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比較:同樣是踢韓國,李鐵需要向高洪波學習什麼?

鑑於國內疫情,李鐵的新國足只能將集訓地點移至海外,目前,隊伍已經在迪拜開練。而根據亞足聯給出的最新的世界懷預選賽推遲時間,中國隊的比賽將延遲至半年以後。

深度比較:同樣是踢韓國,李鐵需要向高洪波學習什麼?

李鐵的國足主帥首秀要推遲到10月了

至少,於新上任的國足主帥李鐵而言,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利好消息。比賽延期,李鐵和他的教練團隊,將會有更充足的準備時間,來確定打法,打磨陣容,而不是像原計劃那樣匆匆上陣。

事實上,原本這個月就將正式開踢世界盃預選賽的國足,無論是隊員人選,還是教練戰術思想,及基本戰術打法,出師未捷,已然眾說紛壇,異議鋪天蓋地。

誠然,第一次走上國家隊主教練這個席位,李鐵在業務資質尤其是經驗積累上,還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菜鳥”,所有有借鑑意義的建議與意見,相信都可以辯證地成為李鐵的養分。今天,就10年前高洪波的國家集訓隊,與幾個月前李鐵的國足選拔隊,同樣踢的是東亞杯,對手同樣是韓國,我們來對兩場比賽的內容做一個比較,起到一個客觀的學習與借鑑作用。

深度比較:同樣是踢韓國,李鐵需要向高洪波學習什麼?

屢戰屢敗的國足仍然是國人的最愛

2019年12月16日,東亞杯中國0:1負韓國

這場比賽是尚未成為國足正式主帥的李鐵,率國家選撥隊出征東亞杯的第二場比賽。全場0:1告負。

中國出場陣容:1-劉殿座,3-梅方(45’5-楊帆),22-于大寶,21-王上源,15-明天,11-姜至鵬,20-李行(77’13-買提江),16-曹贇定(60’7-馮勁),10-張稀哲,8-譚龍,9-董學升

場上年齡最上的隊員是15號明天,25歲。另外,首發除了27歲的王上源、29歲的張稀哲,其餘8人全是30歲以上的隊員。

附韓國陣容:21-趙賢祐,2-金太煥,3-金珍洙,4-金玟哉,19-金英權,8-朱世鍾,14-李英才(76’5-孫準浩),16-黃仁範,17-羅相鎬,22-尹日錄(68’7-金仁誠),18-李庭協(80’11-文宣民)

深度比較:同樣是踢韓國,李鐵需要向高洪波學習什麼?

東亞杯李鐵的國家選撥隊完敗於韓國

失球經過:第13分鐘,姜至鵬後場失誤,黃仁範遠射被劉殿座一擋,球擊中橫樑彈出底線。韓國獲得角球機會,左側角球開出到前點,效力於中超國安的韓國後衛金玟哉頭球后蹭到門前,彈地後鑽進了球門右側。

控球率:韓國78%,中國22%

射門統計:韓國16次,射正7次,入1球;中國2次,射正0次。

比賽總結:完敗。

1、全場被動防守,鮮有反擊。主要原因場上年齡偏大,體能與身體對抗不佔優,被擅長拚搶與跑動戰術的韓國全場壓制。所失一球,正是因為後場失誤丟球,讓對手利用角球搶前點戰術,在幾乎無人盯防的情況下,輕鬆頭球破門得分。

深度比較:同樣是踢韓國,李鐵需要向高洪波學習什麼?

金玟哉輕鬆破門

2、中場拿不住球,後腰均為防守型,中場接應的張稀哲腳下不錯,但體能與身體處於明顯劣勢,無法有效組織進攻。

3、鋒衛脫節,兩名前鋒被割裂在隊形在外,譚龍疲於回防,董學升淪為站樁中鋒,唯一成型的戰術是,利用曹贇定和姜志鵬的邊路傳中。這種過於簡單單一的進攻,根本無法形成對對方球門的威脅。

2010年2月10日,東亞杯中國3:0勝韓國

高洪波率當時的國家集訓隊,在東亞四強賽第二輪3-0大勝韓國,打破了中國國家足球隊32年逢韓不勝的魔咒。

中國隊首發:22-楊智;20-榮昊、2-杜威、4-馮瀟霆、45-張琳芃;15-楊昊、39-趙旭日;21-於海、8-鄧卓翔、11-曲波;17-郜林

深度比較:同樣是踢韓國,李鐵需要向高洪波學習什麼?

高洪波創造過國足的輝煌

全隊平均年齡不到24歲,當年30歲以上球員僅曲波1人。這些球員大部分至今仍然是各中超球隊的中堅。

附韓國隊首發:1-李雲在;2-姜敏壽、5-郭泰輝、4-趙容亨、李正秀;10-金斗炫、8-金正友、6-李承烈、19-辛炯岷;20-李東國、11-李根浩

進球經過:第4分鐘,中國隊曲波右路突破後低平球被韓國隊擋回,曲波得球后再次傳中門前,於海中路包抄到位,力壓韓國中後衛甩頭將球頂入球門死角,1-0中國隊率先打破僵局;

第26分鐘,韓國隊郭泰輝傳球被楊昊截下,楊昊搶在補防球員攔截前將球直傳郜林,郜林單刀突入禁區,面對出擊的李雲在從容將球打進對方大門,中國隊2-0領先;

深度比較:同樣是踢韓國,李鐵需要向高洪波學習什麼?

於海攻入中國隊第一球

第59分鐘,中國隊後場搶斷,曲波後場高速帶球突進,前場與鄧卓翔作了一次經典的2過1配合,鄧卓翔帶球突入禁區,利用變向過人連續晃過了3名韓國隊後衛,面對門將,鄧卓翔冷靜的將球送入遠角,3-0中國隊鎖定勝局。此球后來被人稱為“夠小鄧吹一輩子的進球”。

控球率:韓國63%,中國37%

射門統計:韓國射門23次,射正7次;中國射門6次,射正4次,進球3個。

比賽總結:完勝。

1、中國隊球員年齡結構合理,拚搶積極,與對手身體對抗完全不落下風,保證了比賽沒有處於中韓足球對抗一邊倒的習慣劣勢。所進三球,均為就地搶斷形成反擊打進。

深度比較:同樣是踢韓國,李鐵需要向高洪波學習什麼?

10年前意氣風發的中國隊

2、球員選擇,基本上是技術流佔主道地位。兩名後腰楊昊與趙旭日,攻守兼備,善於奔跑,鋒衛線上的鄧卓翔、曲波、郜林腳下技術出色,由守轉攻速度均十分迅捷,非常善於高速反擊。

3、主帥高洪波打造了純熟的防反戰術,雖然控球率與射門次數均不佔優,但反擊犀利而高效。全隊思想統一,在穩固防守的基礎上,執著地打對手的猝不及防。

4、除了攻進的三粒球外,中國隊還有兩次令人叫絕的反擊破門機會,上半場第40分鐘,楊昊後場斷球,第一時間長傳中路的趙旭日,趙旋即直塞中路跟進的郜林,形成單刀的郜林最後一刻捅射李雲在的球門,球稍稍擦在李雲在的指尖被擋出場。下半場開場僅10分鐘,仍是趙旭日,在中路斷球,然後準確地找到禁區後點埋伏的於海,於海卸下球橫傳門前,兩名中國球員同時包抄,差之毫釐。

本場比賽,中國隊全場6次射門,4次射正,3次破門,反擊質量堪稱中國足球歷史空前絕後。

深度比較:同樣是踢韓國,李鐵需要向高洪波學習什麼?

躊躇滿志的李鐵

兩相比較,高洪波至少有二點值得國足新帥李鐵學習借鑑

第一,選材不應該只把眼光盯在老將上,新銳才是一支球隊的希望所在。10年前的那支集訓隊,高洪波的主力陣容,平均年齡甚至不到24歲,但隊中仍然有曲波、杜威這樣的經驗豐富的老將擔綱。球員結構相當合理。而李鐵的那支集訓隊,首發陣容已經接近31歲。

其實這一點上,李鐵的認識或許有些誤區。因為他的老師裡皮,一直喜歡啟用老將。但平心而論,裡皮所處的位置不一樣,他不是本土教練,他的潛意識裡,在他的任期內,贏一場算一場,至於再遠的打算,“銀狐”這樣的老江湖,肯定不會做更多長遠打算。而且,事實證明,裡皮成了老將,敗也老將,正是因為他過份倚重馮瀟霆這些體力與精力已經嚴重退化的球員,中國隊在亞洲盃上被伊朗橫掃,天下人都看明白了這是什麼原因。

深度比較:同樣是踢韓國,李鐵需要向高洪波學習什麼?

裡皮一直都喜歡用老將,理由是沒有更好的球員

所以,在球員的遴選中,李鐵的做法是相當值得商榷的,尤其是新一屆國家集訓隊,23名球員,30歲以上的竟然佔了11人,接近一半數。全隊平均年齡,將近29歲。而我們的對手,還是堪稱魚腩的馬爾代夫和關島。

從這一點足以看出,李鐵選這樣一支有些暮氣沉沉的“老年隊”,其實,還是因為心裡不踏實,想求穩。但如果只看見眼前這一畝三分地,以後我們要打更強甚至第二階段的比賽,這樣老氣橫秋的球隊,能走得遠嗎?

其次,不論是442還是532,側重整體攻防還是防守反擊,國足一定要堅持走地面,堅持踢技術足球。看看十年前高洪波的國足,從前場的郜林、鄧卓翔,到中場的楊昊、於海,再到後場的馮瀟霆、榮昊,個個都是腳下技術出眾的球員。他們三球大勝韓國那場球,無論控球率與射門次數,其實均不如對手,但因為球員能拿住球,在由守轉攻的過程中,可以憑藉個人技術很好地分配、支配球,反擊質量當然會很高。

深度比較:同樣是踢韓國,李鐵需要向高洪波學習什麼?

李鐵選撥的隊伍就是不一樣

而再來看李鐵踢東亞杯的那支隊伍,全隊能拿住球的屈指可數,大多都是戰術純熟而腳下沒活的球員,在場上除了防守,無法反擊,因此,全場被摁在後場,只有捱打的份。

最後還有一點擔擾,李鐵的個性裡有份量不輕的江湖氣,忠肝義膽,愛憎分明。從他選擇隊員的人選上,我們都能閱讀出這一點。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何況還是一地雞毛的中國足球?希望李鐵在執教過程中,能夠更多地講究技巧和必要的藝術性,畢竟,這是國家隊層面而非俱樂部,無論意義和責任,都不可同日而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