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朝為何不在二十四史中,西夏先祖姓拓跋,為何西夏國主姓李

西夏王朝是由党項族人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起的政權,歷經十多位皇帝,享國一百八十九年,唐朝時期,西夏王朝的先祖党項族首領拓跋赤辭帶領党項族人活躍在中國大西北地區,党項人居住的地區和當時威脅唐朝統治的吐谷渾緊緊挨著。

西夏王朝為何不在二十四史中,西夏先祖姓拓跋,為何西夏國主姓李

極盛時期西夏疆域圖

太宗皇帝賜國姓“李”於党項族首領

西夏王朝為何不在二十四史中,西夏先祖姓拓跋,為何西夏國主姓李

魏國公李靖

唐朝貞觀年間,“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命令魏國公李靖親率六路大軍北上討伐吐谷渾,党項族人為唐軍讓路,使得李靖的六路大軍順利直達吐谷渾大本營,不費吹灰之力就滅了長期威脅中原王朝統治穩定的吐谷渾,党項族人看到唐朝軍隊的強大,誓死效忠唐朝,太宗皇帝賜國姓“李”於党項族首領拓跋赤辭,至此以後,党項族人首領拓跋氏改姓李,一直傳承下去。

西夏先祖党項族人:先後臣服於中原王朝

西夏王朝為何不在二十四史中,西夏先祖姓拓跋,為何西夏國主姓李

党項族人生活照

党項族人原本一直居住在四川松潘高原一代, 唐朝強大時歸順於大唐,因吐蕃諸部的崛起,党項族人時常受到吐蕃人的侵擾,得到唐王朝統治者恩准後党項族人開始內遷,盤踞在陝北一代,党項族首領拓跋思恭因平亂有功被唐王朝統治者封為夏州節度使,拓跋思恭的軍隊封為“定難軍”,党項族人先後臣服於強大的唐朝、五代交替出現的諸多朝代,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後,又臣服於宋朝。

盤踞十六國胡夏國建立者赫連勃勃大王建造的城池:堅不可摧

西夏王朝為何不在二十四史中,西夏先祖姓拓跋,為何西夏國主姓李

夏州

党項族人盤踞的夏州是十六國時期大夏國的地盤,夏州城池是由大夏國政權的建立者赫連勃勃大王命人建造,過了五百年的歲月城池依然堅不可摧,後唐明宗命大軍收復夏州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城池的堅固。

党項族:以連遼抵宋之戰略獲得生存機會

西夏王朝為何不在二十四史中,西夏先祖姓拓跋,為何西夏國主姓李

西夏皇帝太宗李明德

北宋王朝建立,太宗皇帝一心要吞併夏州,夏州被北宋併吞後,党項族人首領李繼遷因為不願投降而再次立國,當時崛起於白山黑水間的契丹八部開始在耶律阿保機的帶領下走向統一,太祖阿保機建立大遼,大遼國日漸強大,李繼遷帶領党項族人依附於大遼,還受到了遼帝的冊封。

李繼遷採取籠絡遼國,抵禦大宋的方式,使得党項族人獲得了生存和發展的機會,陸續佔領蘭州及河西走廊地區的大片土地。

李元昊:關門稱帝,建立西夏

西夏王朝為何不在二十四史中,西夏先祖姓拓跋,為何西夏國主姓李

西夏王朝建立者李元昊

在北宋和遼兩個大國的庇護下,党項族人的勢力得到了大力發展。

李德明統領党項族人後繼續臣服於北宋和遼國,李德明在位的二十年時間裡先後多次征戰甘州的回鶻族人,一直吃敗仗,其子李元昊一舉將回鶻人打敗,夜落隔可汗拋妻棄子倉皇出逃,家屬皆被李元昊俘虜,回鶻族人也歸順了党項。

瓜州本就準備依附李明德,李元昊時代瓜州併入了西夏的版圖,党項族人以五州之地發展到二十州,勢力日漸強大。

李元昊即位後,開始拒絕大宋的冊封,公元1038年,李元昊關門稱帝建國,當時的北宋和遼並沒有承認李元昊的稱帝建國,李元昊即位,即夏景宗,漂流浪蕩了二百多年的党項族人正式建國。

中國歷史二十四史中並無西夏:西夏史存在於宋、遼、金史中

西夏王朝為何不在二十四史中,西夏先祖姓拓跋,為何西夏國主姓李

遼、北宋、西夏形勢圖

二十四史是中國古代各朝撰寫的二十四部史書的總稱,是被歷朝歷代認為正統的史書,又稱為“正史”。

西夏王朝並沒有在二十四史中,這又是為何?

從唐朝開始歷朝歷代都有為前朝撰寫史記的貫例,唐朝為隋朝修了史記,元朝建立後,分別為宋、遼、金修了史記,在元朝看來宋、遼、金是中原正統王朝,西夏則不是,西夏史則是在遼、金、宋史中的列傳中提過,我們今天瞭解西夏史也是從歷朝歷代的史記中尋找資料,西夏並沒有自己獨立的史記。

若是從党項族人建立部落統治開始算起,到党項族人建立西夏直到西夏被滅,党項族人整整在歷史的大舞臺上活躍了三百五十多年的時間,在歷史上有不可磨滅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