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暴雨是因為動了這隻鎮水神獸?官方一臉嚴肅迴應


這幾日,中國四川各地普降大雨,期間,一則標題為《把金沙遺址博物館的犀牛搬還原》的市長信箱的留言,刷爆了成都人的朋友圈。信中說,石犀是老祖宗流傳下來鎮水的神獸,希望政府能夠將它搬回原地天府廣場,這樣大雨就可以終止了。那麼,這個神獸到底有何神奇之處呢?據瞭解,2013年1月8日,考古人員在成都天府廣場鐘樓原址發掘出一頭近3米長的石獸,就是這頭神獸石犀,相傳為李冰治水時期的鎮水神獸。圖為考古現場。

據瞭解,這個石獸重見天日也經過了一系列的過程,1973年11月,成都電信大樓開建,工程人員發現一塊大“石頭”,當時設備有限,因此沒有發掘。2010年10月,成都作家謝天開在翻閱史料中發現,修建電信大樓時曾挖掘到一隻石獸。2012年年底,四川大劇院即將在鐘樓原址開建。帶著千年石獸的傳說,考古隊員正式進場勘查發掘。12月16日,考古人員終於發現石獸蹤跡。

考古人員進場實施勘探發掘,一頭近3米長的石獸重見天日,因其外形模糊,無法辨別是何種動物造型。當時,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負責人表示,石獸究竟是何動物造型,以及年代和來歷需要進一步考證研究。後對該出土石獸進行清理和修復工作,盡力呈現最真實的文物原貌。根據層位關係和坑內共存遺物的時代特徵,專家初步判斷石獸的埋藏時間約在蜀漢末至西晉,製作和使用年代當在秦漢時期。


2013年1月25日,這一重達8.5噸的天府神獸,搬進新家——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由於環境改變,以及確保運輸途中完好無損,萌獸穿上了四件“衣服”。

工人們正在對約8噸重的石獸進行吊裝作業前的準備。

約8噸重的石獸成功吊離四川大劇院工地現場並運往金沙。 對於民眾在市長信箱的信件,成都市文廣新局回應稱,2013年1月,石犀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發掘出土,為配合2013年太陽節燈展,石犀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進行了為期20天的短期展覽。2016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已將暫存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的石犀移交給成都博物館。石犀現作為重要展品陳列於成都博物館展廳中,一直沒有離開過成都天府廣場。

目前,還缺乏確切的資料證明該石犀就是李冰鎮水的神獸。第二,該石犀與水患有無直接關係,尚缺乏科學論斷和事實依據。1947年和1981年成都曾遭遇兩次特大洪災,造成巨大的人員財產損失。這兩次特大洪災爆發時,石犀仍塵封在天府廣場地下。

如今,這隻神獸位於成都博物館內。據博物館稱,根據《華陽國志》的記載,傳李冰治水時,曾造五頭石犀厭水精。而博物館這頭石犀,它長3.3米,寬2.1米,高1.7米,重約8.5噸,形狀似犀,整體雕刻風格粗獷古樸,作站立狀,軀幹豐滿壯實,四肢粗短,下頜及前肢軀幹雕刻捲雲紋。體型巨大的犀牛是迄今發現的中國同時期最大的圓雕石刻,石犀憨萌的外表莫名讓人覺得可愛,市民們親切地稱它為“萌牛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