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AR行業大事件彙總:Magic Leap明星公司動盪

2019年AR硬件市場依然以B端為主,C端AR開始起步,從年初CES各類消費級AR眼鏡,到MWC微軟發佈HoloLens 2,整體穩步向前推進,同時光學和顯示等核心研究方面也值得關注。

​HoloLens 2領銜行業AR市場,依然堅持一體機方案,注重開箱即用,而其它幾乎均為輕量化產品,分體式佔主導,當然也有像谷歌眼鏡企業版2代這種輕量化一體機方案。但大家依然都在證明“我的方案是更好的”的階段,沒有哪一類產品有明顯優勢。

2019年AR行業大事件彙總:Magic Leap明星公司動盪

除了AR眼鏡,B端AR產品還有各類HUD、全息顯示等產品,例如Adobe面向零售行業的AR展示櫃等,這種細分場景的解決方案越來越多。

各家已經開始在消費級AR硬件佈局,除了初創企業,包括蘋果、華為、三星、Facebook、Snap、Niantic等行業巨頭也瞄準這一領域。AR是不是下一代計算平臺不敢肯定,但很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重要的應用場景。

巨頭AR眼鏡計劃落實

​蘋果作為消費級電子產品領域的霸主,近一年AR相關專利越來越多,分析師預測發佈時間未有定論,但普遍認為蘋果AR眼鏡時間並沒有那麼快。可以肯定AR是一個內容主導的時代,這方面蘋果ARKit絕對領先。看過AirPods Pro後,相信蘋果會繼續在MEMS上繼續推進,AR光學設計值得期待。

華為AR眼鏡雖然沒有明確,但從此前任正非採訪,投資鯤遊(光波導廠商)和其他已知消息來看,華為AR眼鏡正在研發之中。而且華為鴻蒙OS發佈時也已確認,2022年將會兼容AR/VR系統。

從三星此前AR相關專利來看,三星同樣在探索多樣化的AR眼鏡形態,包括可摺疊輕量化一體機,分體式等。​考慮到三星智能手機在ToF模組應用積極,且AR玩法多樣,並投資Niantic,可以看出三星想要在AR硬件和內容上同時發力。

索尼AR眼鏡也已多次曝光,目前宣傳以線下多人AR互動為主,產品初步曝光,光學技術值得關注。

2019年AR行業大事件彙總:Magic Leap明星公司動盪

19年Facebook成立AR業務部門,新申請專利數量猛增,且集中在AR/VR等方面。同時Facebook在F8和OC大會上公佈未來AR/VR新研究或方向,方向明確也是行業重點關注對象,憑藉在VR上對消費市場的教育能力,或有助於AR眼鏡推廣。

Snap雖然以軟件為主、且硬件只有拍照眼鏡,Niantic雖然目前僅僅是AR遊戲公司,但他們紛紛確立AR眼鏡硬件產品,且均為從軟件到硬件去佈局,和Facebook此前收購Oculus有著同樣的決心。

​雖然巨頭們在AR眼鏡硬件上已經確立方向,且基本面向消費級市場,但推出時間均未明確。結合前文提到的AR平臺和內容策略,巨頭們的策略幾乎都是,同時涉及軟件和硬件​去發展AR。

特殊場景AR硬件需求凸顯

19年重點產品當屬HoloLens 2,從硬件方面關注點在於採用MEMS光學方案,作為AR眼鏡領域的新嘗試,微軟一直走在前列,這種帶頭作用無疑會給後來者降低准入門檻。但HoloLens 2推出後在MEMS及波導顯示也遇到一些問題,微軟已確認問題存在並在解決中。

與此同時,值得關注的另一件事就是IVAS項目,微軟在2018年底獲得4.8億美元軍事合同,為陸軍開發用於作戰和訓練的AR頭顯。該AR頭顯已於19年進行展示,其基於HoloLens 2打造,優先級高,短時間內進行多次版本改良。

很顯然,和各類垂直行業應用相比,AR技術在軍事方面的地位和重要性要更高。根據外媒報道,預計2022-2023年美軍開始初步採用IVAS AR頭顯,最終微軟將為IVAS項目打造10萬臺設備。

同時,微軟以開放HoloLens 2硬件模式,此前已與Trimble推出定製化的安全帽產品。SA Photonics推出飛行員專用AR眼鏡​;Ocutrx推出首款可改善黃斑變性症的AR眼鏡;甚至寶馬頭推出自家用於車輛維修檢測的AR眼鏡。​

另外關注到的就是Tilt Five這類面向桌遊領域的AR眼鏡產品,該產品由此前CastAR演進而來,其產品僅能用於AR桌遊項目,支持單人和多人玩法,並確認了《龍與地下城》等知名桌遊IP。雖然面向桌遊的受眾單一,但國際桌遊市場很大,未來發展潛力也不小。

2019年AR行業大事件彙總:Magic Leap明星公司動盪

其次,還有包括Imagination Factory、Form等公司推出的面向游泳運動員的AR泳鏡,JARVISH推出的面向摩托車等裡關於的帶有AR顯示的頭盔,這些細分場景結合AR技術提升體驗的同時,甚至還帶來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礎研究受關注

和VR發展路徑相似,AR眼鏡作為新興產品重點需要關注基礎研究和技術突破方面,例如谷歌眼鏡一代的LCoS和稜鏡方案,但這顯然不是消費者能接受的技術。因此,核心技術上的突破更值得關注。

光學模組方面,LetinAR推出了採用微反射鏡陣列的模組,最大視場角80度;包括WaveOptics、DigiLens等光波導廠商也都在逐步量產​衍射光波導模組。

2019年AR行業大事件彙總:Magic Leap明星公司動盪

顯示方面,Micro LED、Micro OLED越加受關注。韓國ETRI設計出一種液晶垂直堆疊薄膜結構(VST),號稱實現1um級別的像素間距,並可實現最高72K超高分辨率輸出;Mojo Vision在19年發佈了MicroLED原型產品,其擁有14000超高ppi,但僅為綠色單色顯示;Plessey發佈了一套超小尺寸1080p Micro LED模組;同時國內京東方也宣佈量產Micro OLED產品;視涯推出1.03英寸2.5K分辨率Micro OLED模組。

全息顯示方面,MIT研究院發佈了一款光波導調製器,特點是利用飛秒激光製造技術,可用於AR/VR等可穿戴式顯示設備、及透明顯示器;上海理工大學顧敏院士團隊研發一種超寬帶光學全息技術--出軌道角動量全息技術;華為與劍橋大學聯合研發了一款視網膜成像AR光學模組,特點是靈活對焦,eyebox更大、色差更小。

至於光場顯示/視網膜成像,包括:谷歌(收購Lytro)、Magic Leap、Light Field Lab、Avegant、Creal 3D等公司都在探索之中,尚未有實際方案推出。另外,QD Laser雖然發佈一款相關技術的AR眼鏡,但出貨要等到2020年2月。​

行業變化多端

另外,2019年AR行業初創公司的變化也備受關注。

19年初外媒曝光,Meta資不抵債、瀕臨破產,之後Meta被Meta View收購。Meta View實則是由原Meta投資者在內成立的新公司,宣佈繼續為Meta 2現有用戶提供支持。但由於此前Meta存在法律訴訟,去年法院已判決禁止Meta在美國境內製造、進口、銷售或使用Meta 1、Meta 2,以及相關或衍生內容。

18年底就有消息表示ODG計劃出售所有AR專利,此後一連串消息表示其與多家公司接觸,包括Magic Leap、Facebook等,最終變賣硬件資產,有消息表示疑似Magic Leap子公司收購其相關專利。

隨著超輕量級AR眼鏡推出,North Focals最終市場接受度並不高,後進行促銷以及正式降價。無奈在19年2月宣佈大規模裁員(150人),以保持後續發展。

2019年AR行業大事件彙總:Magic Leap明星公司動盪

與此同時,一款名為“Norm”的輕量級AR眼鏡在19年7月開啟眾籌,同樣輕量化設計,單目全綵顯示,直接對標Focals。可預見,超輕量級AR眼鏡已然成為細分市場之一。

而AR創業明星Magic Leap在19年也非常坎坷,不僅進行裁員,多名高管離職。同時宣佈將推企業版產品,重點也會放在to b市場,並重新更名產品為Magic Leap 1。

當然,Magic Leap的情況也反應了AR行業基本現狀,尤其是國內AR市場。to b領域的AR公司大部分還在探索,硬件突破困難,也依賴著整個產業鏈的發展速度。​

to c市場雖然有些起色,vivo、OPPO作為手機品牌搶先亮相AR眼鏡,搶奪了部分眼球,但最終形態仍有太多不確定性。

從行業上游而言,高通作為專注AR/VR芯片的廠商依然在推進,新發布的XR2專用芯片幾乎看齊驍龍865,只是部分模塊進行優化調整。當然,XR2對AR一體機提供更多可能性,但在分體式方案中或許依然以驍龍865手機為基礎。

從移動AR角度來看,包括三星、華為等越來越多安卓設備開始配備ToF模組,除了拍照體驗提升外,還有部分AR功能,例如榮耀AR魔法照片、三星3D物體掃描等,不過安卓移動AR生態和蘋果仍存在差距。​

從前沿科技技術來看,19年多個腦機方案的推出給AR/VR等可穿戴設備提供了更多交互的可能性,尤其是非侵入式方案,雖然應用到消費級市場還有較長的距離,但技術前景極為廣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