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工製冷劑行業:面臨產能過剩、新冠病毒疫情雙重挑戰

2019年,放眼氟化工製冷劑行業,R22在上半年價格持續下探之後,受配額生產影響在10月之後迎來一波價格持續上漲行情。而R32產能嚴重過剩導致價格下探成本線,R410A因競爭力不及R32致使需求減弱。2020年,氟化工製冷劑行業發展態勢並沒有就此轉換風向,再加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迅猛來襲,氟化工製冷劑行業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一切要看家用空調等產業鏈下游生產企業復產之後的市場走勢,才能揭曉答案。


氟化工製冷劑行業:面臨產能過剩、新冠病毒疫情雙重挑戰

01

R22:配額支撐,價格歲末反彈

作為HCFCs製冷劑,R22早已納入淘汰名單,《蒙特利爾議定書》規定,發達國家將於2020年前全面淘汰R22,發展中國家則可以推遲10年,於2030年前全面禁用R22。目前,R22在中國正在進行配額生產。據生態環境部2018年12月24日發佈的《2019年度含氫氯氟烴生產和使用配額、四氯化碳試劑及助劑使用配額、含氫氯氟烴進口配額核發方案的公示》顯示,2019年R22的生產配額由2018年的274279噸減少為266821噸。

雖然配額減少導致R22不像R32、R134a、R410A那般產能嚴重過剩,但是縱觀過去的2019年,R22的價格也不是一路向好,而是經歷了“先抑後揚”的起伏反彈。據東嶽化工有關負責人分析,2019年在經濟大環境不景氣、家用空調冷年銷售不暢等利空因素的影響下,1~9月,R22價格整體呈現下滑趨勢。一直到10月初,受配額支撐,R22價格才開始回溫,之後一路高歌,至12月高價維穩。據瞭解,受2019年底配額緊張影響,R22價格自2019年10月以來不斷上漲,目前出廠價為17000元/噸,較2019年10月上漲了26%。

“展望2020年,

R22的配額量比2019年減少得更多,約為42000噸,如表1所示,商家挺價態度也比較強硬,R22價格將比2019年底更高。”產業在線氟化工分析師王明分析說。

氟化工製冷劑行業:面臨產能過剩、新冠病毒疫情雙重挑戰


氟化工製冷劑行業:面臨產能過剩、新冠病毒疫情雙重挑戰

氟化工製冷劑行業:面臨產能過剩、新冠病毒疫情雙重挑戰

氟化工製冷劑行業:面臨產能過剩、新冠病毒疫情雙重挑戰

02

R410A:競爭優勢漸失,價格跌破成本線

作為家用空調行業曾經替代R22的主要製冷劑,2019年R410A的市場環境卻沒有R22那般幸運,價格在成本線附近徘徊。《電器》記者蒐集製冷快報發佈的R410A價格走勢發現,R410A價格從年初的25000~25500元/噸,年底下滑到14500~16000元/噸,價格幾乎“腰斬”。

氟化工製冷劑行業:面臨產能過剩、新冠病毒疫情雙重挑戰

關於造成R410A價格下滑的原因,梅蘭化工有關負責人分析說:“R410是由R125和R32以1:1的比例混配而成的,2019年R125的價格高於R32,導致R410A的競爭力低於R32,這使得2019年本就不景氣的家用空調行業對於R410A需求更不及從前。另外,雖然R125價格高於R32,但是2019年都處於下滑通道,R410A成本支撐不足,導致價格下滑。”

2020年,R32產能過剩將更加嚴峻,R32價格下滑是必然,受其價格下滑影響,R410A價格也可能弱勢下行。另外,R410A空調系統成本高於R32空調系統,競爭優勢弱於R32,再加上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截至記者發稿,家用空調企業還沒有完全復產,需求不確定性很大,2020年R410A價格繼續下探將是大概率事件。


03

行業產銷業績下滑,形勢嚴峻

除了R22之外,大部分氟化工製冷劑價格的下行讓生產企業不得不在虧損邊緣“煎熬”。以東嶽化工、梅蘭化工、巨化集團、中化藍天等為代表的企業2019年的業績都受到氟化工板塊的拖累。

東嶽集團是氟化工製冷劑行業的龍頭企業,R22(年產能22萬噸)、R32(年產能6萬噸)、R152均有生產,R410A按需生產,大金、三菱、海爾、海信、格力等企業是其合作供應商。受到2019年氟化工產品價格下行和下游需求減弱,東嶽集團的2019上半年數據難言樂觀。報告顯示,2019年上半年東嶽集團收益為60.47億元,同比下降17.99%;毛利潤為17.12億元,同比下降30.9%;毛利率為28.31%,2018年同期為33.61%。

2020年1月18日,主推R134a、R22、R32、R125等氟化工製冷劑的巨化股份發佈了2019年度業績預減公告。2019年,巨化股份歸屬於上市公司的股東淨利潤預計與2018年相比減少11.8億~12.8億元,同比下降55%~5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事項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預計與2018年相比減少13億~14億元,同比下降66%~71%。關於淨利潤大幅下降的原因,巨化股份在公告中用6個關鍵詞概括為:經濟下行、產品市場需求減弱、行業產能恢復擴張、產品供過於求、競爭激烈、產品價格同比大幅度下跌。

此外,中化藍天、梅蘭化工、科慕等受訪企業普遍表示,受氟化工製冷劑價格下滑影響,2019年業績面臨巨大壓力。

對於2020年氟化工製冷劑行業是否還將延續2019年的發展態勢,《電器》記者採訪的多位氟化工製冷劑企業有關負責人均表示擔憂,一是因為疫情影響,二是目前家用空調企業還沒有完全恢復生產,市場需求還存在不確定性。加之R32、R410A供應過剩將繼續,因此2020年除了R22之外的氟化工製冷劑市場低迷發展已經達成共識。不少企業有關負責人表示,面對這樣嚴峻的市場環境,大企業可能會在拓寬產業鏈上發揮優勢,但是小企業的處境更加艱難,能否“挺過去”得看企業自身的實力。


04

疫情之下低負荷運行

無論如何,2020年開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都是各個氟化工製冷劑企業首先要共同面對的挑戰,如何應對,各企業都在有序推進中。

《電器》記者從產業在線瞭解到,目前主要的氟化工製冷劑企業中,巨化股份、中化藍天、東嶽化工、梅蘭化工等產業鏈較多的工廠不存在復工復產的問題,一直沒有停產,均維持低負荷生產;部分外購原料企業,如永和、三美、飛源、華安、魯西春節期間均停車,於2月10日後恢復生產;新龍、華氟、南氟、聖邦、凱爾氟由於行業普遍虧損,節前已停車。

氟化工製冷劑行業:面臨產能過剩、新冠病毒疫情雙重挑戰

對於氟化工製冷劑企業來說,雖然沒有停產,但受疫情影響,家用空調等產業鏈下游生產企業需求不足,再加上2月下旬交通運輸仍然存在問題,只能維持30%~50%的低負荷運行。

梅蘭化工有關負責人說:“江蘇生產基地外來的員工不多,基本上是當地的員工,開工後受疫情影響有限,但是銷售、採購受到疫情影響很大,因為原料運輸不進來,產品銷售不出去,生產線只能低負荷運行。另外,高速公路運輸基本沒有問題,但是由於好多省級和鄉鎮公路基本上沒有開通,距離終端客戶最後的5公里運輸還存在問題。”

對東嶽化工來說,當下受到疫情影響,交通運輸不是關鍵問題,下游需求才是核心問題,因為很多家用空調企業還沒有完全復產,疫情之後的需求是否可以回升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所以製冷劑的生產也只能是低負荷開車。

中化藍天市場發展中心總助龔文俊表示,雖然很多高速公路已經不限制出行,但是運輸司機,特別是危化品運輸的專業司機還很欠缺。對全行業來說,從上游原料到終端客戶的全產業鏈運輸都存在問題,可以說整個產業鏈目前處於“弱平衡”的狀態。中化藍天在積極恢復,全力保障正常生產,以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總的來說,氟化工製冷劑企業能否減少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下游需求能否反彈才是重點,但是記者採訪的大部分企業負責人普遍保持樂觀。他們認為,中國經濟繼續向好的形勢不會改變,待疫情結束之後,下游需求會反彈,這對氟化工製冷劑企業來說將是機會。

(電器雜誌 鄧雅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