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倘若十分都用盡,後輩兒孫不如人。”大家怎麼看?

湞陽山人


這是一句過去農村老人常說的話,我記憶中老人們講得最多的是在鄰里爭吵的時候,一方不想和人爭了,就丟下這樣一樣句來,進屋去了。另一方也好像有所觸動,也不再堅持,若有所思地走了。一場爭吵也就散了。

過去農村聚族而居的小社會,父母精明能幹,養出的兒孫不怎麼樣,甚至專做丟人現眼的事,不啻於直接打自己的臉。大半生再囂張,到老了只能縮頭做人,在村裡“抬不起頭”。可見這句老話在那時的警示意義多大,而關鍵點就落在“後輩兒孫不如人”,這是每一個人都無法預料的將來,更是無法把握的將來。

農村類似的老話回想起來有一大串,如“後腦殼只摸得著看不見”、“做一線留一線,日後子孫好相見”“不說過頭話,不做過頭事,不吃子孫飯”“吃得滿口飯,講不得滿口話”等等,這些話都很好地詮釋了“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倘若十分都用盡,後輩兒孫不如人。”那個時代人的心態。

過去人強調行善積德,如熱衷得修橋、修路、修廟和施捨,目的除自己想得到善終外,最重要的是想以自己所積之陰功蔭庇後輩兒孫。過去的人們受封建思想或宗教思想的影響,在他們的一生之中,大半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為子孫後代而活,考慮得最多的是如何讓子孫後代一代比一代強,子子孫孫綿延不絕。

今天我們解讀過去的老話和俗語時,要聯繫當年的時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如果過分地解讀,或者以當代人的思維去解讀,就會出現理解上的偏差。

“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給兒孫,倘若十分都用盡,後輩兒孫不如人。”這句老話含有兩個層面的意思,既有唯心主義色彩,也有現實教育意義。

從唯心主義色彩方面來看。過去的人受到宗教思想和封建迷信思想的影響,認為祖上種什麼因,後輩兒孫結什麼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用過去的俗話說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一切全報。”如,祖上在世的時候,為人過於奸巧,而子孫後代比較愚鈍或懦弱;祖上為富貴之家,子孫後代貧困潦倒;祖上專門欺負別人,子孫後代卻遭到別人欺負。諸如此類,民間認為這些“後輩兒孫”的果,都是祖上做過了頭“因”,是一種“因果報應”。

從現實教育意義來看。用聰明這個詞語來稱讚別人,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喜歡,但過去的人有話不直接道明,而是用非常隱晦的話來表達,有些超越了漢語詞語中的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範疇。如聰明的色彩往深處一層一層的變化,聰明——精明——奸巧——狡詐——奸詐。父母為人處事要做後輩兒孫最容易撿樣學樣,如有的人在與人打交道時,習慣於佔便宜,也只想佔便宜,從來吃不起虧,遇事愛耍心眼。過去農村對為人去事心裡有一杆秤,如老話就說:“吃得起虧,打得起堆”,意思是說只有吃得起虧的人才能溶入群體。還有一句老話:“打也來,罵也來,吃了虧就不來”,說明那些愛佔便的人與那些曾經因打過架吵過嘴有矛盾之人是截然不同,在民間是很不得人心的,甚至被人唾棄。

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中梁不正跨下來”。父母親在居住的地方因為人處事以奸詐而出名,會影響後輩兒孫的生活環境。如,農村有人常說,與哪家人打交道時要格外小心,他們家的人格外奸詐,其實也就是父親或母親奸詐,結果連累一家人,在人們的心中成為另類。即使家中兒女很聰明,也很直正,能力也不差,也會受到不良影響。為此,有的家庭兒女要用一輩子的為人處事做好人,才能得到地方認可。這也就是“後輩兒孫不如人”的說法,因受前輩壞名聲的影響,總被別人防備,不能在一個地方堂堂正正地做人,壓縮了後輩兒孫的發展空間。

對過去的老古話的理解,有其歷史背景,正確解理就要了解當時的歷史文化背景。當然,也可用現在的思維方式來理解,那是賦予了老古話新的內容,也就是當今社會的對老古話的借鑑意義。

這句老古話今天確實具有借鑑意義。一是為人處事方面不要自作聰明,專做損人利已的事,要給自己所處的環境結下一個好人緣;二是要樹立一個好的家風,好家風才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


關山聽風


三十多年前,那時的人都很窮,聽我姑說縣醫院一對醫生兩口子,老婆是護士長,老公是拿手術刀的,經常要病人家屬拿紅包,那男的經常給人做手術收人紅包,也因此家裡很有錢,我姑和他家住的近,是羨慕的不得了,回孃家時經常說那兩口子的事,兩個人是表親結婚,連生三孩子都不會走路,僱人伺侯又苛待別人,最後花錢都找不到人伺侯,三個癱孩子,每天收拾屋子做飯洗澡按摩,任誰都頂不住,他們是醫生,明知近親不能結婚,還偏要賭一把,生一個不能走路的孩子,不服氣又生了兩個,就是有再多得錢都治不了孩子的病,兩口子愁的寢食難安。這壞事做多了。這天都不饒你


用戶4071898889050


你說的對!我村一男人他父親給留了不少產業,病重時他躲在縣城不管老人,老人哪天餓死的都不知道,鄰居看老人好幾天沒出屋,進屋一看早餓死了,告訴他兒子,他兒子回來一看,老人懷裡還揣著一萬多元錢。他兒子良心不好又生了一個低能兒不會說話,窩吃窩拉,鄰居們都說這是報應!


手機用戶54644999260


我身邊就有對夫妻,那個精是虧不吃,還處處佔便宜,還得把上人家串門,哈都偷,有時,實在偷不到哈,就偷偷卷把衛生揣兜裡,還有時在人家蹭飯吃,蹭飯吃還不算,還使勁吃,很不得把在家吃兩頓的量吃盡去,反過來兒子別人都說有點傻,唸了個普通專業,畢業二年了,找不到工作,家裡一年給拿三萬多生活費,差不多二年給兒子打生活費差不多六萬,現在還沒找到工作,還在北京待著找工作那,整的她上誰家串門,她一去人家找理由往外開她,現在背地理別人都講她,誰都怕她來家串門。


2199731968612


我感覺這句俗語說的有一定道理,如果老人太精明瞭,子孫一般都不如別人,但是也不絕對,也有家門一直興旺的。


聽我父親說,他小時候家裡特別有錢,因為他爺爺是做生意的,在我們那裡兩個街道上幾乎都是他開的門市,家裡還有上百畝地,那時候還沒有解放,我父親的爺爺就是個當地有名的財主,他兄弟三個,另外兩個人家裡過的不好,就到了賣地的地步,我父親的爺爺不但不幫他的兄弟,還買下了他們的地,他兄弟們自然就會懷恨在心,兄弟們的關係還不如外人,父親現在講起來就說自己的爺爺太“絕情”了,眼裡只有錢。我父親的爺爺有三個孫子,現在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靠種地為生,而他兄弟的子孫後代要麼是機關幹部,要麼是商人,這不就應了這句俗語嗎?


小平認為做人要看長運,不要什麼便宜自己都佔了,也不要得理不饒人,與人為善,就是善待自己,也是給後人留條路。


豫南小平


這有可能是真的。我父親我媽,我一家人都嫌我傻。他說傻子生了兩個孩子不傻,說真的,我兩個孩子腦子都比我好用。我女兒還沒上小學唻,就作個打油詩。我一個鄰居放個屁。他和他弟弟在外邊聽到了。他說兩個童子門外佔,忽聽他家一聲炮。逗的全家樂呵呵。這是我女兒六歲做的打油詩。


善待每個人平安家人


親身經歷

我爺爺的母親,我們那叫姥 ,一輩子嘴巴會說,會告狀,到處擠兌人,沒理矯三分,惡果就是我們後背這些子孫個個天生的社交障礙,見人不敢說話,男的女的都是。可不嘛,話都讓她一個人說完了,我們還說什麼(ー_ー)!!


Quiet陳安之


有人就喜歡做缺德事,之前認識的一對夫妻就是,去年害我們,今年又害另一個老闆,我覺得早晚都有報應的,以前我把它當朋友,現在屁都不是,聽他周圍的人說都噁心他們夫妻倆[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壞事做絕了以後是沒有親朋好友的


小貪心Mask1689


這老話都是經驗,覺對沒錯。一老人村裡公認的心眼多,聰明。兒子也心眼多,聰明。可是娶個媳婦就死,一連娶了三個都死了,後來經一高人指點,娶了個有點傻,不是很傻,就是那種長的不是很好看,有點做事毛毛愣愣的人做媳婦,結果這家子孫滿堂。


蘊涵梅穎


非常準確,進一步講,"十分聰明用三分,留得七分給子孫"。昔日龍圖包文正,生有一子一女,分叫窯馬、窯姐。窯馬性格獰,叫他上東他上西,叫他打狗他攆雞。包公知道兒子脾氣獰,臨死叫兒子用石棺安葬自己,不承想窯馬說,我一輩子沒聽你話,我聽你一回。包公那個後悔!因為用石棺永世不得脫生。所以後世見不到清官了。

次女窯姐不用說看官明白是怎麼回事。(稗官野史)

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勸君莫為風光後的淒涼,家若興看後丁。教育培養後代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