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戰"疫",平凡的他們一直堅守——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大漁街道疫情防控工作紀實


  “2020年,國家將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國家越來越富強,人民越來越幸福;中國經濟穩步、快速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在很多人眼中,2020年代表希望、代表發展,代表美好的明天。誰曾想,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春節期間悄然而至,隨即打響一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當群眾每日對著疫情地圖實時數據、各地新增的病例數字感到驚慌失措時,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大漁街道的工作人員紛紛在請戰書上按下紅手印,他們用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內走訪了轄區11736戶居民,摸清了疫情防控重點人員和重點區域,用實際行動築牢基層防疫安全線。

  全員返崗 防控戰在除夕夜打響

同戰

街道聯合派出所、衛生院到轄區企業指導復工復產工作


  春節前夕,大漁街道黨工委委員、辦事處副主任張萌還在忙於社區孤寡老人的慰問以及貧困地區的扶貧。今年春節,她有一個願望:帶孩子去旅遊。張萌分管大漁街道的社會事務,這是一件繁雜的工作,她的丈夫長期在外工作,兒子的生活起居、學習都由她一個人負責。

  趙應樂是大漁街道黨政綜合辦副主任,今年春節,她最想做的事就是陪在自己8個月大的雙胞胎女兒身邊。趙應樂的丈夫是基層電力工人,負責轄區內電力故障的搶修,春節期間已經安排值班,照顧孩子的重任都落在了她一個人的肩上。

  然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迅速蔓延開來,讓兩人簡單的春節願望落空。1月24日,除夕夜,兩人接到上級部門發來的7個特急文件後,隨即籌備第二天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緊急工作會議。從那天起,大漁街道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正式打響。

同戰

街道聯合派出所、衛生院到轄區企業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


  大漁街道全體工作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充分認識到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性,把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街道全體幹部職工及社區工作人員1月26日全員返崗,到社區進行全面排查、輿論管控、正確科普,提高疫情防控科學性和有效性。

  “每天要對收到的幾十份文件進行分辦;及時對收到的會議通知進行安排;起草工作方案、通告、告知書、倡議書、彙報材料、專報、簡報,對排查登記表進行審核蓋章上報;把領導下達的任務分工安排給各工作組、各社區……”從1月24日至今,張萌、趙應樂兩人一直堅守在崗位上。

  “能參與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我覺得很光榮。”趙應樂說。

  1月26日,大漁街道全體幹部職工及社區工作人員全員返崗,中共大漁街道機關支部委員會33名黨員們率先在請戰書上簽名,按下紅手印。大漁街道成了指揮部、救助站,成了此次社區戰“疫”的主戰場。

  不留死角 逐戶走訪排查毫不鬆懈

同戰

街道及社區工作人員在櫻花苑小區門口的堵卡點為進出小區的居民測量體溫


  “1月24日,參加完‘緊急會議’後,我就通過工作微信群向各個小組傳達會議精神,讓大家充分認識到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性。”在大漁街道新村社區黨總支書記劉繼的記憶中,他從未在除夕夜接到這麼緊急的工作任務。

  在緊急會議後,大漁街道迅速成立由街道黨工委書記、主任擔任組長,街道班子成員及派出所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國投置業公司負責人、各社區黨總支書記及居委會主任為成員組成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社區防控工作組、綜合協調組、醫療救治組、社會人員摸排管控組、交通聯防組、市場交易管理組、旅遊市場管理組、環境整治組、宣傳輿情組、物資保障組、社會維穩組、工作督察組等13個專項工作組,在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指揮協調下,組織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為避免公共場合人員聚集交叉感染,大漁街道及時關閉撈漁河溼地公園及大漁公園,取消7個社區所有春節期間群體性公共文化活動,關閉了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等公共場所,要求轄區內酒吧、民宿、棋牌室、茶室等娛樂場所一律暫停營業。

  “疫情是從武漢等疫情重災區蔓延開來的,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中之重是前期的走訪摸排工作。”大漁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張偉表示,但走訪摸排工作進行得並不順利。

  大漁街道工作人員李斌回憶起除夕夜入戶走訪時的場景:“當日,當我敲開第一家住戶的房門開展外來人員返昆登記工作時,他們很疑惑,當我繼續向住戶介紹疫情防控知識時,他們很不解。”據瞭解,走訪摸排工作剛開始時,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在春節期間開展走訪工作很少見,當群眾面對除夕夜上門走訪的工作人員,並且被告知疫情嚴重性時,許多群眾都帶有牴觸情緒,更有甚者,故意隱瞞從武漢等疫情高發區返昆的情況,以手機關機的方式迴避工作人員走訪。

  為儘快摸清楚轄區人員情況,大漁街道工作人員及社區人員堅持每天多次進行摸排走訪。

  經過工作人員多日走訪、宣傳,轄區群眾逐漸意識到疫情嚴重性。1月30日,摸排走訪工作終於出現轉機。一些從疫情重點防控區返昆人員主動找到街道工作人員,要求進行體檢並詢問隔離措施。

  在前期拉網式排查基礎上,針對5個建成小區8003套房屋的實際,大漁街道要求全體街道幹部職工分組包乾,設立樓棟長,詳細登記住戶情況,並以棟為單位建立微信群,隨時發佈疫情防控相關政策,及時為住戶排憂解難。針對出租房和空置房難以管理的情況,街道、社區、物管、房主及時建立緊密聯繫,租房人員一旦返回,由物管記錄信息反饋街道,街道下派的樓棟長第一時間掌握情況上門排查,確保不漏查漏報一人。

  目前,大漁街道一線黨員幹部、居民代表和群眾志願者在前期走訪排查工作中已走訪11736戶24057人、103家企業、18家施工工地,入戶率達100%。共排查登記出湖北返鄉、學生、探親及與到過疫區有親密接觸的人員82人,均無異常情況,湖北籍以外返回街道的561人。

  網格管理 精準管控提高防疫工作效率

同戰

街道工作人員到3 個重點防控小區向居民發放出門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大漁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共有30個黨組織發出1775份疫情防控倡議書,共有386名黨員寫了主動請戰申請書,共有167名黨員直接投入疫情防控一線工作,共成立15支黨員志願服務隊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大漁街道新村社區黨總支書記劉繼告訴記者,自1月28日在社區黨建工作群發出組建防控志願者隊伍倡議後,當天就有人報名,目前志願者隊伍共有124人,都分散在社區各個卡點值守,宣傳疫情防控措施及注意事項。

  在大漁街道7個社區,隨處可見踴躍參與志願服務的志願者。

  在大漁街道新村社區王家莊村口設置了勸阻點,社區工作人員和村長帶領村裡的黨員幹部對疫情嚴防死守,村黨小組組長管翠芬帶著“黨員志願隊伍”主動參加防控工作。

  在石城社區,60歲的老黨員李汝能不僅主動要求值守抗疫一線,還發動同是黨員的妻子參與到輪流堵卡點值守,每天值守24小時。李汝能表示,自己以前擔任過社區黨總支書記,這種時候更要站出來作表率,為大家做力所能及的事。在看他來,社區鄰里之間就是一個大家庭,這些都是他應該做的。

  在大漁農貿市場門口,體溫監測員郭永林對每日進入市場的群眾依次進行體溫檢測,由於需要檢測的人員較多,郭永林每天需要舉體溫槍1000餘次,他並不覺得辛苦,還幽默地告訴記者,“你今天體溫多少度”已經成為他每日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黨和國家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老黨員王樹彪自信地說,如今國家有了強大的疫情控制能力,在基層戰“疫”一線,黨員們展現出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紀律性和組織性也變得更強。

  在已被大漁街道列為重點防控區域的怡和小區,居民王學強打心底佩服這群在戰“疫”一線的工作人員。他用“盡心、盡責、盡力”3個詞來評價大漁街道的工作人員,並稱:“有他們在,我們放心。”

同戰

社區黨員志願者對公共場所進行消毒


  據瞭解,在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大漁街道開展網格化管理,小區只保留一個進出通道,村莊只保留主要進出通道,其餘通道全部封閉。進出小區、村莊的人員一律測體溫、佩戴口罩,嚴格落實出入掃描二維碼制度,進出車輛必須逐人逐車核查登記。目前,大漁街道正積極推行分色管理措施,向3個重點防控小區的出租戶發放小區疫情防控臨時出入卡(分黃卡和藍卡),黃卡針對10個重點區域返回街道及居家隔離14天滿以後的人員,藍卡針對其他返回街道出租人員,用不同顏色的出入卡對租房人員進行分級分類精準管控,提高防疫工作效率。

  此外,大漁街道工作人員積極幫助封閉隔離人員,安排指定工作人員幫其採購日常生活用品,減少人員流動,防止疫情擴散。對於轄區特殊群體、生活困難黨員群眾、獨居老人、留守兒童,工作人員主動提供服務。

  目前,大漁街道共設置了45個卡點,其中,24小時值守卡點18個,臨時卡點27個,對進出車輛和人員進行登記並測量體溫,積極宣傳防疫知識,共排查車輛21628輛,勸返走親訪友人員2684人,發放宣傳材料40200餘份,在轄區醒目位置懸掛布標525條,同時利用電視、廣播不間斷播放視頻、音頻宣傳防控知識。

  嚴防死守 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同戰

街道及社區工作人員為轄區居民分發愛心蔬菜


  隨著返工潮、復工潮到來,大漁街道工作人員抓好防疫工作的同時,積極推進轄區企業復工復產工作。

  3月3日9時,記者隨同工作人員一起對大漁街道轄區部分企業進行隨訪。隨訪工作重點為實地督促檢查企業防疫工作,重點對佩戴口罩、出入掃碼、定時清潔消毒、測量體溫、物資儲備等進行檢查。同時,積極幫助企業解決防疫物資緊缺等實際問題,傳達各級政府出臺的支持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相關扶持政策,促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同時,大漁街道結合社區日常防疫防控排查工作,按照網格,加強對轄區復工復產企業、臨街商鋪的巡查,向企業傳達省、市、區復工復產政策,併發放個人健康信息承諾書、復工人員健康申報表、企業復工復產報備表、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承諾書等相關表格填寫,實行區級重點企業向區行業主管部門報備,其餘企業向街道報備的制度。

  當日,工作人員來到轄區一工點,據該施工工地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回到工地的農民工僅有14名,其中省外回昆的農民工正在員工宿舍進行自我隔離。

  “如今有多少人已經回到企業?”

  “隔離區在哪?帶我們去看看。”

  “防疫物資夠不夠用?”

  “每天要測多少次體溫?”

  “隔離人員的生活物資有沒有保障?”

  ……

  隨訪中,工作人員發現,施工工地未嚴格做好卡點防控工作,在施工點入口,並未嚴格對來訪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部分工作人員還在辦公區辦公,每日消毒的措施並未完備,管理人員並未嚴格執行隔離14天的防控措施,這些問題都讓工作人員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看到這些情況,工作人員一次又一次地與負責人溝通,一遍又一遍地強調防控工作要點以及疫情的嚴重性,雖然只走訪了一家企業,可隨訪工作表上,滿滿地記錄了所有問題,衛生院、城管、公安部門現場寫下整改意見,要求企業一天內完成整改。

  大漁街道推進復工復產具體工作主要由武裝部部長馬彥坤負責。馬彥坤告訴記者,這樣的隨訪工作每週至少一次,但是依然存在推進難的情況,而難點便是部分企業存在不重視及防控措施實施不規範等問題,其中人力資源緊張是目前必須解決的問題。

  在大漁街道轄區的企業,若想及時復工,首先要做的就是抓好防控。除了批評、要求整改,工作人員想的最多的還是幫助和指導企業如何順利復工復產。

  隨著工作人員多次細緻的隨訪,不少企業開始積極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復工復產的推進工作逐漸有了好轉。

  “萬事開頭難。”馬彥坤錶示,對企業復工復產工作必須嚴格,這樣才能對轄區的疫情防控工作起到幫助。接下來,他將帶領工作人員加大隨訪力度,發動群眾,積極宣傳,發動企業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進轄區企業復工復產工作。

  目前,大漁街道轄區建築工地中綠地集團7個地塊、帕塔拉·湖岸國際康養中心、清芷雅院、彩虹新天地廣場已復工,企業中祥和陵園、中建公司、振量倉儲公司、婧雯公司、慧豐冷庫、昊恆公司、銳馳公司已復工,另外13家公司正在進行人員排查、購買防控物資、完善防控措施,完成準備工作後即可復工。

  大漁街道黨工委書記董雲貴表示,下一步,大漁街道將持續強化防控措施,切實履職盡責,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廣泛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多措並舉紮實織密疫情防控網,爭取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雲南法制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