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用過的第一塊顯卡是什麼?你覺得怎麼樣?

和我談笑風生啊


我的第一張顯卡是GF2 MX400 64M,現在屬於最低性能顯卡,魯大師測試都跑不起來。

2003年買的七喜電腦,花了5000多,當時什麼都不懂,看到獨立顯卡想玩遊戲就買了。事實上也玩了很多遊戲,CS,大話西遊,傳奇,各種馬賽克單機遊戲,一段美好的歲月。直到魔獸世界的出現讓我認識到機器性能的巨大鴻溝,雖然一開始也能玩,但是玩到鐵爐堡時直接卡屏卡在了裡面,於是就不玩魔獸了。

2009年換主機自己組了臺E8400 GTX260+,孤島危機,GTA4,和之前的體驗天上地下。最近又組了e3 1230v2和RX574,用的正是這個2003年的七喜機箱。

最早的這臺主機除了機箱挪為它用以外,現在還在用著,能夠簡單處理一下文檔。雖然意義不大,但作為最初的美好,還是希望能這樣慢慢的,長久得陪伴下去…







是大豆


第一臺自己的電腦是配的兼容機。在研究了一年的電腦報後用了自己交給老爸近一年的工資的大半部分6000大洋加上老爸贊助3800塊買的,至今印象深刻,95年初夏一早蘇州坐綠皮火車到上海讓後老爸去找以前的交大同事,在交大食堂吃了個午飯,讓後他同事找了個在開電腦店的學生組了一臺。486DX2-66的CPU,海洋的主板,內存4兆。顯卡好像也是海洋的,顯存是1M,PCI插口的。這樣在1024分辨率下可以出來64M真彩。比公司裡的康柏一體機的強多了。硬盤是昆騰的420M,顯示器是15寸的球面。後來自己配了MPEG解壓卡,和2倍速的宏碁光驅這樣可以看VCD了。回來的時候打了輛桑塔納旅行版出租車。到蘇州用老爸的二八大槓推回了家。現在這電腦已經拆散扔了,老爸已經很老了,不知道他還記得當年否。


自由兩輪


我比較年輕,但非常喜愛單機遊戲,自然而然的配了一臺電腦。

那是2017年,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我玩著手機,渴望擁有一臺電腦,在略通電腦配置後,我懵懵懂懂的走入奸商的小黑屋裡。

好亂啊,雜七雜八,綠色的CPU成沓,破舊的顯卡肆意流放,各種線頭來回交叉,屋裡採光不好,視線略微模糊,我戰戰兢兢的走到奸商一旁,主動搭訕“我有1900元,幫我配一臺能玩遊戲的電腦吧。”

那人推了推眼鏡“你要什麼配置的?”

我早已用盡智慧,尋思了好幾天,脫口而出:“我要i3的,i3的就行!”

奸商正色道:“i3要什麼樣的,i3有好多種!”

我的知識枯竭了,答不上來,我笑道:“只要是i3就行啦!多少錢?”

那人執筆盤算了一週,畫了許多我似懂非懂的配置圖,微微笑道“最低也需2300”

我說:“不夠,錢不夠。”那人笑道:“沒關係啊,其實AMD的就不賴嘛,玩遊戲相當夠了。”

我雙眼放光,急道:“AMD的多少錢!”

那人又是一陣盤算,正好1900。

那人問道:“要固態硬盤還是8G內存?二者只可選其一。”

那人強烈我選擇固態硬盤,我答應了。

那人又問:“你要gt710還是gt730?”我詢問:“那個好啊?”

他說gt730略勝一籌,我就加了80買了。

最後他一陣火花帶閃電的裝機後,我的第一臺電腦主機赫然登場!

他說:“諾,這是AMD四核,4g內存條,gt730顯卡,120g固態硬盤,240w靜音電源,技嘉的主板。”

我問:“沒有機械硬盤麼?”

他說:“要什麼機械硬盤,機械硬盤老壞,故障率高,遠不如固態好。”

我乾笑道:“這……這容量也忒小了。”

他說:“你玩什麼,cf還是LOL?”

好坑啊,好坑啊。

要買電腦二手上某魚,一手看狗東,奉勸各位千萬不要逛實體電腦店。


洛聖都你麥叔


第一塊顯卡是什麼已經記不清了,那時候剛接觸電腦也不知道什麼叫顯卡,只記得那時候叫586。求了一年老媽才給買的。那個時候586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是個系統構架或型號。只覺得他是一類商品,就像平面直角電視機一樣,至少我是這麼覺得的。第一次接觸電腦就更早了,那個時候只知道最高級的叫486多媒體。舅舅家買了一臺,這臺多媒體電腦裡有個遊戲:三國志英傑傳,指揮著一堆小人打打殺殺,像下棋一樣。也是在那時候第一次接觸了遊戲,後來我為了玩遊戲居然以要學習的名義報了個電腦班。學了些基本的操作,也第一次真正接觸了DOS。別說,真有用,後來去網吧玩遊戲有時內存不足,居然也會了關閉系統一些加載的東西。是開機狂按F幾來著?說來好笑,那個時候有本電腦遊戲的雜誌,這廝每期封面上都有個標題——遊戲,通往電腦之路的捷徑。我估摸著,這不是騙小孩玩遊戲,而是騙孩子家長能讓孩子玩遊戲,從而能買這本書。言歸正傳,接上回書。舅媽用考我的語氣問,什麼叫多媒體?我說能看能聽就叫多媒體。我現在都不知道那時的486有沒有顯卡。就更加不知道什麼叫顯卡了。在486和586之間這段時間,我大概是17歲這樣,經常去電腦房玩遊戲。對,那時不叫網吧。電腦房裡還沒有CS,那時最遊行的是仙劍一和紅警1仙劍在那個年代絕對是畫畫最好的遊戲。玩的如痴如醉。我還買了張正版的盤,留著以後有電腦再玩。再說後來的後來,我第一次自己買顯卡買的是艾爾莎的geforce256,應該是叫這個名。挺貴,後來換下來時都沒捨得扔,一直留到了結婚搬家。然後直到三年前再搬家才扔。哈哈,嘚嘚了一大堆,好像有點和題主想問的不符。不過這個問題真的勾起了我的回憶,權當我夢囈罷了。



繽紛26度半


第二臺電腦才使用顯卡,95年,華碩大板(真大板),奔騰75處理器,8MB Edo內存,希捷1.2G硬盤,LG(那時候還沒改名,應該叫GoldStart)Cdrom,麗臺64fast顯卡(軟解壓配套金山解霸播放VCD槓槓的),sun 14寸CRT球面彩色顯示器。那時候我記得我爸買給我是1萬2。當然我最經典的是93年我爸買給我的8086,東芝原裝PC,雙5寸軟盤驅動器,內存好像是256KB,14寸單綠色CRT顯示器,配套9針打印機,真正的機械硬盤,當時花了8000大洋,被我不到3個月就拆解了。還好我爸沒罵我。


欣你而在


02年,剛接觸PC,沒錢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樣的電腦配置,在書攤買了一本電腦組裝從零到有,大概是這個名字。學了個把月知道了一些東西,在易趣註冊了一賬號,開始網購組裝自己第一臺電腦,配件全部是二手的,CPU是圖拉丁1.3,內存直接4條128=512,主板815ept,顯卡mx440顯存忘記了,軟驅,本地二手市場硬盤40g,15寸crt顯示器,Ibm原裝拆機鍵鼠,modem卡上網用,兩張獨立網卡。因為那時候都是電話上網,宿舍三臺電腦沒錢買路由,就通過我電腦做主機共享網絡給另外兩臺電腦上網,我們三臺也可以聯網小局域網打CS或者暗黑等等,那時候喜歡的遊戲主要是fps類型,從開始的秘密潛入,光暈,使命召喚,黑鷹墜落都是大愛,在舍友的感召下接觸了國產遊戲仙劍奇俠傳,軒轅劍,劍俠情緣,還有暗黑,魔獸,帝國,盟軍敢死隊,FIFA,極品飛車,紅警等,這臺主機一直用到07年,期間換了顯示器,硬盤,顯卡換過一次fx5200,07出來打工,這電腦放家裡放壞了。

出來工作這些年用的顯卡分別是藍寶石3870

銘鑫gtx560 藍寶石270x 迪蘭rx5808,主要玩使命召喚榮譽勳章系列,人老了,玩玩降壓力


傷城19949033


第一臺電腦廣州七喜,10000多的價格,當時也是牛逼的一塌糊塗,奔騰3 667的cpu,號稱銅礦,主板記不住了,顯卡是大名頂頂的tnt2,顯存32MB,獨立聲卡,應該是帝盟的,外接4.1聲道全頻段音響,無網卡,那時高端機都沒網卡,標配摩托羅拉貓,內存是現代128MB,20G希捷酷魚的硬盤,cd-rom,另配備sony軟驅,機箱做工敦實,另配17寸純平顯示器。從沒出過毛病,一直用到第一代酷睿我才更換電腦,中間有升級內存和顯卡,記得這個配置當時在班裡有電腦的同學裡牛逼了好一陣子,


鳳之舞74920197


好像是悽慘紅的FX5200的垃圾貨 03年買的電腦是二手的買來時候好像是1700塊 那時候也不懂CPU是奔4 1.7Ghz 內存256M 40G的硬盤 主板是845G的集成主板 沒法插顯卡 打CS卡翔。後來受不了又花了三百塊換了個二手的845pe主板 加了條256的內存 買了個GF5200 128M的悽慘紅顯卡 終於可以開心的擼CS了。後來還用這臺電腦打穿了幾遍暗黑破壞神 幻想傳說 熱血江湖的劍客練到了88級。


愛車E地帶


07年第一臺電腦,CPU奔騰4,ddr2的512內存,英偉達7300gt,技嘉945主板,14寸長城顯示器,80G硬盤,買的時候4千多,那個時候可以玩主流的跑跑卡丁車,夢幻西遊,勁舞團等等,現在把這臺電腦改了,主板換了,cpu換了雙核8400,內存3G,顯卡gt.250,給我爸打牌


豆爸34


第一塊顯卡是9800gt,當時第一次組裝機器!那時候20來歲吧,之前是1000多塊買的二手機,用了幾年,後來自己攢錢配機器,買了塊9800gt!猶豫之前的機票基本上太差,玩不了什麼遊戲,都是玩一些很老的遊戲,配件新機器後,第一次玩到了當時的大作,簡直興奮的不行,畫面太棒了!不過質量一般,用了1年多就黑屏壞了,我現在還記得名字,影馳9800gt中將版!以後就對影馳影響不好了![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