示,為抗疫行動匯聚精神力量。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中國文博以金沙遺址博物館館藏的“太陽神鳥”金飾開啟了這場接力——神鳥繞日,萬眾一心!現在已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數十家博物館參與了接力,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商周時期太陽神鳥金飾,現藏於金沙遺址博物館,神鳥繞日飛翔的圖案,既代表古人對光明的嚮往、對自然規律的深刻認識,也表達了追求光明、團結奮進、和諧包容的精神寓意。

祈福中華,國泰民安


參加這次接力的許多博物館請出了館藏的珍品,祈福中華,祝願疫情能早日結束,海晏河清,國泰民安。

國家博物館用館藏漢代鎏金“中國大寧”神獸紋鏡送上祝福,銅鏡鏡背鎏金,圓鈕,柿蒂紋鈕座。鏡外緣上一週有篆書銘文“……以視玉容兮,闢去不羊(祥)。中國大寧,子孫益昌……”表達對國家安定繁榮的美好祝願。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新疆博物館攜館藏文物“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送上祝福。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臂(臂褠),以五重經錦為面料,白絹鑲邊,兩個長邊上各縫綴有白色絹繫帶,是古代射箭時的護臂(臂褠),其間織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吉語文字,期盼國泰民安,百姓無恙!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瀋陽博物院派出的是“碧玉雙鴨”,一個叫海晏河清,一個叫鳧形燭臺,一個來自武漢,一個長居瀋陽,都是口含碧珠,腳踏玄武,都是頭頂光明,展翅欲飛。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廣東省博物館則請出的是“廣繡博古花卉紋掛屏”, 此屏以釉底紅緞為地,後配玻璃、木質畫框裝裱。圖內繡制有云龍、丹鳳、喜鵲、神鹿、牡丹、松樹、梅花等圖案,龍鳳呈祥、花開富貴——這是來自花城廣州的祝願,待到春來日,定能迎安康!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吉林省博物院請出的是東漢錯金銀“丙午神鉤”銅帶鉤,寓意“遇難呈祥,平安順遂”。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派出的是商朝銅鳥,這是神樹枝頭的小鳥,願它成為春天的使者,傳遞古蜀國的祝福,為人間帶回光明與溫暖。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陝西曆史博物館拿出了館藏珍品文物——鎏金銀銅竹節燻爐。雙蟠龍底座撐起器身五節竹節可釋義“竹報平安”。爐身、蓋子母扣合,爐體為博山形,象徵“海晏河清”之勢。博山遠望,香爐生煙,此為“紫氣東來”。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蘇州博物館請出的是五代越窯秘色瓷蓮花碗,蓮花清新脫俗,釉色捩翠融青,瑩潤內斂,因而以清新淨“疫”,重逢可待!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同樣來自蘇州博物館的還有粉彩山水百鹿圖鹿頭尊,寓意“松鹿同春,國泰民安”。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中國絲綢博物館拿出的則是

緙絲孔雀紋圓補(明代),孔雀寓意著吉祥如意,牡丹寓意著富貴平安,可謂鳥語花香,幸福安康。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上海博物館攜館藏彩繪雲鳥紋漆圓盤帶來祝福,其出土於湖北省荊州市高臺28號漢墓,內繪大朵捲雲紋,中間繪紅色小鳥,雲鳥高飛,勃勃生機!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觀復博物館請出的則是明萬曆年間銀製刻銘文葫蘆瓶,在古代,葫蘆和藥、行醫有聯繫,正所謂“懸壺濟世,醫者仁心”,以此致敬疫情前線的醫護戰士!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長沙市博物館請出的則是東漢“杜氏作”神獸紋銅鏡

鈕座外分別裝飾有振翅欲飛的鳳鳥和各色人物活動圖,其外週一圈銘文:“杜氏作鏡大毋傷,漢有善銅出丹陽,家當大富……有奇闢不羊,長宜之鏡。”“闢不羊”即避開不祥之意,寓意避災禳禍,逢凶化吉。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桂林博物館拿出的是館藏的明宣德青花西溪問樵、攜琴訪友文武圖梅瓶。“瓶”寓意“平安”,望以瓶酒之烈驅瘟神,以瓶梅之香迎暖春!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徐州博物館請出的是龍鳳紋玉環,整環以三條龍蟠繞而成,環身雕有熊,鳳鳥和捲雲紋,楚風漢韻,同氣連枝。四海一家齊心力,龍騰萬里戰疫情!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與子同袍,並肩作戰


抗擊疫情,人人有責,四海之內皆兄弟,要取得抗“疫”的完全勝利,需要全社會勠力同心,共克時艱。這次文物戰“疫”接力,各家博物館也紛紛表示與子同袍並肩作戰!


甘肅省博物館東漢銅奔馬給武漢送去助力,“馬踏飛燕,馳援武漢”!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攜三件特色文物為武漢加油——


甘肅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地出土銅戈——“修我戈矛,與子同袍”;

甘肅秦安王窪戰國墓地出土的夔龍紋銅壺——“懸壺濟世,心比金堅”;

甘肅玉門火燒溝遺址徵集的人形彩陶罐——“穩穩一站,從容應戰”!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執我戈矛,同心戰“疫”!四川博物院請出戰國虎紋銅戈,我們萬眾一心,不管身處哪個崗位,都是手持戈矛的抗疫“戰士”!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團結一致,“聚沙為塔”。敦煌研究院請出的是源自於敦煌莫高窟第23窟的壁畫,畫面中所表現的是童子“聚沙為塔”,眾志成城,築成力量之塔!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湖南省博物館硃紅菱紋羅絲綿袍、楚公銅戈、琉璃矛、“戉王州句”銅劍四件文物來為打贏防控疫情阻擊戰齊“加油”,一起共唱“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天津博物館“乾隆御賞款折方開光人物紋匏制瓶”前來應援,模印八仙圖案,人物各居一面,寓意一方有難,八方相助。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貴州省博物館派出的則是大畫家徐悲鴻的《立馬圖》,千軍萬馬戰疫情!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海南省博物館則用館藏銅鼓為戰“疫”加油,一鼓氣,定乾坤!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楚雄州博物館春秋銅釦飾應援——千里相扣,與子同裳!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徐州博物館請出的是

龍鳳紋玉環,整環以三條龍蟠繞而成,環身雕有熊,鳳鳥和捲雲紋,楚風漢韻,同氣連枝。四海一家齊心力,龍騰萬里戰疫情!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派出的則是

西漢“食官”銘銅鼎。齊心協力,同分一鼎之食,鼎力相幫,共渡難關!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文物戰“疫”,科學防控


金沙遺址博物館給館藏商周大金面具“戴”上了口罩——出門口罩掩護,待到春暖花開再相見。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同樣來自金沙遺址博物館

商周銅人形器則提醒大家少出門、勤洗手,還要多通風。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南京六朝博物館派出了人面紋瓦當,瓦當雖小,卻為我們擋風遮雨。相信摘下口罩的那一天,大家一定會笑得跟這枚瓦當一樣開心。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江西省博物館用八大山人的草書作品“時惕乾稱”提醒大家做好防控,時刻不能放鬆,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上林湖越窯考古遺址公園攜館藏唐秘色瓷八稜淨瓶,提醒大家多多洗手,注意衛生——“淨瓶,……常駐水,隨身用於淨手”。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湖南考古東漢滑石面具提醒大家防控不能鬆懈, 出門戴口罩,時刻要記牢!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四川博物院張大千擁衾仕女圖提醒大家規律作息,健康生活,讓每個小堅持都有大意義!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南京市博物總館攜館藏新石器陶塑人面像提醒大家口罩如盾,防護你我,出門可別忘了戴口罩哦!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最後,是

湖北省博物館武漢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拿出了商晚期獸面紋青銅鼓——鼓舞相應,共克時艱!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武漢博物館則用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向大家致謝:全國文博是一家,祝福大家梅開五福,平安長久 !


文物也戰“疫”!各家博物館把“壓箱底”的寶貝都拿出來了



本文圖片來自中國文博及各博物館官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