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居民健康保健知識與技能手冊(四)

四、科學運動

Scientific movement

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希望身心健康、延年益壽,追求精神滿足和享受人生樂趣。運動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具有健身性、娛樂性、思想性等多方面的作用,而且可以充實人類的文化生活、提高文化水準和生命質量,改善人們的生活習慣,培養高尚品格,對社會的良性發展有積極的調節作用。

甘肅省居民健康保健知識與技能手冊(四)

(一)科學運動的定義

科學運動是指在科學理論(包括運動人體科學、生物學、醫學、心理學和運動處方)的指導下,根據自身健康情況進行的能夠提高自身生理機能和素質,增進健康的身體活動。

(二)科學運動的好處

1.有利於人體骨骼、肌肉的生長,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機能狀況,有利於人體的生長髮育,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增強機體的適應能力。

2.減低兒童在成年後患上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機會。

3.可以延緩衰老、提高生命質量及延長生命時間。

4.能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提高神經系統對人體活動時錯綜複雜變化的判斷能力,並及時做出協調、準確、迅速的反應;使人體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保持肌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5.能改善人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恢復體力和精力,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學習、工作。

6.能夠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生活、學習、工作帶來的壓力。

7.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態,提高自信心和價值觀,使個性在融洽的氛圍中獲得健康、和諧的發展。

8.集體運動項目與競賽活動可以培養人的團結、協作及集體主義精神。

甘肅省居民健康保健知識與技能手冊(四)

(三)運動原則

進行健身運動,必須遵循以下原則,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1.安全性原則

是指在運動過程中,要確保運動者不出現或儘量避免發生運動傷害事故,是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首要原則。開始健身運動前,應進行身體檢查,全面評價個人身體狀況和運動能力,制定適合自己特點的健身運動方案。運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運動後要做好整理和放鬆活動。

2.全面發展原則

是指在健身運動中,要使身體各部位都參與運動,使各器官系統的機能水平普遍得到提高,既要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能力,又要提高肌肉力量、柔韌等身體素質。因此,要選擇全身主要肌群參與的體育健身活動項目,取得全面發展效果。

3.循序漸進原則

是指科學地、逐步地增加健身活動運動的時間和運動強度。強調要根據自己對體育健身活動的適應程度,逐漸增加運動負荷,使身體機能和運動能力不斷提高,以取得最佳體育健身活動效果。

4.個性化原則

是指根據每個人的遺傳特徵、機能特點和運動習慣,制定個性化的運動健身方案。

(四)運動方式

1.運動方式的分類

運動方式是健身活動者採用的具體健身手段和健身方法。根據不同健身活動方式的運動特徵,可以將健身活動項目歸納為有氧運動、力量練習、球類運動、中國傳統運動方式、牽拉練習5大類。

(1)不同運動方式的健身效果

甘肅省居民健康保健知識與技能手冊(四)

(2)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指人體運動時主要以有氧代謝供能方式供能做功的運動。有氧運動的作用主要是提高身體的有氧代謝能力,是促進身體健康的主要運動方式。如:慢跑、快步走、游泳、跳舞、健身體操、太極拳(劍)、自行車、跳繩、登樓梯、爬山、非競技性乒乓球、籃球、排球、羽毛球、網球等。

●無氧運動。是指人體運動負荷增加到吸氧量不能滿足機體需氧量,體內無氧代謝供能加強,並以無氧代謝供能方式為主的運動。如:短跑、器械練習、投擲、跳高、跳遠、拔河、俯臥撐、潛水等。

2.運動方式的選擇

人與人在身體機能與素質及健康方面存在著必然的差異,人們追求運動健身的目標不同。因此,在選擇運動項目、運動方式和運動負荷上應因人而異,要依據年齡特徵、職業特徵、性別特徵、健康狀況及鍛鍊目標來選擇不同的運動內容,使運動鍛鍊與身體狀況互為針對性。

(1)根據年齡選擇

●青少年。主要以個人愛好為準,應選擇具有靈活技巧特點的運動項目為主,同時兼顧對身高體形有良性作用的運動項目。如:游泳、跑步、爬山、滑冰滑雪、健身體操、球類、單雙槓、武術、健身器械等。

●成年人。選擇力量性和動力性運動項目為主,目的是發展力量強壯肌肉骨骼,增加機能儲備,提高健康水平,如:非比賽性的球類,跑步、爬山,自行車、武術、阻力性器械運動,游泳等運動項目。

●中老年人。應選擇安全性好、少負重、動作輕柔的運動項目為主。如:徒步走、慢跑、走山、健身體操、舞蹈、太極、游泳、小球類(乒乓球、網球、羽毛球、門球)、保齡球、健身器械等。

(2)根據健身目的選擇

甘肅省居民健康保健知識與技能手冊(四)

(五)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內的運動量,運動量是指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的乘積。

運動強度是制定健身運動方案的重要內容。強度過小,沒有明顯的健身效果;強度過大,不僅對健身無益,還可能造成運動傷害。適宜的運動強度是取得較好健身效果和安全保障的關鍵,也是科學運動的核心內容。

1.運動強度的分級

分為極限運動強度、亞極限運動強度、中等運動強度、小運動強度四級。

(1)中等強度和小強度運動均屬有氧運動範疇。在這樣強度範圍內進行運動,不易產生運動性疲勞,是健身運動首選的運動強度。

(2)極限強度和亞極限強度運動屬於無氧運動範疇,在這樣強度範圍內的運動極易發生運動性疲勞,是競技運動選擇的運動強度。

2.運動強度的監測

監測運動強度的指標有運動中心率、運動中呼吸變化和運動中自我感覺等。

人體最大心率是指人體運動過程中所能達到的最快心跳頻率,用次/分表示。人體的最大心率與年齡有關,採用下列公式可以推算正常人群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次/分)=220-年齡(歲)

(1)運動強度劃分及其監測指標

甘肅省居民健康保健知識與技能手冊(四)

(2)中等強度和小強度運動的判定指標

甘肅省居民健康保健知識與技能手冊(四)

●身體輕微出汗,頭面潮溼,周身發熱,精神處於較興奮的狀態。

●運動肢體的肌群出現酸、脹、沉重和輕度疲勞感覺,身體感到有點累,但是不要達到肌肉疼痛、顫動、很累乃至力竭的感覺程度。

在健身運動過程中,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和體會,總會找出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但是,運動必須控制在中小強度範圍以內,切忌求快、求累,運動需量力而行。

(六)運動注意事項

1.多做有氧運動。

2.根據空氣汙染情況,科學地選擇鍛鍊的時間、地點。

3.注意不要意外受傷,注意場地、器械安全等。

4.運動前充分做好準備活動,避免腳踝關節搓傷、肌肉拉傷等運動損傷的發生,運動後要注意放鬆及保暖。

5.要養成運動中補水的習慣,補水的原則是少量多次,建議喝運動飲料或純淨水。

6.心腦血管疾病者不宜在上午6-11點運動,這段時間是心腦血管病發作的高峰期,最好在下午或晚上外出鍛鍊。

7.嚴重高血壓(收縮壓經常>180mmHg)、有嚴重心臟病、嚴重糖尿病、各種疾病的急性期的人群,暫不適合運動。

甘肅省居民健康保健知識與技能手冊(四)

8.高溫溼熱天氣應減少運動量。

9.運動項目要與每個參與者的年齡、身體健康狀況、身體承受能力相適應,並定期評估,適時調整運動計劃。

10.每週運動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把健康的生活習慣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七)運動損傷的種類及處理

1.擦傷。即皮膚的表皮擦傷。如擦傷部位較淺,只需塗紅藥水即可;如擦傷創面較髒或有滲血時,應用生理鹽水清創後再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

2.肌肉拉傷。指肌纖維撕裂而致的損傷。主要由於運動過度或熱身不足造成,一旦出現疼痛感應立即停止運動,並在痛點敷上冰塊或冷毛巾,保持30分鐘,以使小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水腫。切忌搓揉及熱敷。

3.挫傷。由於身體局部受到鈍器打擊而引起的組織損傷。輕度損傷不需特殊處理,經冷敷處理24小時後可用活血化瘀叮劑(如紅花油),局部可用傷溼止痛膏貼上,在傷後第一天予以冷敷,第二天熱敷。約一週後可吸收消失。較重的挫傷可用雲南白藥加白酒調敷傷處幷包扎,隔日換藥一次,每日2-3次,加理療。

4.扭傷。由於關節部位突然過猛扭轉,造成附在關節外面的韌帶撕裂所致。多發生在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及腰部。

(1)急性腰扭傷。讓患者仰臥在墊得較厚的木床上,腰下墊一個枕頭,先冷敷後熱敷。

(2)踝關節、膝關節、腕關節扭傷。將扭傷部位墊高,先冷敷2-3天后再熱敷。如扭傷部位腫脹、皮膚青紫和疼痛,可用陳醋半斤燉熱後用毛巾蘸敷傷處,每天2-3次,每次10分鐘。


製作:甘肅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