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爬期很重要,怎麼才能引導他自己爬呢?

羊舍妞


爬對9個月前的寶寶來說並不那麼容易。但爬是寶寶的動作發展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

爬行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學會的,需要一個過程。可能會經歷倒著爬、匍匐爬、橫著爬,後面熟練了後,才是膝蓋爬,手膝爬。一般7-9個月的寶寶,稍加練習,很快就能學會爬行。所以題主也不必過於焦慮。

如果寶寶還不會爬,可以試試下面幾個方法進行爬行訓練。

  • 讓寶寶趴著。這是練習爬行的前提。我家寶寶一般會坐了就不太喜歡趴著了,所以我會想辦法讓他趴著。和寶寶玩的時候,跟寶寶一起趴在墊子上。
  • 給他外力協助,讓他找到爬行的感覺。我家一開始爬行的時候經常是顧得了手就顧不了腳。這時,我會把手掌放在寶寶腳底,推動寶寶一隻腳,當他往前爬一點時,再推動另外一隻腳。助力他爬,慢慢的寶寶就會爬了。
  • 提供爬行的機會。千萬不要覺得寶寶還不會爬就整天的抱在手裡放著放在推車上。這樣他就沒有機會練習了。應該給寶寶提供一個安全、衛生的爬行環境。讓他有盡情的翻滾、擺動四肢。可以在客廳鋪上爬行墊,但記得每天都要消毒和擦洗,因為這個月齡的寶寶特別喜歡咬東西,有時候趴在墊子上不想動就拼命的咬。
  • 引導寶寶爬行。我家寶寶對他喜歡的玩具感興趣,所以我會在距離他不遠的地方放的一個他喜歡玩具(距離近一點,寶寶興趣會更大一些)。鼓勵他爬過去"夠"玩具。如果"夠"到後,會讓他玩一玩,這樣使他更有成功感。然後再把玩具放到更遠點的地方,再鼓勵寶寶爬過去拿。
  • 消除飛機反射。我家寶寶在開始學爬之前,趴在墊子上就是手腳抬起,像飛機一樣。這就是飛機反射。這種情況下他根本就不可能爬的動。消除的方法就是撫觸。可以在寶寶洗完澡後用按摩油撫觸,平時也可以做。如果寶寶的腳趾還是扣起來的,可以多按摩腳趾,幫助他伸直。為爬行做準備。

Tips:1.千萬不要怕寶寶弄髒了衣服和手就不讓他爬,我們放手才是對寶寶最好的幫助

2.爬行對寶寶來說很重要,但也一定要保證寶寶的安全。要注意清除爬行場所的危險物品,比如地上有稜角的碎物。

經過長期爬行訓練的寶寶,相比未經過爬行訓練或者很少爬行的寶寶,平衡感、手眼協調能力、精細動作等方面會更有優勢。所以,從現在開始,鼓勵寶寶多多爬行吧。

我是湯圓寶媽咪,和你一起分享育兒經驗,歡迎加關注!


湯圓寶媽咪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每個孩子學爬的時間和方式都是不一樣,和家人的引導有很大關係,我家老大在一歲之前一直沒有學會爬,我們也沒有刻意的引導他學爬。

當時我們在我單位的家屬院裡租的房子,地面是水泥的沒有貼瓷磚,看著不乾淨。本來是到了孩子學爬的月份,看著地面那麼髒就不想把他往地上放,同事家的孩子和我們的一樣大,她家孩子是直接放地上讓他自己學爬,一兩個月下來褲子都磨破了兩條,等兩個孩子在一起的時候有明顯的差異,人家孩子是挪凳子拿東西爬高上低的啥都幹,我家孩子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有心去和人家搶東西,沒有那麼大的力氣,連挪步都有點害怕。我當時真有點後悔,還是讓孩子學爬比較好,孩子在每個階段該做什麼事情一定有他的成長規律,我們不能因為外在的一些因素而打破這些規律。

老二就不一樣了,雖然現在只有十個月,爬的已經很溜了,八個月之前的變化不明顯,八個月之後能明顯感覺到孩子的進步,一天一個樣。八個月的時候把他放到墊子上,他坐的還不穩大人還得在後面扶著他,生怕一不小心他摔倒了磕著碰著。

九個月的時候坐的就比較穩當了,每天看著哥哥在玩各種玩具他著急呀,時不時的伸手去拿,有時候還差點摔倒,從身子往前傾去拿東西到直接從坐位變成爬位,孩子學會爬了,我當時特別興奮。

剛開始孩子爬的並不好,爬一會兒累了就不動了,寶媽可以拿著他喜歡的玩具放到離他手上面一點的距離,慢慢的把距離拉大些,孩子的學習能力特別強,差不多一週的時間就能爬的很溜了。

八個月的孩子不會爬是比較正常的,從坐位到會爬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過程,家長耐心引導就好!




山園靜梅


很高興在這能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經驗!現在我家小寶6個月18天了,她是20十幾天的時候會抬頭,然後大概三個月的時候就喜歡扭動著身體要翻身,孩他爸經常教她在床上翻滾,到了4,5個月的時候腰總打挺,喜歡大人抱著她胳肢窩站著蹦跳,雖然這樣對她腿部骨骼發育不好,容易成輪圈腿,她就是喜歡這樣玩,後來我們就儘量不給她那樣蹦了!現在能獨立坐在爬爬墊上拿個玩具自己在那玩了,嘴裡邊嘟囔著,時常還笑出聲!最近特別喜歡觸摸各種東西,尤其喜歡撕紙,我們有時候把她趴在墊子上,距離她前方放一一包抽紙,讓她自己去夠,這樣順便練習她爬行了[我想靜靜][害羞][可愛][玫瑰]





紅茶心飛揚


我們家孩子也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1從她會坐的時候,我就在客廳鋪滿了爬行墊,先把環境創造好,每天陪她坐在上面玩,多趴著,在她面前放她喜歡的玩具,因為我們家孩子比較胖,也比較懶,真的是能不動就不動,我跟孩子爸爸都急壞了,結果人家還是懶洋洋的坐著,不過在我們不斷地堅持下,她可以趴的時間長了,跟地墊環境和家長陪伴有關

2因為胖 8個月還不會趴,我跟孩子爸一個模仿給她看,一個人把手放在她的腳心底,讓她蹬的時候可以使上勁,就這樣帶著她左腳蹬一下,右腳蹬一下,一點一點練習,越來越好了,突然有一天自己可以獨立爬行了

3還有就是放她喜歡的東西在面前,放在剛好需要爬一步才能夠的到地方,特別管用,我們家閨女就喜歡吃,老好使了,使出吃奶勁也要爬過去吃

我妹妹經常說都是地墊和吃的功勞



黑胖與黑胖的閨女


1.8個月不會爬也很正常,每個孩子有自己發展的階段,也許今天還不會,明天就會了呢。 我家孩子差不多8個半月的時候會爬的,剛開始8個月的時候不會爬,我也就開始著急了,著急還沒幾天,就會了。覺得自己白著急了, 哈哈,當媽媽後,好多這樣的情況,有木有?

2.有意識的引導也很重要,把玩具放在孩子前面,引誘娃來拿,爸爸媽媽做示範,我們為了娃啥都做得出來的,趴在地上爬算個啥,哈哈。

3.會爬之後,為了保持濃厚的爬行興趣,可以入手爬行筒,宜家淘寶都有賣哦,我們入手了,使用率很高,讓娃多爬了不少,大人也爬,每次都卡的嗷嗷叫,孩子笑的嘎嘎響。


淘氣媽


現在跟多人都糾結孩子不喜歡爬,,或者是不爬,老話都說七坐八爬的,8個月的寶寶就是要開始學爬的

想著讓孩子爬首先要學會放手,我鄰居家個寶寶比我家寶寶大幾天,八個月了還不會翻身,我家的已經到處爬了。她每次說起都說“你家的會翻身啦,會坐啦,會爬啦”各種羨慕。我跟她說你家的不是不會,是你沒有給她發揮的空間。因為天氣冷,孩子不是抱著就是揹著,我讓她把爬行墊子拿出來,她說天太冷了,天氣熱點在說,我就想問這是孩子不會爬嗎?是你跟本就沒有給他爬的機會。

想讓孩子爬,就要有足夠吸引他爬的動力,所以絕對不能給他玩具,(我的意思是他手上不能有玩具,他手能觸到的地方什麼都不能有)我家女兒是手上只要有張紙巾都能玩半個小時的。然後把他的玩具放在他輕輕一挪就能拿到的地方。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只有一個拳頭的距離,然後慢慢的拉長距離。

我家寶寶剛剛開始的時候,也只是在爬行墊上爬,那天我搞衛生的時候找出一包結婚剩下的一包氣球,然後我就吹了一個給他玩,我上個洗手間的功夫,他去抓那個氣球,從客廳追到了廚房。


舒心媽媽


家裡有爬爬墊的話平時把寶寶放在爬爬墊上面玩,把玩具放在周圍,特別是有聲音的玩具,寶寶會很喜歡,這個時候正是寶寶好奇的階段,對聲音很敏感,聽到聲音就總想去尋找。

家裡老人說“三翻六坐九爬”,其實這個對於每個寶寶來說,也不太合適,我家寶寶三個月的時候完全不會翻身,當時生第一個,一點經驗也沒有,有時候也愁的很,結果慢慢到了六個月,才發現他直接越過了翻身,自己坐起來了。

真的嚇一跳,仔細觀察才知道是因為冬天穿太厚了,真的是難為寶寶了,因為我家寶是九月份出生的,到第二年三月份湖北都還挺冷,天天穿的跟小包子似的。

不知樓主座標哪裡也有可能是冬天穿太厚的原因,小寶爬不動,伸展不開手腳,只要不是太大的問題,這個不需要太大的憂慮。

我們家寶九個月出了八顆牙後,到一歲半其他牙齒就跟被定住了,左盼右盼咋都不出,結果一過了一歲半,都跟春筍一樣,全部一下子都冒了出來。

小寶寶有自己的成長軌跡,在帶孩子方便,可以借鑑別人寶寶成長過程,但千萬不要焦慮,小寶寶雖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但他是很聰明的。


月中山


分享自己一個親身經歷。我家是一個小二居,客廳不大,孩子在爬的時期不願意去多爬,我也嘗試用各種新鮮的玩具去引誘他,但是總是爬幾下就不動了,後來偶然期間,我們去試聽某家早教機構,一到那個大教室裡面,孩子自己就爬起來了,還爬的不亦樂乎。後來分析了一下,無論是什麼新鮮事物的引誘,都要有一個足夠大,夠孩子自由活動的場地,讓孩子自由爬行。


這倆又來了


爬行對寶寶來說是一項非常有益的粗動作,既能鍛鍊寶寶全身肌肉的力量和協調能力,又能增強小腦的平衡感,是寶寶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運動能力的訓練。6到10個月是寶寶學習爬行的關鍵期。家長在這個階段是需要為寶寶提供適宜的方法和環境,所以想引導寶寶自己來爬建議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考慮

一;爬行的動作發展規律

爬行是一個全身力量統合的運動,在爬行的過程中需要多個身體部位配合運動,所以爬行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我們可以把寶寶的爬行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2-6個月爬行前期,7-9個月爬行黃金期,10-12個月爬行花樣期。在各個不同時期重點也不一樣。

1;爬行前期

2-6個月是爬行前期,經常和寶寶玩遊戲能鍛鍊他的肢體協調與力量,為爬行打下基礎。在這個階段寶寶經歷了俯臥翻身,獨坐等運動,身體的控制能力和協調能力逐漸加強,部分大運動能力較好的孩子甚至會開始匍匐爬行了。所以在這個階段後期建議的遊戲有以下幾種

單臂支撐取物;讓寶寶趴在床上,在寶寶面前放一個玩具,逗引寶寶伸手去拿,先放在離一隻手近的地方,讓寶寶夠取,然後再放在另一隻手進行。這種運動有助於寶寶做好爬行前的貯備工作 推腿遊戲;寶寶趴在床上,和寶寶做推腿的動作。爸爸媽媽雙手扶寶寶腳踝,交替推兩腿屈膝,讓大腿貼近腹部側面,寶寶的腳要貼近床面。鍛鍊寶寶的下肢力量,為爬行做準備同時讓寶寶感受爬的樂趣。

2;爬行黃金期

7-9個月是寶寶爬行學習的黃金時期,許多寶寶都在這個時期從不會爬過渡到肚子貼地面爬,最後能手膝爬。

逗引爬行;在之前單臂支撐取物的基礎上,加上腿部的配合動作,前面放上寶寶喜歡的玩具,寶寶伸左手,家長協助推寶寶的右腿讓寶寶向前,寶寶伸右手,家長協助寶寶的左腿向前,依次交替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寶寶感受到爬行的樂趣,同時通過家長的協助讓寶寶知道爬行的手腳並用。

吊車遊戲;很多寶寶不會爬行,主要是腰腹部沒有力量,我們可以讓寶寶俯臥,家長準備一塊毛巾,穿過寶寶的腹部,家長輕輕的提起,幫助寶寶的腹部離地,但是一定要注意手和膝蓋在地板上。

爬行親子樂;孩子特別喜歡模仿,家長可以多以趴在地上做示範,讓寶寶感受爬行的樂趣。

3;爬行花樣期

這個階段的寶寶爬行已經相當熟練了,可以各種多種姿勢進行熟練轉換,有些寶寶甚至開始會獨站,行走。這個階段的寶寶的四肢更加有力,身體的控制能力和協調能力更棒,家長要珍惜孩子行走前的階段,讓孩子多多的爬起來。

鑽隧道;找一個大紙箱,兩頭開口,需要的話可以在箱子裡面鋪上柔軟的墊子。“隧道”做好以後,把一個玩具放在“隧道”的另一頭,讓寶寶爬過去拿。爸爸媽媽也可以躲在“隧道”口叫寶寶的名字,在寶寶鑽出“隧道”的一瞬間,給他一個驚喜。當然隧道的大小高矮家長可以進行變換。


翻山越嶺的遊戲;給寶寶準備一些高低不平的爬行空間,如沙發靠背,穩定的大箱子等來增加爬行的難度,讓寶寶去探索空間,感受高低的變化,通過調整身體來達到目的。

二; 營造良好的爬行環境

1;移除不安全物件,將地面上的小零碎收拾乾淨,以免寶寶誤食。鋪上爬行墊,以免地面過涼、過硬,引起寶寶的不適感。根據寶寶的身高,將他能碰到的一些堅硬物體裝上防撞角。

2;合適的爬行裝備,給孩子穿的衣服適合寶寶爬行,冬季時不要過於厚重,在爬行時不要給寶寶穿鞋子。

3;父母良好的觀念

爬是寶寶學習的方式,應該像鼓勵孩子閱讀一樣,鼓勵爬行。很多不願意爬行的寶寶都是抱的比較多,一趴就哭,所以家長在前期就應該多讓寶寶趴趴,同時當寶寶開始爬行時,要鼓勵寶寶大膽去探索,不能這個不可以摸,那個不能拿。

備註;對於爬行困難的寶寶,可以讓他從學趴開始訓練,然後爸爸媽媽幫助寶寶學爬行。其實剛學爬的寶寶都有匍匐前進、轉圈或向後倒著爬的現象,這是學爬的一個過程。注意的是要不斷地練習俯臥,反覆鍛鍊、雙腿的力量及重心和移動,寶寶才會很快學會爬,同時每個寶寶都有自身的發展規律,對於一些爬行學的相對較慢的寶寶,排除身體因素外,家長要不要過於焦慮,只要積極引導,相信寶寶是可以學會爬行的。


happy胖玲


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讓寶寶爬行是一件非常有利於孩子發展的事情,寶寶爬行的時候能將眼睛看到的經過大腦思考處理,再調動全身肌肉協調運動起來,得到自己的目的。一般來說寶寶8個月的時候會手膝爬行,如果寶寶還不會,那我們該如何引導呢?

影響爬行的因素有哪些?

爬行是四肢動物的身體本能,但生活中有的寶寶會先走後爬或者跳過爬行直接行走。這是為什麼呢?

  1. 家長抱得多,沒機會爬:很多家長經常會將孩子抱在懷裡、背在身上,很方便自己照看小孩,但這樣孩子的四肢就無法得到鍛鍊。由於經常被抱,孩子沒有機會練習爬行。
  2. 家長提前教走或代替移動:當孩子有想要某一個玩具時,通常家長會抱著他去拿玩具,或者是幫他把玩具拿過來。從此只需要寶寶就知道我只需要一個眼神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那我幹嘛還要爬?有的家長只盯著嬰兒何時行走,所以提前讓孩子扶著走,一旦孩子能走後,就不願意再爬行。
  3. 沒有適合的環境:如果8個月的寶寶是寒冷的冬天,寶寶穿的太多也不利於寶寶爬行。家中沒有寬闊的地方能練習爬行。
  4. 俯趴練習少,不喜歡趴著:俯趴和爬行的姿勢非常相似,爬行只是將四肢協調運動就可以自由移動。如果寶寶不喜歡俯趴,依然就會排斥爬行。

綜上所述,大部分寶寶不願意爬行、不會爬行的原因是沒有得到鍛鍊。養育孩子需要有邏輯性,如果要想寶寶在8個月時能夠爬行,就應該在之前給予相對應的鍛鍊。

如何引導寶寶爬行?

我家小豬在能夠手膝爬行之前,用自己的四肢將身體撐起來成一個“橋”狀,然後向前後左右搖晃,保證自己平衡不倒,這樣練習3.4天,就自己學會了手膝爬行。所以我相信只要給予寶寶足夠的時間和機會,他就能自行學會爬行。

01.何時開始練習爬行

  • 自身條件:可以獨坐、翻身。說明頸部、腰部、背部肌肉都很有力量,可以支撐自己上半身保持直立。

  • 月齡:少部分寶寶在5-7個月和11-13.5個月能手膝爬行,大部分寶寶在7-11.5個月之間掌握。

所以根據自家寶寶的身體條件,來是適時練習。

02.做好準備工作

①示範+陪練:由於嬰兒看到的多為直立行走的人,不知道該怎樣爬。所以家長要趴下來,和孩子一起爬行,做好示範工作,待寶寶開始爬行後,和他一起爬著玩。

②爬行區域:剛開始練習爬行的寶寶活動範圍並不大。但需要保證周邊沒有堅硬的玩具、易碎的物品、遠離電源。最好為寶寶準備一張爬爬墊,做一個專屬的遊戲區域。

③輕便的著裝:太厚的衣服不利於寶寶翻身或爬行;在寶寶熟練爬行前,不要著急穿鞋,鞋子會讓寶寶的腳掌靈敏度下降。

當寶寶自身條件達到,家裡又準備好了練習的地方後,就可以專為引導寶寶爬行啦!

03.引導寶寶爬行

寶寶開始爬行時姿勢都比較怪異,有像士兵一樣匍匐爬行,有後退著爬。為了讓寶寶早日感受到爬行的樂趣,有必要及時協助寶寶糾正爬行姿勢。

☞手膝爬行:寶寶能用四肢將自己的身體撐起來,左右協調向前移動。

把玩具或食物放在寶寶正前方,適當的距離,讓寶寶自己爬過去拿到玩具。或者自己在寶寶面前叫他“爬過來”。這種遊戲只要寶寶不排斥,就可以經常練習。

☞匍匐爬行:寶寶用腹部和地板摩擦,同時用手肘將自己拖著向前爬。

當發現寶寶特別喜歡趴著的時候,可以用手將寶寶的腹部托起,或者是用毛巾將寶寶的腹部吊起,讓寶寶趴著向下玩玩具,讓他感受一下這種腹部離地的感覺。

☞後退爬行:寶寶不知道用自己的腳通過蹬地來給自己一個向前的力,而是用手給自己一個向後的力。

通常後退爬行有兩種情況:一是寶寶不知道如何向前爬。用手或者毛巾卷託在寶寶腳底,等寶寶想爬行時,托住他的腳底,給一點力讓他向前蹬。另一種是寶寶覺得向後爬好玩。這種情況可以在寶寶的前面放一些玩具或者是食物,對寶寶進行引誘,讓寶寶向前爬行。

其實不管寶寶用那種爬行姿勢,只要在爬在挪動,對寶寶來說就是一個好的開端。

寫在最後

對於1歲以前的孩子來說,父母就是他最好的玩具。在陪孩子爬行時,一定帶著積極樂觀的情緒,當寶寶做到時,給予強烈的鼓勵。

最重要的:放下寶寶,不要擔心累著他。讓他自己多趴著玩,不僅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增加食慾,為爬行做好準備。趕緊和孩子一起爬行吧!


帶著孩子碼字,如有錯別字,請理解。

我是卿晨,小豬媽媽,一邊學習育兒,一邊分享經驗。關注@豬媽媽養兒記,碰撞更多育兒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期待你的轉發、點贊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