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俠1》唐尼飛行中被坦克擊中砸進地裡毫髮無損,《美隊3》戰爭機器被擊中砸地裡卻癱瘓,這是為什麼?

微灬微笑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因為要是推敲的話。鋼鐵俠第一次上天。那個加速度就可以讓他昏死過去。


茶荼荼茶


都一樣是高空墜落,但兩者的結果卻不一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鋼鐵俠掉落的時候有能源維持戰甲,而戰爭機器卻沒有!這就是最本質的區別!



戰爭機器羅德的戰甲是鋼鐵俠的馬克二號改裝而來,兩者發展的方向也都不一樣,戰爭機器人如其名,它真的是一臺戰場上火力支援兵,火力非常強大是它的特點,但相應的戰甲的靈活性不足,而鋼鐵俠則不一樣,在升級攻擊力的同時,也兼顧靈活性的發展,馬克二號在被羅德拿走之後,交給了羅德所屬機構處理,也進行了相應的改變!



其實關於羅德的戰甲,鋼鐵俠也是給予很多幫助的,就說方舟反應堆這裡,之前的鋼鐵俠為什麼消沉喝酒,然後羅德拿走馬克二號與他打了一次,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提供能源動力的“方舟反應堆”不行,鋼鐵俠自己中毒了!雖然羅德與鋼鐵俠的情況不太一樣,但羅德使用馬克二號時間久了!難免不會不受到影響!所以後來的羅德的能量爐,鋼鐵俠應該是給他升級了的!



而在《美國隊長3》羅德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有幾個方面的原因!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這個“方舟反應爐”的問題!

戰爭機器羅德與鋼鐵俠的高空墜落高度不一樣,明顯戰爭機器的更高!



鋼鐵俠才高空墜落,當時是受到坦克的攻擊,但攻擊並沒有打中能量爐,鋼鐵俠所處的位置離地面又不是特別高,在戰甲完好的情況下,就算墜落在地,基本上也沒有什麼損傷,這其中還要歸功於鋼鐵俠的戰甲減震器,這東西,不僅抵禦了坦克的衝擊力,也抵禦了落地的衝擊力!



但這減震器得需要能源的維持吧?沒有能源維持,僅僅憑藉戰甲本身的材料,基本上是很難實現的,在戰甲內部,鋼鐵俠肯定設置了許多需要能源維持的各種各樣的零部件,這些零部件是減弱外部攻擊力的基礎,沒有這些,就如同進入一個鐵殼子裡,外部強大的攻擊力雖然攻擊不到身體,但反震力足以把裡面的人五臟六腑給震碎!



能量爐已經被擊碎,而鋼鐵俠完好,是否有能量維持戰甲運作是最大的原因!

鋼鐵俠的戰甲是完好的,自然沒有什麼大事,但戰爭機器不同了!他胸口的能量爐已經被幻視給擊碎,沒有能量供給,這戰甲就是一個擺設,完全失控,也沒有備用能量爐,沒有逃生設備,從高空墜落,羅德沒有犧牲已經是福大命大了!雖然付出了腿部癱瘓的代價。



沒有了能量供給,羅德就無法控制戰甲,只能眼睜睜的看戰甲墜落,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戰爭機器到《美國隊長3》的時候才升級了幾次?鋼鐵俠升級了幾次?戰爭機器的戰甲明顯落伍了!在品質上,真的不如鋼鐵俠,顯然這種改造馬克二號的戰甲,各方面的技術都比較欠缺,這減震器技術,可能也是戰爭機器的一大難點!



劇情需要,戰鬥的雙方必須要有一方的輸贏,或者其中一方損傷慘重才能讓雙方清醒,同時也加深了雙方的矛盾!

所以戰爭機器就是一個犧牲品了!以幻視這種高級人工智能,說實話,他在攻擊的幾秒鐘之內,已經足夠他推算出很多種可能,包括獵鷹會閃避,幻視可以進行攻擊路線模擬,在這種情況下,打歪的可能性及其微小,但戰爭機器還是被打中了!並且還非常準確的打中能量爐,而不是其他地方!



這就很好的拖住了鋼鐵俠,如果幻視打中獵鷹,那鋼鐵俠與戰爭機器追擊美國隊長則不會停止,雙方的戰鬥也不會停止,就這樣,戰爭機器之所以會有這種結果,除了能量爐毀壞之外,這劇情也是一大因素。


影視閒談


誠然,無論是鋼鐵俠託尼·斯塔克還是戰爭機器羅德,二者都是在穿著機甲的情況下從高空墜落,而鋼鐵俠只是受了些擦傷,可羅德上校卻下肢癱瘓。其實仔細分析一下,託尼之所以沒受什麼大傷,絕不是因為所謂的“主角光環”,因為二者的墜落有本質上的區別:

鋼鐵俠的墜落

其實託尼·斯塔克在漫威電影宇宙裡墜落過不止一次,但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鋼鐵俠1》裡的墜落:在《鋼鐵俠1》裡,託尼穿著他通過拆解零件打造出來的第一件裝甲——Mark1,成功逃脫了武裝分子的包圍。然而在他飛在空中的時刻,他被炮彈擊中,滑翔了一段距離從空中跌落。雖然mark1的外殼全散架了,但託尼也只是受了一點皮外傷。

戰爭機器的墜落

正如題目描述的那樣,在電影《美國隊長3》裡,戰爭機器在空中追逐另一陣營的獵鷹,獵鷹讓幻視用激光射擊戰爭機器的推進,想讓戰爭機器“滑翔墜落”,可幻視額頭上的心靈寶石出現了反應,讓幻視射偏了,恰好擊中的戰爭機器的核反應堆。

失去了核反應堆的戰爭機器失去全部動力,與鋼鐵俠擦肩而過,從高空重重地摔落下來。

二者的墜落有什麼區別才導致結果如此不同呢?或許有人會說,鋼鐵俠第一次墜落所穿的Mark1體型龐大,所以皮糙肉厚一些。實則不然,經過不斷地更新換代,,Mark系列雖然在演變的過程中越來越薄(在《復仇者聯盟3》更是隻有納米的厚度),但防禦和減震的能力絕不比mark1弱。

二者真正的差異還是在核反應堆上。核反應堆對於鋼鐵俠來說不但是為裝甲提供能源的動力,也是鋼鐵俠存活的基本保證,因為他心臟上有一顆彈片漂浮著,需要核反應堆將它吸住。而對於戰爭機器來說,核反應堆雖然沒有如此重要,但是在高空中沒有了能源,就無法展開針對墜落的防護,這對於羅德來說幾乎是致命的,還好戰爭機器裝甲的減震優秀,不然羅德絕不是失去雙腿這麼簡單。

各位小夥伴有什麼看法或者補充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想要獲取更多影視資訊、電影解析?這裡是映畫情報局,歡迎關注,不虛此行。


映畫情報局


這是兩個不同的擊中墜落

雖然有爭議,不過這兩個還是有區別的;

第一,託尼墜落在《鋼鐵俠1》中還有一次是馬克1,初版戰甲;當時是為了逃脫叛軍的囚禁,馬克1只是飛起來幾十米的樣子,反應堆還在工作,同時墜落點是在沙漠,沒有太大損傷(沙漠沙子和建築沙子不一樣,我也是前段時間剛看到的)

第二次墜落就是提到的被坦克擊中,然後墜落是和戰爭機器完全不同的。因為戰爭機器是直接失去了動力源的反應堆,所有的戰甲上的功能以及防護措施全部下線,連滑翔動作都無法進行,屬於自由落體,並且是沒有進行任何阻力設置的;

而託尼的第二次墜落雖然是突然發生的,而且沒有像戰爭機器那樣有很長的反應時間,但是戰甲完整,反應堆正常工作,所有系統在線,基本上就是相當於被人重重的打了一拳,雖然很疼,但是還沒到傷及筋骨的地步。

當然,除去這些原因,託尼的主角光環也是一個因素;如果他在《鋼鐵俠1》裡就因為被擊落癱瘓了,那還會有未來的漫威系列嗎?還會有《復聯4》鋼鐵俠的偉大犧牲嗎?


影視剪輯組


哈哈都邀請到W君鋼鐵俠的作品了。勉強回答一下吧。

首先我們要定個調子——漫威的作品是披著科幻外皮的玄幻作品。這並不是硬科幻。

且不說戰爭機器摔下來的事情,光看鋼鐵俠捱了一下坦克炮沒有吐血,一大堆物理學家就要掀棺材板了!

這事情違反了比牛頓三定律還要重要的動量守恆定理。

有個資料說鋼鐵俠的戰甲重量為37千克,加上小託尼的重量75千克是112千克。

m1a2的120mm坦克炮初速為1670米/秒,發射的彈芯重量8.1公斤。

這樣我們就可以計算一下靜止狀態的鋼鐵俠承受一下坦克炮打擊後將以大約120米/秒的速度飛出。而這個過程大約也就是0.05秒左右。也就是說鋼鐵俠戰甲要在瞬間承受244G的過載加速度。

迄今為止人類所能承受的最大加速度是46.2g

在1954年斯塔普博士親自上了火箭導軌進行試驗。

結果博士身體包括肋骨和肢體多處骨折,視網膜脫離,多處血管爆裂和複雜的多器官損傷。

那麼換到鋼鐵俠上的244g是無論如果也無法用人的肉體而承受的。

而對於戰爭機器,摔成重傷——很正常的事情。

當然了玄幻歸玄幻,漫威還是很好看的


軍武數據庫


戰爭機器在《美隊3》中因為獵鷹的緣故,導致從高空中無動力墜落,最終差一點廢掉,算是在《美隊3:內戰》中一個比較令人揪心的劇情設定。

雖然,在漫威影版宇宙中,戰爭機器的存在感並不高,甚至在劇情上也沒有什麼比較出彩的地方,但是憑藉著戰爭機器的各種“冷笑話”和尷尬瞬間以及和鋼鐵俠之間的聯動,這一劇情設定還是比較讓人不舒服的。

但是對於鋼鐵俠來說,為什麼鋼鐵俠早在《鋼鐵俠1》中就能應對坦克炮彈不慫,而戰爭機器被擊落後,受的傷卻幾乎葬送了這個角色呢?

個人覺得原因有三點——

1、墜落高度差異比價大;

在此前的《鋼鐵俠1》中,鋼鐵俠在進行“復仇”的行動中,雖然被坦克的炮彈給擊落,但是基本上飛行的高度沒有很高,尚處在比較能夠接受的高度,所以就算是受傷也不會多嚴重。

但是在《美隊3:內戰》中,獵鷹在和戰爭機器互懟時,戰爭機器因為獵鷹閃躲導致被幻視擊落的高度屬於高空,而在這一高度設定下,別說戰爭機器了,就算是鋼鐵俠被擊落,估計也得是半死不活。

2、戰甲質量不一,主角光環的差異;

雖然戰爭機器的戰甲,初版也是出自鋼鐵俠之手,但是之後在戰爭機器歸屬軍方研發之後,不論是武器系統還是後來的一些改動,都是沒有辦法和鋼鐵俠相提並論的。

因此也就不排除,戰爭機器的戰甲在被擊落後,就是一具廢鐵而且沒有緊急預案的設定。

畢竟你要是將相同的情況,放在鋼鐵俠身上估計就要好很多(主角光環,布靈布靈~)。

3、獵鷹閃躲,幻視擊中了戰爭機器的能源核心;

不論是戰爭機器還是鋼鐵俠,戰甲的核心能源都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設定,當然,這一點在《復聯3》中已經被鋼鐵俠用納米技術完美規避掉了,不會出現損失動力的尷尬設定。

但是在《美隊3》中,戰爭機器是被獵鷹一個閃躲動作,導致幻視原本想要讓獵鷹變成滑翔狀態,結果卻擊中了戰爭機器的動力核心,某種程度上也就是斷絕了戰爭機器在墜落過程中重啟戰甲的機會。

試想,如此高的高度墜落下來,只能說戰爭機器沒死都算是幸運的。

4、劇情需要,鋼鐵俠需要憤怒值;

本身在《美隊3》中,劇情上就是設定了鋼鐵俠和美隊“決裂”的亮點,但是這種“決裂”在前期的設定中,甚至機場大戰中還不足以為最後鋼鐵俠和美隊的大戰做抬高性的鋪墊,換句話說,鋼鐵俠的怒氣值還沒有滿。

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刺激鋼鐵俠能夠對美隊動手的理由。

顯然,戰爭機器就是一個絕佳的點。

因為本身獵鷹是美隊這一邊的,而戰爭機器不僅是鋼鐵俠這一邊的,本身還是託尼的好友,如今好朋友為了自己出了這檔子事情,你說鋼鐵俠在愧疚中能不衍生出對美隊等人的憤怒嗎?

這也是為什麼在隨後劇情中,面對獵鷹的道歉,聽都不聽就直接一記手炮轟飛的原因。

更多精彩漫威電影情報、漫威美劇推薦、漫威吐槽,請關注漫威電影情報局


漫威電影情報局


整套戰甲的核心是胸口的方舟反應堆,這是關鍵,是整套戰甲的運行核心。參考電影《美國隊長3》,影片中兩次點到了方舟反應堆對鋼鐵戰甲的重要性,首先就是戰爭機器事件,當戰爭機器的反應堆被幻視的能量射線破壞時,整套機甲瞬間失去了所有功能,包括攻擊防禦減震等。而沒有了能量源做動力時,戰爭機器本身的重量在高空中也成為了致命的點,連鋼鐵俠全力追逐依舊追不上。而在鋼鐵俠3中,託尼可以輕易追上掉下飛機的11人,當中也有高度等等問題。而在美隊3結尾之戰,美隊就是破壞了鋼鐵俠胸口的反應堆才讓託尼最終罷手。這是顯而易見的設定,毋庸置疑。可見胸口的反應堆有多麼重要。

解決了為什麼都是從高空摔下的問題,那麼,第二個問題就是被坦克打中的問題,託尼會受傷嗎?答案是會。細心的網友可以發現每次大戰過後,託尼其實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傷口,不同的是傷口的直接來源一般是戰甲收到打擊,人在機甲內與機甲之間的細微碰撞產生的,挫傷,擦傷等,不可避免。比如在美隊3在與剛被黑化的冬兵較量時,託尼只有個“露指手套”可以用,然後整的下半部電影,右手其實一直都有傷在身。

問大家一個問題,託尼是靠什麼發家的?答案是武器,所以在鋼鐵俠1中製造的戰甲,首先要防禦的就是他自己製造的各種熱武器,而那臺不知道哪裡生產的坦克怎麼能和他自己製造的武器相提並論,挨一下最多就是有點措手不及,還真沒有什麼大傷,當然,前文提到的小擦傷等多多少少會有一點的。所以,在其實也不算很高的空中掉下來,在戰甲方舟反應堆完好的情況下肯定不會有什麼大事。

回到戰爭機器,他挨的可是心靈寶石目前唯一的攻擊技能啊,作為無限寶石之一的心靈寶石,並不是主攻擊毀滅的,這也是戰爭機器得以生還的重要前提。但是也不是沒怎麼升級的戰爭機器所能抗衡的。如果是鋼鐵俠的馬克45各種部位都可單獨使用的,可能就不會那麼慘了。但是不夠厚重,也不符合戰爭機器的個人風格。在婦聯2中他自己就提到,戰爭機器的重量堪比坦克(昨晚重溫時發現的),所以即使有更先進輕便的新戰甲,他也不會喜歡,畢竟,用激光炮的打擊感怎麼可能有機關槍爽呢?雖然威力有差距。

(以上言論參考漫威電影,不含漫畫設定)






蜘蛛俠胖子


在《鋼鐵俠1》中託尼駕駛著鋼鐵戰衣不止一次從高空墜落,第一次就是託尼駕駛馬克1號戰衣從火海騰空而起之時馬克1號戰衣的推進系統失靈,隨後託尼穿著馬克1號戰衣墜落在沙漠,第二次是託尼駕駛馬克3號戰衣前去找反派復仇,在收拾了反派的一些手下後,託尼駕駛馬克3號戰衣剛剛起飛便被反派的坦克擊落。

這兩次高空墜落托尼都沒有受太大的傷害,而羅迪駕駛的戰爭機器在《美國隊長3》中墜落了一次就半身癱瘓了,很多觀眾都覺得這是主角光環,其實不然。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託尼駕駛鋼鐵戰衣的這兩次墜落和羅迪駕駛的戰爭機器的這一次墜落有著本質的區別,那就是能量源的耗損程度,託尼在《鋼鐵俠1》的兩次墜落中能量源都是完好無損的,而羅迪的在《美國隊長3》的墜落中能量源是完全損壞的。

那麼,能量源在鋼鐵戰衣的墜落中到底起到什麼作用呢?

當然是提供能量,只要有能量,鋼鐵戰衣的大多數功能就能正常運行,鋼鐵戰衣的減震防墜落系統也就能夠運行,什麼?鋼鐵戰衣還有減震防墜落系統?當然有了,要不然鋼鐵俠在和敵人打鬥的過程中早就被震的五臟俱裂了。


而防墜落系統在《鋼鐵俠1》中有過體現,在這部電影中,託尼在研發和駕駛馬克2號戰衣時展示過很多鋼鐵戰衣的功能,託尼在駕駛馬克2號戰衣飛往高空被冰凍墜落時就讓賈維斯啟動戰衣的副翼,這個副翼就是防治高空墜落的。

而啟動減震和防墜落這些功能的前提就是能量源和啟動系統完好。而在《美國隊長3》中,戰爭機器的能量源被幻視給摧毀了,所以從高空墜落的羅迪摔的比較殘,能保住一條命實屬是萬幸了。

縱觀漫威的所有電影,我們不難發現,鋼鐵俠多次出現從高空墜落的情況,在這些墜落中,具有危險性的幾次都是因為胸口的方舟反應堆能量耗盡,而其餘墜落都因為方舟反應能夠正常運行而託尼基本毫髮無損。


總之,《美國隊長3》中戰爭機器胸口的能量源被幻視摧毀了,沒有了能量源,戰爭機器的防震系統和防墜落系統就無法啟動,所以戰爭機器摔得比較慘。


草根說電影


鋼鐵俠是主角,死了以後還怎麼拍?

在導演眼裡,主角就算中槍,依舊還是可以爆發,然後擊殺對手。

就算被對手打到快死了,心裡想著,要死了要死了。

然後下一秒,嘿嘿,死不了。

而羅德,只是配角,那麼,摔下來了怎麼辦?

哦,殘廢了?沒事,劇本里面,寫上,羅德經過不懈努力,再加上鋼鐵俠的技術支持,很快就可以行走了。

所以,就算殘廢了高位截肢,科學醫術說他已經沒有希望可以恢復了。

但是你想一下奇異博士,那位已經沒辦法行走的人都還能再去打籃球。你再怎麼不科學的方法,在導演眼裡都能拍出來。

因此你不要想太多了,這是科幻片,不是科學片



米米的存錢罐


《鋼鐵俠1》中斯塔克的戰甲和戰爭機器的戰甲相差不大,至於為什麼鋼鐵俠砸地毫髮無損,而戰爭機器砸地直接癱瘓,我認為主要是戰甲徹底熄火了。


首先在《鋼鐵俠1》中,坦克擊中戰甲並沒有給戰甲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傷害,沒有破壞戰甲的完整度,戰甲的各項系統都能正常運行。

正常運行的戰甲完全可以自動保護鋼鐵俠,畢竟鋼鐵俠那時是靠AI賈維斯來輔助戰鬥的,就算鋼鐵俠被打蒙圈無法操控戰甲,賈維斯也可以操控戰甲。

鋼鐵俠的戰甲有一種神奇的減震技術,可以避免戰甲內部的人被外部打擊產生的力量而震傷,這種減震技術很可能就是受戰甲系統操控的。

所以我推測只要戰甲系統正常運行,那戰甲內部的人就不會被外部打擊震傷,在《美國隊長3》中,幻視利用心靈寶石發射的光束可是直接對戰爭機器戰甲造成了實質性的傷害。

直接破壞了戰甲的完整度,戰甲的輔助系統更是直接下線了,也就是說這是戰爭機器戰甲徹底熄火了,對即將面臨的打擊沒有任何準備。

這時保護羅迪的戰甲完全變成了一個鐵罐子,羅迪從那麼高的地方硬砸在地上沒死都是奇蹟了,當然鋼鐵俠各種砸地毫髮無損也和他的主角光環有很大的關係。

仔細看電影你應該會發現,由斯塔克親自駕駛的戰甲比人工智能操控的戰甲要強的多,這就是主角光環的加持,直接讓戰甲性能飆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