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分類攻堅補齊“三農”短板

“河池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同比增長7.8%,超額完成預期目標,增幅排全區第一;全市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0.5%,增幅排全區第四,脫貧攻堅、農業產業、鄉村環境等成績顯著。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越臨近‘交卷’,越要加快補齊‘三農’短板,夯實‘三農’基礎。”近日,河池市委副書記唐標文介紹,“今年,河池市啟動七大戰役,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齊全面建成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持續抓好農業穩產保供和農民增收,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建設農村美好家園。”

河池:分類攻堅補齊“三農”短板

據悉,該市根據中央關於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總要求,對錶對標找差距查短板,決定聚焦重點,打好深度極度貧困攻堅戰、全面小康短板殲滅戰、重要農產品供給主動戰、現代化農業設施建設立體戰、發展富民鄉村產業持久戰、鄉村治理陣地戰、復工穩產主動戰。

“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制定針對性措施,掛圖作戰、倒排工期、逐個殲滅,決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衝刺中,讓農業拖後腿、農村掉隊、農民缺席。”唐標文說。針對存在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農村公共服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6個方面的短板,河池市制定、細化了相關方案,提出今年的目標任務,如完成11個縣域鄉村建設規劃和1664個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2020年底全市所有鄉鎮(街道)文化服務中心的用房設置合格率達到100%,村(社區)的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的設置率達到80%以上;每個縣(區)要打造2-3個集“清潔、生態、宜居、幸福”鄉村於一體的綜合示範點,以點帶面、連面成片,深入推進綜合示範點建設等。

“今年河池市要完成最後6.5萬貧困人口脫貧、192個貧困村出列、羅城都安大化3個深度貧困縣摘帽的任務,我們掛牌督戰、盡銳出戰、全程督戰,堅決攻克極度貧困堡壘,鞏固和提升脫貧成效,接續推進減貧工作,抓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有效銜接。”河池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潘廣軍說,近日,該市從市直部門選派50名幹部組成脫貧攻堅突擊隊,分別赴都安、大化10個貧困發生率在30%以上的深度貧困村,增援貧困地區打好貧困殲滅戰;鳳山、羅城派出縣四家班子領導成員擔任貧困村“大村長”,已經全部到位開展工作。

富民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根本所在。河池市依託“十大百萬”扶貧產業,紮實推進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九大行動”,推進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用工業的理念經營農業,拉長產業鏈,打造供應鏈,用第三產業服務拓展農業功能。圍繞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依託各級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及各類園區創建,打造一批農產品加工集聚區,推動農產品加工向工業園區集中。積極鼓勵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新創業,創建一批創新創業基地,將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農民工納入一次性創業補貼範圍。

該市通過走訪企業、開通電話、網絡聯繫等方式準確掌握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困難和需求,有針對地做好上下游企業復工復產時間銜接、金融信貸支持、稅費減免、產品倉儲及運輸、線上辦公的網絡設置和維護、政務服務審批、防疫物資調配等工作,幫助涉農企業克服復工復產的難題,指導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企業復工穩產,努力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目前,全市226家農業企業已復工穩產210家。

作者/廖慶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