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佛山成為第17個GDP萬億的城市,佛山的發展路程給予我們什麼樣的啟示?

勇談房產壹貳叄


佛山成為萬億級城市是很正常的事。背靠廣州,毗鄰深圳、港澳,廣佛同城的區位優勢如此明顯,面積僅3800多平方公里,也易於發展,上萬億不是很正常嗎?至於說到啟示,每個地區得結合現實情形來制定發展思路。佛山所適用的發展模式,或許並不適合其它地區。

一、區位優勢

佛山市中心離廣州市中心也就10多公里的樣子,廣佛線更是拉近了兩地的通勤距離。隨著廣州工業地塊的減少和成本的上升,廣佛同城但是相對地價更低的佛山自然受到了青睞。更易承接廣州的產業轉移,如製造業,形成廣州接單佛山生產的發展模式。一如多年前的香港和深圳。

雖然佛山不臨海,然而周邊百公里範圍內擁有三大世界千萬級港口,國內兩大百萬級港口,且廣州的南沙港直接對接佛山的製造大區順德和南海。在貨物、原材料的進出口與外貿方面極具優勢。

另一方面交通的融合,又極大的縮短了兩地的距離,容易吸引廣州的人才和技術。僅去年佛山就吸引常住人口將近25萬,全國各大城市排名第8位。而人口的流入又能促進旺盛的消費需求,從而帶動商業和服務業的繁榮。流入的人才又能優化產業結構和加強其競爭力。

二、產業結構

截止到去年底,佛山全市工業總產值達2.1萬億元。規模以上企業6206家,其中內資民營企業佔據八成的比重,製造業佔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的99%,達到6146家。意味著佛山經濟結構如同東部沿海的浙江一般,民營企業活躍、民營經濟發達。佛山的傢俱,陶瓷和白色家電、小家電都是國內響噹噹的牌子。

三、發展模式並不是固定的

通常一個地區有一個就不得了,接連打造出好幾個強勢產業,區域位置和先發優勢功不可沒,這點是內地城市沒辦法複製的。可以更快速的吸引港澳廣深的人才和技術,承接產業轉移更方便。在內地還處在計劃經濟發展時期,這邊已開始大量招商引資,開辦各類企業實體。直至如今成為僅次於深圳的製造基地。


每個城市的歷史機遇和發展腳步各自不同,佛山以製造業起家的發展模式或許並不適合內地城市,一來無口岸便利,二來無區位優勢,上哪拉來這麼多製造實體?三來佛山歷來就屬於比較發達的區域,人的思想更活躍,一代代人更具有經商意識。比如美的創始人,在1980年就敢集資辦廠做風扇。種種優勢之下,佛山的經濟發展快速也就在情理之中。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下,各地為何都在搶產業,搶人才?歸根結底發展還是靠產業啊。


極度深寒


佛山做為一個普通地級市,不是省會城市、不是計劃單列市,成為萬億GDP俱樂部成員非常具有學習價值,可以打破很多地級市大規模發展的心理障礙。

首先,佛山特別重視製造業,它的二次產業佔比達到56%,撐起全市經濟超過半壁江山。

第二,佛山高度重視港澳投資,全市港資、澳資投資累計六百億美元,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優勢。

第三,佛山生產的產品聽起來非常平常,但都做成了大產業。比如:牆地磚、微波爐、紗、布、水泥、電風扇、電燈泡等等,產品不僅銷往全國也出口世界。

第四,注重產業升級,裝備製造、機器人、工業互聯網等已經逐漸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第五,與周邊城市互補發展,互相受益。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還會進一步促進佛山轉型升級,走向工業4.0提高人均GDP水平。

我看其他省市多跟佛山交流學習一定能學到東西。他們沒有太多額外的國家政策支持,在招商引資的具體做法上完全可以照搬學習、在佛山產業升級騰籠換鳥過程中接納他們轉移產業,在製造業發展規劃方面、在城市空間利用方面、在農民搬遷轉換方面他們就是可以直接帶徒弟的師傅,跟著學習過就能提高本地經濟發展速度。跟深圳學,學不會。


雲端美


佛山市長官宣:2019年佛山GDP突破萬億元,成為我國第17個GDP破萬億的城市,彌補了去年只差60多億的遺憾,這是製造業的勝利。

17個GDP萬億城市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天津、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青島、無錫、長沙、寧波、鄭州和新加入的佛山。至此廣東省和江蘇省一樣,有3個城市的GDP萬億俱樂部成員。

佛山為什麼這麼牛?

佛山是萬億俱樂部僅有的3個地級市之一,另外的兩個是無錫和蘇州。

佛山緊挨我國商貿中心廣州,兩地已經融為一體,廣佛地鐵早就開通,佛山同城讓佛山能夠獲得廣州更多的支持。

佛山民營經濟發達,民營經濟增加值佔佛山GDP重達60%以上,截止2018年底佛山有民營企業26.1萬戶,是名副其實的民營經濟大市。2018廣東省百強民營企業,佛山共有14家企業上榜,名列全省第三,其中營收超百億元的企業達12家。佛山誕生了美的、海天、碧桂園和格蘭仕等眾多行業巨頭。

佛山對外經濟依賴度低,遠低於深圳、東莞等,深圳2019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只有6.6%,東莞2019年三季度GDP增速7.2%,而佛山2019年前三季度GDP增速高達8.9%,所以佛山的經濟內生力很強,不易受外部環境影響,在貿易戰的背景下,佛山受的影響不大,依然能保持8.9%的增速,實時難得。


互金圈


佛山市作好珠三角城市群重要一員,2019GDP突破萬億,是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其實佛山本身也具有很強的實力,製造業高度發達,是個工業強市。只是在珠三角幾個明星城市下顯得不是那麼突出,佛山人在改革開放後敢闖敢拼的精神,創造了經濟奇蹟,創造很多家喻戶曉的家電品牌,具有很強的核心競爭力!未來我認為佛山將進一步升級制製造產地,在粵港澳大灣區發揮更重要的作用!佛山,加油!



詩與遠方的快樂


佛山能夠成為第17個國家萬億城市,說明國家政策調控措施到位,在外部環境壓力和國內經濟整體下滑的情況下,佛山市能過突破萬億大關,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得益於中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靈活的經濟政策,給力的基礎建設!上達下通的執行力,14億人口基數的強大內需消費力。是支撐整個中國經濟始終保持在可控性的增長範圍。縱觀世界,獨一無二。相信19年出現如佛山,無錫,寧波等萬億城市。這些城市的發展!能夠突破萬億大關!通過以上可以看出,國家的崛起!民族的復興!只有穩定是基石,沒有穩定和強有力的政府。一切都是空談。


海龍vlog領域創造者


佛山是全國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珠三角地區西翼經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總體規劃》實施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識、尊重和順應城市發展規律,堅持經濟、社會、人口、環境和資源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和水平,統籌做好佛山市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各項工作,逐步把佛山市建設成為經濟繁榮、和諧宜居、生態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

二、重視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在《總體規劃》確定的3797.72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範圍內,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加強集體建設用地的規劃管理。統籌中心城區與外圍各級城鎮規劃建設,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共建共享。發揮佛山市在珠三角西翼的帶動作用,加強廣(州)佛(山)肇(慶)的產業和生態安全合作,推進廣佛同城化。

三、合理控制城市規模。到2020年,中心城區常住人口控制在220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218.26平方公里以內。要貫徹落實城鄉規劃法關於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禁止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範圍之外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城市新區。要根據佛山市資源、環境的實際條件以及《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空間佈局,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加強邊界管控,促進城市緊湊佈局。合理安排城市內部佈局,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環能力。堅持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嚴格控制新增建設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潛力度,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實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

四、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要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規劃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公路、鐵路、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區域交通樞紐。發展軌道交通,建立以公共交通為主體,各種交通方式相結合的多層次、多類型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的換乘。做好停車場規劃佈局,推動城市停車場建設。堅持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統籌規劃建設城市供水水源和給排水、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積極有序地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劃定基礎設施黃線保護範圍,加強對各類設施用地的規劃控制和預留。高度重視城市防災減災工作,加強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重點防災設施的建設,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質災害等在內的城市綜合防災體系。

五、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要按照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總體要求,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間結構,促進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同步發展。要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嚴格控制汙染物排放總量,積極發展綠色建築。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提高汙水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限期達到《總體規劃》提出的各類環境保護目標。劃定城市藍線保護範圍,結合水域自然形態進行保護和整治,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設節水型城市。積極推行低影響開發模式,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加強綠化工作,劃定城市綠地系統的綠線保護範圍。要加強對西樵山等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以及溼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制定並嚴格實施有關保護措施。

六、創造優良的人居環境。要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安排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市政等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佈局和建設。將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目標納入近期建設規劃,確保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給規模、區位佈局和相關資金投入。加快棚戶區、城中村、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根據城市的實際需要與可能,穩步推進城市有機更新。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

七、重視歷史文化和風貌特色保護。要統籌協調發展與保護的關係,按照整體保護的原則,切實保護好城市傳統風貌和格局。要編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項規劃,落實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紫線管理要求,加強歷史城區、街區和地段的保護,重點保護好佛山祖廟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其周圍環境。要加強對重要地段建築高度、體量和樣式的規劃引導和控制,做好城市整體設計,延續城市文脈,建設好具有嶺南風貌特色和傳統水鄉風格的風景旅遊城市。

八、嚴格實施《總體規劃》。城市建設要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堅持依法治市,構建和諧社會。《總體規劃》是佛山市城市發展、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城市規劃區內的一切建設活動都必須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要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實施《總體規劃》的重點和建設時序。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對城市規劃區範圍內(包括各類開發區)的一切建設用地與建設活動實行統一、嚴格的規劃管理,市級城市規劃管理權不得下放,切實保障規劃的實施。要加強公眾和社會監督,提高全社會遵守城市規劃的意識。駐佛山市各單位都要遵守有關法規及《總體規劃》,支持佛山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佛山市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