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之下》嚴氏父子倒臺,歷史上竟真的是藍道行的功勞

《錦衣之下》大結局了,今夏和她的陸大人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是藍道長的死讓很多人意難平。

所幸藍道長求仁得仁,嚴氏父子也的確倒了臺。

這段由一個道士所引發的大奸臣覆滅的故事,看起來頗有些離奇。

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上卻是的確存在的,嚴氏父子的倒臺,還真是和道士藍道行有關。


《錦衣之下》嚴氏父子倒臺,歷史上竟真的是藍道行的功勞

老奸臣權勢滔天 小霸王為虎作倀

明代雖然皇帝平庸,宦官誤國,但是奸臣不算多,明代稱得上“明奸”的恐怕就屬嚴嵩了

據《明史·奸臣傳》雲,嚴嵩其實並沒有什麼執政能力,卻很懂得怎樣做一個奸臣。

他踏入官場以後,實際上只做了四件事情:一是媚主,二是整人,三是弄權,四是索賄。

早在他“入閣拜相”之前,就公然向宗室藩王索取賄賂。成為“當朝宰相”後,更是結黨營私,賣官鬻爵,敲詐勒索,貪得無厭。


《錦衣之下》嚴氏父子倒臺,歷史上竟真的是藍道行的功勞

嚴嵩還有個和他狼狽為奸的兒子嚴世蕃。

這個兒子在做奸臣這件事上,比嚴嵩不落下風,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嚴世蕃貪婪成性,荒淫好色,陷害忠良。

但是他之所以有資本如此肆意妄為,不僅僅是因為有一個有權勢的爹,更是因為他自己也有過人之處。

他博聞強識,過目不忘,精力旺盛,尤其擅長揣度人心,特別會迎合皇上的喜好。

成為他爹在官場上的強勁的助力。

兩父子二人上迎合聖意,下矇蔽百官,一手遮天,翻雲覆雨。


《錦衣之下》嚴氏父子倒臺,歷史上竟真的是藍道行的功勞

媚皇帝投其所好 迎聖意平步青雲

這樣強悍的“父子檔”邪惡力量到底是怎樣倒臺的呢?

這還要從嚴嵩得聖寵的原因說起。

嘉靖皇帝在明朝歷史上也算比較著名。

——熱愛修仙論道,因此有一半的時間不上朝,都躲在西苑修齋建醮。

——聽信道士的鬼話不與皇后太子見面。

——甚至發生過“壬寅政變”,成為歷史上唯一一個差點死於宮女之手的皇帝。

嚴嵩就是因為迎合了嘉靖帝熱愛修仙的喜好才登頂內閣。

嘉靖修齋建醮,必須向皇天上帝呈奉奏章祝詞。這種祝詞用硃筆寫在青藤紙上,叫青詞。

而嚴嵩就是青詞寫的極好,嚴嵩文學修養很高,又殫精竭慮,認真揣摩。最後竟然只有嚴嵩的青詞入得了皇帝的眼。

再加上嚴世蕃“揣摩聖意”的功力的加持,自然聖寵不衰。


《錦衣之下》嚴氏父子倒臺,歷史上竟真的是藍道行的功勞

徐次輔以牙還牙 藍神仙旁敲側擊

但是俗話說“用魔法打敗魔法。”(狗頭)

既然嚴氏父子利用嘉靖帝熱愛修仙論道做文章往上爬,那麼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此舉把你拉下馬來。

實施這個做法的是徐階,也是明朝內閣爭鬥史上一顆閃耀的明星。

徐階也是極善寫青詞,而且徐階的青詞寫的比嚴嵩的還好。

嚴嵩年事漸高,日薄西山,江郎才盡了,於是越來越不得嘉靖的喜愛,反而徐階平步青雲,直到成為僅次於嚴嵩的“次輔”。


《錦衣之下》嚴氏父子倒臺,歷史上竟真的是藍道行的功勞

僅僅依靠青詞扳倒嚴嵩這還是見效甚微,於是徐階請來皇帝最信任的身份——道士幫忙。

當嘉靖寵信的道士陶仲文昇天後,徐階向皇上推薦了山東道士藍道行。

藍道行與徐階使了點小手段——與太監合夥作弊,偷看皇帝求問上蒼的問題,藍道行據此做出回答,假裝是上天旨意,如此相符,皇帝自然對藍神仙深信不疑。

取得信任後,徐階就可以做手腳了。比方說,徐階知道嚴嵩有密摺呈奏,就讓藍道行占卜說:“今有奸臣奏事。”

嘉靖問天下何以不治,卦語就說:賢臣沒有得到重用,小人把持朝廷。

再問誰是賢臣,誰是小人,自然說徐階是賢臣,嚴嵩是小人。

如此一來二去,嚴嵩在皇帝那裡是徹底失了聖寵了,成見一起,那麼離覆滅之日就不遠了。

此時也已經是萬事俱備,只欠一把火徹底燒光嚴氏父子的聖眷。

御史彈劾嚴閣老 徐階計除嚴世蕃

不久,御史鄒應龍在一個太監家躲雨,聽說“神仙”說嚴嵩是小人,於是福至心靈,出手的時候到了。

於是連夜修表上奏朝廷,疏文指控嚴世蕃貪贓枉法、禍國殃民,應處死刑;嚴嵩溺愛惡子、受賄弄權,應予斥退。

嘉靖很快做出反應,嚴嵩退休回家,嚴世蕃發配雷州充軍。

這下還沒完,嚴世蕃竟然很快就溜回家繼續作威作福,沒了閣老爹這個大靠山,嚴世蕃很快就二進宮了。

徐階老狐狸又略施小計,捏造了些其他罪名,使得原本就罪該萬死的嚴世蕃落得個即刻處決的下場。

嚴氏父子這個明朝中期的大蛀蟲算是終於被消滅了。


《錦衣之下》嚴氏父子倒臺,歷史上竟真的是藍道行的功勞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正義最終到來,但是卻用的是荒謬的手段。

這種魔幻結果,根植於那個時候魔幻的現實,皇帝在其位,掌其權,卻不謀其職,上也荒唐,下也荒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