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巨大卻人煙稀少,300年來澳大利亞為何始終地廣人稀?

靜夜史


世界上有兩個地廣人稀的超大國家,一個是加拿大,一個是澳大利亞。這個名字翻譯也很有意思,都有一個大字,這兩個國家的面積也確實十分巨大,不過要說到人口,這兩個國家頂多算箇中等國家。像澳大利亞,面積多達七百七十萬平方公里,人口卻只有兩千五百萬,跟我們北上廣一個城市的人口差不多,絕對是地廣人稀的典型代表。

澳大利亞面積巨大,一個國家獨佔一塊大陸,不過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大部分地區都是乾燥少雨,除了沿海部分地區以外,中部大部分地區都是荒漠。這樣的自然條件不利於人口的大量生存,所以人煙稀少倒也是情有可原的。


可是地理原因是次要原因,因為世界上有不少國家顯然地理條件要比澳大利亞差許多,比如埃及,埃及雖然有個尼羅河,但是絕大多數地方都是沙漠,整體面積也只有一百萬平方公里,但是埃及的人口可是接近一個億。再比如說日本,日本面積只有三十多萬平方公里,國內還地震不斷,人口早就超過一個億了。還有像孟加拉國,面積只有十幾萬平方公里,人口居然高達一點六億。

看看這些國家,哪個國家的自然條件和宜居面積都遠差於澳大利亞,但是人口數量遠超澳大利亞,可見,地理環境跟人口數量有一定關係,但絕非是起決定性因素的原因。從實際情況來看,一個國家的人口主要跟它的歷史傳承以及當代人的思想觀念關係密切。


可以看看幾個地理條件一般甚至惡劣但是人口眾多的國家,它們往往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歷史比較悠久。無論是埃及還是孟加拉國、日本,都有著幾千年的歷史。長久的歷史傳承,讓這些國家生育觀念比較強烈。而且悠久的歷史,是需要幾十代甚至幾百代人傳承的,這個過程必須要大量的人口作支撐,不然也沒有辦法傳下來。像埃及是文明古國,雖然今天的埃及跟古埃及關係不大,但畢竟是長時間傳承過來的。孟加拉國在以前其實就是古印度文明。而日本呢,也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了。

澳大利亞是一個什麼國家呢,跟這些國家比起來,它只是一個年輕的移民國家。澳大利亞主要是當年的英國囚犯的流放地。由於澳大利亞整體環境一般,只有沿海一帶適合居住,再加上囚犯流放地的名聲不好,並沒有多少歐美人願意跑到澳大利亞去。而到了澳大利亞的人呢,由於身份環境的限制,也未必就有多大的生育興趣。短暫的歷史,加上特殊的人員構成和地理環境,澳大利亞人根本就沒有形成多生育的習慣,畢竟跟那些幾千年歷史的國家相比,澳大利亞這幾百年的歷史沉澱太淺了。

還有一點就是今天澳大利亞人的觀念。澳大利亞現在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也有大量牧場。這樣的國家,只有兩千多萬人分享,澳大利亞人過得十分舒服。如果增加更多的人口,對大多數澳大利亞人來說並沒有好處。澳大利亞雖然是個移民國家,但是並不像美國吸引力那麼大,再加上澳大利亞長久以來的移民政策也不是特別積極,移民門檻不算低,特別是針對喜歡移民的亞裔,澳大利亞優勢不算明顯。綜合起來看,現在的澳大利亞對於增長人口並不感興趣。



澳大利亞對人口增長不感興趣,但是它的動物保護措施做的不錯甚至有些過頭了。由於澳大利亞特殊的環境,幾乎所有外遷動物到了澳大利亞都可以迅速大量增長。外來的兔子、貓狗、駱駝等等,再加上本土的袋鼠,澳大利亞可以說是動物氾濫成災。如果澳大利亞人口大量增加,比如說增加到一個億,那麼勢必會擠佔動物的生存空間,這是澳大利亞人無法忍受的。與其這樣,還不如不生孩子。

從現在的生育率來看,澳大利亞幾乎沒什麼可能人口會出現大規模增長,估計也就保持在現在這個水平吧。


一覽眾河小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澳大利亞人口也不算少了。

澳大利亞目前有2500萬人口,相對於7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面積似乎很少。

然而,澳大利亞不是美國,該國領土70%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

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佔整個大陸面積的20%。全國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帶。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一直都是以農業國。直到70年代,澳大利亞才重視旅遊業和服務業迅速發展,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逐漸增加,當前已達到70%左右。

所以,以往澳大利亞適合農業和畜牧業的土地並不算多,並不能容納很多人口。

除了以上的原因意外,這也同澳大利亞最初人口基數太少有關係。

大家都知道,歐洲、亞洲都是傳統的人口密集國家,人口基數很高,增長也快。

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長期與世隔絕,人口稀少。

新西蘭的領土面積並不算小,然而白人發現該國時候,只有幾萬毛利人在島上生存。

而澳大利亞的土著人數量很少,而白人數量則更少。

從18世紀末,到1830年,長達100多年,白人只有6.3萬囚犯被強行移民到澳大利亞。

這點點人口,就算每對夫妻生10個孩子,人口也增長不了多少。

1 850 年澳大利亞羊只頭數已達16 0 0萬頭 , 包括土著人在內總人口僅 4 0 餘萬人 , 平均每人擁有羊近 40 頭

就是因為人口基數太少,所以導致今天澳大利亞人口有限。

還有,澳大利亞曾經閉關鎖國,拒絕亞裔移民。

澳大利亞之前基本是白人國家,土著人數很少。然而,隨著亞裔,包括華人、日本移民大量進入,白人感到恐懼。因為該國白人絕對數量太少(1901年的澳大利亞人口為三百七十萬),一旦允許亞裔移民大量進入,很有可能最終白人會成為少數民族。

結果就是,1901年,白澳政策正式確立為基本國策,只許白人移居。

“白澳政策”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60年代,差不多有70年的時間。

到1957年,居住在澳大利亞15年以上的非白裔人口已有資格獲取得公民權,而1958年廢除拒絕非白人移民進入。

這段時間內,白人不願意去澳大利亞,黃種人有去不了,導致人口增長緩慢。


薩沙


怎麼說呢,其實澳大利亞人口錢一點也不少,只不過相對比而言人就少了。

我們永遠會站在自己的角度來思考別的國家的問題,其實站在對方國家來看的話,他們的人口密度還是非常大的。

比如我們自己研究就不難發現,澳大利亞一共有2000多萬人,2000多萬人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它的人口在世界上也是能排的上號的。

當然相比較而言,他們的人口密度跟咱們相比要差一大截,畢竟那麼大的土地才2000多萬人。

人少的三點原因

澳大利亞人口少,第1點原因就是有很多土地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

大家也都知道,澳大利亞是真正意義上能夠適應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不和諧相處也不行,澳大利亞的駱駝兔子像袋鼠了,這些東西他們可能比澳大利亞的人都多。

如果澳大利亞把他們全部都趕盡殺絕的話,也不太現實,就像兔子和駱駝這些趕了多少年也沒趕下去。

而這一部分土地是不太適合人類居住的,當然不妨想一想,在一片土地上有1000只袋鼠,只有一戶人家居住,這一戶人家可怎麼過?

保不齊沒過幾天,袋鼠就要和他們談談人生,談談理想,就得揍一頓。

第2點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澳大利亞有一部分土地非常的乾旱。

大家沒有看錯,儘管澳大利亞四周都是海,四周都是水,但是這一部分水也不能喝,二不能灌溉,只能在一旁看著。

所以澳大利亞絕大多數的地方他們的水資源都是非常短缺的,而現在澳大利亞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嚴禁開採地下水。

就這麼一個政策就導致了部分地區根本沒有人住,水資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澳大利亞人口的生長。

第3點是澳大利亞的思維。

其實咱們通過看咱們周邊的幾個國家,包括但不限於韓國啦,日本啦,他們這些國家都發現他們國家的生育率慢慢的走向了一個低端。

一些發達國家尤其是有了西方思想的發達國家,他們更願意少生孩子來過自己獨立自主的生活。

相比而言澳大利亞也是這個樣子,老百姓不願意生,政府即便用了什麼辦法,也根本也管不了對不對?

我們總不能說政府主動的幫人家去生吧。

目前來看的話,澳大利亞最惹人眼球的就是那一場森林大火,那場大火,鬼知道燒了多久,反正現在還在燒著。

人口少的弊端也再一次體現出來了,就這麼點兒這麼大一片土地,根本守不過來,一些土地在那邊著火,也只能看著人家著火,沒有任何辦法。

歡迎大家關注@趣談唐宋元明清 ,歷史研究者,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每日分享新鮮歷史冷知識,解決歷史趣問題,愛你們!

趣談唐宋元明清


澳大利亞是一塊神奇的大陸。這裡的神奇,除了他的生物之外,就是人口數量和土地規模非常不成比例。76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只居住著不到2500萬人口,相當於每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只有不到4人。

為什麼自從澳大利亞比英國發現近300年來人口增長卻如此緩慢呢?英國其他的殖民地人口增長都是非常之快的。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澳大利亞的氣候比較惡劣。

澳大利亞大部分的土地面積被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所控制。這兩種氣候的特徵都是非常明顯的,就是溫度高、降水少,極度乾燥。比如叫你去塔克拉瑪干沙漠,你能住得下來嗎?水資源極度匱乏,別說發展就連生存都是做不到的。

澳大利亞的約70%的國土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人類居住。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佔整個大陸面積的20%。

只有在澳大利亞東南部溫帶海洋性氣候以及西南部地中海氣候控制這兩塊區域氣候才比較溼潤,降水豐沛,陽光充足。兩塊區域集中了澳大利亞大部分的人口,主要的城市也是分佈在這裡,比如悉尼、墨爾本、堪培拉、珀斯,等等。

因為適合發展的區域很小,所以澳大利亞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帶。

上有很多國家,因為氣候比較惡劣的原因,不適合居住打字,地廣人稀。比如加拿大,緯度偏高,氣候寒冷,導致該國北部地區人類活動非常少。該國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口居住在和美國接壤的狹長地帶。還有蒙古國也是地廣人稀的一個國家,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320萬人口,人口密度比澳大利亞還小。原因也是該國氣候寒冷、乾燥,不適合發的農業。


財經知識局


你好,我是小劉老師。

首先我們要對澳大利亞這個國家做一個簡單的瞭解。

澳大利亞,面積約769.20萬平方公里,排世界第六,約為中國八成大小。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整個大陸的國家,也稱澳洲。



在歐洲殖民者們來到澳洲前,土著人在這裡生存了四萬多年。

1770年,英國航海家抵達澳大利亞東海岸,宣佈英國佔有這片領土。1788年1月26日,英國流放第一批犯人抵悉尼,這一天成為澳大利亞國慶日,這裡也成為流放囚犯的地方。此後部分土著人死於衝突,一部分土著人淪為奴隸,大部分土著人失去肥沃的土地,被趕往不毛之地。

全球前十大面積大國中,澳洲的人口密度最小,我們印象中地廣人稀的俄羅斯,面積是澳洲的兩倍多,人口則是澳洲六倍左右。



澳洲人口少,主要是水資源極少,這有兩大主因。

一、澳洲的沙漠和荒漠佔比高達七成,適合畜牧及耕種的土地不到4%。因此河流少且短小,旱季很多河流都會斷流。湖泊也不多,且多為鹹水湖。

二、山脈少,且海拔低,最高峰科修斯科山不過海拔2228米。這樣就沒有積雪,一到旱季很多河水就會乾涸。



以上應該是澳大利亞地廣人稀的主要原因,這段時間澳大利亞災難頻繁,這也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目前我國經受著疫情威脅,並不是十分太平,所以作為每一個網友都應該站出來!傳播正能量!為武漢發聲!為中國加油!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愛Vlog的小劉老師


坐落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了一整塊陸地的國家,它的面積達到了769萬平方千米,位居全球國土面積第6位,是一個名副其實幅員遼闊遼闊的國家。可是,在國土面積廣闊的同時,澳大利亞的總人口數才有2544萬,這一數據幾乎與我國上海市的常住人口數量相當,如此一來,該國平均人口密度僅為3.2人每平方千米。

而中國的人口密度,為144.3人/平方公里,是澳大利亞的幾十倍,哪怕中國人口密度最低的省份,位於雪域高原的西藏 ,人口密度也有2.8人每平方公里,與澳大利亞相差不遠,但是很顯然,澳大利亞的環境遠比青藏高原優異。那麼,為何澳大利亞在這300多年的時間裡,一直處於國土巨大、人煙稀少的問題呢?

澳大利亞地圖

澳大利亞地廣人稀的問題,首先要從歷史角度進行分析。坐落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亞,是世界各洲中最晚發現的一塊大陸;在18世紀的歐洲殖民者沒有到達這塊陸地之前,整個澳大利亞被森林、草原和荒漠覆蓋,居住在這片陸地上的土著居民僅有25~30萬左右,他們散居在澳大利亞大陸各個部分,形成了大小不一的500多個部落。這些土著部落仍然堅持著原始社會的生活,大多仍以狩獵和採集為生。

澳大利亞人口密度分佈圖

18世紀末,英國殖民者率先向澳洲移民,這些移民者憑藉著先進的勞動生產工具和洋槍洋炮,佔據了澳洲沿海一帶最肥沃的土地。生活在澳洲的土著居民,他們從前可以自由遷徙、覓食、打獵的草原,都被這些殖民者所佔領。土著只能被迫被驅趕至澳洲大陸內部荒無人煙的炎熱森林生活;

不僅如此,這些外來的殖民統治者還採取了他們一貫的野蠻恐怖的手段,迫害甚至公然屠殺土著居民,導致澳洲大陸原有人口大量減少。那些僥倖活下來的人,只能繼續忍受殖民者的奴役和剝削。就是因為歐洲的原著居民基礎數量很少,再加上這些殖民者的屠殺,讓本來為數不多的澳洲人口更加稀少。

澳大利亞美景

其次,澳大利亞的人口少,還與這個國家的自然環境有著密切關係。澳大利亞有2/3以上的面積屬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區,這都是一些不適合人類生存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帶,原來的土著居民以及後來的殖民者,只能夠在澳洲大陸有著充足水源,充沛水量和肥沃土地的邊緣地區定居。至今為止,澳大利亞全國絕大部分城市都分佈在沿海一帶,正是由於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並不多,所以,在近300年的時間裡澳洲人口並沒有呈現出爆發式增長的過程。

黃金海岸

最後,由於澳大利亞的總人口數主要依靠移民進行激增,但是,由於當時澳大利亞殖民當局採取過帶有種族主義的“白澳政策”,以及20世紀發生過的兩次世界大戰,都讓澳大利亞的移民多次處於停頓狀態。沒有了大規模的國際移民,僅依靠所剩無幾的澳洲土著,以及為數不多的外來殖民者,澳大利亞的人口實在難以實現爆炸性的增加。所以在這漫長300多年的歲月裡,澳大利亞仍然保持著地廣人稀的局面。


鳶飛九天2018


1.地理原因:地處南半球,乾旱半乾旱氣候,缺水,常年高溫,動植物稀少,資源有限,難以提高人口數量,另外,雖然地廣,但是大部分是乾旱沙漠,不適合居住

2.人為原因:澳大利亞原本只生長著少部分的土著居民,生活方式非常傳統落後,後來被英國作為囚犯流放地,再後來它被西班牙航海家發現,人口才真正開始向此地轉移,距今也不過200年左右的歷史,而如今,澳大利亞的人口大概在2400萬左右,按照時間比例來算,人口增長數量其實並不算少。

3.相信看到這你對澳大利亞人口稀少的原因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得了解,其實任何一個地域性的問題,他的原因往往不止來自於一個方面,而是地理環境與人文因素的共同結果,其中甚至還包含了一些歷史原因,如果要深究的話那還真是說來話長呢。


ALONE501


澳大利亞這個國家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自佔有一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總共有76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說是地廣人稀,如此大的土地面積,現在澳洲總共還有人口2499萬,我國的一線城市人口數量都比這個多,那麼澳大利亞為什麼300多年來人口只增長了這麼一點呢,要知道澳大利亞的緯度遠遠低於俄羅斯和加拿大,這裡的條件也算是不是特別差,雲南人口仍然增長不上去。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就是澳大利亞的國土面積很大,但是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方確實比較小,澳大利亞這個國家基本上處於中低緯度地區,也就是南迴歸線和南緯30度都會橫穿國土,因此這個地方的氣候比較乾燥,常年受東南信風帶影響,而且常年受乾燥的副熱帶高氣壓控制。由於是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這個地區,導致地表售前下沉氣流,所以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因此在澳大利亞有155萬平方公里沙漠,只有沙漠的邊緣是相對溫潤的熱帶草原氣候,也就是澳大利亞的沿海地帶才適合生存。

西南季風漂流在澳大利亞西部分流向北形成澳大利亞寒流,為雅安帶來的降溫效果,所以澳大利亞沙漠延伸到了西海岸,這裡卻能夠生存。由此可見,澳大利亞的氣候是非常特殊的,最近以來澳大利亞爆發了山火,導致大面積的森林被燒燬,主要原因就是澳大利亞特殊的氣候,大火燒完了之後,澳大利亞又爆發了大洪水,由此可見,澳大利亞的環境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

第2個原因就是澳大利亞的人口基數比較小,歐洲移民者到來之前澳大利亞也有土著,不過土著居民的人口數遠遠不及美洲國家那麼多,況且澳大利亞大陸和其他大陸隔得很遠,所以澳大利亞的人口基數實在太少了,1770年英國航海家庫克到達澳大利亞東海岸,英國殖民者隨即到來,同樣也造成了種族滅絕式屠殺,這裡的土著居民幾乎被滅絕,所以現在澳大利亞居然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白人國家。最早來到這裡的都是英國的囚犯和淘金的移民,所以這個地區的人口自然就這麼少了。


江淮聖手


澳大利亞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雖然有著76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但人口卻僅僅有2500萬左右,而作為中國一線城市的北京、上海,它們的面積分別是16410平方公里和6340平方公里,但人口卻都已經接近2500萬人了。兩相對比,我們可以想象,有著76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的澳大利亞人口有多麼稀少了!那麼,作為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有著廣闊的土地和資源,但其人口為何會如此稀少呢?我認為有一下幾個原因。


首先,澳大利亞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世界上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人口素質相比於發展中國家要略高一些,而這個人口素質又表現在生活的各個方面,比如生孩子也是人口素質的一部分。

在發展中國家,以中國和印度為例,在早些時候,由於大多數人的受教育程度比較低,思想觀念較落後,通常一個家庭之中會有好幾個孩子,導致這些國家的人口繁衍速度較快,人口增長快;而作為發達國家的澳大利亞,由於進入資本主義社會較早,人們的受教育程度高,思想觀念相比於發展中國家來說,較為先進,因此,在澳大利亞很多家庭,很多夫妻選擇不生孩子(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丁克家族)或者只生一個,如此一來,人口的繁衍速度自然低,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百年以來澳大利亞人口沒有大規模增長的原因。

其實不光是澳大利亞,所有發達國家的人口增長率都比較低,甚至出現了負增長,比如俄羅斯,為了鼓勵生育,俄羅斯政府幾乎把一個小孩從小到大的撫養費用都承擔了,但很多人還是選擇不生孩子。




其二,澳大利亞適宜人口居住的地方較少

就整個大洋洲而言,澳大利亞的人口主要分佈在東南沿海地區,而西部和廣大的內陸地區人口很少,這主要是由澳大利亞的自然條件所決定的。澳大利亞的廣大內陸地區雖然大多數是平原,按理來說,平原應該更適宜人類居住,但澳大利亞中西部受氣候條件的限制,平原地區反倒沙漠廣佈,降水稀少,荒無人煙,自然條件惡劣,所以這些地方人口很少。

而作為人口集中的東南沿海,自然條件好,氣候溫和,降水豐沛,吸引了大量人口的到來。但東南沿海適宜人生存的地方總共就那麼大,不可能容納太多人,所以基於這一個原因,澳大利亞人自然不會選擇繁衍更多的後代。

總而言之,澳大利亞就和俄羅斯一樣,國土面積雖然大,但真正有用的卻不多,很多地方都不適合人類生存。

其三,歷史因素,澳大利亞的開發歷史較短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最早是作為土著的居住地的,也就是當地的原始居民。直到17世紀,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殖民者先後抵達此地,但這些國家並未在此殖民,直到1770年一位英國航海家的到來,將其命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佈這片土地屬於英國。

但是,受各種原因的影響,英國人並沒有開發此地,而是將澳大利亞作為一塊囚犯的流放地來對待。1778年,英國的第一批囚犯抵達澳大利亞,才將其作為殖民地來對待,並且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區。後來,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發現澳大利亞的國家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多的移民,導致澳大利亞的人口數量劇增。但這裡要注意的是,導致澳大利亞的人口增長主要是因素是移民,並非本地土著。

所以,從1778年英國在此地殖民到澳大利亞建國,不到三百年的時間裡,開發歷史非常短,所以人口數量有限。


總結

澳大利亞人口數量稀少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以上只是導致其人口增長緩慢的最主要因素。此外,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原因。但對澳大利亞而言,人口稀少並非就是壞事,因為人少,他們可以享受更多的資源,所以澳大利亞人的幸福指數在全世界排名前十;因為人口數量少,活動範圍有限,所以澳大利亞是全世界物種最豐富的國家。


秦皇唐宗


澳大利亞人有一大部分是英國囚犯流放來的,慢慢形成城市、國家,是很多囚犯的後人,囚犯本來幾十萬人就少,而且素質也差,所以不可能有太多有能力的人去領導人們,改變生活,缺乏遠見,缺乏團結,人口、城市必然會發展的慢,也就是地廣人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