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賣油如賣水,這一波大甩賣,是想撂倒誰?

楊力律師135607307


沙特開展原油價格戰,賣到西歐的旗艦機優質原油折扣提高到八美元,售價低到10.25美元。沙特面向亞洲客戶的中質石油售價降低了6美元。伊拉克也降低了5美元。這一降價行動,實際上是歐佩克的整體行動。

沙特阿美公司已經接到沙特能源部的命令,要求將在4月底前將原油產量有1200萬桶提高到1300萬桶。


其實沙特的目標非常簡單,那就是撂倒俄羅斯。俄羅斯的原油生產成本是17.3美元美元。而中東原油生產成本只有每桶九美元以下。

這種情況下,歐佩克的原油會大力侵佔原油市場,行業洗牌將不可避免。俄羅斯實際上早就向中國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合同金額高達2300億美元以上。但實際上,原油的大幅下降明顯會降低俄羅斯原油的吸引力。當然,俄羅斯並沒有關閉與歐佩克的合作大門。3月18日,俄羅斯還會參加歐佩克聯合技術委員會會議。會不會有新的交流妥協,還不好說。

那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美國的頁岩油遭殃最深。美國頁岩油的開採成本一般在40~50美元之間。即使不考慮前期投資成本,每桶開採成本也要在30美元以上。基本上美國頁岩油產能將會遭到沉重打擊。誰也不會一邊生產一邊虧損的。

實際上,中石油、中石化一樣跟著倒黴。 我國的原油生產成本大約是每桶29.9美元。我們即使所有原油生產的礦井都停產,還要考慮到人工成本呢。畢竟我國的原油對外依賴率已經達到了一半以上,雖然說油價降低是好事,但是過度依賴中東原油也會被掐住喉嚨的。所以,這也是對我國石油產業的一大風險挑戰。

總體來看,這一次原油降價正如沙特所說的,要完善歐佩克的原油市場價格支配權,這樣他們才會不斷抬升原油的銷售價格。世界各國的原油生產才會有序進行。


暖心人社


沙特真的有恃無恐嗎?

表面上看,沒有哪個國家的石油生產成本能與沙特阿拉伯相比:從沙特阿拉伯現有油田開採一桶石油只需2.80美元,而埃克森美孚和俄羅斯石油公司的成本分別約為16美元和20多美元。然而,沙特阿美它不僅僅是一家石油公司,而且是一家與沙特政府本身幾乎沒有區別的國家機構。

一旦你考慮到沙特經濟對石油生產的依賴,衡量沙特阿美日常開支的最佳全面指標可能是該國財政收支平衡價——即實現預算收支平衡的油價,目前高達83.6美元/桶,遠超美國和俄羅斯。俄羅斯的財政收支平衡價只有每桶42美元,為沙特的一半左右。而經過近年來的大幅改善,美國二疊紀盆地的頁岩油生產商也處於同樣的水平。

當然,以目前的價格,每個人都在賠錢。布油週一一度跌至每桶31美元,如果一場曠日持久的價格戰爆發,油價可能還會進一步下跌。這就要開始考慮這三名玩家忍受痛苦的能力了。沙特阿拉伯國債收益率目前為2.38%。儘管美國實施了制裁,但俄羅斯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週仍觸及2.56%的歷史低點。美國投資級能源債收益率雖然不高,但高收益級則飆升到了10.6%。由於現在每個人的投資成本都低於盈虧平衡點,這場鬥爭的贏家和輸家最終很可能取決於資本市場,而不是大宗商品市場。

很明顯,美國生產商在短期內將成為最易受衝擊的對象。而沙特不斷膨脹的預算意味著它是成本最高、最不穩定的棋手,因此玩不起“競次”博弈的持久戰。發動戰爭的國家往往希望戰爭在幾個月內結束,結果卻發現他們的對手比他們想象的更強大。如果這次演變成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莫斯科不太可能是第一個認輸的玩家。


楊力律師135607307


我認為沙特沒想撂倒誰,只是對俄羅斯發出一個警告。告訴俄羅斯現在要好好談判,回到談判桌來,否則就要跟你兩敗俱傷,反正我的成本是最低的,全球最低。

我不認為沙特有能力把俄羅斯撂倒,也不認為沙特有能力把美國的頁岩油打垮。

沙特的石油成本雖然是全球最低,只有不到十美元,但是沙特的財政支出也很高,如果油價一直維持低位。石油的收入是無法覆蓋財政支出的。

正是石油的出口,保證著沙特王室奢侈的生活,保證著沙特國內的穩定。如果石油出口的收入下降。那沙特國內的政局很可能會發生變動。即使王儲想降價,但其他的利益集團並不一定這樣認為,很可能在發生政變一類的事情。

而美國也不會看著沙特把油價降到這麼低。美國現任總統今天已經跟沙特王儲通了電話,要沙特減產,但是王儲給他的回應是1300萬桶。不僅沒有減產,而且比昨天的說法還要多了100萬桶。直接打了美國的臉。

但是這並不代表可以長期打美國的臉。畢竟沙特和美國是盟友關係。現在正在和俄羅斯在氣頭上,可以拒絕一次,但長期來看不能一直拒絕的,美國製裁沙特的方法有的是。

所以我認為不管是出於沙特的利益,美國的利益,還是俄羅斯的利益,油價不會長期維持低位。


莫水宏觀經濟


沙特是一個宗教的國家。分析一下是不是這次有戰爭。和宗教的關係。土耳其上躥下跳。和俄羅斯關係很僵。因為難民問題。與歐洲人鬧開了。沙特針對的是俄羅斯。是想用石油價格拖垮俄羅斯。讓大量的難民進入歐洲。最終的目的是。讓他們的宗教佔領歐洲。中美我應該聯合起來。制止這種瘋狂的行為。

這一場價格戰的本質是。宗教戰爭


用戶3333466512010


目前美國控制國際局勢,封鎖伊朗和委內瑞拉,不許他們賣石油。中國是石油進口國,目前只能從俄羅斯買油。我認為沙特打擊油價到30美元,意在打垮俄羅斯產油能力,摧毀俄羅斯經濟。國際油價低,俄羅斯無法維持生產,長期虧損。我國因進口石油成本過高,當國際油價低時,產品竟爭力下降,出口受阻。因此,高度懷疑這次又是美帝一石三鳥之計。


打板龍哥yyjjllong


沙特賣油比礦泉水還便宜,這一波大甩賣無疑劍指俄羅斯。


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沙特方面在前不久舉行的歐佩克+會議上,希望各成員國能繼續減產,在當前減產210萬桶/天的基礎上,再減產150萬桶/天,減產量達到總計360萬桶/天,沙特甚至願意額外減產更多,以維持國際油價,但該建議遭到了俄羅斯方面的拒絕,於是沙特採取了增產同時降價的措施。


市場經濟,幾家企業競爭,打價格戰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是常見行為。只要自己的成本夠低,或者能承受一定虧損,只需要堅持低價,把競爭對手熬死了就行。屆時擁有最大的市場份額,漲回去就能把虧損賺回來,一切都是自己說了算。


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要複雜的多,但是道理是一樣的。既然減產提價的要求沒得到相應,那麼幹脆直接大幅壓價,看看誰撐不住。


雖說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但是沙特的採油成本實在太低了,一桶不到9美元。這樣的成本優勢無與倫比,哪怕短時間收入低了,但是競爭對手一定更難受。


美國頁岩油的成本差不多一桶20美元左右,俄羅斯高加索和裡海約20美元,遠東和西伯利亞則高達30到40美元,顯然難以與沙特抗衡。沙特的一番動作,對美國也會產生一定影響,但是毫無疑問俄羅斯才會是最大的輸家。


俄羅斯當前經濟困難,石油價格下降就會影響到財政收入,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


是重新回到談判桌做出讓步,還是縱橫睥睨尋找盟友解決困難,留給俄羅斯的選擇並不多,向我國尋求幫助或者達成合作也是破局之道。


不管怎麼說,石油美元體系的建立離不開沙特,沙特跟美國的關係親近,俄羅斯才是兩者共同的對手。


財智成功


沙特想扳倒的,是美國的石油霸權。沙特和俄羅斯必須抓住機會,守住自己的錢袋子,對美國的石油霸氣野心進行阻擊。
(油井)

沙特和俄羅斯長期以來都是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石油出口國,他們的經濟命脈就是石油貿易。在過去幾十年裡,美國一直依賴中東,南美和非洲的石油。然而,美國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通過開採頁岩油和頁岩氣成為了一個石油出口國。

美國希望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掌握全球石油的定價權,增強美國的經濟實力和霸權地位。而沙特作為美國的盟友,歐佩克國家的領頭羊,一直被美國當調價槓桿使用。以往每一次減產,美國都能趁機補漏。長此以往,對沙特的國家利益非常不利。因此沙特為首的歐佩克國家在此次與俄羅斯減產談判失敗後,立即發起了石油戰,劍指美國頁岩油產業。
(石油鑽井平臺)

美國的頁岩油開採成本要遠大於歐佩克國家,如果石油的價格低於每桶40美元,美國的頁岩油企業就會非常難受。而如今油價有望跌破20美元,這意味著美國油企將虧出血本。

在如此可怕的虧損面前,美國的油企如果繼續採油賣油,只會虧得更厲害,到時候紛紛破產。如果不進行生產,他們的市場份額就會被競爭對手搶走。要知道俄羅斯,沙特,阿聯酋,尼日利亞等產油國都在拼命擴大產能搶市場,長此以往這些油企也要倒閉。

美國的頁岩油企業大多是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本來就很低。2014年沙特就曾對他們發動過石油戰,幸虧他們得到了美國政府的貸款才得以活過來。而此次,已經沒有人願意,沒有投資者願意將資金投到頁岩油領域,沒有人願意給他們貸款。
(沙特和俄羅斯唱雙簧,坑了美國)


如果沙特和俄羅斯不抓住這次機會,那麼當美國不斷提高技術和產量,降低頁岩油生產成本之時,沙特和俄羅斯就只能坐以待斃。

為了國家利益,盟友算什麼,照樣一刀切。


朱興子


原油行情分析參考:

消息面分析:原本市場對美國政府刺激計劃抱持希望,再加上及美國生產商大幅削減支出,這可能會導致產量下降,同時技術面的超跌反彈需求,給油價提供支撐;但目前有報道稱特朗普的下調薪資稅的計劃令美國財長姆努欽和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不滿,市場擔憂情緒再度升溫;再加上凌晨出爐的API原油庫存大幅增加,沙特方面有升級價格戰的意圖,油價後市下行風險仍存。

技術面分析:原油小時行情分析,下跌,MACD處於零軸上方,死叉,紅量柱萎縮,轉變為綠色量柱,K線受上方多根均線壓制,短期略微反彈,趨勢看空,短期阻力在34.82,如若突破此壓力位,則有望進一步上探37.96附近阻力,下方留意31.84附近趨勢支撐,若失守此位置,則偏向試探29.65附近支撐。


啦啦啦種太陽276


受新冠疫情和產油國之間談判未果影響,昨日,中東股市出現暴跌,其中科威特一度觸發熔斷。全球最大的石油巨頭,沙特阿美公司股價本週首次跌破原始發行價。市值跌幅超過1萬元人民幣。

不用說主要是沙特和俄羅斯的問題,而俄羅斯所持的石油,肯定鬥不過沙特,最終受益者還是美國[捂臉]




粵創投


發此次石油戰的最主要原因。很簡單,新能源對能源使用結構的衝擊是相當遠之後的事情,一兩次石油價格戰根本影響不到那麼遠。而且從價格戰的結果,我們也能反向再次證明開戰原因。那就是,頁岩油僅僅是戰術目標之一,關鍵戰略目標還是OPEC內,以及OPEC和非OPEC的傳統生產石油的競爭。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10月初,沙特面對頁岩油已經明顯萎縮、且市場份額已經鞏固情況下,又進一步大幅調低價格。幅度甚至是五年來的最大。

具體降價情況就是:沙特在10月4號,把銷往亞洲之所以這麼大幅度降價,完全因為即便在現在的低油價下,OPEC內部以及非OPEC國家傳統石油生產仍然對沙特具有巨大威脅。價格戰仍然沒到位。

就在沙特降價前,科威特、卡塔爾、伊朗、伊拉克等國家都進行了五年甚至十年最大的價格降幅。在這種已經排除了美國頁岩油影響的情境下,我們才能夠更清晰地看到,沙特打價格戰真正的劍之所向。因為這些對手仍然在威脅沙特的份額,所以才不得不繼續打下去。

市場普遍認為,由於中國買盤在迪拜現貨市場多次出手,大幅推高了迪拜現貨原油價格。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使得布倫特原油價格相對迪拜現貨價格的升水進一步收窄,則大西洋原油生產國,主要是安哥拉原油和尼日利亞原油將相對中東原油產生更強的吸引力。

安哥拉已經長期居中國原油進口的前列國家,僅在今年,中國從安哥拉進口量出現了明顯下滑,因此如出現了上述價格升水收窄,將更加不利於沙特原油鞏固亞洲市場份額。

根據中國和印度的進出口數據,中國前八個月從沙特進口的原油同比增長了8.3%,但是從俄羅斯進口量增長了28.3%,從委內瑞拉進口量增長14.6%,從巴西進口增長99.4%。

而印度前八個月從沙特進口增長11.2%,而從安哥拉進口增長43.6%,從尼日利亞進口增長29.9%,從墨西哥進口增長44.6%。

儘管從前八個月數據來看,沙特鞏固了中國和印度最大石油進口來源國的地位,但是其他國家和沙特的差距在迅速收窄。

說白了,現在沙特就是在使勁降價,保住生產規模,因為這樣才能像10月2日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在G20會議期間的講話,保住“對油田和能源的投資及其延續性”。

所以,沙特的戰略邏輯也很簡單,為了份額和產量,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至於頁岩油,誰讓它衝的這麼靠前,當然先收拾,只不過,後面還有那麼多對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