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小事|疫情下的武漢人:珍惜“梗朋友”,不愛“陰倒搞”

武漢全面“封城”已有一個半月的時間了。

這一個半月來,絕大多數武漢人只能呆在隸屬各個社區的家裡,鄰里之間的關係從未像現在這麼重要。

澎湃新聞開闢“武漢小事”專欄,講述疫情期間武漢人的家長裡短,講述那些掩蓋在大疫情背景下的日常生計。

武漢人民一定能夠度過這段艱難的歲月。

武漢人最大的特點是直爽。

爽朗、仗義是武漢人性格的核心,家住武漢市武昌區白沙洲街城南社區新鑫佳苑小區的方小姐解釋說,武漢人“肚子沒有那麼多彎彎腸子”,快人快語,喜歡當面鑼對面鼓,不喜歡“陰倒搞”(背地裡搞小動作,武漢人也叫“戳拐”,一般指背後告刁狀、說壞話),武漢人要是發現有人在“陰倒搞”,就會毫不客氣地指出來。

“武漢人還很仗義,非常時期,即使是許久不聯繫的朋友,也能從他那裡得到有力的幫助。”3月8日,方小姐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講述了最近發生在她們社區的幾件小事,武漢人的性格特點在其中可見一斑。

武汉小事|疫情下的武汉人:珍惜“梗朋友”,不爱“阴倒搞”

武漢市武昌區白沙洲街城南社區志願者在給居民發藥和口罩。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許久不聯繫的同學熱心幫助

“武漢人很看重朋友之間的友誼,按江湖話說,能‘為朋友兩肋插刀’。一個人一旦有難,找武漢的朋友幫忙,多半能夠得到有力的幫助。”方小姐說。

據她介紹,她住的小區裡偶爾會有人送來愛心菜,但由於數量有限,並非所有居民都可以領到愛心菜,志願者分發往往是按照“先到先得”的原則。

和方小姐住在同一棟單元樓、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在同一所學校上學的同學從疫情發生以來就經常給她發來“領菜提醒”,在她家菜快吃完時,還仗義地分菜給她。

武汉小事|疫情下的武汉人:珍惜“梗朋友”,不爱“阴倒搞”

同學熱心提醒方小姐領菜。

“有時候,我們家沒看到領菜的消息,我同學就會發消息通知我,‘愛心菜,在某某地方,速去’,然後我們就會跑出去領菜。”方小姐說,“還有一晚,他媽媽拿了很多菜回來,那兩天我們家快沒什麼菜了,他媽媽就在樓下等我們下去,分了一些蘿蔔和包菜給我們家。”

據方小姐回憶,之前她與那位同學平時幾乎沒什麼聯繫,去年底,同學搬來她所在的小區時和她說了一聲,但聯繫也並不多。而這一次疫情,卻讓兩個老同學又找回了“梗朋友”(相當於“鐵哥們”,梗在武漢話裡有“完整”、也有“地道”之意,是可以把自己完整地全心交付、毫不含糊的朋友)。

武汉小事|疫情下的武汉人:珍惜“梗朋友”,不爱“阴倒搞”

新鑫佳苑小區居民在領愛心蘿蔔。

鄰里抵制“地道”的菜販

在這個有“江湖”味道的城市裡,“仗義”的武漢人,“幫朋友的時候‘兩肋插刀’,但是‘路見不平’,也要吼一嗓子”。

疫情期間,方小姐所在的社區居民經常通過附近菜販、果販組建的微信群下單購買蔬菜、水果。

據方小姐介紹,有一次,一個果販子送水果到小區時已經很晚了,志願者人手也不夠,怕太晚了分不完水果打擾居民正常休息,小區工作人員檢測了果販子體溫為正常後,就讓果販子進來小區幫忙,一起給小區居民分水果。

“一個菜販子知道後,很不爽,在群裡說,‘憑什麼他可以進來,我要進來賣菜就不行’,因為他向社區舉報,當晚社區工作人員就來趕果販子出去了,果販子是小區外來人員,按照社區規定是不能進入小區裡面送水果的。”方小姐說,果販子進小區也是為了幫忙,鄰里都覺得菜販子這麼做很不“地道”,就都退出了他的群,轉而買別的菜販子的菜了。

“我媽也退了那家的群,說這人‘不地道’。其實菜販子如果有想法,可以第二天痛痛快快當面跟果販子說出來,問清楚昨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樣背地裡‘戳拐’、‘找歪’,武漢人就最受不了。”方小姐說。

事發後,社區居民也在群裡一起吐槽菜販子。“雖然聽起來是有點兇,但我們並不是真的在罵,我自己從小到大有時候也會這樣,武漢人如果能痛痛快快‘罵’出來,表達出來,反而沒有了隔閡。”

愛“罵人”,或許是武漢人直來直去的一種表現。“武漢人說話直,很少拐彎,骨子裡就是率直,這就是武漢人的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