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知識:書畫專用名詞

款題:指書畫作品上書寫的名款和題記。“款”即書畫作者在作品上的簽名或記事,分“單款”和“雙款”。單款不僅書寫作者姓名、作畫時間、地點,還書寫畫題、題畫詩、作畫目的、創作體會等等。雙款又稱“應酬款”,是畫家以畫贈人進行社交活動所題的—種款式,分上、下款。上款寫作品所贈對象的姓名、受贈者與作者之間的關係的稱謂、贈畫的緣由等等。下款多為作者簽名、謙詞等內容。“題”為題記,廣義的還含他人的“題辭”、“題跋”。

款題:始於五代,以後各代款題的內容形式不斷髮展變化,文辭有多有少,亦長亦短,通過書法入畫,配合鈐蓋在畫上的印章,成為中國畫章法佈局的有機組成部分。於是,詩、書、畫、印相得益彰,表現出一種特有的形式美。

“款”還有稱作“窮款”和“印款”的。“窮款”是指落款文字極少,—般將僅落作者本人簽名的款稱為“窮款”。“印款”即指書畫中沒有作者本人簽名,僅有一方或數方鈐蓋在書畫上的姓名印章,俗稱之為“印款”。

題跋:“題”是指寫在書畫、碑貼等裝裱形制前面的文字,一般指立軸“詩塘”中的題字或是在手卷“迎首”(或“迎首”)上的題字為“題”。“跋”是指書寫在這些裝裱形制後面的文字,如在立軸裱邊上的題字,或在手卷尾紙上的題字統稱為“跋”。題跋的辭句一般為同代人或後代人的評述、記事,或是有關讚譽的詩句等等,或為後代人考證書畫作品的內容、書畫作品的真偽等內容的文辭。

干支款:中國書畫作品中落款的創作年代多用農曆干支紀年,即以“天干地支”循環相配做紀年法,這種在書畫中以“干支”紀年的文字,稱為“干支款”。

水墨畫:指中國畫中純用水墨的畫體。相傳始於唐,成於宋,盛於元,明、清以來繼續有所發展。它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取得“水暈墨章”“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在中國畫史上佔重要地位。

院體畫:簡稱“院體”、“院畫“一般指宋代翰林圖畫院和後來宮廷畫家的繪畫。亦有專指南宋畫院作品,或泛指非宮廷畫家而效法南宋畫院風格之作。這類作品,為迎合帝王宮廷需要,多以花鳥、山水或宗教內容為題材,大都講究法度,風格華麗。但因時代好尚和畫家擅長有異,故畫風不盡相同而各具特點。

文人畫:亦稱“士夫畫”。中國繪畫史上的名詞。泛指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繪畫,以別於民間和宮廷畫院的繪畫。宋蘇軾提出“士夫畫”,明董其昌稱道“文人之畫”,以唐王維為其創始者。“文人畫”的作者,多取材於山水、花鳥、竹木,以發抒“性靈”或個人牢騷,間亦寓有對民族壓迫的憤懣之情。他們標舉“士氣”、“逸品”,講求筆墨情趣,脫略形似,強調神韻,並重視文學修養,對畫中意境的表達以及水墨、寫意等技法的發展,有相當影響;但其末流,往往玩弄筆墨形式,內容趨於空虛貧乏。

四君子:中國畫中,對梅、蘭、竹、菊四種花卉題材的總稱。宋、元部分畫家好寫墨竹、墨梅,將竹、梅和松畫在一起,稱“歲寒三友”;也有在“三友”外加畫蘭,名“四友圖”。明萬曆間,黃鳳池輯《梅竹蘭菊四譜》,陳繼儒題稱“四君”,標榜“君子”的“清高”品德,後來又命名“四君子”。

十八描:中國古代人物衣褶紋的各種描法。明鄒德中《繪事指蒙》載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1)高古遊絲描;(2)琴絃描;(3)鐵線描;(4)行雲流水描;(5)馬蝗描;(6)釘頭鼠尾;(7)混描:(8)撅頭丁;(9)曹衣描:(10)折蘆描;(11)橄欖描:(12)棗核描;(l3)柳葉描:(14)竹葉描;(15)戰筆水紋描;(16)減筆;(17)柴筆描;(18)蚯蚓描。亦見於明汪砢玉《珊瑚網》,其中,釘頭鼠尾作釘頭鼠尾描,撅頭丁作撅頭描,餘同。以上各種描法,都是根據歷代各派人物畫的衣褶表現程式,按其筆跡形狀而起的名稱。

白描:中國畫技法名。源於古代的“白畫”,是一種用墨線勾描物象,不著顏色的畫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多用於人物和花卉畫。後來也泛指文學創作上的一種表現手法,即使用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刻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

勾勒:中國畫技法名。用筆順勢為鉤,逆勢為勒,也有以單筆為鉤、復筆為勒,或稱左鉤右勒的。一般指用線條鉤描物象輪廓,不分順、逆、單、復,也叫“雙鉤”。鉤勒後,大都填著彩色,在技法上,與“沒骨”、“點簇”相對,通常用於工筆花鳥畫。

雙鉤:中國畫技法名。用線條勾描物像輪廓叫做“鉤勒”,.因基本上是用左右或上下兩筆勾成的,故又稱“雙勾”。通常用於工筆花鳥畫。

工筆:中國畫中屬於工整細緻一類的畫法。與“寫意”對稱。

寫意:中國畫中屬於縱放一類的畫法,與“工筆”對稱。要求通過簡練的筆墨,寫出物象的形神,來表達作者的意境,故名。

沒骨:中國畫技法名。不用墨線鉤勒,直接以彩色繪畫物象。五代後蜀黃筌畫花鉤勒較細,著色後幾乎不見筆跡,因有“沒骨花枝”之稱。北宋徐崇嗣效學黃筌,所作花開只用彩色畫成,名“沒骨圖”,後人稱這種畫法為“沒骨法”。另有用青、綠、朱、赭等色,染出丘壑樹石的山水畫,稱“沒骨山水”,也叫“沒骨圖”,相傳以為南朝梁張僧繇所創,唐楊升擅此畫法。

點垛:中國畫技法名。用筆作點劃而簇聚成物象的畫法。多用於寫意花卉畫的技法,亦稱“點簇”。其法不用鉤勒,而以筆尖蘸墨或顏色,筆毫落紙鋪開,一筆之中就有濃淡;或先蘸甲色,再蘸乙色,則點垛出仁就具有甲色、乙色和甲、乙的混合色。主要用以表現花卉的葉和花瓣。有時也用於人物和山水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