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數年”詛咒,超級中學大起伏

“奇數年”詛咒,超級中學大起伏

“奇數年”詛咒,超級中學大起伏

無言升學新講堂第四講

北京高考,分子在拼,分母愛誰誰,呈現了一種半拼的狀態。

所謂分子與分母,簡單描述便是重點中學與非重點中學的區分。

眾所周知,即便是重點中學也有差別。

在北京,由於名校眾多,重點中學可以區分為超級中學、強市重點、強區重點及弱市重、弱區重,這樣四類重點校,強弱各有差,我們今天更多的討論名校高考現象。

長期以來,北京高考有一個顯著特點便是:超級中學決定超級高考。

所謂超級高考,意思是高考考入名校的數據很漂亮,以北大清華錄取人數為重要指標。

但北京超級中學的概念隨時間推移而有變化的,北京家長往往因自己升學年代距今間隔10年以上而對眼前情況有錯覺,有一部分人的錯覺尤其嚴重,因為他們的認知還停留在北京1990-2010年的歲月裡。

“奇數年”詛咒,超級中學大起伏

上圖是2009-2019年北京高考報名人數變化圖,考生人數的減少對北清名額的減少影響不是很大。

“奇數年”詛咒,超級中學大起伏

超級中學,在2000年以前,僅僅指四中、實驗中學。

最有名的例子是高曉松作為清華大學子弟,捨近求遠,放棄清華附中去城裡讀四中——那時還沒有建成四環路,更沒有五環路。

高曉松所在班被稱為“北清班”,意思是他班裡的同學不出意外,都能考上北大或清華。

但自2004年高考開始,人大附中憑藉仁華學校第一期學員出色的高考成績而崛起了,徹底改變了北京高考舊有生態。

“奇數年”詛咒,超級中學大起伏

北京2所超級中學最近19年北清錄取人數變化曲線

超級中學從城區雙雄進而變成海西雙雄對決,一直到2010年人/四雙雄仍然在北清錄取人數上具有巨大優勢。

“奇數年”詛咒,超級中學大起伏

自2011年以後,北京高考高端競爭又出現了新變化。

逐漸的,傳統超級中學的壟斷現象在被瓦解,一方面遭遇十一學校等新生力量的挑戰,另一方面也遭受到很奇葩的“奇數年”咒符的詛咒。

我選取了九所名校在2011年-2019年期間考取北大清華的人數,依據前輩家長們精心收集的信息,不完全之處,按相鄰年份的信息做了加權處理,以免圖形破裂。

“奇數年”詛咒,超級中學大起伏

北京九高中9年高考北清錄取人數走勢圖(傳言版)

2011年-2019年9個名校高中考取北大清華(傳言)的人數,由於很多傳言的信息很難去除北京大學醫學部、清華大學工藝美術學院的人數,因而只能作為家長的參考。

如果以9年為維度,九所名校的排名如下:

“奇數年”詛咒,超級中學大起伏

2011年-2019年9名校考取北大清華人數圖(傳言版)

從圖三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人大附中一枝獨秀,4中、清華附中、實驗中學、十一學校,構成第二陣營,其餘四校構成第三陣營。

但對現在高中家長們來說,9年的考察尺度太大了,高中家長更關注最近幾年發生了什麼,對自己孩子將會產生什麼影響,於是我們進一步考察最近3年的情況。

下圖為2017年-2019年9名校考取北大清華的人數圖。

“奇數年”詛咒,超級中學大起伏

2017年-2019年9名校考取北大清華人數(傳言版)

從這張圖中可以看出,第二陣營、第三陣營的組成並沒有發生變化,只是每個陣營各有1、2個學校的名次在下滑,均不約而同地下滑了兩位。

與2019年的排序相比,僅僅是師大二附中的排位在2019年下滑了2位。

名校名次升降一兩位,並不值得大呼小叫,某附中持續下滑才是相關學校家長心中的big痛。

而對更多家長所需要關注的是名校高考成績連年起伏不定,尤其是有奇數年低谷現象,究竟是怎麼回事。

從九名校高中9年高考北清錄取人數走勢圖(傳言版)中,可以看到越是排名靠前的學校,奇數年低谷現象越明顯,雖然人大附中2019年高考北清錄取數據很好看,但實際裸考成績並不理想。

我在上一篇文章《北京重點高中排名及花邊瑣事》中,提到的劉姥姥訪談錄中談到的今年高考前的最後2個月大挽救。

很多同學從狀態不好而奮起,最後靠加分進入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

那篇文章同樣提到,清華附中今年有2位同學考入北京大學,但有88位同學考入清華大學,以致於其他學校考清華大學很難考。

“奇數年”詛咒,超級中學大起伏

依據2019年考入的清北人數,我對這幾所超級中學有這些觀察:

一.北大附中在9校中的表現最特立獨行。除13、19年出現低谷以外,15年、17年反而逆其他學校而出現高峰。

師大二附中長期困擾於生源,一方面其生源主要來自師大子弟及狹窄的德勝學區——“聞風熱”僅僅到達初二,緩不濟急;另一方面則還有嚴重的尖子生流失現象,不過,同樣也有奇數年波動現象。

二.8中、101中,今年高考出現大面積上升現象,可喜可賀。

8中、101中拉近了和西城雙超級中學在北清錄取人數上的差距。

這兩所學校中考所吸收的生源,多數分佈在各自區排1000-1500名之間,這個區段的學生在中考階段屬於優秀學生中的中後段,群體的可塑性強,經過培養以後具有衝擊北大清華的實力。

三.位於西城區的雙超級中學奇數年低谷現象最明顯。

這兩所名校原本是北京市的超級中學,但連續很多年已經拿不到北京最強悍的生源——海淀尖子生了,高曉松之類的現象不再有。

整個西城區,自身的生源又先後受到2012年滅奧、2014年房教改的兩次大規模衝擊,初中優質生源最先瓦解,而中考招生從全市範圍招到的數量偏少,僅2位數,更多的還是以本區生源為主。

以目前狀況看,保持高排名的均分易,再現昔日輝煌難。

四.十一學校近三年的走勢也完全不同於奇數年低谷現象,呈現的是奇數年奇蹟。

隨著新校長的接手,十一越來越接近於超級中學的成績,十一中學強大的競賽培養能力,毋庸置疑。

去年受挫於綜合成績尤其是文科成績不理想,今年一舉翻身,連文科成績也扶搖直上。但是否能成為京城第二霸,有待實踐檢驗,我個人傾向於認為,在貴爺的支持及田校長的領導下,成功幾率不低。

五.清華附中這兩年考取清華大學的人數一直居高不下,是悶聲發大財的典型。

這背後有很多因素已經固化,因而以後,最不易受到奇數年現象的衝擊。但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錄取之比超過44:1,這本身說明了很多問題,學校教學以外的因素明顯喧賓奪主了。

六.從數據上看,人大附中今年沒有受到奇數年影響,除了劉姥姥力挽狂瀾這一最有力的理由外,強大的博領、自招加分的群體實力也發揮了威力。

以往偶數年的裸考成績好,加分不起作用,但在考運不濟的奇數年,加分作用就特別大,比如,一個671分的理科學生有10分加分就可以被北京大學錄取,打敗了了679分但沒有加分的很多競爭者。

從各方面的資料訊息看,人大附中今年獲得加分的學生人數遠超過100人。

這好比學校憑藉競賽生源高度聚斂在手的巨大優勢,構築了一道堅強的防波堤,防止外來的無形大手對自己學校高考成績的巨大幹預。

“奇數年”詛咒,超級中學大起伏

無形的大手,又是啥?

圍繞著奇數年低谷現象,我首先能想到的是一些列疑問:

第一個疑問是,北京高考奇數年減招了嗎?

答案是沒有,至少沒有大規模減招,但有M(民)D(大)F(附)Z(中)現象。

第二個疑問是,名校不約而同低谷,那些低谷年誰受益了?

答案顯然是非名校受益,也就是不在名單裡的MDFZ及市屬重點受益。

第三個疑問是,為什麼這麼多京城名校年年波動?

很難一下子找到答案,我們用排除法:

首先排除學校教學頻繁出現波動現象,理由是老牌名校教學質量高歷史積澱雄厚,不可能出現這麼頻繁的年度波動。

其次,考察當年考題難易程度。

考題難,對教研實力強的名校有利,考題易,對非名校孩子追分有利,但對有大量加分護持的學校更有利。

小白家長還不能理解,其實道理很簡單,分差拉開不大的時候,10分加分更能增加考取北大的幾率,從人大附中最近四年的高考北清錄取人數變化圖形結合實際情況看,這種說法顯然是成立的。

但2011年-2016年的波動,則沒有看到明顯的加分護持現象。那時候的無形的手是什麼,從考題難易上不容易判斷。

再其次,生源的影響有多大?

生源的弱化,對西城雙雄2019年的衝擊毫無疑問是非常大的。但之前的高考生源,都是滅奧之前的拼奧數時代培養的優秀生,對北清錄取人數的整體影響不大。

最後一個疑問,這是有人在操控,還是上帝的手在撥弄?

我是無神論者,秉持的是科學史觀,從來不在文學故事書之外相信這麼大規模的巧合是隨機生成的。

但如果是真有人在操控,又圖什麼呢?

奇數年打壓超級中學,為了教育均衡。

偶數年則因為奇數年打壓力度過大而不得不放誰一馬或同時放了幾匹馬。

這是真的嗎?

這種想象非常非常奔放,小升初困囧中的家長多半會情不自禁地聯想到最著名的升學陰謀:小升初時生填坑。

為了教育均衡,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作為剛剛復活公號的我來說,無法替任何一方背書,我在努力尋求真相,也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家長和我一起協力尋求真相。

高考是大家的事情。

為了孩子們,我們需要真相。

無言

京城知名教育博主,微信公眾平臺“無言升學新講堂”創辦人。

公認育兒有成的爸爸典範,少時受木村久一思想影響,立意於子女的早期培養,並於生子之後付諸實踐。在陪孩子升學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並樂於指導周圍家長,被家長們稱為“升學的指路明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