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在古代是奢侈品,《禮記》為什麼宣傳"六十非肉不飽"

梁實秋悼念夫人程季淑的文章裡,寫程的祖父,喜歡美食,深信"七十無肉不飽";同時礙於習俗,又在每月15吃素,為全家人祈福。老爺子吃素的日子裡,全身不自在,不是怪油少,就是怨鹽多。為了兼顧老爺子的面子和裡子,二兒子提出方案:由大嫂代表全家在初一十五兩天吃素。老爺子欣然同意。於是每逢初一十五,程季淑的媽媽代全家吃素祈福,其他人盡享魚肉之樂。

肉在古代是奢侈品,《禮記》為什麼宣傳

美食和快樂同在

八卦一下,老爺子非是常人,由科舉成為官僚,最高幹到直隸大名府知府。這樣的人物,晚年在是吃肉養生,還是為家人祈福的選擇上如此糾結,可見,一方面物質和精神的較量無處不在;另一方面,化糾結為和諧的路徑始終在。

追溯一下,《禮記 內則》篇有段話"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飽,七十非帛不暖……"是描述人的生命狀態的。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人到五十歲就開始衰老了,六十歲沒有肉吃就營養不良,七十沒有棉衣穿就不暖和……國家要極力滿足國民需求,讓老年人有肉吃。

肉在古代是奢侈品,《禮記》為什麼宣傳

肉食,所欲也

不過這個目標有點高了,當時社會做不到。《禮記·王制》說:“諸侯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無故不殺犬豕,庶人無故不食珍。”可見那時吃肉是件奢侈事。

到了戰國,孟子降低了標準,改為"七十非肉不飽,未七十者不得食也"

吃好有多重要,孟老先生還有一句話"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換言之,就是"真理讓我心裡愉悅,就像肉類讓我嘴巴滿意一樣。"

古人吃肉的故事很多,樊噲闖進鴻門宴,吃生豬腿吃的氣豪膽壯;蘇軾研發了“東坡肉“,還把獨家秘訣公佈於眾;出版於乾隆年間的袁枚《隨園食單》,列出了了海鮮單、江鮮單、特牲單、雜牲單、羽族單、水族有鱗單 、水族無鱗單七種葷食品菜單。

從溫飽到小康,我們用了不到40年。如今豬肉價格雖然漲了不少,大多數人還是吃得起的。

肉在古代是奢侈品,《禮記》為什麼宣傳

吃個明白很重要

小康之家,糾結的是怎樣的飲食才是健康的。分的細一些,還可以表述為老人的飲食、中年的飲食、青年的飲食、少年的飲食各應該如何,一個家庭裡應該怎樣兼顧。再分的細一些,餐桌上的菜餚,除了要考慮年齡差異,還要考慮體質差異,同為老人,高血壓和低血壓的食譜應該不同。

所以,"六十非肉不飽"是因人而異的,老人家們要了解自己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