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珠:去年錯過的好電影,今年我為它平反

一則舊聞

還記得去年的一則舊聞嗎?一對未成年男孩與女孩私奔,女孩的家人報警後,警察千里奔襲,在火車上找到了二人。

遺珠:去年錯過的好電影,今年我為它平反

警察問男孩:你們以後怎麼生活?

男孩信心滿滿:我一個月掙一千八百多,我每天上下班掙錢,我可以養她。她自己在家裡玩玩手機什麼的,實在不行我就帶她去外地。

警察笑了,家長怒了,屏幕前的網友們樂了。我也樂了,樂完後卻想起年少的自己,理解了男孩的自信。

遺珠:去年錯過的好電影,今年我為它平反

小時候,我說以後要是能天天吃上方便麵和火腿腸,我就知足了;我說長大後我月賺一萬,以後就能把爸媽接到城市裡養老,吃喝不愁。

現在天天能吃上方便麵,現在也能月賺一萬,但是離知足很遠,想把爸媽接到城市裡養老,更是奢談。

就像新聞裡的男孩和女孩,遠遠低估了世界的現狀,以至於在成年人的眼裡成了笑話。

但這就是年少的愛情

如果我們回到學生時代,也許無數少年會羨慕新聞裡的少年,因為他可以奮不顧身。無數少女會羨慕新聞裡的少女,因為她有值得信任的男人孩。

這種愛情,熾熱,但很脆弱,但這就是年少的愛情。

成年人,尤其是工作後的成年人,很少在愛情中奮不顧身。大家選擇了長相廝守,信奉平平淡淡才是真。

然而平平淡淡的愛情真的就堅韌無比嗎?

董潤年的導演處女作《被光抓走的人》就給出了真實而豐富的答案。

被光抓走的人

電影發生在一座江城,很普通的一天,人們正常的生活,天空出現一道奇異的白光後,全球多個城市裡的男男女女被光抓走。因消失的都是成雙成對的情侶和夫妻,所以有傳言說,消失的人都是真愛,導致黃渤與譚卓飾演的模範夫妻和另外幾對夫妻和情侶的感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遺珠:去年錯過的好電影,今年我為它平反

導演在闡述創作意圖時說:“我還是希望這部電影是一個截面更寬的影片,希望電影呈現的不僅僅是愛情,而是光照現象發生後,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變化,甚至是社會對這種現象的反應。”

他用愛情作為切入口,切入了組成文明最基本的結構——家庭,從成片效果來看,可謂是精準、有力。

或許有些朋友還不知道董潤年是誰。他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導演系,但畢業後做了多年編劇,作品類型豐富,故事紮實。

遺珠:去年錯過的好電影,今年我為它平反

甯浩的《瘋狂的外星人》、《心花路放》和管虎的《老炮兒》都是他做主編劇的作品。

這次初執導筒,他選擇了一個高概念、低視角的方式,以《奇葩說》的話術來講,那就是這是一道腦洞題。

這部電影採用多線敘事,圍繞黃渤和譚卓飾演的中年夫妻的故事,穿插著另外三個愛情故事。

故事線

黃渤飾演的中學老師與譚卓飾演的銀行職員過著平淡的婚姻生活,黃渤面臨職務晉升。白光出現後,因為夫妻倆並未消失被舉報私德問題,眼看晉升無望,黃渤開始撒謊,而慌越撒越大,他的婚姻也出現了危機。

遺珠:去年錯過的好電影,今年我為它平反

第二條線:青年夫妻

王珞丹飾演的白領將與丈夫離婚,白光出現後,丈夫失蹤。她好奇丈夫的真愛到底是誰,便與丈夫的小三踏上尋找丈夫真愛的旅程。

遺珠:去年錯過的好電影,今年我為它平反

第三條線:斷袖之愛

白客飾演的要債人,收債時遭遇白光,從此失去與男友的聯繫。他懷疑男友被殺,並認定兇手借白光掩蓋真相,因為他不相信男友不愛自己。

遺珠:去年錯過的好電影,今年我為它平反

第四條線:未婚情侶

李嘉琪飾演的富家女不顧家人的反對執意與窮小子領證,白光出現後,兩人都好好地活著,富家女對熱烈的愛開始懷疑,最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遺珠:去年錯過的好電影,今年我為它平反

這四條主要故事線交織在一起,彼此幾無牽連。在我看來,這是票房啞火的主要原因。

電影是好電影,人物、故事和創意都屬於上乘,但反映在票房上,就需要觀眾能不能找到嗨點。很遺憾,這部電影從形式到內容都很沉重,輕盈不起來,票房就飛不起來。

這種科幻外衣下真實的不能再真實的多個小人物的現實生活,習慣單線敘事或多線敘事彼此勾連的主流觀眾,大都難以接受。

人們常說,習慣了編劇身份的人做導演,往往會陷入一個怪圈,在掌握故事的生死大權時,很容易映射自我過深,從而在探討的東西里慾求不滿,敘事和畫面達不到平衡。

董潤年不是這樣,他用了一個高概念的創意吸引大家的目光,然後把視角對準一個個現實生活中的愛情故事。凡虛構創作者都追求細節真實,之所以追求,是因為太難。

董潤年是怎麼做的呢?

一場戲 見功力

黃渤飾演的老師為偽造妻子當日不在本市,做了假火車票,然後想借參加同學會的時機把這一消息無意間散播出去。

遺珠:去年錯過的好電影,今年我為它平反

這段戲的臺詞、人物表演和氛圍的真實感堪稱複製現實,尤其是有意無意地試圖把話題轉移到他想聊的事情時的場景,如此精準,令人拍案叫絕。

這場戲的真實感,不只是體現了劇本臺詞和黃渤表演的功力,更重要的是導演在調度上能力。

在多人場景中,如何選擇人物的畫面至關重要。這取決於這場戲的戲劇目的,也就是說這場戲最重要的是什麼?

好導演很明確地知道要什麼,而普通導演只追求機位和鏡頭的全面,選擇交給剪輯師。

這場戲 導演要什麼?

這場戲關注的是黃渤這位老師,他來參加同學會的目的是看似無意地將妻子當日不在本市的假消息透露出去。謊言比真相傳播的更快,只要他成功地透露了出去,他就不再擔心被人揹後說他們夫妻倆沒有愛。

所以導演在交代場景後,把鏡頭長期停留在黃渤的面部表情上。此刻開始,其他都不重要,只有黃渤抖出謊言最重要。觀眾可以清楚地看到黃渤轉移話題的嘗試,失敗後的緊張,被質疑時的惱怒和辯解時的無奈。

遺珠:去年錯過的好電影,今年我為它平反

真實感是董潤年在本片中始終追求的。他在採訪中表示:“從普通人的視角看世界,追求創作的真實感,是我創作最重要的原則。只有從群眾和社會出發,有紮實的心理根基和社會根基,才能成就一部好電影,即使是科幻電影。”

這段話值得所有電影的主創記在備忘錄裡。

什麼電影才是好電影?

想起本片的處境,不由得思考起,究竟什麼電影才是好電影?這是一個從電影產生至今始終爭論不休的問題。

商業上的成功和電影質量並不完全劃等號。

商業上的成功和藝術價值也並不成正比。

但他們是否有高下之分?是否有一個決定好壞的標準呢?

有,但並不明確。

遺珠:去年錯過的好電影,今年我為它平反

原因是這個標準遊離不定,並沒有可以度量的尺子。

我們常在描述一個門類的兩極時,將某種定義裡的高端形容為陽春白雪,把自詡大眾的稱為下里巴人。

人們對待電影自然也是如此。

追求藝術性的人士自以為掌握了電影的真理,娛樂片的觀眾又稱做藝術電影的都是裝B犯。

這兩撥人在現實中很難湊到一起,在網絡裡也很少串門。然而一旦遇上,難免有種秀才遇上兵的感覺。彼此罵一句SB,從此各走各的路,各訴各的苦。

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各有各的標準。它們之間的差別,在各自的陣營裡比電影和繪畫,電影和雜耍的區別都大。

那麼商業電影的標準是什麼?

除了合格的電影語言外,就是有多少人心甘情願的貢獻票房。

藝術電影呢?除了創新的電影語言外,就是有多少獎項的認可和在電影史中的地位。

你沒看錯,藝術電影就是需要獎項和影史地位來決定的,非常現實。

孰高孰低

如果下次再有人爭論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孰高孰低,甚至文藝粉質問商業電影有多少獎,商業粉問文藝粉藝術電影有多少票房。

你大可以站出來,告訴他們各有各的標準,在他們各自的領域懟他們——

看不慣就自己拍,拍不了就好好當個觀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