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先後兩次嫁給八路軍,兩任丈夫都犧牲了,第三次結婚仍選軍人

梁振華結過三次婚,嫁的都是軍人。第一次結婚,新婚第二天,新郎就上戰場了,一個星期以後傳來噩耗:梁振華的丈夫犧牲了。第二次結婚,她和丈夫有了愛情的結晶,可就在梁振華快生的時候,丈夫犧牲了,她早產生下一個女兒,只活了四天就不幸夭折了……幾十年來,每年清明節她都要給兩位烈士上墳燒紙。

聽九十二歲的梁振華老人講,1939年,聶榮臻司令曾經在平山縣蛟潭莊居住,梁振華還是聶司令的房東呢。

女子先後兩次嫁給八路軍,兩任丈夫都犧牲了,第三次結婚仍選軍人

梁振華老人


梁振華告訴我,“大軍區”(指晉察冀軍區)走後,二分區司令員趙爾陸住在了她家。她也因此認識了警衛班班長趙三小。趙三小是山西崞縣(今原平)人,家裡窮,孤兒,從小給人家當長工,是趙爾陸的同鄉,1937年參軍,趙爾陸聽說後,把他調到身邊當警衛員。

在工作中認識後,趙三小和梁振華戀愛了。趙三小不好意思直接說,就讓他的連長找梁媽媽提親了。梁家人雖然不太願意,但看女兒態度堅決也只好同意了。在這期間,家裡人看兵荒馬亂的,早給她定了姑舅親,讓她嫁給傻子表哥,梁振華抗婚,把六尺布退了回去,找到區長去求援,最後區裡批准,她成為全區第一個成功退婚的人。

和趙三小確定了戀愛關係後,他們卻不能結婚,因為抗戰期間有規定,直到抗戰勝利,在張家口的趙三小給她寫信,向她正式求婚。於是,她騎著毛驢,從平山出發經阜平、行唐找到在滿城、易縣一帶打仗的部隊,就在部隊成婚了。

女子先後兩次嫁給八路軍,兩任丈夫都犧牲了,第三次結婚仍選軍人

配圖,圖文無關

婚後第二天傍晚,部隊就出發打仗去了。一星期後,趙三小的營長回來,新郎官卻不見蹤影,看著營長悲痛的表情,梁振華什麼都明白了……

趙三小(當時已是連長)的棺材抬了過來,戀愛幾年、新婚兩天的一對夫妻見了最後一面。梁振華當即決定,趙三小是孤兒,山西老家沒有親人了,她要把棺材運回平山蛟潭莊安葬。她的家就是烈士的家。

女子先後兩次嫁給八路軍,兩任丈夫都犧牲了,第三次結婚仍選軍人

部隊同意了這個請求,於是新娘子梁振華坐上拉棺材的大車,在茫茫大雪中,向著平山出發了,一村連著一村,在冰天雪地中,牛車慢慢地行走著,梁振華的心也被冰封住了,懷著巨大的悲痛將丈夫運回家,安葬在山坡上。(此後的幾十年裡,孤兒烈士的墳頭從未斷過香火,每年的清明和他的忌日,她無論在哪裡,都回來為趙三小上墳燒紙,祭奠英靈。)

過了一段時間,梁振華收到了來自部隊的一封信,原來是當年警衛班副班長毛明忠的來信。當時,四分區撤離蛟潭莊時,毛明忠也去找梁振華,但沒見到,於是把道別的話寫在她放在窗臺上的日記本上,匆匆離去了,毛明忠和趙三小一樣都喜歡梁振華。而今,毛明忠已經是營長了。

女子先後兩次嫁給八路軍,兩任丈夫都犧牲了,第三次結婚仍選軍人

毛明忠是山西定襄人,1937年參軍,也是孤兒。抗戰前家裡有老媽媽、弟弟、妹妹,在1947年,他回家尋親時,媽媽和弟弟早被日寇殺害,妹妹遠嫁,他又孤苦伶仃地回到部隊。戰友趙三小犧牲後,他一月一封信寫給梁振華,安慰振華,同時也表達他的愛慕之情……終於在一年之後,毛明忠和梁振華結婚了。不幸的是,在1948年的新保安戰役中,毛明忠率全營英勇衝鋒,犧牲在蔚縣。梁振華懷著孩子,即將臨產,卻聽到丈夫犧牲的噩耗,她萬分悲痛,早產下一個女兒,可惜烈士的女兒只活了四天就夭折了……

梁振華老人講到這裡,悲痛地掉下淚水,哽咽了很長時間。

女子先後兩次嫁給八路軍,兩任丈夫都犧牲了,第三次結婚仍選軍人

梁振華出了月子,立即去尋找毛明忠的墓地。她先找到部隊,部隊上毛明忠的好友劉連生給她畫了一張圖,把當時埋葬的地形、位置講清楚,她趕到蔚縣給毛明忠上墳。以後每到清明和烈士忌日,梁振華都去蔚縣祭奠。

新中國成立後,梁振華調北京工作。當她再次嫁人時,有著八路軍情結的梁振華又和一位軍人結合了。老人現在居住在北京,但每年清明節她都要和孩子們分別到張家口、蛟潭莊給兩位烈士上墳燒紙。

■文/改編自《尋找平山團》(程雪莉 著 作家出版社、花山文藝出版社出版)

女子先後兩次嫁給八路軍,兩任丈夫都犧牲了,第三次結婚仍選軍人

如果您對這本書的內容感興趣,可點擊下方直接購買《尋找平山團》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