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別人各方面比她強,心裡就不舒服的人什麼心理?

天空飛翔的大鷹


可能是對自己的付出而不滿足,心裡不平衡的情況。建議放鬆心態,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讓自己看到成功和喜悅,不要盲目和別人攀比。



小鵬和小波


這是一種嫉妒心理,對於這種心理,一般都是近的嫉妒,選的崇拜。為什麼會有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呢?我曾經深刻的思考過這樣的問題,也親身經歷過,我是被妒忌的那一個,而對方因為長期的妒忌心理壓抑最終得了精神類疾病。

我從小成績優異,嘴巴甜,家鄉的鄰居們都很喜歡我,教育自己的孩子都喜歡用我做榜樣。我有個鄰居姐姐比我大兩個月,我們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她的性格跟我完全不一樣,不愛說話,看起來總是那麼害羞,成績也很一般。從小到大,我們兩個就成了家鄉長輩對比談論的對象。

小時候的我並不懂得這些,每天還一樣對她,跟她一起玩,但是她看起來總是有很多心事,問她也不怎麼說,對我的態度也是忽冷忽熱。有時候我也會覺得很受傷。她想對我好的時候就對我好,心情不好就對我莫名的發火。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覺得她太多變了,慢慢的我們的關係越來越淡,在一起玩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到上高中,我們學了不同的學科也分了班,我學理科她學文科,在一起的時間更少了,偶爾碰到跟她打個招呼她也不怎麼理我,後來甚至發展到從我身邊走過的時候就罵一句,我開始還會問她怎麼了,她就會回一句,我又沒說你。但是路上就我們兩個呀。

高考完之後我直接去上了大專,沒有選擇復讀,她選擇了復讀。一次我去復讀學校看一個同學剛好碰到她,我跟同學一起走著,我正想跟她打招呼,誰知道她走過我們身邊罵了一句扭頭就走了,我跟同學都愣住了,我是感慨這麼長時間過去了,她對我還是有成見,雖然我不知道哪裡得罪她了。同學是覺得莫名其妙,好好的突然被人罵一句。同學說跟她從來也沒任何交集,我跟同學解釋說跟她沒有關係,是因為我。

我從同學那裡回去之後,同學後來還跟我我那個鄰居姐姐還每次見到她就罵她。再後來據說鄰居姐姐並沒有參加第二年的高考,而是去了精神病院,因為她的情況變得很嚴重已經沒辦法參加高考了,據說經常性的產生幻覺幻聽並且害怕所有人。那個時候的我們根本不懂什麼心理問題跟精神疾病,總覺得這些離我們很遙遠,直到鄰居姐姐去了精神病院,說是長期的嫉妒心理導致的精神分裂,而讓她產生嫉妒心的就是家鄉人包括她父母對我們兩個的長期比較。

後來我就在想為什麼別人對我們的比較會導致她那麼強烈的嫉妒心理,甚至對我產生了強烈的怨恨心理。從人類的基本需求跟資源分配情況來看我的理解是這樣的:希望被別人關注跟肯定是我們的基本需求,但是每個人關注的人跟事有限,關注A多就必然會忽視B,更何況在這件事裡,鄰居姐姐完全充當了一個襯托的角色,她不但得不到支持肯定她的資源,反而還被當成反面去襯托別人,長期下來的不愉快體驗產生的對我的怨恨跟嫉妒心理終於讓她不堪重負壓垮了她。

所以我認為嫉妒心理是因為身邊資源的傾斜。誰強,資源就往哪裡傾斜,誰弱,就會失去資源,就會心理產生不平衡,為了爭奪資源,會產生各種不良情緒,甚至會有一些傷害性的行為,傷人或者自傷。而對於遠的,因為沒有競爭關係,也沒有資源的分配跟爭奪,沒有利益相關,就會很容易產生崇拜心理。

如果發現自己陷入這樣的不良情緒裡,要好好的自查並且找出正確的疏解方式:把自己的注意力從這個方面移開,可以通過學習別人成功的方式,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從其他方面取得成就。要知道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哦。


看故事說故事


這樣的人嫉妒心特強,你哪方面比她好,比她強,她就難受,想法背後詆譭你,事情上整你,我就有一個女同學,嫉妒心很強,我一個人單身跟她聊天,她說讓我把房子賣了,給兒子在市裡買房,讓我租房住,要飯還有挫棍的地方呢?,叫大夥聽聽她是好道嗎,不調理人嗎,我穿衣服好看,你看人家說,我得60在穿民族風衣服,現在穿太早,有點顯老,,組織跳舞,她把我教大夥學的舞曲不給放,放她學的舞曲,我跳舞比她好,搶她風頭了,啥人呢,還有好幾件小事,我不提了,一提生氣不想聯繫她了


人生如秀2


特別正常。

我朋友圈裡有個姑娘每天都在曬各種旅遊照片。

她是我高中時期很玩得來的朋友,我不會覺得這種曬的行為有什麼不妥。反而會覺得一個人可以這麼快快樂樂,自由自在地活著令人羨慕,且真心為她高興。覺得她特別真實。

但有的朋友就會跟我議論她這種曬的行為是在炫耀。陰陽怪氣地說拽什麼拽之類的。

但這樣的朋友其實在生活中又是特別好的人。

所以他知道有這樣的心理和言論時,也不會覺得反感。認真想想,也只是每個人思考問題角度不同罷了。

至少在他的世界裡他的想法是合理的。

在旁觀者看來也並不是什麼大的錯誤。

那就沒關係。


小小九哥


看到別人比她強,她心裡就不舒服。這種“不舒服”的外在表現是什麼?不同的“外在表現”,就代表著不同的心理。

爭強好勝,是一個人追求進步的一種表現方式,但這種“爭強好勝”必須控制在一定程度範圍內,超過了這個度就不好了,就可能讓自己、讓他人“不舒服”。

下面根據幾種可能的“不舒服”,來分析其心理特徵。

第一種情況:當看到別人在某一個方面很強時,她心裡的“不舒服”僅僅深藏在她的內心深處,沒有對任何人造成任何影響,甚至不被其他人發現這種“不舒服”。她把這種“不舒服”變為自己努力追趕的動力,暗下苦工夫,從而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這是很好的、值得表揚的心理活動。其實,很多人的進步,都是在看到他人的成績、自己的不足的時候,才發奮努力的。

第二種情況:當看到別人在某些方面比她強的時候,她立刻表現出極大的不滿意,找一堆理由,汙衊、誹謗他人,甚至到處造謠生事;對自己呢,不認真分析自己的不足,找理由為自己開脫。這種行為,是一種嚴重的嫉妒行為,很容易破壞同事關係,也不利用個人進步。

第三種情況:看到別人比自己強,雖然心裡也不舒服,甚至表現出一些不影響別人的情緒和行為,但她能夠認真對照分析自身不足,找到原因,努力提高自己,爭取在一段時間內追上或者超過對方。這是一種自我督促上進的心理。

第四種情況:看到別人比她強,心裡有一些不舒服,但不會對其他人造成任何傷害,也不自我分析;別人的強,沒有在自己內心激起任何漣漪,甘願落後。這是一種不追求上進的心理。

除了以上幾種外,可能還有其他“不舒服”的外在表現,但只是表現程度不同而已。

看到他人的強大,分析自身不足,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以別人為榜樣,虛心學習,爭取進步,這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儒風微微


嫉妒心理。

嫉妒是指人們為競爭一定的權益,對應當團結的人懷有的一種冷漠、貶低、排斥、亦是敵視的心理狀態,故一旦放任即可能產生嫉妒心,它讓人感受到難過的滋味,嚴重時,人自然會產生恨的情感。

有的人嫉妒心展現出的是極其激烈且具有攻擊性的態度,一定要讓自己超越對方的一切才行,以消滅貶低對方的行為來證實自己的本領夠強夠硬,甚至不惜利用攻擊性的語言造成混亂的場面和對立的人際關係。有些人性格會略帶含蓄與內斂,只憤憤不平對方超越自己的事情和表現,於是用不屑和看不慣的態度來表達自己由於嫉妒心產生的不滿。也會有些人雖然心生嫉妒,但卻不露聲色,會利用自己編制的謊言來詆譭對方的完美形象,這是苔蘚一般的人性存在,他會利用流言蜚語和自己擬定的謊言故事來達到自己滿足平衡心理的目的性。更會有陰毒小人型的嫉妒後遺症,為了平息自己的嫉妒之火,會用盡心機和手段不惜犧牲去傷害對方才能夠得以心理平衡。所以嫉妒是由於別人勝過自己而引起牴觸的消極到憤怒的情緒體驗過程。當發現身邊某個並瞧不上的人卻比自己強時,心裡一定會酸溜溜的不是滋味,於是就產生一種包含著羨慕、憎惡、屈辱與虛榮以及傷心與悲痛交織的複雜情感。 當人嫉妒的時候,有時候會有不易察覺的本能偽裝,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在羨慕,因為在他心中或者自己應該超越你許多,而此刻要承認嫉妒,簡直是在直白的認可自己比對方差勁,那會覺得十足沒面子,更怕被人蔑視瞧不起。所以當那個平時並沒什麼矛盾,卻突然冷言冷語諷刺你的狀況下,基本上是你有被對方嫉妒的地方出現。



農村小靜的幸福生活


攀比心理,別人什麼都比你好就排斥你,背後說你壞話,見不得人好,有時候見不得你好的往往都是身邊最近的人,外人好與不好和你沒關係,只有你身邊的人比你好了,你卻心裡不舒服,說到底就是攀比心理,如果大家都差不多往往好容易相處,如果別人比你好了你就不服氣,怎麼他就應該過得比自己好呢,比你有錢,比你車子好,房子大,比孩子誰有出息。

人這一輩子都在攀比,戀愛時候覺得人家找的老公老婆怎麼那麼好,結婚了比人家換大房子了,換車了,有孩子了比誰家孩子上哪個重點了,怎麼有出息了,孩子畢業了誰找到好工作了,誰賺多少錢。一直在攀比,社會風氣就是這樣。本來聚會是個懷念的時刻,卻變成了攀比大會,越來越失去聚會的意義了。

有時候不是自己想去攀比,而是身邊大環境就是這樣,惡性循環,你開的車不好,別人瞧不起你,你房子小別人看不起你,現在就是誰有能耐,誰票子多,誰面子就大,身邊人就圍繞你轉。其實都挺累的。這種風氣不改人不會有幸福感的。


老楊評球


在生活中這種人經常會見到。這是心理不平衡產生的妒忌行為。有時嘴裡總講諷刺的話,或潑冷水。喜歡抱怨和攀比。也有背後說別人壞話搞小動作的。比較陰險。甚至為了超越別人不擇手段,以達到內心的平穩。這種人很容易得焦慮症、肝氣鬱結。永遠都不會滿足,活在別人虛榮裡。


健康是真理


你好,我是貂蟬,愛美的貂蟬又來了,很高興為你解答:

首先人與人之間都會產生強者和弱者,別人強一點,那是人家的本事,人家有那個實力和背景,我們沒必要心生嫉妒,你是你,她是她,各有各的優點,沒法比,有些事根本也比不了,有人說,馬雲的孩子生活在馬雲世家,你的孩子生活在農村,你怎麼比?我覺得這句話說得很好,你只要努力拼搏,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人家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就夠了,比你強的人多了去了,比你弱的人也多了去了,你想想在山區的小朋友連吃飯都出問題路都不通,她們還是一樣積極面向生活,如果你不想現在的生活,那你就努力成為你想象中的那樣,在這裡心裡不舒服心裡嫉妒有什麼用?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謝謝!











柴米在農村


看到別人比她強,她心裡就不舒服。這種“不舒服”的外在表現是什麼?不同的“外在表現”,就代表著不同的心理。

爭強好勝,是一個人追求進步的一種表現方式,但這種“爭強好勝”必須控制在一定程度範圍內,超過了這個度就不好了,就可能讓自己、讓他人“不舒服”。

下面根據幾種可能的“不舒服”,來分析其心理特徵。

第一種情況:當看到別人在某一個方面很強時,她心裡的“不舒服”僅僅深藏在她的內心深處,沒有對任何人造成任何影響,甚至不被其他人發現這種“不舒服”。她把這種“不舒服”變為自己努力追趕的動力,暗下苦工夫,從而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這是很好的、值得表揚的心理活動。其實,很多人的進步,都是在看到他人的成績、自己的不足的時候,才發奮努力的。

第二種情況:當看到別人在某些方面比她強的時候,她立刻表現出極大的不滿意,找一堆理由,汙衊、誹謗他人,甚至到處造謠生事;對自己呢,不認真分析自己的不足,找理由為自己開脫。這種行為,是一種嚴重的嫉妒行為,很容易破壞同事關係,也不利用個人進步。

第三種情況:看到別人比自己強,雖然心裡也不舒服,甚至表現出一些不影響別人的情緒和行為,但她能夠認真對照分析自身不足,找到原因,努力提高自己,爭取在一段時間內追上或者超過對方。這是一種自我督促上進的心理。

第四種情況:看到別人比她強,心裡有一些不舒服,但不會對其他人造成任何傷害,也不自我分析;別人的強,沒有在自己內心激起任何漣漪,甘願落後。這是一種不追求上進的心理。

除了以上幾種外,可能還有其他“不舒服”的外在表現,但只是表現程度不同而已。

看到他人的強大,分析自身不足,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以別人為榜樣,虛心學習,爭取進步,這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