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陣上的“親兄弟”與“父子兵”

“若有戰·召必回”是每名軍人在告別軍營時的莊嚴承諾,他們雖然脫下了軍裝,卻脫不下軍人的擔當。2020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抗擊疫情阻擊戰中,有這樣一個平凡而特殊的家庭。哥哥、弟弟都是退役軍人,他們聞令而動,用滿腔熱血和無比忠誠詮釋著軍人的錚錚誓言。

抗疫陣上的“親兄弟”與“父子兵”

康德權在吉林省司法廳工作,從一名軍人轉變為一名司法行政工作者,轉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使命。當他得知單位接到省直機關黨員幹部下沉一線抗疫的通知後,他都沒和家人商量,第一時間就遞交了請戰書,“我要上一線!”,他報名參加了省司法廳青年黨員志願者抗疫突擊隊,迅速參與到長春火車站疫情助勤工作中。在長春火車站客流量大、氣溫低、下車旅客相對集中的北出站口,他早起後不吃飯不喝水,一站就是四個小時,腿站麻了,嗓子喊啞了,但他軍人的站姿依舊那麼挺拔、筆直。

抗疫陣上的“親兄弟”與“父子兵”

康德權的弟弟在長春市委工作,疫情爆發後,他主動請纓,下沉到寬城區新月社區,並拿出自己近段時間積攢的稿費為社區購買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儘自己所能去幫助支援的社區,不吝嗇自己的一分氣力,充分展現了當代軍人特別能奉獻的優良品質。在德惠“6.03”救援任務中,他曾與哥哥並肩作戰,先後5次榮立三等功。而今,疫情防控阻擊戰又成了兄弟倆攜手戰鬥的新戰場,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勇挑重擔、爭當先鋒,續寫著革命軍人的無限榮光。

抗疫陣上的“親兄弟”與“父子兵”

在巍巍長白山腳下,撫松縣萬良鎮朝陽村一對父子一同參加基幹民兵,一同抗擊疫情,幫助村集體復工復產。從大年初二開始,接到鎮武裝部通知的基幹民兵劉相錄、劉召強父子迅速趕到村部,配合村裡開展入戶排查登記工作。

劉召強家孩子不到一歲,家裡木靈芝基地也需要人照看,村裡讓劉召強當替補人員,可劉召強無論家裡多忙,也一定會準時要到卡點送水送飯,樣樣工作搶著幹。在村子裡,提起劉相錄、劉召強父子倆,人們無不豎起大拇指:不愧是個退伍兵黨員,爺倆好樣的!

正值村木靈芝合作社復工旺季,父子倆又輪流到村民家幫助聯繫柞木段,提供技術資金。如今,朝陽村的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工作正在有條不紊推進中,“父子兵”齊上陣抗擊疫情的故事也被傳為佳話。

長白縣八道溝鎮中興區疫情防疫臺處站著一對志願者父女。疫情發生之初,樂於助人的父親第一時間申請加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防疫服務隊,主動要求走到防控任務重的前沿。女兒是吉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生,從小受父親影響,助人為樂,得知父親要參與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參加志願服務活動,主動向父親提出自己也要參加。這對每天並肩作戰的志願者父女成為了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