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駝嶺一戰,大鵬已是長生不老為何還要抓唐僧?背後有什麼祕密?

取經的途中,要說最為困難和兇險的一次,那就非獅駝國的經歷莫屬了。可以說,國中的獅子精、白象精、大鵬鳥三妖,差點兒沒把咱們的大聖爺給收拾哭嘍。以往的妖怪頂多也就佔個山頭,要麼就是闖個皇宮霸佔個龍椅幾天,可能夠聚集妖怪聚集出一個小型國度的,翻爛全書,也就獅駝國一處了。你想,幾萬小妖烏壓壓的一片,這都能組建軍隊了,抓個唐僧還不是分分鐘的事兒。加上這三個妖怪法術出奇的高超,也是靠實力吃飯的主,甚至最後還驚動了天庭和靈山共同擒拿,逼得如來親自出面才算解了這場災厄。可見過程之艱難。

獅駝嶺一戰,大鵬已是長生不老為何還要抓唐僧?背後有什麼秘密?

不過,這三隻妖怪中,無論是資歷還是實力,大鵬鳥都是要穩居第一的,可他卻屈身於獅精和象精之下,稱是個“老三”。而且,大鵬鳥的修為已然擺脫了生死之苦,也無需再吃唐僧肉這種輔助“長生”的存在,因此,他擒拿唐僧、甘居三弟的原因就值得深思了。大鵬的身世同孔雀一樣,皆為上古時期鳳凰神獸的後代,只不過孔雀為長,大鵬為幼而已,但血脈卻是純正的。對比下孔雀的實力,在大雪山頂,只一張口,就令得剛得丈六金身的如來站立不穩,一下就給吸進了肚中。由此可見,想必大鵬鳥的實力也定是不弱的,畢竟在還沒有如來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於世間修行了。後來,如來從孔雀腹中破開脫身後,受到眾位仙家勸阻,說什麼既是從腹出,孔雀也算是生母之位,殺母則不符合清規戒律。於是,如來乾脆認了孔雀為佛母,而身為孔雀弟弟的大鵬鳥也就名正言順的成為了佛舅。

獅駝嶺一戰,大鵬已是長生不老為何還要抓唐僧?背後有什麼秘密?

但身為佛舅的他,卻很清楚自己的位置不過是個虛銜,且身為上古神獸的他,自然也是不甘於被人所控制的。因此,真正能夠吸引到他的,並不是這樣看似崇高的身份,而是足以與天庭和靈山分庭抗禮的力量,重獲“上古之榮光”。而作為孔雀的兄弟,大鵬鳥自然也有著能夠領導妖族的資本,這才在與獅精、象精的號召下,順順利利的吸收了各方的妖魔鬼怪而建立了國度。但是,佔盡了天時與地利的大鵬鳥,也深諳“人和”的道理,這也是他為什麼甘心居於老三的原因,畢竟如果他這樣的人都甘願當了老三,那麼獅精和象精也不會有什麼不服,並且會更加的團結,只要凝聚了“妖心”,接下來的事情就要交給時間了。而唐僧肉這個東西,他雖然不需要,但另外兩個兄弟卻是十分需要的,給文殊和普賢當坐騎也未必就擁有不死不滅的能力,因此,大鵬抓拿唐僧最主要的目的,還是以其當誘餌,牢牢地拴住眾妖們的心,起到安穩控制妖界的作用。這樣看來,活了幾百萬年的大鵬其心機果真不是蓋的。

獅駝嶺一戰,大鵬已是長生不老為何還要抓唐僧?背後有什麼秘密?

但可惜的是,大鵬機關算盡,卻終究忽略了“揣而銳之,不可長保”的道理,樹大招風說的就是他。和姐姐孔雀一比,孔雀並非一心向佛,反而依舊自由自在的戲耍,以至於最終導致其子一死一傷,而如來卻不管不問,明顯就是在警告她要懂得收斂。因此,大鵬建國如來可以不管,吃的人骨頭在門前堆積成山如來也可以不問,但那昭然若揭的野心就不是如來所能夠容忍的了,統歸就一句:玩可以,但不準玩火。很顯然,大鵬的這把火沒燒對地方,反倒是還把自己給燒著了,同時連累了自己的兩位“妖哥”。值得一提的是,在降服這三個妖精的時候,佛界方面幾乎是“傾巢出動”,就連如來都親自前往督戰,聲勢之浩大非一般人所能想象得到。然而,如此大的排場,可降服的過程也就跟蜻蜓點水一樣,兩位菩薩一經現身,獅子精和白象精就乖乖的現出了原形,而大鵬也隨即被如來給收走。

獅駝嶺一戰,大鵬已是長生不老為何還要抓唐僧?背後有什麼秘密?

可細細想來,佛界之所以排開如此的場面,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說白了,就是做給旁人看的,如來必須讓大鵬認識到他所面對的是怎樣的一個實力團體,讓其不臣之心徹底死掉,今後也不敢再掀起什麼風浪,在懲告大鵬的同時,也震懾了整個妖界,總結一下就是:當妖好好的當,別過多的去關注不屬於你們的東西。同樣的,做人也是這樣,只要不觸碰到他人的底線,一切都還是可以好好說的。由此可見,底線這個東西,不管是在三界的哪一界,都是最為敏感的存在。(原創作品)

獅駝嶺一戰,大鵬已是長生不老為何還要抓唐僧?背後有什麼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