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哪些學生會被破格錄取?

中山汽車資訊


她,叫張瑩嫇,在沒有參加高考的情況下,清華大學同意降60分,破格錄取她。最終高考後,她以文科626分的高考成績(另獲加分60分,總成績為686分),被錄取到清華大學經濟管理系。

其實,這背後,如果我們要歸納她被清華最終降60分錄取的最核心因素,可謂就是這樣一個關鍵詞:綜合素質。

這位1991年出生於成都的女孩,在參加高考之前,就在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書面測試中,考取了四川省第一名。因而又有機會獲得清華單獨面試的機會,在面試中,她以優異的表現獲得了招生組的高度認可,面試結束後,5名面試的教授都給她的面試成績打出了當天的最高分。當時的清華招生組長楊華中教授,代表招生組同意在高考時降低60分錄取她,專業由她自行決定,這在清華的高招歷史上實屬罕見。

和其他考生一般面試要經過半個小時到40分鐘不同,張瑩嫇在清華大學的這次面試中只經過了二十幾分鍾,就獲得了清華降分60分的資格。後來,她回憶起那次的情形“我看那時候考官都衝我笑,態度挺好的,就知道我有希望。”而說起那次的心得,她半開玩笑地說“大概就是我的大嗓門,讓考官覺得我很鎮定不緊張吧。”其實,那天面試考場的氛圍是特別緊張的,在外人看來,考官都出的是非常“刁鑽”的問題,但是都被她應對得遊刃有餘,出色自如。

張瑩嫇高中時就讀於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在高中時就是一個“傳奇人物”。老師對她的評價是“太聰明瞭!太優秀了!太勤奮了!”中學幾年,她的成績在全年級一直名列前三,數學小考、大考幾乎都是滿分150分,英語很少低於140分。同樣,她的語文成績也讓很多同學難以望其項背。

在外人眼裡她是妥妥的學霸,而她自己卻說,沒有別的訣竅,就是 “勤奮”兩字。 “我就是內心投入更多的關注,就連走在路上,我心裡想的也是學習。”

從高一起,張瑩嫇連任兩屆學生會主席,鍛煉出很強的綜合能力。學校的藝術節、運動會和各類外賓接待,沒有一處大型活動看不到她的身影。大到參與策劃指揮,小到安排家長安全進校,她都考慮周全。

說到父母的教育,她說,父母一直對她採取的是“放任教育”和“信任教育”:“他們從來不會問我考多少分,也不會因為成績開家庭會議教育我。”從選專業到選學校,這一系列事都是她自己拿的主意。

在當前高考不斷改革的當下,我們發現,無論是各大985/211高校的自主招生,還是各種破格錄取政策等,其實,一個最大的趨勢就是越來越開始逐漸打破“唯分數論”,在分數的基礎上,對學生綜合能力、某項特長的考察將會越來越凸顯!人才的選拔方式將變得越來越多元,應該說,這在某種程度上對考生的要求是越來越高了!





知識的邊界


想要在考試的時候被學校破格錄取,那麼你就應該有一項屬於自己特有的才能,是別人所沒有的。雖然說現在的高考都是應試教育,要看你的文科成績或者理科成績,但是如果你在某一方面有特別重大的研究,或者是有很大的突破的話,院校也會考慮你個人的素質,只要你足夠優秀,那麼就不缺發展你才能的地方。

  被高校破格錄取的人有很多,比方說在09年高考的時候,有一位考生叫做黃蛉,他在考語文的時候,高考作文用甲骨文的方式來寫作,由於他沒有嚴格按照寫作的要求來寫,所以他最後的高考語文作文只得了九分,高考過的人都知道作文考九分的話最終的成績不會太高,但是他最終被四川大學破格錄取,完全是看重他的個人才能,能夠拿甲骨文寫作文的人全國也沒有幾個。再有一個例子,那就是美女作家蔣方舟,她在九歲的時候就發表過散文集《打開天窗》,她最後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也是因為她從小就顯露出來的文字功底令人折服。

再有一種那就是你身上有一些精神令人佩服,在09年的時候,65歲的潘家武屢次參加高考,但他最後都沒有高中,但是他的精神感動了社會,最終他所在的本地院校願意招收他。

所以說,如果你不以正常的方式參加文科或者理科的考試的話,那麼你一定要著重培養自己身上的一些獨特點,這樣子才能夠讓自己在眾多的考生中脫穎而出。


氟西汀Fluoxetine


當然也有例外的破格錄取。

破格錄取,是指高校為了錄取到特長生或品德優秀人員,而特設的降低錄取標準錄用人員的行為。多年來,高考年年都會有眾多考生,因為自己的一技之長被高校破格錄取。

比如:有寫作特長的蔣方舟,用勤奮好學感動社會的潘家武,攝像特長的白浪。

只要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除了正常參加高考,破格錄取的制度也是很多優秀的學生進入大學的一扇大門。


小金說說寫寫


一般的有很多人辦國家二級運動員證,可以特招。

如果以前拿過數學、生物、物理、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之類賽事的全國大(一等、二等)可以加分。(這個地加分不是很清楚,全國化學競賽二等,保送的。一般這種保送都是全國的重點名校)

市級優秀三好學生、市級優秀班幹部可以加分。(一般為20分)

烈士子女可以加分。(加分的多少不很清楚,不過是有優先條件的)

少數民族可以加分。(5分到80分不等)

臺胞好像也有優待,具體的不是很清楚。

會考全A也有保送,不過一般是本地大學,比如雲南的會考全A就是保送雲南大學。


不動聲色178


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長,他邀請了那個時代諸多牛人供職北大,胡適即是其中之一。

1917年夏天,胡適參加了當年北大招生考試的閱卷工作。

當他看到一篇才華橫溢的作文,毫不猶豫地給了滿分,並表示北大應該錄取這名考生。

招生委員們則指出,這名考生數學零分,其他各科也不突出,達不到錄取條件。

力爭而不得的胡適,據說最後是拍了桌子的:

考生的寫作才華和教授的一心惜才擺在那裡,蔡元培似乎沒得選。

北大求學期間,這位同學積極參加五四運動,由他提出的“五四運動”這個名詞,被沿用至今。

3年後他從北大畢業赴美留學,6年後帶著優異的成績從美國學成歸來,參加北伐戰爭。

1928年,他身穿少將軍服,宣誓就任國立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

他是羅家倫。

1

1929年,錢鍾書在清華大學入學考試中,考出了英文滿分、國語第一的學神表現,但數學只有15分。

校長羅家倫,看著錢鍾書,彷彿看到了曾經的自己。

清華破格錄取了錢鍾書。

去年北大錄取了一個博士後,他自曝自己高考數學19分,但最終靠著580的總分考入北京電影學院。

按他說的這個數字,他的文綜成績超過了當年山東文科狀元,這是極其出色水平了,往前100年,可能會被清北破格錄取的。

他北電本科畢業後免試攻讀碩士,拿到學位,以此敲開了北大的校門。

作為娛樂圈的學神,他卻在學術圈火了。

這火一直燒到了今年的畢業季。

往年這個時候,同學們愉快地進行著論文答辯、合影留念、吃散夥飯……忙著完成一些學生時代的夢想。

今年有些不一樣,同學們在忙著體驗一直查重一直爽的抓狂。

他們想方設法雕琢用詞,極盡其能遣詞造句,這樣可以讓自己的論文看上去和別人不一樣。

希望這些被查重洗禮過的同學,在論文最後的致謝篇幅裡,別忘了加上一句:

要知道,這些同學可是新時代嚴肅學風學術路上的先行者,至於以這樣的經歷結束大學,是否有當年金榜題名時如沐春風那般感覺,就看個人喜好了。

2

畢業季都來了,高考日自然也不遠了。

今天早上的新聞,柯潔被清華免試錄取了。

在巨量的考生面前,大學資源尤其頂尖大學資源,太稀缺了。

因此免不了有人質疑:

如何走進大學,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如果有足夠的教育資源,理論上人人都可以讀大學,去學喜歡的專業,可現實並非如此。

於是揹負著國家使命的大學,只能挑選一批學習能力強、學習潛力大的學生來培養。

問題的本質在於如何挑選。

今年參加高考的人數已突破一千萬,學校不可能挨個去分析選擇,只能以高考作為篩子,在我看來這是兼顧了效率和公平的最優解。

分數太低,說明智商和學習能力至少有一個存在問題,分數越高,說明學習能力和智商相對越強,意味著有潛力跟上頂級大學的學習強度。

就這樣,普通大眾通過高考這個篩子,篩出有潛力的群體,到大學接受培養。

就像很多公司招聘要求碩士學歷,為什麼?

因為碩士學位證明了你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

高考並不是唯一的篩子。

2017年,一位女孩在網絡直播平臺分享她考進斯坦福大學的經驗,在直播中她自述自己是“美國高考狀元”,同時也是一名普通女孩,她說:

這個夢在今年5月初醒了,有媒體證實這位女孩的父親花650萬美元送她進斯坦福。

不知道前陣子網上那位自稱出身農村,極其討厭學習,想實行素質教育的學子,看了這則新聞是什麼感受?

破格錄取的群體,他們天賦異稟閃閃發光,潛力不用篩選就看得見,這樣的學生被頂級學府漏掉才是最大的悲哀。

素質教育、破格錄取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對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高考絕對是進入頂尖學府唯一的篩子。


帝王攻i8


新高考,有自主招生,三位一體,還有學考選考,在選考中全部滿分就幾率很大。知名大賽,如省級,國家級,也是加分項。或者是體育生,美術生。


星辰80065


其實一共也就沒有幾種。

第一:可以參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試

第二:你在初高中在某些領域就有一些較高的榮譽

第三:其實這些年還是出現過,在高考中單科成績太好被破格錄取的。

第四:某些高中會有部分報送名額。

希望能幫到你,有錯誤請見諒。


用戶5653627120050


想要在考試的時候被學校破格錄取,那麼你就應該有一項屬於自己特有的才能,是別人所沒有的。雖然說現在的高考都是應試教育,要看你的文科成績或者理科成績,但是如果你在某一方面有特別重大的研究,或者是有很大的突破的話,院校也會考慮你個人的素質,只要你足夠優秀,那麼就不缺發展你才能的地方。 被高校破格錄取的人有很多,比方說在09年高考的時候,有一位考生叫做黃蛉,他在考語文的時候,高考作文用甲骨文的方式來寫作,由於他沒有嚴格按照寫作的要求來寫,所以他最後的高考語文作文只得了九分,高考過的人都知道作文考九分的話最終的成績不會太高,但是他最終被四川大學破格錄取,完全是看重他的個人才能,能夠拿甲骨文寫作文的人全國也沒有幾個。再有一個例子,那就是美女作家蔣方舟,她在九歲的時候就發表過散文集《打開天窗》,她最後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也是因為她從小就顯露出來的文字功底令人折服。 再有一種那就是你身上有一些精神令人佩服,在09年的時候,65歲的潘家武屢次參加高考,但他最後都沒有高中,但是他的精神感動了社會,最終他所在的本地院校願意招收他。 所以說,如果你不以正常的方式參加文科或者理科的考試的話,那麼你一定要著重培養自己身上的一些獨特點,這樣子才能夠讓自己在眾多的考生中脫穎而出。


孟永淳


擁有特殊智力或者才能。


拾柒


1自主招生通過

2獲得過知名大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