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粵北農業縣的網紅帶貨探索

<table> 一個粵北農業縣的網紅帶貨探索

/<table><table> 一個粵北農業縣的網紅帶貨探索

“網紅”縣長馮紅雲化身“店小二”,在直播間內為連山優質農產品賣力吆喝。 南方日報記者 曾亮超 攝

/<table><table>

“戰疫助農”連山行:

這裡大米有多贊,網紅女縣長來帶貨

/<table>

3月7日早間,大霧。

百香果種植大戶韋暢滿8時前就出了門,開車往80公里外的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城趕。一場“縣長帶貨”直播將在這天下午2時半“開秀”。縣農村電商服務中心主任方麗文告訴他,他的山水百香果被選上了,需在上午10時前把果子送到直播間去。相比送果子,現場學習直播帶貨更吸引韋暢滿,“因為我想當網紅!”

韋暢滿是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上帥鎮人,是該縣10.9萬農業人口中的一員。把“直播帶貨”認定為“目前最有效的營銷方式”,連山正鉚足了勁兒地在此道路上拔足狂奔。

自今年1月以來,在接連上演的“縣長直播帶貨”中,這個一度因偏居一隅而缺乏“曝光度”的粵北農業縣,因此收穫越來越多的關注,並以令人驚喜的“帶貨戰績”刷新著當地農戶對農村電商的認知。

農村電商的“一池春水”被攪動了起來了!

最新“戰績”出爐

1小時直播賣出7噸連山大米

如果放在兩個月前,韋暢滿對成為一名“網紅”是沒有太多興趣的。彼時,他只埋頭於種植技術,“相熟買家會到基地來下單,網絡銷售就全權委託給了縣農村電商服務中心。”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他改變了想法。疫情影響下,線下銷售的“通路”被“腰斬”,他已有3000多斤成熟的百香果爛在地裡。一個月前,他客串了一場直播連線活動,雖牛刀小試卻收穫頗豐:半小時賣出了200箱,共計算近1000斤的百香果。嚐到甜頭的他,最近兩週經常往縣農村電商服務中心跑,交流新思路,學習新技術,“我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個新機遇!”

為什麼是縣農村電商服務中心?因為這裡是連山開展“直播帶貨”探索的最大載體,也是目前連山最大的農村電商服務資源集散地。大到中央、省、市的最新助農政策諮詢,小到農產品包裝、發貨、拍攝的技巧交流,在這裡都可以找到相應的服務。

正是以縣農村電商服務中心為主要載體,同時尋求省農業農村廳有關部門支持,鏈接了第三方資源和力量,連山開展了一場接一場“帶貨直播”嘗試,“戰績”令人驚喜。

其中最新“戰績”來自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3月7日,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聯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今日頭條主辦的“戰疫助農”活動走進連山,被稱為“網紅”縣長的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縣長馮紅雲化身“店小二”,在直播間內與抖音美食博主搭檔,為連山大米等優質農產品賣力吆喝,成功在1小時直播中賣出了7噸大米;一天之後的3月8日,在騰訊微視聯合央視農業農村頻道等單位開展的一場抗疫助農直播活動中,馮紅雲再度走進直播間,在21萬人圍觀中“帶貨”賣沃柑。

事實上,在“帶貨直播”的帶動下,春節前後,連山大米銷售500噸,近8萬斤的滯銷蜜薯已經售罄;在某直播平臺上傳的賣貨視頻觀看量目前已超過1000多萬,粉絲人數超過20萬,比一整個連山縣的常住人口還要多。

換了位置的主副業

組織“直播帶貨”活動成最大主業

對“直播帶貨”的連連告捷,方麗文坦言這是“意料之外”。一切源於2019年12月31日省農業農村廳到連山的一次調研。

這一天,省農業農村廳到連山調研,認為連山的農產品雖好,但仍需要做好營銷,“粵陝好年貨,飛進千萬家”活動即將於2020年1月10日在廣州白雲機場舉辦,省農業農村廳希望馮紅雲能以連山農產品代言人身份,參加“帶貨直播”。馮紅雲一聽,立馬就答應了下來,

所有的組織籌備從次日起快速鋪開:確定直播用短視頻的拍攝合作單位、撰寫腳本、開展拍攝……這都是負責組織統籌工作的方麗文從未接觸過的工作。“我原以為只是一場活動,辦完就結束了。”方麗文笑言,“直播帶貨”活動帶來的持續影響恐怕會一直持續。

於她而言,其帶來的最直接變化便是她的“主業(供銷聯社主任)”和“副業(電商辦主任)”換了位置,組織安排“直播帶貨”活動已成為她工作日程中佔比最高的一項內容。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電商辦成立於2015年,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政府在這一年把推進農村電商工作列入全縣重點工作,由縣供銷聯社組織實施,方麗文正是此時“兼任”了縣電商辦主任一職。雖然次年,也即是2016年被稱為“網紅經濟”(或直播社交)的爆發元年,但顯然那一輪的“光波”並未能調動起這座粵北小城的積極性來。

“直播帶貨”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農產品要成功“上行”,需要組織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的支撐。連山的農產品雖然品類繁多,但分佈較為分散,標準化程度還不高、商品化率不足、品質控制力也較弱。事實上,在2015年之前,連山的農村電商甚至可以用“一窮二白”來形容,沒有服務機構、缺乏核心企業,也沒有相對固定的平臺渠道。

如今看來,過去五年是連山“蓄力”的五年。以2015年8月正式掛牌運營的縣農村電商服務中心為例,目前這裡已累計引導培育了3個電商扶貧龍頭企業,入駐企業達到85家,培訓電商人員1000人次,通過與淘寶、京東、唯品會及其他社區電商平臺合作,連山大米等優質農產品有了穩定的線上銷售渠道,直接惠及了1.6萬戶的連山大米種植戶,通過種植連山大米,貧困戶(約230戶)戶均年增收6400元。

“我就是在這此期間進入服務中心的。”縣農村電商服務中心骨幹何少敏告訴筆者,在過去幾年,她和方麗文搭檔,幹得最多的是到各個村裡摸查農戶需求,講授最基本的電商知識,回來再研究怎麼對接銷售市場。“一個上午走4個村是常有的事。”何少敏說。

“是一個切入點”

創建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由舊社保局辦公樓1層和原舊勞動局1—3層辦公樓改建的服務中心,從今年1月開始變得非常忙碌。一場場直播賣貨活動,讓這裡的日發貨量超過了1000件。

在此過程中,一個全新的“直播帶貨”團隊正在組建起來。何少敏是這個團隊內“直播帶貨”經驗最豐富、資歷最老的一個。以“壯鄉九妹”為藝名,她在2017年起開始嘗試“直播帶貨”,對連山大米、蜜薯、蜂蜜、沃柑等當地特色農產品如數家珍。

陳豔雲和董耀豪則是團隊中的“新丁”。陳豔雲熟悉壯族風土人文,善於講述連山好故事;董耀豪目前在連山經營著一家茶葉種植家庭農場,自家產的瑤山春茶馬上要上市了。他說,希望通過學習成為一名優秀的“帶貨主播”,將自家的茶葉品牌推廣出去。

發展農村電商的本質,在於推進面向小農戶的產銷服務,最終目的是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直播帶貨”解決的是市場銷售後端的產銷途徑問題,但正如前所述,在農產品生產前端,連山須破解的問題不少。

例如,蜂蜜銷售就遇到了標準化專業化的難題。目前,連山蜜蜂養殖集中在小三江、永和、上帥等鎮。據不完全統計,連山全縣蜜蜂養殖量有9000多群,年產蜂蜜量70多噸。為了提高專業化標準化程度,連山在2019年成立了養蜂協會,加強農業技術和蜂蜜產品的檢測及認證服務,為優質蜂蜜農產品通過電商途徑走出連山做好準備。

“我們正想方設法地提高農產品的組織化標準化水平。”連山農業農村局局長朱珍傑表示,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主體正是連山接下來具體的思路之一。

連山正在創建廣東省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按照創建要求,連山將深入開展服務站進村、農產品上行等具體工作。“‘帶貨直播’是一個切入點,它將成為我們推進整個創建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馮紅雲說。

對話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縣長馮紅雲:

“直播帶貨”的小切口

正給連山帶來大變化

“帶貨直播”和“網紅縣長”對於連山意味著什麼?積極探路“網紅帶貨”的背後,連山在謀劃什麼?帶著這些問題,南方日報記者與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縣長馮紅雲進行了對話。

南方日報:網民們都稱你為“網紅縣長”,你本人怎麼看待“帶貨直播”?

馮紅雲:我是縣長,不是“網紅”,成為網民們口中的“網紅縣長”是個意外。但是連山這次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直播帶貨”的威力。今年1月10日進行首次“帶貨直播”後,疫情期間連山大米每天都能接到不少線上訂單,春節前後已賣出了500噸;受“帶貨直播”帶動,連山近8萬斤的滯銷蜜薯在春節前就已經售罄(其中包含了貧困戶種植的2.6萬斤蜜薯)。就在這兩三天,通過我們團隊開展的“帶貨直播”,沃柑已經賣出4萬多斤。可以看到,網絡帶貨的效果非常明顯,切實地帶動了農戶增收。在網絡力量推動下,連山整個區域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得到極大的提高。

南方日報:可以看到,“縣長帶貨直播”對連山農產品銷售的帶動效果顯著,接下來,連山將如何抓住這個發展機遇?

馮紅雲:“直播帶貨”的小切口正給連山帶來大變化,連山的領導幹部和群眾對互聯網的認識有了很大的變化。目前,連山正在創建廣東省省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以“帶貨直播”這樣接地氣的方式為切入點,我們將加大本土“電商網絡帶貨”團隊的培育,同時加強農產品的檢測、認證,打造連山區域品牌,並藉此改變全縣對農村電商的認識,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再上新臺階。

電商團隊首先會“撒網海選”、舉辦大型培訓班等,然後從中擇優進行重點培養,讓他們成為連山優質農產品的代言人。同時,招募培養一批本土的攝影、策劃、文案等專業人才,對連山農產品亮點進行策劃、包裝和推介。

在團隊建設之外,我們還將在產品的供應量和質量上下工夫。好產品真的不愁賣,愁的是沒有好的展示渠道。最近我們正在和一些農業龍頭企業接觸,計劃通過深度合作,推進訂單式農業發展模式,對接市場需求,加強優質農產品供應。

在農產品質量上,將落實好相關農產品綠色生產標準,打造連山區域品牌;同時,對上大型電商平臺農產品執行更為嚴格的檢測、認證標準。接下來,我們將藉助第三方力量,同時尋求有關部門支持,指導連山儘快完成農產品認證的程序。

採寫:南方日報見習記者 何帆燕

通訊員 李先覺 易亮

統籌:南方日報記者 黃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