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寺有一座在福建,创建者是阿拉伯人,已经一千多年

中国十大名寺有一座在福建,创建者是阿拉伯人,已经一千多年

中国全面开放是近几十年以来的事情,不过远在唐宋时期就有很多外国人到一些中国城市做生意,并定居在这里,其中留下最多外国人足迹的是十三朝古都西安,福建也有一座城市深受外国人喜爱,这座城市并不是现在省会福州,也不是厦门,而是旁边的泉州市。

中国十大名寺有一座在福建,创建者是阿拉伯人,已经一千多年

泉州是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代的时候,地位相当于现在的上海和广州。

良好的港口优势使泉州货如轮转,向来有经商传统的阿拉伯人也大量涌入泉州,从贸易中赚取利润发家。

中国十大名寺有一座在福建,创建者是阿拉伯人,已经一千多年

阿拉伯人大量出现在泉州是北宋时期。

北宋的国土面积虽然不大,且一直在受挨打,不过初期和中期与民休息,百姓安居乐业,商业繁荣,艺术上也是百花齐放。文化上的相对自信,使国家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得比较开放,对外贸易的积极性比后来的元明清更大。

中国十大名寺有一座在福建,创建者是阿拉伯人,已经一千多年

阿拉伯商人把中国的丝绸等物品贩卖到波斯湾、里海和地中海沿岸,又把当地的香料和地毯等货物通过泉州港入口宋国,并行销各地。

由于生意越做越大,很多阿拉伯人选择居住在泉州,形成自己的文化圈,建造了具有阿拉伯特色的清真寺。位于泉州市区涂门街的清净寺就是阿拉伯人集资兴建的。

中国十大名寺有一座在福建,创建者是阿拉伯人,已经一千多年

这座古寺始建于北宋宋真宗赵恒在位期间,也就是公元1009年,曾经被评为中国十大古寺之一,它是泉州古代海外贸易的重要史迹之一,独特的阿位伯建筑风格在遍布闽南式古建筑的泉州古城显得尤其特别。

中国十大名寺有一座在福建,创建者是阿拉伯人,已经一千多年

历史走过了漫长的一千多年,清净寺的主体建筑大多数已经倒塌,或者损坏,经过无数次重修之后,一些建筑得以保留,残存的柱子和围墙无声诉说着历史。

中国十大名寺有一座在福建,创建者是阿拉伯人,已经一千多年

这里现在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票只是象征性收取三元,相对人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