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新意見:2年內建設“三個課堂”,將惠及這樣一批學生


日前,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為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的現實需求,進一步就加強“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和“名校網絡課堂”應用提出指導意見。

教育部最新意見:2年內建設“三個課堂”,將惠及這樣一批學生

那麼開設“三個課堂”能對農村基礎教育起到哪些針對性的作用呢?我們先來分析目前農村中小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短板,再來看“三個課堂”能否補齊這些短板。

教育部最新意見:2年內建設“三個課堂”,將惠及這樣一批學生

一、目前農村學校發展的瓶頸之一就是師資。

許多農村中小學由於辦學條件艱苦,難以吸引優秀教師服務農村教育,即便來了也很難留住他們。很多優秀的年輕教師把農村學校作為一個跳板,條件一旦成熟就進了城或報考公務員走了,所以農村學校由於師資缺乏,會出現開不出、開不足、開不好國家規定課程。

“專遞課堂”強調專門性,主要針對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缺少師資、開不出開不足開不好國家規定課程的問題,採用網上專門開課或同步上課、利用互聯網按照教學進度推送適切的優質教育資源等形式,幫助其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


“專遞課堂”由於利用互聯網同步傳遞優質教育資源,保障農村師資薄弱學校能開齊、開好部頒課程,讓農村孩子能接受全方面的教育,確保核心素質的綜合發展。

教育部最新意見:2年內建設“三個課堂”,將惠及這樣一批學生

二、農村學校教師的專業水平制約了教學質量的突破。

農村教師往往由於承擔的教學任務重,無暇在工作之餘充電學習,又加之學校經費有限,無法定期把老師們送出去進修提升,這些客觀條件限制了農村教師的專業水平的可持續發展,也直接導致制約了教學質量的突破。

“名師課堂”強調共享性,主要針對教師教學能力不強、專業發展水平不高的問題,通過組建網絡研修共同體等方式,發揮名師名課示範效應,探索網絡環境下教研活動的新形態,以優秀教師帶動普通教師水平提升,使名師資源得到更大範圍共享,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教育部最新意見:2年內建設“三個課堂”,將惠及這樣一批學生

“名師課堂”不僅使農村學生享受到優質教學,也能通過名師名課的示範效應,幫助農村教師專業迅速成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從而提升業務水平,有利於教學。

三、現時的城鄉教育仍有較大差異,需多維度共同發力縮小差別。

城鄉教育差異與經濟發展不平衡相隨相伴,在短時期內很難消除,只能儘量縮小。這些差異可通過網絡線上資源共享的方式,既經濟又迅速快捷地彌補縮小,

教育部最新意見:2年內建設“三個課堂”,將惠及這樣一批學生


“名校網絡課堂”強調開放性,主要針對有效縮小區域、城鄉、校際之間教育質量差距的迫切需求,以優質學校為主體,通過網絡學校、網絡課程等形式,系統性、全方位地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在區域或全國範圍內共享,滿足學生對個性化發展和高質量教育的需求。

按照教育部的規劃,到2022年,全面實現“三個課堂”在廣大中小學校的常態化按需應用,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的制度,將會有效地補足農村基礎教育短板,進一步實行教育資源均衡化,滿足農村薄弱學校學生的高質量教學需求,為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打下堅實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