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當年是被美國搞垮的嗎?

蝦丸遊戲解說


以諾基亞當年的實力,沒有人能搞垮他,除非他自己不想往上衝擊了,也就說諾基亞其實是被自己搞垮的。



我們來看看諾基亞的發展之路,首先在2007年以前,諾基亞是手機界的絕對龍頭老大,功能機時代的霸主一款功能手機就能在全球售出幾億部!

而同樣在智能手機階段,諾基亞發展的也是非常早,早在2000年前後就已經推出了搭載塞班系統的智能手機,而在此後也是發展了幾款智能手機產品,只不過諾基亞並沒有引領潮流。



直到iPhone橫空出世的時候整個手機市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就是說智能手機時代即將到來,但諾基亞顯然是沒有準備好,也沒有意識到,更是不會想到功能手機轉向,智能手機只需要一夜之間風向就變了。

此時諾基亞依舊是固執的使用了自己的塞班智能系統,我們說塞班系統與安卓和iOS的區別就在於塞班系統本身就是一個扶不上牆的智能手機系統,開發難度又大,適配的軟件APP又少,厄因為諾基亞的主流理念還是覺得手機就應該是打電話發短信而不是做其他事情。



於是諾基亞就錯過了,轉向安卓的機會,事實上如果那個時候諾基亞也轉向安卓的話,我個人覺得很少有廠商能夠擊敗諾基亞的地位,即便諾基亞之後衰落,估計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在此之後當智能手機轟轟烈烈到來的時候,諾基亞終於是坍塌,於是諾基亞做出了人生中最錯誤的一個決定,就是賣身微軟,聯合微軟推廣所謂的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當然這個結果也是比較悽慘的,啊,過程結果我們都知道,由於微軟在操作系統上的軟件適配,包括軟件運行環境遠遠要低於安卓和iOS, 最終還是失敗,諾基亞從此淪為了三流產品。



所以對比來看的話,諾基亞的兩次失敗,其實第1次是因為自己的預估失誤,所以被市場所淘汰,第2次則是做出了錯誤的判斷,等到第3次再選擇安卓的時候,兩大陣營的所有手機廠商已經站穩了腳跟,留給諾基亞機會實在太少了。


互聯網的放大鏡


在這裡我不去討論塞班,也不討論埃洛普,我自己2009年在諾基亞芬蘭總部的經歷,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看諾基亞是如何倒下的。

2009年12月份,因公出差到諾基亞芬蘭總部,和對方對接一個項目的事宜。會議的前一天從香港轉乘飛到芬蘭,第二天與諾基亞開會。會議當天早上七點半我們就到達諾基亞總部,到達後等到八點才讓我們進去園區(芬蘭當時零下20多度啊),會議定的是9點半,總部的員工是9點才上班,我們在會議室等到9點20,諾基亞的項目工程師才來到會議室,而且是直接揹著電腦包的(很明顯沒有進辦公室),進來之後,會議室工作人員馬上送上了一大盤的漢堡和三明治,咖啡,諾基亞的人很熱情邀請我們一起吃,這讓人很詫異,不知道這是早餐特供,還是會議室茶歇,諾基亞的人很優雅的吃了早餐,會議開始的時候就已經10點了。

會議好不容易談到點正題,剛到11點,諾基亞的人立即提出要休息一會,喝咖啡,10分鐘後會議繼續,才過了20分鐘,諾基亞的人打斷我,說中午下班的時間到了,我們一起去用餐,說走就起身邀請我們,絲毫不顧及我正講到關鍵處,好吧,客隨主便。

一頓比較豐盛的自助午餐(不評價外國人的食品,只會炸和烤)。到了中午1點,會議才得以繼續,會議開始前,諾基亞的項目Leader就說會議必須3點結束。那就緊趕慢趕,加快速度。可中間還被對方打斷休息了15分鐘,要去抽菸,喝咖啡。到了3點,還有一點沒有講完,諾基亞的項目君直接打斷,說基本已經清楚了,剩餘沒有討論的問題,郵件交流,大家byebye。然後在我們詫異的眼光中,諾基亞項目團隊3人裝起電腦起身,並告訴我們,天已經黑了(芬蘭在12月份,下午三點天就黑了),他們今天的工作結束了,要回家了,辦公室都沒有回,直接去停車場了。

這就是當時在諾基亞總部的一天,親自感受了諾基亞人的工作狀態,這就是諾基亞總部最普通的項目工程師的工作狀態,當時開玩笑的和同事說,這麼幹工作,這公司還不倒閉了啊,沒想到幾年後還真就應驗了。

所以找塞班,埃洛普的原因,這都是客觀原因,本質的原因還是諾基亞人驕傲了,自豪了,滿足了,天下第一了,不思進取了,哪裡還需要什麼後來的996。

最終巨人倒下了!


雲達訊管理學院


諾基亞被微軟收購時,CEO說了一句話:我們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為什麼,我們輸了。小編想表達的是,時代拋棄我們,不會說一聲再見。

小編分析一下強大的諾基亞商業帝國倒塌的根本原因:

一、高層利益的相互糾葛。

當時的諾基亞內部明知在操作系統這塊需要儘快改善,以符合當下的市場需求,但是,研發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人才,面對鉅額的投入,高層決定靜待時變,就這樣,錯過了發展最好的時機。

二、沒有把握觸屏最佳風口

隨著07年喬布斯把蘋果帶到觸屏的時候,三星、HTC都因Android起來了,觸摸屏時代來了,諾基亞依然固守Symbian,固守手機物理按鍵。甚至,以曾經龍頭老大的心態冷嘲熱諷,導致,錯失了發展的最佳時機。

三、朝令夕改的戰略目標。

在被眾智能手機廠商爭相分食市場份額之時,

Symbian已經不適應智能手機時代的發展,除了蘋果,幾乎所有手機廠商都轉向Android平臺。諾基亞選擇了和英特爾合作從零開始做Meego,隨後放棄。2011年初,諾基亞結盟微軟,全面轉向Windows Phone平臺,幾乎又是從零開始。再好的底子也經不起折騰。

四、沒有跟上移動互聯網的步伐。

與蘋果、谷歌努力打造的開放平臺相反,諾基亞向互聯網轉型的過程更像是一次以互聯網為目標的垂直整合。為推出基於位置的服務,諾基亞不惜花巨資收購導航軟件企業、地圖企業甚至相關的運營網站,但這種整條產業鏈通吃的模式似乎並未增強諾基亞在互聯網世界的競爭力。在砸了150億美元的巨資後,諾基亞Ovi戰略歸於失敗。

五、錯誤的市場預判能力。

早在2004年,諾基亞內部就開發出觸控技術,

本來,這是諾基亞最好的發展時期,但是,諾基亞高層認為,沒有人會為此買單,直到蘋果的觸屏一夜暴走,諾基亞才反應過來,當諾基亞向世面推出第一款觸屏機的時候,蘋果已經佔據了大半壁江山了。

所以,時代拋棄你,不會跟你說再見!正因為諾基亞沒做錯什麼,什麼也沒做,才導致的這樣的結局。


初聞風花又見雪月


諾基亞是怎麼垮的首先要了解下諾基亞帝國曾經到底有多輝煌!

2008年:

  • 蘋果剛剛發佈了iPhone3G

  • 安卓手機聯盟還未組建

  • 第一款安卓手機HTC G1也才剛剛面世

此時的諾基亞呢?佔據了手機市場75%的份額

不僅僅是份額,從歷史到現在全世界最暢銷的手機:諾基亞1100,銷售額達到2.5億部!


那麼諾基亞帝國到底是怎麼分崩離析的呢?大概有一下4個原因:

第一:IPhone問世
2007年1月9日,蘋果推出iPhone。但是時任諾基亞CEO的康培凱卻不以為意,認為基亞專注做手機已經很多年,而且諾基亞可以滿足任何高中低價位和需求的手機產品線,而這是“小弱雞”蘋果不具備的。

第二:塞班系統

諾基亞一直用著自己的塞班系統,但是在安卓系統和蘋果的IOS系統相繼發佈之後,雖然看到別人系統的優勢,但是犯了大公司的病:自大,認為自己的系統也可以優化升級!而且谷歌也曾經邀請諾基亞加入安卓,但是諾基亞也比較不屑一顧,認為全球手機都是諾基亞的份額,要求Android必須享有諾基亞地圖導航,音樂等特殊待遇,而且諾基亞認為自己也有塞班系統所以並不怎麼上心!

第三:安卓聯盟的成立

IPhone畢竟只有蘋果這一家公司來生產也運營,但是自從谷歌拉起來了Android聯盟,80多家廠商共同出擊,如同洪水猛獸勢不可擋!在各大廠商都爆發式增長後,塞班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開始研發Meego系統,但是已經晚了。畢竟MeeGo是從頭開發沒什麼優勢了!

第三:與微軟的合作

微軟在涉及手機行業之前,並沒有任何創新而言。微軟從電腦跨行到手機初期的系統是Windows Mobile,可以說微軟的手機系統幾乎是按照電腦系統做的,無論是打開網頁還是程序都相當繁瑣,用了微軟系統的諾基亞缺少了很好的用戶體驗,自然被更多的消費者拋棄。


當然諾基亞還沒死畢竟極盛一時還有很多專利,包括本身還有其他業務:運營商、通信等領域。


小千科技


沒錯,諾基亞可以說是被美國搞垮的——

1、諾基亞手機正暢銷全球,在手機老大位置坐的好好的時候,忽然蘋果公司搞出了愛瘋手機,結果全世界一些喜歡高端品牌手機的人,紛紛都被蘋果手機圈粉了,而這些蘋果手機粉原本都粉諾基亞手機的,諾基亞在智能手機發展方面吃了第一個敗仗,而打敗它的敵人正是蘋果公司,蘋果公司是美國的;

2、雖然高端品牌的智能手機迅速的被蘋果手機奪走大部分市場份額,但諾基亞手機最強大的實力還是體現在中低端手機,因為中低端手機的用戶正是全世界大眾階層,也是人數最多的一個層次,此外,諾基亞在功能手機方面還依然保持著一個龐大的銷售數量,僅憑蘋果在高端智能手機方面的攻城略地,還威脅不到諾基亞的主體業務,可屋漏偏逢連夜雨,才過了一年不到,谷歌忽然發佈了一個開源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正當全世界手機廠商以及一些還在是否要在智能手機領域進行創業的道路上猶豫不決的時候,首先HTC的安卓手機開始名動天下,但是HTC當時的手機價格決定了它的對手主要不是諾基亞的幾款智能手機,更不是諾基亞的功能手機,而是蘋果手機,所以那個時候,諾基亞日子還蠻好過,諾基亞甚至還想著修改一下自己的智能手機系統,也找了不少大佬級的企業進行了各種合作,比如和英特爾合作搞得那個手機操作系統,這件事我一直沒有看明白,英特爾為什麼會和諾基亞合作搞手機系統?總之那段時間裡,諾基亞各種努力、在智能手機方面的發展道路走得歪歪扭扭的,在高端品牌方面始終沒能打響自己的品牌美譽度,但基礎實力始終還沒有到了危機時刻。本來這麼混著,如果上臺一個好點的新的CEO,能夠理智的冷靜的看到自己系統的嚴重不足之處,敢於、願意放下架子和谷歌合作,果斷的學習HTC安卓手機的策略,也開始大力投入安卓手機陣營中,那麼美國佬肯定直到今天還未必能夠徹底打敗諾基亞。可是,美國佬真的是狡猾啊,手段毒辣啊,城府太深了,那陰謀詭計施展的可謂妙到毫巔——微軟派出的一個間諜臥底諾基亞,竟然一舉獲得了諾基亞董事會的青睞,在諾基亞進行其史上最重大的轉型時刻,此人被諾基亞董事會任命為了最新一任CEO。

3、微軟公司可是美國的公司,美國佬發現憑藉蘋果手機在高端品牌層面的勝利,根本無法撼動諾基亞手機的龐大實力,谷歌的安卓系統當時也就HTC一家做好了,可偏偏HTC手機當時更多的是奪走了不少蘋果手機的市場份額,中國當時還處於中華酷聯四家廠商拉著三大電信運營商的衣襟,一邊自嗨、一邊吃著電信運營商施捨的餅乾過日子的時代,對智能手機還沒有一家廠商真正懂得如何去和諾基亞競爭,那時候魅族手機還在“摳鼻屎哄人是鹽津棗”忽悠了一幫粉絲玩小眾手機的時期,所以那時候諾基亞手機是仍然是全球老大兼中國老大,無論功能手機還是智能手機,尤其是蘋果手機和HTC手機那時候還根本不願意進入中國,所以諾基亞手機在中國幾乎是無敵的存在。很顯然,鮑爾默雖然經營微軟無方,但對於搞垮諾基亞卻極具城府,他派出了史蒂芬·埃洛普去諾基亞臥底,最終非常成功,爬上了諾基亞CEO的寶座,然後帶領諾基亞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記住,微軟公司也是美國的。

4、正當諾基亞拒絕和谷歌合作、拒絕使用安卓系統,並在埃洛普的帶領下,開始投靠微軟,甚至賣身撲向微軟的懷抱之際,中國的小米科技橫空出世,小米手機開始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性價比”,意思就是我要做、要賣品質好但價格低的智能手機,正當全世界智能手機廠商根本不屑於瞥小米手機一眼的時候,小米手機已經開始了在國內市場攻城掠地,等到諾基亞、乃至國內的中華酷聯和魅族愕然盯住小米手機看的時候,小米手機已經將中華酷聯打的一敗塗地了,而最大的失敗者恐怕要算諾基亞在國內的智能手機,同時開始威脅到諾基亞的功能手機——因為小米的智能手機足夠便宜,不少原本是諾基亞功能手機粉絲的人,開始購買小米手機了,畢竟小米手機是智能手機,國內手機廠商中華為最早被小米打醒了,立刻學習小米的做法,首先搞了一個榮耀品牌,價格緊貼小米手機的價格,同時還學小米手機線上銷售、拉攏粉絲的做法,將榮耀手機主要放在線上銷售,榮耀手機逐漸也開始熱銷起來,華為手機整體的實力開始獲得大發展,而沒過多久,OPPO、VIVO兩家採用了“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從小城鎮、五六線城市逐漸向三四線城市擴張,雖然價格比小米手機高,卻大力投入重金到各種花哨的娛樂節目營銷,別管有人怎麼罵它“廠妹機”,可這“兄弟倆”還是成功了,中華酷聯裡除了華為外,其他三家的智能手機都是越做越差,中興後來總算有過小高潮時刻,比如那個努比亞手機就曾經“闊過”一陣,但還是被小米、OV兩家給迅速趕上了,而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也開始完全被激活了,原本以億萬計的諾基亞功能手機用戶,迅速開始投靠小米、OV、華為等國產智能手機陣營,同時華為手機、中興手機還向很早就走向了世界。而無論是中華酷聯還是華米OV時代,它們做的智能手機,其操作系統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都是安卓系統。記住,安卓系統是谷歌公司的,而谷歌公司是美國的。

——現在我們來整理一下:

1、蘋果手機首先從高端品牌層面打敗了諾基亞智能手機;蘋果公司是美國的;

2、微軟派出臥底間諜,徹底控制了諾基亞,並在最後的手機操作系統方面使用微軟的,結果越來越孱弱,最終被那個鮑爾默派來的臥底木馬帶領著走向了墳墓;微軟公司是美國的。

3、中國智能手機市場被激活,國內智能手機行業大發展,清一色的使用安卓系統,然後中國的智能手機不但徹底打垮了諾基亞的智能手機,還打垮了諾基亞的功能手機。安卓系統是谷歌的,谷歌公司是美國的。

瞧,答案很明顯,諾基亞果然是被美國搞垮的。


天淞子


前面有回答讓美國背鍋,但諾基亞的垮掉,真的和美國沒關係,是諾基亞自己作死。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諾基亞早於蘋果看到了手機市場將要變天,將從打電話、發短信的通信工具,變成揣在口袋裡的電腦。

同時,在即將到來的智能手機時代,諾基亞也知道只有用戶體驗最佳的手機才會成為勝利者,為此,它早在2004年就收購了塞班股份,成為當時最大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塞班的主人。

當時,蘋果還在享受iPod的紅利,谷歌的安卓八字還沒有一撇,而諾基亞已經比它們更早看到了未來的賽道,還提前布好了局,看起來一切穩操勝券。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猜到了開頭的諾基亞,卻沒有猜到自己慘敗的結局。

歸根結底,是因為諾基亞管理上的官僚主義,也就是大企業病發作,要了它的命:

  1. 諾基亞成為塞班的主人後,高管們又在內部激烈討論了三年(2005——2008),討論的結果是,繼續用塞班,這段時間裡,蘋果不僅發佈iPhone,還開發出iOS操作系統,安卓也已成型,諾基亞等於白白浪費三年時間;

  2. 對發現諾基亞問題的人,諾基亞的態度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把發現問題的人解決掉,然後把問題掩蓋起來;

  3. 塞班系統不可救藥後,諾基亞放不下老大的架子(如果務實一些,加入谷歌安卓陣營,肯定能謀得立足之地),陷入戰略浮躁狀態,自己開發Maemo操作系統僅僅半年,又和英特爾合作開發MeeGo操作系統,1年後還未結出果實又轉投微軟懷抱,使用市場份額少得可憐的Windows Phone,最終越混越差,最後被微軟收購;

曾把諾基亞帶入輝煌的前董事長約瑪.奧利拉曾對諾基亞錯過一次次機會,並最終陷入危機的過程,做出過一針見血的評價:“我們是自身成功的囚徒。”

諾基亞前董事長約瑪.奧利拉


這話是啥意思呢?諾基亞在過去太成功了,結果導致轉型成本太大,就好像一列高速行駛的火車,讓它突然變道,司機得有高超的技巧,以及過人的膽識,很可惜,這兩樣東西,諾基亞當時的掌舵人全都缺乏,最終導致企業出軌、翻車。

一句話,諾基亞的倒下,實實在在是市場競爭失敗的結果,和政治沒有半點關係。關於諾基亞衰敗的詳細經歷,有興趣的可以參考我的頭條號裡的圖文《諾基亞手機倒下背後:能聽到炮聲的少數派被遠離戰場的多數派否決》。

願意看接地氣有營養的科技商業故事,可關注我的頭條號。


魔鐵的世界


眾所周知,我的主業是每日更新華強北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的批發價


蘋果公司現任CEO庫克曾經這樣評價諾基亞:不創新,必然帶來滅亡!

曾經!諾基亞手機市場份額佔全球市場的40%,銷量超過2億部,後來喬布斯推出了第一款蘋果手機,諾基亞手機的塞班系統在崛起的IOS和Android的圍攻下,並且在操作的交互性和用戶體驗問題上不斷,最終被市場拋棄,諾基亞連續15年全球銷量第一的寶座被蘋果和三星霸佔。

諾基亞跌下神壇的主要原因有三個:

1、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

2、用戶習慣的改變

3、自身的高傲

諾基亞巔峰時期,塞班系統沉醉於自己的市場佔有率,沒有及時把觸屏操作加入系統之中,導致在操作體驗上遠不如IOS和Android,另外塞班在被諾基亞收購後對第三方廠商和應用開發者不夠開放。

谷歌當時開發了安卓系統,首先找的合作伙伴是就是諾基亞,希望諾基亞手機能夠嘗試一下安卓系統,由於當時諾基亞有塞班系統並且全球手機市場份額第一,並沒有把安卓系統放在眼裡,直接拒絕了,所以谷歌只好去找HTC和三星了,後來的結果大家已經看到了...


分毫報價小程序


“諾基亞”就沒垮。

很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

諾基亞手機沒了,死的只是生產線上的工人,資本家們早就提前買好了蘋果的股票,轉身繼續當資本家,直到下一個“蘋果”出現……

技術創新一直在,

資本家也常勝不敗,

只有無產百姓輪迴淘汰。


資本主義國家這樣,優越性國家也這樣:

互聯網社交頭把交椅是騰訊,這麼多年,多少社交軟件在中國你方唱罷我登場,連騰訊自己的QQ在2009年都開始衰敗了,騰訊垮了嗎?

王思聰想從電競圈入手,通過直播平臺入侵互聯網社交,熊貓現在在哪裡?王思聰垮了嗎?

現在直播平臺最火的是哪兩家?

騰訊控股的鬥魚和虎牙,熊貓被“垮了”。

但騰訊沒垮,王思聰也沒垮。

你看,一家家企業樓起樓塌,資本家的貴族生活受影響了嗎?呵呵,沒有。

資本家日子過得舒服著呢,諾基亞沒了就沒了,再找蘋果就是,“諾基亞”們是不會垮的。

只有我們這些韭菜會因為諾基亞沒了而垮掉。

所以,

所有無產階級,聯合起來!

無產者們唯一能失去的只有鎖鏈,

而得到的,是整個世界!


Winter


諾基亞曾經是手機市場龍頭,於2000年輝煌時期市值近2500億美元,市值僅次於麥當勞及可口可樂。1997年,諾基亞擊敗了摩托羅拉登上全球手機龍頭寶座,自該年起連續蟬聯了14年銷售冠軍,這也是諾基亞手機帝國最輝煌的日子。但面對蘋果公司於2007年推出的iPhone和三星為代表的安卓陣營夾擊,加上諾基亞緩慢的改革步伐,全球手機銷量第一的地位在2011年第二季被蘋果及三星雙雙超越。

2014年4月25日,諾基亞宣佈完成向微軟出售設備和服務業務。2014年10月22日,微軟正式宣佈將諾基亞手機品牌改為“Microsoft Lumia”,諾基亞手機品牌正式走入歷史。曾經的龍頭收集公司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落的呢?


第一,內部矛盾惡化,公司內部惡意競爭,過猶不及的人性化,決策方向的偏離以及體制問題等,讓諾基亞自身就處於一個病態,無法無安全適應市場的競爭。在2005年,諾基亞內部就組建了一個小組來開發基於Linux的新移動平臺,這是一支沒有多少資源可以調動的小團隊,2年後,這個開發計劃易名Maemo。2007年10月,基於Maemo4.0系統的N810正式面世。它擁有現在一切智能手機的雛形。但是,這卻不是一部智能手機,它根本不具備通話功能。Symbian對擔心N810和自己的競爭,害怕因為競爭失敗而失去原有的地位和權力,於是他們從中作梗有意阻撓。結果,本來有可能成為第一部Maemo智能手機的N810最終以這樣一種讓人哭笑不得的形態面世到2010年,Symbian已經不適應智能手機時代的發展,自此就已經掉隊了。而且內部管理鬆散,一個科技公司就如同養老單位一樣,效率低下,因此來自外界的衝擊時根本無法應對。

第二,Iphone的衝擊,2007年1月9日,蘋果推出iPhone,正式敲響了諾基亞帝國的喪鐘。而諾基亞完全還沒有意識到危機的來臨,後來隨著蘋果和三星的夾擊,諾基亞完全被擠出市場。

第三,塞班系統崩塌和安卓的衝擊,如果說蘋果的崛起僅僅是給了諾基亞一拳,那麼Android系統的崛起則是給了諾基亞致命的一擊。2008年,HTC推出全球第一部Android系統手機HTCG1,此後,三星、摩托羅拉、LG、愛立信等手機制造商相繼放棄Symbian系統,投入新興的Android懷抱而接下來的故事發展如我們所知,諾基亞放棄MeeGo,投奔微軟。2009年諾基亞進行了部門改組,情況開始出現變化。2009年10月諾基亞公佈了10多年來的首次季度虧損,這一年也是HTC全面進入Android陣營併發布HTCDream的第一個年頭。從此,Android終端逐步成長並佔據整個智能手機市場大半江山。

綜上所述,諾基亞的失敗及來自於公司內部原因,決策的失誤,領導者的問題以及體制問題,也來自蘋果谷歌的打擊,內外夾擊下被迫退出市場。如今美國又對華為下手了,好在華為自身強硬,我們也希望華為能夠挺過來,打破美帝封鎖。


你的睫毛膏


不是,因為在2000年左右,諾基亞不少的股東都是美國的企業。這種情況下,美國必要搞垮諾基亞。


說實話,更多的是諾基亞當年的產品跟不上時代,沒有趕上智能手機的熱潮而導致這樣的。

觸屏是諾基亞先做的

最先的觸屏的手機是你諾基亞先做的,甚至比iPhone還要早好幾年。那個時候的諾基亞要資金有資金,要渠道有渠道,要品牌有品牌,但是高層認為觸屏這一技術不是未來,一直就沒有用繼續發展的意思。

再說,當時的諾基亞手機確實好用,耐用,那也不是你固步自封的理由。高度機上創新不多,一年一年的擠牙膏。那句話怎麼說來著:科技,以換殼為本。這句話就是用來諷刺諾基亞在擠牙膏的。

觸屏技術在你這裡做得相當完善了,在市場上試水都沒有試水,直接就說不行了。等到iPhone做起來的時候,你諾基亞也跟著除了觸屏版,但是為了顯得跟iPhone和安卓不一樣,就是要單獨搞一個版本出來。單獨搞一個版本出來沒有問題,但是你倒是用新的系統啊,就是把塞班移植一下就好了?

在3G時代開始,講究的是娛樂

在1G和2G時代,手機真的是一個通訊工具而已,能夠上QQ就不錯了。但是到了3G時代或者是2G時代的後半段,大家的娛樂需求就出現了。諾基亞依然繼承了工具的思維做手機,塞班系統想要什麼新的APP都沒有,很多娛樂功能都不夠別人新。這個怎麼玩?

跟不上時代,你還能怪誰?

現在的諾基亞倒是挺好的

雖然上面的話是難聽一點,但是諾基亞在2G向3G時代轉變的時候確實沒有抓住了機會。

原來的諾基亞公司成為全球前三的通訊設備供應商,就是做5G和基站的。諾基亞在4G初期還被賣去了微軟了,後來做WP還做不起來了。

當然,現在諾基亞到HMD手上,表現還好。

諾基亞的手機在功能機上還是世界第一的位置,每一年賣出很多功能機,價廉物美;在智能手機上,雖然不能說世界第幾,但是做一些性價比不錯的諾基亞手機,貼上諾基亞的標誌,賺一點錢還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