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京大兒子叫吳所謂,以為夠隨便,聽完二兒子名,網友:是我輸了

取名這件事對很多父母來說都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取好了對孩子未來有幫助,取差了可能給他們帶來困擾,所以很多新手爸媽往往在孩子出生以前就開始到處徵集名字。比起這些謹慎的爸媽,也有一些"佛性父母"就比較隨意了,往往是腦海裡冒出什麼,就直接給孩子用上了,相當隨便。

吳京大兒子叫吳所謂,以為夠隨便,聽完二兒子名,網友:是我輸了

吳京大兒子叫吳所謂,以為夠隨便了,聽完二兒子名字,我徹底服了

吳京這幾年人氣很高,以至於他的一切言行都在大家關注範圍。他是動作演員出生,個性比較爽朗直接,是大家心中的"大直男"。他的這種特質從給孩子取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一二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吳京大兒子叫"無所謂",本來以為這就狗隨便了,聽完二兒子的名字,網友直呼:是我輸了!

吳京大兒子叫吳所謂,以為夠隨便,聽完二兒子名,網友:是我輸了

吳京的小兒子名字叫做吳慮,結合哥哥無所謂的大名"吳滺",兩兄弟的名字諧音"無憂無慮",還是很有含義的,代表著父母期許兩個孩子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能夠沒有煩惱,沒有憂愁的過自己想要的日子。不過也有網友表示,吳京這取名字的方法還真的夠省事,簡直就是佔了姓氏的便宜,但好在諧音動聽,含義也好,算是給吳京"懶"對了。

吳京大兒子叫吳所謂,以為夠隨便,聽完二兒子名,網友:是我輸了

如何給孩子取一個好名字

一個好聽的名字除了要字面看起來漂亮之外,讀起來是否動聽,是否有其他諧音的困擾也很重要。生活中很多家長儘管事前做了很多工作,但之後卻依舊難以避免各種困擾。所以家長們在取名字的時候也需要多費心,避免踩雷。因此取名字的時候,以下情況儘量避免。

吳京大兒子叫吳所謂,以為夠隨便,聽完二兒子名,網友:是我輸了

1)不要跟風

前段時間網絡上就出現了一份重名名單,在這份名單裡,有關於"梓""涵""浩""軒"這樣的名字特別多,這些名字看起來很詩意,但隨著用的人越來越多,就變得非常熟悉。有網友對此調侃:大概是當年看瓊瑤小說的那幫人長大當父母了!所以說,一味的跟風,最後換來的可能是尷尬的局面。因為現在的小學生當中,每個班級裡幾乎都有重名的人出現,叫一聲"梓涵",三四個人會同時答應,讓老師也很為難。

吳京大兒子叫吳所謂,以為夠隨便,聽完二兒子名,網友:是我輸了

2)不要另闢蹊徑

有的人覺得,既然跟風行不通,那就另闢蹊徑找一些生僻字來組合成孩子的名字,這樣重複率肯定不高,看起來也顯得很特別。其實這種做法也不可取,若是採用生僻字,孩子寫起來費勁不說,老師在點名的時候也不好辨認。將來進入社會,也會給周圍的人帶來困擾,甚至孩子們自己的生活也會因此引發諸多不變。

吳京大兒子叫吳所謂,以為夠隨便,聽完二兒子名,網友:是我輸了

3)不要玩諧音梗

用諧音取名字用的好,會讓人覺得很特別,但是一旦用錯了,孩子將來可能會因此產生困擾。尤其是在低年齡段的時候,周圍的小孩總是喜歡以名字取樂同學,這往往也會給他們造成心理傷害。因此,用諧音取名還得慎重。

吳京大兒子叫吳所謂,以為夠隨便,聽完二兒子名,網友:是我輸了

取名字就得簡單大氣,但是這個看起來很簡單的標準,真正給孩子取名的時候卻很難做到。這裡還是建議大家保險起見,結合多方意見多多羅列出好聽的名字,最後再排除"雷區",確保在上戶口之前名字不會出錯。否則,取錯名字會讓孩子懊悔終身,畢竟多少孩子在童年時期都動過給自己改名字的念頭。不知道各位的名字是否好聽,童年時期是否常常有過給自己改名字的想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