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技術」3D打印模擬肺泡結構

----------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

美國萊斯大學和華盛頓大學採用立體光刻技術打印出含複雜血管網絡的模擬肺泡結構,並實現了血管紅細胞中的氧氣交換。

「前沿技术」3D打印模拟肺泡结构

3D打印模擬肺泡結構

人體器官通過相互交織的血管網絡實現物質運輸和交換,但這些血管結構精細複雜且常與其他管道交纏在一起。採用柔性水凝膠,通過立體光刻可打印出複雜精細結構,但由於缺乏合適的光吸收劑添加劑,可生成的圖案類型和分辨率有限。為此,研究人員用低毒性、易降解的食品色素檸檬黃為光吸收劑,提高打印分辨率;利用數學空間填充和分形拓撲算法,設計相互纏繞的複雜多管道系統模型;通過立體光刻打印出具有模擬肺泡結構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水凝膠。研究發現,打印出的水凝膠的體像素分辨率為5pl,注入紅細胞6小時內可經受超過10000次的通氣循環。

這項研究解決了人造器官中血管系統的製備難題,有望用於瓣膜、血管間轉運、營養物質輸送和宿主植入物等研究。

(藍海星)

1

無需人造支架的生物3D打印技術

2

灰度光固化3D打印功能梯度材料

3

偽3D打印的硒化錫熱電發電機

4

3D打印集成電子電路的個性化義肢

5

3D打印壓電超材料有望用於下一代智能基礎設施

「前沿技术」3D打印模拟肺泡结构
「前沿技术」3D打印模拟肺泡结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