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得了癌症後,有些兒女希望老人早點死,這是什麼心理呢?你怎麼看?

漠北的楓葉


老話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是見慣了各種生生死死的,還真的沒有見過幾個希望老人早點死的,人性本善,父母對於子女來講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任何子女盼著親人死的。

曾經見過這個一個非常深刻的粒子,老人僅僅才59歲,三世同堂,來醫院的人絡繹不絕來看他,孫子、兒子、同輩的兄弟,當時進來的時候已經晚期不能行動了,偶爾吐血,吐出來的還有血塊,食物不能吃,喝水也不行,非常嚴重,在醫生下了病危通知的時候,大兒子看著忙綠了一輩子的老爸說:“治!有一點希望都治!”

之後就是一個多月的忙碌治療,老人子女全部上陣,日夜輪流照顧,患者吐血嚴重,需要不間斷的掛血,患者早已瘦成了皮包骨,血壓開始持續降低、精神萎靡。

醫生再次找到患者的大兒子說:你這樣已經沒有必要了,花再多的錢也沒有用。

大兒子頂這個黑眼圈,雙眼通紅,但是語言沒有任何質疑:救!接著救,沒準我爹還能清醒一下,還能看著我們都在,什麼都別停,用到我爹嚥氣為止。

什麼叫親人?什麼叫孝子?病床前能體現出來。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老人病了那麼久,頭腦已經不清楚了,還在承受這巨大的痛苦,死了對於老人來說可能是一種解脫,對家人來說可能也是一種解脫,畢竟在死亡面前,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面對,明知道是用錢來續命,也不一定能續成,所以大多數的子女並不是盼著老人去世,而是被逼無奈,現實的無奈,身心的無奈。

而且絕大多數患者在生命前最後的階段,都非常痛苦,生不如死並非假話,在某種意義上講,可能安詳的死去也是一種幸福!所以對於老人及其兒女的選擇,我們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批評他們,我們要做的是懂得尊重和體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