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些家長不斷給孩子補課,上培訓班,最終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何斌手繪


我就是一位一直給孩子報班的媽媽,我不知道別人想法,我只想說,我是不想我兒子錯過高中的門,錯過大學的門,我來說一下,我們無錫中考有快60%的孩子上不了高中,競爭在那,你不努力學,你就連高中門也進不了,雖然現在上大學不是唯一出路,可人生多條路不好嗎?好多人都說孩子童年沒了?可你們想過沒社會在變,未來的社會競爭會更強,他沒有更多的本領,難道等他大了,來啃老?在者,人從一出生就各自有自己的責任


TBY聰


不想報班,心疼錢!沒辦法,孩子非要學,於是女兒學小主持人,畫畫,國畫,跳舞。

兒子學軟筆書法,硬筆書法,跆拳道,畫畫,小主持人。因為實在沒時間,跆拳道暫時拋棄了,還有半年學費也浪費了。還非要學圍棋,我實在是受不了了,沒讓學!他們學的開心了,累得半死,週末幾乎一天一直在接孩子送孩子的路上


小魚哪去了


家長報補習班為了什麼,為了學習成績,為了不輸在所謂的“起跑線”,為了面子,為了考上重點中學,為了高考,為了考上重點大學,為了孩子就業,為了以後的生活幸福。這就是蝴蝶效應,一個補習班能影響到以後的方方面面。

但是,孩子真的想上嗎?補習班真的有這麼大作用嗎?一路上學過來,我發現補習班並不能提高我的成績,反而讓我對某一學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讓我感覺我是不是很差,甚至有點自卑。

孩子的童年快樂成長就這一次,補習班起不到多大作用。真要說有用,感覺練字最實際,這是一個人的門面,成年人都知道一手好字多麼重要。


我只是個小人物


補課、輔導班、興趣班、特色班、研學等等,本來挺放鬆的一個暑假,鬧得很多娃現在一想到暑假就頭疼,還不如平時上學輕鬆,天天被這些補課啊,培訓啥的給整的腰間盤都要突出了,要說家長讓孩子上培訓班有啥目的,我們就說說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吧:

1、為了證明到底逼到什麼程度,孩子才會徹底對學習失去興趣!


有個詞叫物極必反,有些孩子不用輔導一樣牛,有些孩子參加輔導能起作用,而有些孩子參加輔導不僅沒作用,還有可能造成負面的影響,負面到啥程度,一聽學習就想吐,本來能穩步提升的成績從此變得遙遙無期,於是,通過這樣的一種因為不瞭解自己孩子而選擇的不適合他的學習之路,父母成功的把孩子變成了小白鼠!

2、為了證明自己可以有多少錢可以浪費在無知領域!


機構對家長的評價往往都是“人傻錢多還好騙”,記得之前央視新聞上曾經調查過某個號稱可以神奇般的提升孩子所謂左右腦功能的培訓,孩子竟然可以矇眼識字,而且費用驚人,動不動就是上萬甚至幾萬,後來記者調查發現,全國各地的所謂矇眼識字無一不是作弊使然,比如透過眼罩的縫隙去偷看,比如卡片上會有不同的香味,讓孩子通過死記硬背哪個香味對應哪個顏色等等,無一不是騙局,然而即使騙局被揭穿,很多家長卻依然抱著“萬一有效果呢”的想法,認為自己花這幾萬值,那你說人家不說你傻,那才叫怪!

3、為了證明自己不比別的家長聰明!


我曾經在一家專升本機構待過一段時間,他們有一個培訓項目叫“保過班”,意思就是說,多交錢,就可以保證你可以過!為什麼他們敢這麼承諾呢,實際上他們根本就保證不了,其實就是利用了家長急切的心理,打著保過的幌子,實際上是追求的一個概率,也就是說,到時候真過不了就退費,但是如果有能通過的他們就賺了,實際上可能很多學生本身就已經達到那個水平了,但是家長認為報個保過班更穩當,所以這錢花的那叫一個冤,除此以外很多輔導機構所謂的多少天達到什麼水平,達不到就退費是一個道理,他們只不過是利用了概率!而且還有的不良機構在孩子開始培訓第一天會有個測試,然後到學習期末還有一次考試,往往最後這次考試成績會很高,因為很簡單,一個月的時間,沒幹別的就照著這份試卷上的題使勁了,你說成績能不高嗎?

4、為了證明自己確實忙的沒有時間去照顧孩子的學習,機構是人類的好朋友!


現代社會,各種壓力,為了生活奔波,一個字就是:忙!兩個字就是:很忙!三個字就是:特別忙!如何證明忙,那就是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兩個家長碰到一塊,炫耀的最多的就是自己如何如何沒有時間照看孩子,自己有多忙多忙顧不上孩子,如果孩子成績好那都是孩子自己的功勞,如果孩子學習差那就是實在太忙實在抽不出時間來,總之就是沒時間!所以基於這樣一個藉口,孩子被送到培訓機構順理成章,因為培訓機構一直都是人類的好朋友嘛!

有個小段子非常的有意思:有人問放羊娃放羊是幹啥,他說放羊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娶媳婦,娶媳婦是為了生娃,生娃是為了放羊!轉來轉去把自己給繞進去了,實際上我們倒不是說培訓機構一定不好,但是好不好可不是機構自己說了算,而是你的孩子是否符合送到機構參加培訓的條件,務必要明白的是,機構對於學員那是來之不拒,而我們需要反思的是,通過培訓到底給我們的孩子帶來了什麼?


葛老師教育新智匯


想必大家都聽過這句話:窮人不購買資產;中產階級購買他們自認為的資產,其實是負債和消費品;富人購買資產。對於孩子的真正教育也有同樣的情況:蠢人不管孩子的教育,普通人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學校,聰明人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家裡。

不管孩子的教育,在教育上讓孩子自生自滅的情況,我們就不談了,我想現在這個社會,還有這樣思想的父母基本已經不存在了。畢竟現在的小孩子的父母們都是80、90後。

我們談談第二種普通人的情況,就是把教育放在學校或者培訓機構。也對比下第三種聰明人的情況,就是把教育放在家裡。

◎培訓班是需要讓家長儘快開心的

培訓機構遍地都是,但是對於孩子的真正教育,它的天然缺陷是無法避免的。培訓機構不是慈善機構,它的本質就是要賺錢。當一個家長要送孩子去培訓機構的時候,不論家長怎麼想,培訓機構一定要儘快讓孩子能給家長展示他所學到的本領,所以那種需要耗時很長才能看出端倪的本領,培訓機構是不會涉足的。因為孩子每週來上兩天課,結果上了大半年了,孩子也沒有什麼本領的實現,那家長就會質疑培訓機構,就不會再繳納學費了。

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到培訓機構從它的這個本質(要賺錢,要讓家長儘快看到孩子有“本領”了)出發,它提供的培訓都是什麼呢:吉他,鋼琴,美術,舞蹈,唱歌,英語,跆拳道,書法……

首先,為了讓家長儘快看到“本領”不斷提高,培訓班都會揠苗助長,在孩子基礎並不全面而紮實的情況下,就要向更高階去培訓。很多技能其實需要很多時間來不斷得練習基礎的,但是如果家長看到一個孩子上了培訓班一年,還是沒有再有高級進步(但不斷練習和鞏固基礎,其實就是在夯實基礎,基礎全面紮實了,再突飛猛進是很自然的、科學的發展過程),自然就會心生不滿,不再續約。

其次,那種需要耗時很長才能初見端倪的本領,培訓機構是不做的。比如我們就看不到有指導孩子廣泛閱讀、指導孩子建立更高維度思維的培訓班,為什麼呀?因為要讓一個指導一個孩子廣泛得學習科學、歷史、地理、文學、思辨,是需要花很長時間的,只有投入了很長時間的練習,家長才能看到孩子的知識結構融魂貫通、思辨能力更全面、更多維度、更有邏輯性。但既然要花很長時間才能看到進步,對不起,培訓機構主動告辭,不去做這個培訓!


米知山


每個人的教育理念不同,教育方法不同,對孩子的期望也不一樣,現在,給孩子補課上培訓班是大多數家長的選擇,他們都對孩子的未來有清晰的規劃嗎,我看也未必,只是看別的孩子報了,或者是想把孩子的時間填滿,實際上對必要性和效果以並沒有理性的認識。

放假後,兒子班的很多同學都報了各種培訓班,由於我們樓下就是商業街,有好幾個培訓班,下午或者晚上帶孩子下去玩的時候經常會碰到他們班的同學,一問,上英語的、畫畫的、幼小銜接的都有,問學的咋樣,一般都是說就那樣,反正比在家看手機看電視強一點,要不孩子放假整天在家沒事敢淨看電視玩手機了。

人家再問我們報了什麼班,我說什麼也沒報,同學的媽媽都特同情地看著我,那你在家整天帶三個孩子該多累呀,我也是很無語,每天讓孩子在家看書,寫字,運動,也還好啊。這兩天我都跟孩子商量換個地方玩,否則天天碰到他們同學,好像我們整天不學無術似的。

這還是剛幼兒園畢業的孩子,我是不太希望孩子過早地奔波於各個補習班間,但跟別人一比,彷彿我們成了另類。

現在出門,街道兩邊的門面房都是各類培訓班的牌子,商圈內雲集的也不僅僅是美食和商品,而是各種培訓中心,課外培訓已經成為圈錢利器,各種誇大的宣傳以及身邊越來越多孩子的加入,我並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孩子又是否真的可以不去培訓班。


雙寶媽育兒


報培訓班的目的很簡單: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有針對性的去縮短孩子某方面技能差距。


現實生活中,有的家長工作事業很忙,有能力教孩子可能沒時間,有時間的可能個人能力又不夠,這時候培訓班就是最好的選擇。

培訓班並不是什麼談之色變,一談就是給孩子壓力過大等這類負面思想,如果利用好,對孩子的個人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比如,孩子某學科很差,可以將其送到專業的輔導機構去補課。

孩子的作業回家沒人檢查,沒人跟蹤,也可以藉助培訓班。

孩子喜歡英語,可以去少兒英語培訓班。

孩子喜歡跳舞,可以去少兒舞蹈培訓班。

家長自己不擅長做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教,才能給孩子真正的幫助。


在選擇培訓班時沁兒最關心兩點:

1,關注培訓班的老師授課方式和教學水平。學歷背書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看其授課方法,能不能結合孩子的特點去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法。

2,培訓班種類選擇。培訓班不是報的越多越好,在學習方面,選擇最需要補課的一兩門,各個擊破。在興趣班方面,選擇最適合孩子的。值得留意的是興趣班的選擇並不是孩子喜歡的就是最好的,而是還要觀察自家孩子有沒有某方面的天分。否則即使孩子感覺喜歡,但沒有天分,時間長了也會容易被挫敗感擊敗掉興趣。


黃沁兒


寒門難出貴子!

普通人能有什麼辦法,自己這一輩子就這樣混過去了,為了孩子能有個好的未來生活,不得已把孩子送進補習班,多學一點,多考兩分。“望子成龍”,可憐天下父母心!

來看看明星富豪的孩子們吧:

李湘的女兒王詩齡,楊威的兒子楊陽洋,黃嘉千的女兒夏天

如果這是真實的課程表,完全可以引起爭議的話題,孩子要不要學這麼多,生活無憂還學這麼多……

我想說的是:

有些人已經是含著金鑰匙來到人間,但卻比你還要辛苦,比你勤奮,比你更努力。

孩子的未來還是系在家庭

家庭孩子的後盾,孩子未來的成長大多還是家庭的努力。這不僅是錢的問題,當然沒有錢是不行的。

如果孩子能承受的話,多學點肯定有好處。

萬事有利有弊,沒有完美的事情。


蝸牛奔馳在原野


家長忙著給孩子報很多的補習班,就像成年人在為了家庭不停的在各個崗位上努力賺錢是一個道理,很多家庭拿著自己的一部分工資,還想著再去多賺一點點錢,為了補貼家用,這是一種生活的恐慌,而對於孩子不停的學習輔導班,也是基於對於孩子未來的一種恐慌所造成的。

通常現在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報考一些輔導班的時候,大多數還是基於對於孩子的語文和數學成績,最多還包含了一個英語成績進行的,但是我們理解的,現在很多孩子在上輔導班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家長沒有時間或沒有能力去輔導孩子造成的,並不是單純的需要孩子進行提升成績。

還有一些星期六星期天的輔導班就五花八門了,有的孩子去報考寫字班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有的孩子報考一些舞蹈班,是為了學習一些舞蹈,有些孩子去報考演講班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總之星期六星期天的輔導班五花八門,各個家庭根據家長的升職,結合孩子的實際會有所不同,這和平時週一到週五的語文數學的輔導班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其實在學校的各種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家長在把孩子送到輔導班的過程中,的確還是在輔導班中學到了一些知識,比如說學校有活動的時候做一些小小的主持人,學校有活動的時候可以拿出一些節目為班級來得分,家長的付出有時候絕對不是白費的,這就是我們輔導班存在的意義。

我希望上學的認為,輔導班對於孩子的成長是一種阻礙,我想這是一種不理智的行為,畢竟孩子的成長我們的教育是一種主觀能動的過程,我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讓孩子太過於隨意,放飛天性是必須的,可是我們的社會已經發展到了今天,怎麼樣的放飛才算真正的放飛呢?這才值得我們家長共同思考。

總之我對輔導班的行為還是持一定的理解和支持的,畢竟每個孩子每個家長都在忙忙碌碌,沒有時間去共同一起度過一些時光,那麼只有讓孩子和別的孩子在一起共同學習,學習一些人文數學英語之外的內容。


義誠老師


兩個人進入森林,碰到一隻熊,兩個人飛快地逃跑。其中一人說,我們要跑的比熊還要快這是很難的。另一人說,不,我只要比你快就可以了。

一個道理,家長給孩子報班的核心目的就是超越別人。不要擺什麼要讓孩子學習更多的知識,學校裡的知識“吃不飽”。作為老師,深深的知道,家長之間的競爭其實是非常激烈的。


現階段,社會資源有限,都想去華為,阿里,拿高薪。動不動一個P幾P幾。但這樣的資源是稀缺資源。不可能人人都有。那麼成績作為一個人最直接的能力體現,則變成了現階段最好的自我標榜的手段。既然大家在學校都學一樣的課程,那麼必然很難拉開足夠的差距,那麼我們就通過課外的補習來讓孩子受到更多的教育。

家長作為成人,尤其一般家長都會是30歲以上。對這些社會現象更是心知肚明。所以“我不要求你考多少分,你只要比你的同學考的好,最後上好高中,好大學,踏上人生巔峰就好了。”

作為一個班,一個年級甚至一個學區的學生。總是有各種排名的。哪怕現在國家再禁止給學生成績排名,但這個名次真實的存在著。不會因為你不去看它而消失。哪怕你毫不關心孩子的名次,但在最後孩子的考學生涯中,這個名次會給孩子的一生帶來最深的烙印。


所以,有一些家長不斷給孩子補課,目的很簡單“超過班級,級部,學校裡的其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