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买的节日越来越多,用来过的越来越少,这样真的好吗?


用来买的节日越来越多,用来过的越来越少,这样真的好吗?

说实话,我相信很多男同胞是很害怕一季度。因为一季度的节日太多了,元旦、春节、元宵节、情人节、三七女神节、三八妇女节、白色情人节。这几个节日,不用多说,都是买东西送礼“考验”,而且不用提醒,打开各种网站、网页、电商APP,甚至是走进商场都会有各种醒目的标识友情提醒:消费者朋友们,又到了XX节了,是不是该买点东西庆祝一下,或者买点礼物送礼一下。甚至有朋友跟我说,过完3月14日的白色情人节,还要考虑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要不要送礼物。

遇到女朋友追求浪漫的,一季度这么密集的节日,就得挖空心思想想如何送点不一样的,并且根据节日的“大小”合理安排礼物的价值。

遇到更通情达理的女朋友,通常会提前把想要的东西明示或者暗示告诉你,省去了脑细胞消耗的过程,只需要简单地比较比较牌子就能买好礼物。

如果是情侣时间比较长的或者老夫老妻,可能就更简单了,只需要准备好钱,一键清空购物车就可以了。这样可以100%地避免了不会选礼物,以及选的礼物对方不喜欢的问题。

我不记得这种“风气”是怎么兴起的,我只是觉得过了这么多年,用来过的节日越来越少,用来买的节日越来越多。可能用来过的节日只剩下清明、端午、重阳这几个老节日了,不过这几个节日也确实不太适合送礼物。其他的节日,甚至是西方的圣诞节、万圣节,以及人造的5·20、双十一、6·18统统多变成了更加纯粹的购物节。

1.是我们的需求变多了,还是我们的需求被“管理”了

记得最早一次参加双十一购物节的时候,当时只会感叹,原来东西还可以这么便宜,于是一下子买了好多。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觉得是我们的需求变多了,我们的钱包更鼓了,因此需要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需要这么多购物节来匹配我们的需求。

后来过了几年,我经历了有的时候很有钱,有的时候现金吃紧的时候,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其实多了购物节我还真的没买什么额外的东西,不过是把这段时间需要的东西统一放到一起来买了。

还是拿双十一举例吧,原先十一过完一般要购物一波,十一月和十二月还要购物一波。但是现在不同了,基本上九月结束,四季度三个月的东西,除非是急的马上就要用的或者日用品,否则都是通过双十一一次性搞定。再后来有了6·18,基本上一个年中、一个年尾,把绝大部分不着急要的大件商品都买完了。

我的需求多了吗?我感觉并没有,反而在这些节日面前我更加冷静了。第一,就算是我这种行动力非常强的人,也能够更加清晰的知道某些东西不用着急买。第二,我知道这些东西过段时间就会降价促销,虽然力度不见得大,但是平常这些商品的价格就显得没有吸引力。第三,临近节日的这几天买东西是没用的,甚至商家也出于种种理由不卖给我,有的说过几天XX节会更便宜,有的直接说要冲XX节日的业绩。

结果就是,我们身边好多原本冲动型的消费者,现在都学会了一件事情,放入购物车然后等着,要么就是收藏然后等着。以前有朋友说,要买什么东西,拿起手机搜完就下单,然后等着快递上门。现在就算是再冲动,也会先看看最近还有什么节日,有没有什么优惠,甚至放到收藏夹久了,突然觉得自己不再需要了。

所以说,我们越来越知道买的没有卖的精,也越来越会管理我们自己的需求,知道何时该下手,何时该等等。

2.商家乐此不疲,我们审美疲劳

买买买的节日越来越多,商家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白热化。一到节日没有个专属宣传文案怎么行?没有专属优惠套餐怎么行?没有专属推广海报怎么行?甚至没有专属优惠产品怎么行?

就比如说我看上了一个自己想买的东西,今年节日的专属礼包是送一大堆其他东西。然后我动动手指翻翻评论就知道,去年同样的节日专属礼包送的是另一堆东西,而且很明显,去年送的东西更实在也更符合我的需求。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这么怎么能忍?

于是我跟客服“理论”了半天,看看能不能换成去年的礼包,反正是同样的价格嘛,不换不就吃亏了。结果我理论了半天,客服依然表示不能给我换,既然不给我换就不要怪我不打算买了。后来对这种事情越来越习惯了,甚至也越来越觉得不送别的礼包,光打打折可能也更好。

我相信大家也是一样的,这么多年花里胡哨的宣传、优惠早就折磨地审美疲劳了。反倒是文案越来越多,打折的规则越来越复杂,原本开开心心的买个东西,现在还要拿着草稿纸算个半天的优惠。其实也便宜不了多少钱,反倒是算优惠、凑单折扣弄得很心烦。

3.今后多给大家弄一些拿来过的节日吧

小时候喜欢过节,因为过节意味着放假出去玩,意味着吃点节日特色美食。现在一到XX节、XX日,第一反应不是过节了,而是礼物买了没有?或者看看自己“种草”的东西有没有特惠了。

平常去商场里面也真的就是转转而已,反正需求都统一弄到固定的节日里面了。所以,我感觉现在的节日越来越没有乐趣,无非就是手机点点点,信用卡一划,然后就索然无味了。还不如弄一点能出去走走,做点别的什么事情的节日。

哪怕是清明节,回老家扫扫墓,见见亲戚,或者是端午节吃吃粽子,或者是重阳节和家人一起去爬个山,也比其他节日有意思。因为其他买买买的节日,真的就是买买买,甚至还要精打细算的买买买,劳心又劳力。

还是建议以后给大家多弄点能过的节日吧,让商家们也消停一下,哪怕是让我们在家躺一天也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