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老街!再見華陽

再見老街!再見華陽

松江有句古話:“東到華陽西跨塘。”說的是松江十里長街的起點和終點。此話在三四十年前的松江可謂家喻戶曉。曾經的華陽老街是十里長街的起點,如今的華陽老街正在改造中。

再见老街!再见华阳

曾經的華陽老街

據說,華陽之名,源於華陽橋。清光緒五年(1879)《重修華亭縣誌》有載華陽莊,始有華陽之名。保、區莊之名於民國元年(1912)廢除。又據2011年出版的《車墩鎮志》載,民國始有華陽鎮;解放後先後出現華陽鎮、華陽街道、華陽村、華陽街道居委會等其華陽之名與華陽橋之名相雜而用。

華陽橋集鎮(現稱華陽街)有一大景觀,五座老壽星級的石橋,被列入區級文物予以保護。由西向東依次為:撥雲橋、廣濟橋、永濟橋、錢家橋和三里橋,均橫臥於鹽鐵塘之上。石橋古樸、端莊、典雅。

再见老街!再见华阳
再见老街!再见华阳

故,華陽以橋而名。

如今的華陽老街

通過一條朝陽路,T字路口盡頭是華陽橋學校,學校旁的一座小橋將老街分為兩段風景。

再见老街!再见华阳
再见老街!再见华阳再见老街!再见华阳

現在留在華陽老街的,大多都是老人。理髮店裡發白的座椅提醒著偶爾經過的路人,這條老街真的不再年輕。

再见老街!再见华阳再见老街!再见华阳
再见老街!再见华阳再见老街!再见华阳

透過一扇門一扇窗小條小巷子,看著滿地的瓦礫,感慨萬千。

▼路邊拆去的大樓

再见老街!再见华阳再见老街!再见华阳
再见老街!再见华阳再见老街!再见华阳
再见老街!再见华阳再见老街!再见华阳

橋東邊兒生活氣息更重一些,能見著伸出的晾衣杆上隨風起舞的衣服。學校周邊的幾面牆上貼著標語。

▼看著像上個世紀的宿舍樓

再见老街!再见华阳再见老街!再见华阳
再见老街!再见华阳再见老街!再见华阳
再见老街!再见华阳再见老街!再见华阳

未來的華陽老街

如今,華陽老街正在進行老城改造。未來,華陽老街將被打造為明清建築風格、江南水鄉特色。

再见老街!再见华阳再见老街!再见华阳

其實,未來的華陽老街已“初露端倪”。華陽老街上的華景公寓,青瓦白牆,寬闊的小區通道,處處透著乾淨整潔的新面貌。不遠處步行新街也正展現華陽全新的魅力。

再见老街!再见华阳再见老街!再见华阳
再见老街!再见华阳

青瓦白牆、古橋古宅,華陽老街正迸發出勃勃生機,讓人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