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小的时候很喜欢看包公系列,喜欢开封奇案,更喜欢七侠五义,曾经因为看包公系列,

还幻想着自己就是展昭,有着一身拳脚,能够仗剑天涯,能够行侠仗义。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长大后,喜欢看神探狄仁杰系列,喜欢狄仁杰的心思缜密,喜欢狄阁老的那句,

元芳你怎么看,但更多的是喜欢看狄仁杰在审案过程中的解密与坏人绳之以法。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对历史人物的了解,对朝代背景的如数家珍,

越来越喜欢言之有物的影视剧,也越来越喜欢给人带来启迪,增广见闻的角色。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也因此,开始喜欢《大宋提刑官》这样讲述宋朝民生百态,官宦人生的故事,

固然故事里面有各种各样难以言说的伤怀,有各种各样力不从心的决断,

但是,依旧能够看到大宋尚存的那点繁华,以及繁华背后大宋逐渐没落的叹息。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随着成家立业,开始喜欢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大秦帝国之裂变》,商君之法非酷吏苦民之法的《大秦帝国之纵横》,每户百姓的窗台之上,大秦明月必朗照之的《大秦帝国之崛起》。

对于历史粉而言,因为时常畅读历史书,更因为对中国古文化发自灵魂的喜爱与珍视,

故而,对于违背史书记载,又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角色格外珍惜,

更对该类的电视剧格外的喜爱,因为能通读历史的人不多,能珍爱历史人物并展现出来的人也不多。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后来,在众多的电视剧中,偶然发现了少年版本的狄仁杰,这是第一次知道有个演员叫做任嘉伦。

尽管当时看这个电视剧,觉得这个演员的演技略显稚嫩,但胜在故事尚算紧凑。

作为历史粉,对于历史人物,只要不违背历史定论与朝代应有的背景性格,

对历史人物的角色演绎大多是能够接受,并不是很挑剔,毕竟历史粉看的是事业线,

是历史人物这个角色在多个事件中的成长与处事能力,是角色的心态变化与认知改变。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毕竟一个人经历一些事情后,不可能处事能力停留在新手村的阶段,而心态也不可能一成不变,

有的人呢,自制能力强,会变得遇强则强;

有的人呢,自制能力差,看花了眼,一着不慎人生走上歪路;

有的人呢,自制能力弱,人云亦云,成为附庸之辈,甚至会不知不觉间成为帮凶;

有的人呢,分辨能力强,会及时止损,在事件之中抽身在外,成为睿智者;

有的人呢,分辨能力差,会不管不顾,在事件之中深陷泥潭,成为牺牲者;

有的人呢,分辨能力弱,会且行且试,在事件之中挣扎求生,成为背锅者。

事件在史书之上早就记载,人物结局早就定论,

那么这些命运的结局,事件的演变,是如何让一个人命运有了分水岭,

又是如何让一个人逐渐成了睿智的执棋人,倒霉的废棋子,祸事不断的背锅侠呢?

这就是看历史人物的魅力所在,这就是历史故事与历史人物的趣味所在。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后来看到了《大唐荣耀》,这广平王李俶如何在安史之乱前跟杨国忠斗智斗勇,

安史之乱是如何爆发的,谁是获利执棋人,谁是推波助澜者,谁是被迫卷入者,

谁是浑水摸鱼者,谁是火中取栗者,谁是倒霉牺牲者,谁是祸事背锅侠,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随着李俶与杨国忠的智斗,逐渐明朗开来,尽管安禄山的部分解说略有瑕疵,

安史之乱时期的故事稍显粗糙,可是中唐中兴的皇帝李俶这个角色的心路历程,

确实是给人带来了启迪,让人随着李俶从一个太子世子,慢慢在战争中独当一面,

在经过国仇家恨以及内部争斗的过程中,如何消减构陷,如何保护亲人,

如何平复战乱,如何平衡百官,如何惩治奸佞,如何抵挡谣言,

这是一份宝贵的人生经验,让人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可以厘清光怪陆离的表象。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也正因为《大唐荣耀》这个电视剧,我开始关注到了任嘉伦这个演员,

看到了这个任嘉伦这个演员用活灵活现的眼神,声情并茂(若是原声,想必更出色)的神情,

将一个历史人物的家族背景、历史渊源、自身学历、内心见识、心智高低、人生阅历等,

较为完美的演绎了出来,有血有肉的呈现在了我们这些近乎苛刻的历史事业粉的视野里。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在我们历史事业粉的眼里,王公贵族不会因为一个女人放弃王图霸业,

越王勾践不会为了西施而放弃卧薪尝胆,十年报仇;

大汉天子不会为了王昭君的美貌而放弃戍边边疆,为大汉争取边疆太平;

大唐天子不会为了杨广之女放弃唐灭隋,建立大唐荣耀,开创天可汗的盛世;

大宋天子不会为了花蕊夫人放弃宋灭蜀,建立大宋鼎盛,开创文化巅峰的盛世;

但是,王公贵族会为自己的真情而有着复杂的情感,有着复杂的眼神与情绪,

有着难以言说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着安得世间两全法,不负王朝不负卿的怅然。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任嘉伦在大唐荣耀里面,虽然演绎了一个深情不移的王子,却也将这种复杂的情感,

一种“我虽深爱,却不得两全法”的复杂眼神,一种恍若隔世看因果,仍不愿放弃眼前人的成熟。

这种情绪,不是大起大落的情绪,也不是伏地长哭的情绪,是一种眼中无泪胜有泪,

相顾无言泪两行的情绪,更是一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分离情愁。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但,在这些情愫里面,默默承受的苦,不得不放手的痛,无法言说的难,是最难演绎的。

而任嘉伦是恰恰能够以成年人的情感模式,去演绎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王子们的复杂。

这是任嘉伦让我这个历史事业粉惊艳的地方,眼神足够复杂,情绪足够内敛,

行为举止足够贵气,话语之中足够矜持,说实话,演出王子矜持与深情同在的人,不太多。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不仅如此,在古代,但凡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王子小时候的书不仅仅是四书五经,

还有历朝历代的史书,有经筵的太子太傅或是太子少傅专门给众皇子和皇帝讲解史书。

王子从小要学礼乐射御书数,要学各种番邦琐事,要学各种祭祀大礼的规矩,

即他们从小就要懂礼法、音乐、骑射、纵横人心、历史、语文、数学、历法、天象。

几乎可以说,每一个王子都是学富五车之人,

就算不是才高八斗,却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这样的王子,试想一下,可能是对世间一切一无所知的吗?

假如真的是喜欢大惊小怪,坐无坐像,站无站像,走路弯腰弓背,说话颠三倒四,

王子怎么成为封疆大吏,帮助王朝管辖一方水土?王子又如何成为储君管理神州?

再说,读过礼乐射御书数的王子,参加过那么多王朝需要亲自参拜祭祀的大典,

这样的王子真的会不懂礼法,不识人间烟火,不知孰优孰劣,不知好歹与否?

这不可能,对不对?当然,刨除何不食肉糜那位真的智商不在线的,基本不可能。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既然王子不可能是一个轻浮又傻兮兮不知好歹的,那王子必然有满腹经纶的才气和贵气,

更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冷静沉着,与一种知道太多王朝更替后,对人心难测的戒备。

而这种天生拒人千里之外,习惯戒备他人,又习惯分析事件本质和他人内心的行为,

应该是潜移默化之中,埋藏在王子的行为举止中,甚至在他的言谈之中都能感觉到生疏。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正是因为古代历史上的王子读书太多,阅人太多,

故而能演好一个王子天生的贵气,天生的镇定自若很难,

那种不骄不躁却又谦逊有礼,虽然客套随和却又无法靠近,

尽管儒雅温润却又惜字如金,哪怕生死决断依旧面不改色,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这是任嘉伦第二个让我惊艳的地方,他除了演绎出了古代历史人物的那份矜持,

更演绎出了古代王子的那份心思复杂,那份话语不多的沉默寡言的贵气

那份尽管历经刀光剑影,暗箭袭来,内心依旧期待自己归来仍是少年的质朴,

那份冰山之下的火红心,期待春暖花开,渴望真情冷暖,却不敢贸然相信的难。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这份贵气,这份属于古代王子的贵气,

包藏着满腹经纶的气质,蕴藏着文成武就的能力,储藏着胸有成竹的自信,

暗藏着世态炎凉的漠然,隐藏着安得两全的纠结,潜藏着真情实意的渴望。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古代王子因为知道太多世态炎凉,每天看着文武百官各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枕边读物又是王者的王道之术,更多的是平衡人心的王权之术,久而久之,

他们最憎恨的,最难以忍受的就是背叛,就是言而无信与食言而肥。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诚然被人背叛是王子情绪和自制力爆破的时刻。

但是多年的良好教育,不可能让王子表现出骂大街的泼妇样,

也不可能让王子表现出怒不可遏之后完全失态的模样,

被背叛,被激怒的时候,王子要么是拔刀相向,要么是冷眼相对,

要么是蹙眉沉思,要么是面带铁青,要么是肢体某个部位不可抑制的颤抖。

而任嘉伦让我惊艳的第三个地方,就是对不同人,愤怒的表情和动作是完全不一样的。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在面对安禄山的时候,是蹙眉沉思,是冷眼相对,不给对方任何窥探内心的机会。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在得知爱妻噩耗的时候,是独自一人饮酒,是失魂落魄,却不是大喊大叫,有失格调。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在战事吃紧的时候,虽然神魂皆散,却依旧维持着最后的风骨,最后的尊严,

即便是最后一瞬间的生死,也不愿最后一根弦崩断,给对方耻笑的机会。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即便是内心胸有彭拜,拔剑而起,却依旧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不会怒发冲冠,不会歇斯底里。

这就是王子的贵气,哪怕愤怒,哪怕落魄,哪怕心神俱损,都不愿意给皇族丢脸。

而任嘉伦让我这种历史事业粉恍惚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古代贵公子,古代的王子,

有着王子该有的贵气与典雅,有着王子该有的矜持与自负,更有着王子该有的学识与气度。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历史事业粉为什么喜欢任嘉伦?也许就是因为任嘉伦难得的演绎出了古代人物该有的模样吧?


钱塘小苏说说《锦衣之下》(12)任嘉伦为何被事业历史粉如此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