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吃牛蛙?!你也得知道讓牛蛙傳入中國的人是 “切·格瓦拉”

讀本篇文章約需用1分23秒。關於牛蛙你必須知道的,八卦全在這裡。閱讀,記住,分享給你的朋友。

2020年2月18日,因為一篇有爭議內容的公眾號,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宣佈撤銷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

據消息人士透露,在蛙類養殖委員會撤銷後。以牛蛙為主要原材料的饞嘴蛙、牛蛙火鍋、美蛙魚極有可能從此之後走下中國人民的餐桌。

中國人民在未來能不能吃上牛蛙這個事情,需要等相關部門給予明確。不過在未來不管能不能吃上牛蛙,關於牛蛙進入的歷史八卦,你還是可以瞭解一下的。

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中國本沒有牛蛙。牛蛙一種外來物種進入跟兩位把革命領袖卡斯特羅和切格瓦拉。當年開展的“”牛蛙外交”有著直接關係。

不再吃牛蛙?!你也得知道讓牛蛙傳入中國的人是 “切·格瓦拉”


在中國外交部的檔案裡,關於“古巴牛蛙”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1961年9月3日。這是一份出自中國駐古巴大使館工作人員之手的談話記錄。

卡斯特羅酷愛美食。中國和古巴很多方面的合作商談,特別是農業方面,都是卡斯特羅邊吃邊談出來的成果。

1961年9月3日,卡斯特羅和當時的工業部長、後來的政治明星、如今文藝青年的最愛——切·格瓦拉一行人再次造訪中國駐古巴大使館。

不再吃牛蛙?!你也得知道讓牛蛙傳入中國的人是 “切·格瓦拉”


雙方聊著聊著,就又聊到了吃上,還提到古巴引以為傲的牛蛙養殖。

古巴牛蛙,又被稱作古巴樹蛙,其養殖業在古巴有著50多年的歷史。牛蛙經濟因此成為古巴繼蔗糖、雪茄後的另一項經濟支柱產業。

於是,中國時任大使申健提出請求,“中國很希望買一些牛蛙到中國試養”。

卡斯特羅當即答應,“可以送一些給你們。”

中方經過一個多月的考察研究,他們從古巴精挑細選了400只“青壯年”牛蛙。經過五天的長途跋涉, 抵達北京的古巴牛蛙被分成三組, 送往廣州、南京、上海等地的水產養殖實驗室。

國內媒體《人民日報》、《解放日報》等喜爭相報道。

周總理為此專門致信卡斯特羅,表示感謝。

此後,卡斯特羅每次接見中國代表團,都要打聽一下牛蛙在中國過得好不好,中國人民是不是已經都吃上牛蛙了。

不再吃牛蛙?!你也得知道讓牛蛙傳入中國的人是 “切·格瓦拉”

如果您喜歡這篇的文章,請動手轉發。

這對您來說只是舉手之勞,對我們則是最溫暖實在的幫助。

您的鼓勵、關注和幫助始終對我們這些讀書人很重要。——您的朋友 源子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