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總有些國人覺得美國好,俄羅斯壞?

最近幾年,時常能聽到“中俄結盟”的聲音,尤其是在中美關係趨於緊張的時候。在中國社會,確實不少人存有“聯俄抗美”的想法。不過,讓我更興趣的是,這種聲音每次一抬頭,就在國內輿論場遭到強大的反對和批評。

它讓我感受到,中國社會特別是精英層,對俄羅斯的芥蒂,更甚於對美國。

這是耐人尋味的。

其中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說法:第一,俄羅斯總共侵佔了中國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網上到處都是這樣的帖子,有的說是300多萬平方公里),歷史上與中國打交道時,表現出了極度的貪婪與不講信用。第二,俄羅斯現在與中國打交道時,不怎麼講情面,而是分毫必爭,在一些具體問題上對中國人不夠尊重,甚至蠻橫無理。

為何總有些國人覺得美國好,俄羅斯壞?

相對來說,中國人對美國的印象就好多了。首先,美國曆史上沒有侵略過中國,還在二戰中和中國人並肩作戰抗擊日本。飛虎隊比蘇聯紅軍的形象更正面些。其二,美國退還庚子賠款建清華大學、美國人幫助中國建了協和醫院等故事,在中國廣為流傳。

為何總有些國人覺得美國好,俄羅斯壞?

這樣的對比還可以列舉出更多,從表面上看都頗有說服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很多中國人對俄美的不同印象。但不得不說,它是一種強有力的誤導。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進行了赤裸裸的侵佔與掠奪,因為各種主客觀原因,加害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性質是一樣的。一群都是強盜,強調哪個強盜更好一些,哪個強盜最壞,這有什麼意義呢?這段屈辱史給中國人最大的教訓是,落後就要捱打,中國必須強大。

中國要強大,就要面對現實,面向未來。

對中俄關系,中國需要抓住幾個大的現實。

第一,中俄沒有領土糾紛,所有邊界問題都已妥善解決。對擁有長達4000多公里邊界線的兩大鄰國而言,這是值得雙方萬幸的事,是中俄友好的剛性基礎。

第二,當前俄羅斯戰略上處於對西方的守勢。

必須承認,俄羅斯與西方的摩擦與衝突,客觀上增加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中的迴旋空間。在地緣政治大博弈中,中俄有相互倚重的需要,也有這個意願。

為何總有些國人覺得美國好,俄羅斯壞?

第三,在可預見的將來,無論是地緣政治,還是意識形態方面,中俄對彼此都沒有“野心”。尤其俄羅斯現在以及將來,都沒有支撐這種野心的實力。中俄力量對比正在經歷難以逆轉的此消彼長。

第四,中俄之間在相互倚重的同時,也存在相互戒備的一面。相對而言,中國對俄羅斯的戒備有很多情緒性的因素,而俄羅斯對中國的戒備更多出於現實利益的考量。對中國來說,化解俄羅斯對中國的戒備,是外交工作的一項當務之急。

在這四大現實的基礎之上,不難得出判斷,中俄仍要加強戰略合作。中國國內輿論應該警惕妖魔化俄羅斯的傾向,這會惡化中俄合作的輿論環境,最終傷害到中國的國家利益。中國需要避免讓先入為主的成見,成為外交選擇的障礙。

應看到,建立在歷史細節上的整體印象,一定是不準確的。部分的真實,比完全的謊言更具破壞性。對待歷史,中國人決不能表現得像怨婦一樣。

我想強調一下,“聯俄”不是為了“反美”或者“抗美”,而是為了建立更穩定的中美關係。對中俄走近,美國會不高興的擔心是多餘的。相反,中俄關系牢固,美國才會更加尊重中國的國家利益;而中俄關系惡化,中俄雙方在美國外交中的份量都會下降。

為何總有些國人覺得美國好,俄羅斯壞?

用“好”或“壞”對一個國家做人格化的道德判斷,在社會輿論中非常普遍,卻是十分不恰當的。說俄羅斯或美國是個“壞人”,可以找到無數個理由,同樣,說俄羅斯或美國是個“好人”,也可以找到無數個理由。實際上,俄羅斯就是俄羅斯,美國就是美國,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美國,說到底都是為了維護自己利益的國家。

不難感受到,與俄羅斯相比,美國對中國是有“野心”的,就是想最終“西方化”中國。美國毫不掩飾對中國政治體制的不接受,以一種傳教士的偏執和耐心,用讓人眼花繚亂的手段,來推動中國體制的演變。至於這種演變很可能會造成中國的動盪,美國並不在乎。任何時候,白宮都不可能比中國共產黨更關心中國人民的民生與人權。對這一點,中國人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中美關係的複雜性高於中俄,俄美之間同樣存在複雜的博弈。在中美俄這個大三角里,中國的位置並不算差,而爭取主動的一個關鍵,是維持堅定的中俄戰略關係,和美國做到鬥而不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