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4》:李小龍遭華僑抵制,不知傳承中華武術,更是民族自信

以為開通了會員就能看《葉問4》,哪知還得用卷才能看。不過,物有所值,葉問前幾部都好看,第四部完結篇一定不會失望。

在看之前猜到了一點劇情,第四部應該會講李小龍,因為按前三部的時間排序,李小龍已經長大成人。果不其然,李小龍在美國開設了武館,教人習武。

《葉問4》裡,大家很想看到,李小龍和葉問有一場對打戲。可惜沒有,必定是圍繞著葉問的故事,再加上李小龍是葉問的徒弟,這種對打沒有說服性。但是,葉問在世時,李小龍打得過葉問嗎?其實,結合劇中一些細節,也能看清這個問題。

因為當時的種族歧視嚴重,在美國,黑人和亞洲人都遭受歧視,尤其是中國人,在唐人街經常被欺負。

唐人街華人自抱成團,為了對抗老外,唐人街的武館師傅們創辦了中華總會,由太極拳的萬宗華任會長。中華總會有一個原則,不能教授外國人功夫,偏偏李小龍我行我素,只要有人願意學,他都樂意收徒

《葉問4》:李小龍遭華僑抵制,不知傳承中華武術,更是民族自信

一:為了兒子奔波,一代宗師也是個普通的父親

故事回到中國,葉問的兒子葉正也是個中學生了,叛逆時期的葉正喜好練武,對文化成績不上心,在學校裡稍微覺得不公就會打架。作為父親,葉問和別的父母一樣,望子成龍,認為只有文化才能改變命運

一次次的打架,校長忍無可忍,只好讓其退學。所謂“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在這裡就變成了,武功再高也得聽老師的。看到葉問向校長求情,希望能給兒子一次機會時,感嘆父母的不容易,尤其是葉問這種名望的人,在學校面前也和普通的父親一樣。

葉正想學詠春,葉問又想讓兒子學文化,在葉問眼裡,葉正叛逆、不聽話、愛打架。在葉正眼裡,自己做什麼事都是錯的,父親不理解他,不支持他。兩人的爭吵最終升級,葉問第一次打了兒子一巴掌

《葉問4》:李小龍遭華僑抵制,不知傳承中華武術,更是民族自信

然而萬會長的女兒也是這麼評價自己的父親,當她的女兒對葉問說,葉叔叔絕對不會像我父親一樣,葉問沉默無語,他的沉默是現實中很多父母的寫照。

青春期的孩子都會有逆反的心理,在孩子的內心會覺得自己成人了,有自己的主見,不喜歡父母干涉。父母如何開導,往正確的方向引導,一直是個難題。每個家庭情況不一樣,教育的方式也不一樣,不管如何,都不能以打罵的形式管教,孩子長大了,打罵只會加重叛逆,就像葉問一樣,一巴掌下去,孩子都不理他了。

《葉問4》的故事也剛開始,葉問去往美國給兒子找學校,因為身邊有海歸回來的學子當了醫生,加上一些例子。葉問也以為去美國深造兒子,一定有出息。

《葉問4》:李小龍遭華僑抵制,不知傳承中華武術,更是民族自信

沒想到一開始就不順,在美國,華人想上學,必須有名人推薦信,而葉問只能找中華總會會長,求其幫忙。

其實這個問題到現在仍然存在,去美國留學申請仍然需要名人推薦信。推薦信的作用不可小覷,好的推薦信會幫助學生拿到學校的錄取和獎學金。如果說GPA、託福、SAT代表你的學習能力,課外活動、研究經歷、興趣愛好代表著你的綜合能力,那麼,推薦信則是從熟悉學生的第三者的角度對申請者進行評論,是學生申請材料有力的支撐。

萬會長不是不幫,只是有條件,必須讓葉問的徒弟李小龍不再給洋人傳授中國功夫。

《葉問4》:李小龍遭華僑抵制,不知傳承中華武術,更是民族自信

葉問的思想還是比較開明的,傳授中國功夫是為了弘揚中華武術,讓世人瞭解中國,有何不可。可是,這幫老古董聽不進去,推薦信只能泡湯。

李小龍廣收徒弟還是有用的,有一個美國徒弟是大律師,有一個美國徒弟是移民局的工作人員,有一箇中國人徒弟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士官。

葉問找李小龍幫忙也無濟於事,校長咬定了中華會長,要麼給學校捐1萬元美金,也是黑啊。

葉問在異國他鄉,語氣低沉,“求爺爺告奶奶”都是為了兒子,在美國不同於中國,自帶的歧視眼光,葉問感到迷茫、無助。

《葉問4》:李小龍遭華僑抵制,不知傳承中華武術,更是民族自信

二,年輕氣盛的李小龍,打得過葉問嗎?

與葉問不同的是,李小龍在美國非常自信,說話語氣有力量,對待任何人都充滿活力。

很多人關心一個問題就是李小龍和葉問到底誰最厲害?為什麼第四部完結篇還不給出答案?我們從劇中找出答案。

一,從中華總會會長突破

上面介紹到,中華總會是唐人街的武館師父們一起同意創辦的,由萬宗華任會長。

萬會長擅長太極,既然擔任會長必定是武藝高強。像前幾部一樣,高手總想跟葉問切磋一次,在這次對戰中,兩人不相上下,葉問沒有佔到上風。突然的地震終止了決鬥,所以誰輸誰贏,暫不得知,不過按照主角光環和最終打敗的BOSS來算,葉問肯定是贏的一方。

回到開始,萬會長在眾多館長面前要求葉問勸說李小龍不要再向洋人傳授中國功夫。

“我有一件事也想請葉師傅幫幫忙”


《葉問4》:李小龍遭華僑抵制,不知傳承中華武術,更是民族自信

雖然不是祈求的語氣,但態度還是比較誠懇的。

我們不妨想想,中華總會會長,為什麼要請葉問幫忙?葉問沒來之前,李小龍在美國已經呆了很長時間,他們不會自己去解決嗎?

答案已經很明確了,在葉問來之前,他們已經找過李小龍,但無濟於事,也就是說他們都打不過李小龍,包括萬會長。所以,葉問來了,又請葉問幫忙。

葉問能和萬會長打成平手,萬會長打不過李小龍,那麼葉問能打得過李小龍嗎?

《葉問4》:李小龍遭華僑抵制,不知傳承中華武術,更是民族自信

二,從李小龍身上突破

整部劇雖然圍繞著葉問,但李小龍的功夫,導演也著重刻畫了幾個鏡頭。

一是打爆洋人館長。幾個洋人不服,挑釁李小龍。李小龍說了一句話很重要。他說:”師父,經常這樣,很快回來。”

也就是說李小龍實戰經驗很多,向他挑戰的人很多,而每次都是安然無恙的回來。

從洋人服裝看得出是學跆拳道的,的確,洋人那個年代只佩服韓國的跆拳道,連終極BOSS也學的是跆拳道。

洋人的幾個徒弟幾秒就被打趴了,師父很魁梧,一腳把鐵門踢一個窩,貌似很厲害。

在和李小龍對打後,堅持了幾分鐘,最終被李小龍打的鼻青臉腫,佩服的五體投地。

《葉問4》:李小龍遭華僑抵制,不知傳承中華武術,更是民族自信

劇中也還原了李小龍生前的一些表演,例如一拳把對方打得退倒幾米遠。

兩個手指做俯臥撐

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功夫,按照這個場景推算,李小龍已經自創了截拳道。

所以,此時的李小龍打得過葉問嗎?

三,以兩人巔峰時期來論

有人說李小龍正值壯年,葉問已經老了,怎麼比?

的確,《葉問4》的時候,葉問已經是中老年了。如果根據頭頸癌和葉正、李小龍,結合歷史的真實年齡來算,葉問已經70多歲了,70多歲的老人出去打美國陸戰隊,估計是要碰瓷吧?葉正年齡在電影中被改小了13歲,葉問1893年出生,同理葉問這4部電影,葉問被改小了15歲左右。我認為《葉問1》,葉問在35左右;《葉問2》,42,43歲;《葉問3》,應該是50來歲;《葉問4》,則是55-60歲。

《葉問4》:李小龍遭華僑抵制,不知傳承中華武術,更是民族自信

讓一箇中年人和一個青年人比,確實不公平,那麼葉問巔峰時期呢?

葉問(1893年-1972年)原名葉繼問,曾經改名葉溢,祖籍廣東南海羅村鎮聯星譚頭村,出生於廣東佛山桑園,是當地大少爺,學識淵博。師承陳華順、梁壁,十六歲那年,赴港就讀於香港聖士提反學校,並隨梁壁(梁贊之子)學武,為詠春拳體系的開宗立派人。

詠春拳創始人叫五玫師太,原名硃紅梅,五玫師太練就了一套女性演練的實用功夫,命名詠春。

葉問剛接觸詠春時,是跟著陳華順學,那時葉問還小,而陳師父已經年邁,大多數時間是跟著師兄吳仲素學。因為文化較淺,並沒有人講述詠春拳的理論。後來,葉問去了香港,又拜了梁壁為師,梁壁出身書香門第,有文化,在傳授葉問詠春拳時,一招一式,從理論到實際,完整的教學。葉問後來通過改善,把詠春拳提升了更高的境界。

《葉問4》:李小龍遭華僑抵制,不知傳承中華武術,更是民族自信

李小龍雖然是葉問的徒弟,但李小龍學的多,詠春、跆拳道都會,真正發揚光大的還是自創的截拳道。

詠春的近戰短打,以及截拳道的靈活多變。我個人更傾向於截拳道一些。

李小龍的成名才讓人們知道師父是葉問,電影虛化了葉問,而李小龍的真實功夫已經有影像記載了。巔峰時期的葉問,只是為了收徒生存,亦或者是強身健體。而巔峰時期的李小龍挑戰過很多高手,實戰經驗很豐富,所以,兩人誰厲害?想必大家心裡也有數。

學武的宗旨不是打架鬥毆,是強身健體,是發揚中國文化,弘揚中國武術。葉問一直支持這種做法。其封門弟子梁挺,將詠春拳傳揚國際,載譽全球,被讚譽為“一代宗師”。李小龍更是進一步發揚光大,讓世界瞭解中國,把功夫傳承成一種文化。

《葉問4》:李小龍遭華僑抵制,不知傳承中華武術,更是民族自信

三,外國的月亮也沒有那麼圓

萬會長和其他唐人街的華人之所以討厭洋人,是因為只看到被欺負的一面,但是他們不敢嘗試改變,不敢和洋人溝通。雖然走出了中國,但思想卻是封閉的。

李小龍不一樣,他敢接觸任何洋人,傳授功夫,也敢接受任何洋人的挑戰,打到他們服為止,正如那個跆拳道教練,雖然被打的鼻青臉腫,仍然對李小龍豎大拇指。

每個徒弟都尊重李小龍,李小龍用他的自信征服了洋人。唐人街的館長們都可以,萬會長也可以,只是他們不自信,不願意改變。

葉問在和美國海軍陸戰隊武術士官對戰時,也是遍體鱗傷,因為美國人的拳腳很重,詠春拳只能以巧使力,四兩撥千斤。也許李小龍自創截拳道的原因正是因為洋人力氣太大,以硬碰硬,不難看出,李小龍的拳腳也是步步緊逼,一招致命。

《葉問4》:李小龍遭華僑抵制,不知傳承中華武術,更是民族自信

電影裡的BOSS最終被打敗了,全場的洋人給葉問鼓掌,這不僅是葉問的榮譽,也是承認了中國功夫。

當萬會長把推薦信給葉問時,葉問拒絕了。

不遠萬里,隻身前住美國,忍辱負重的給兒子找學校,不就是為了這封推薦信嗎?為什麼又不要了?

《葉問4》:李小龍遭華僑抵制,不知傳承中華武術,更是民族自信

因為在美國這些天,他看清楚了很多。

①:孩子上學校還得通過名人推薦,要不然就得交所謂的校董費。

②:中國學生在學校裡容易遭受歧視和打罵(葉問看到萬會長女兒被同學欺負,問:經常出現這種事嗎?對,經常,葉問還會讓自己兒子過去嗎?)

③:中國人生存艱難,隔三差五的鬧事,沒有安全感。(武功在高又怎麼樣?萬會長還不是動不動被帶走)

④:沒有一點民族自豪感。在中國,別人還會尊稱為葉師傅,在美國,啥都不是。中國武術不但沒有得到尊重,還遭受歧視。

希望越高失望越大,原本抱著對美國人權主義的幻想來到美國,可是所瞭解的美國和自己想像的有天壤之別,這種失望感讓人心涼。

通過這一不繫列的經歷,葉問發自內心的說了一句:“外國的月亮也沒有那麼圓”

他不再相信只有美國學校才能造就人才,他開始尊重兒子的想法,既然想學拳,就教他。

《葉問4》:李小龍遭華僑抵制,不知傳承中華武術,更是民族自信



葉問經歷了衰亡的清朝、混亂的軍閥、抗日抗戰、新中國成立。1972年12月1日,葉問於旺角通菜街居所內過世,享年79歲,死後葬於粉嶺蝴蝶山。

電影裡的葉問經過改編,目的只有一個,讓世人瞭解中華武術。《葉問4》裡著重了三個警示:

一是,(中國)人要自信,不管站在哪個國家。

二是,外國的月亮真沒中國圓,不要盲目崇洋媚外。

三是,尊重和接受孩子內心的想法,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溝通,感化比打罵更適合。

《葉問4》:李小龍遭華僑抵制,不知傳承中華武術,更是民族自信

藉此致敬葉問,李小龍,你們都是一代宗師。

您認為二人誰最厲害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