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39周,小孩沒入盆是怎麼回事?

生活194568761


我是二胎媽媽,懷二寶的時候就是生產時才入盆的,大多數胎兒會在36周左右入盆,但有些可能像我一樣邊生產邊入盆。

懷孕39周,小孩沒入盆是怎麼回事?

胎兒一直不入盆,可能和孕媽自身有關係,這些因素可能不是單一方面的,但入盆是臨產徵兆之一。

孕媽活動量少。孕期的活動很有必要,不要認為自己懷孕了,就不需要運動了,事實上孕期運動對盆底肌的鍛鍊以及分娩都有很大幫助,孕期運動多,胎兒入盆也更快一些,分娩也會更順利。

孕媽骨盆狹窄。孕媽的骨盆不能讓胎頭順利通過,也是導致胎兒遲遲不入盆的原因之一,這種情況下只能選擇剖腹產。

胎頭過大或胎位不正。產檢時醫生會測量胎兒的雙頂徑,足月時雙頂徑>9.3cm≤10cm,是順產最佳的指標。孕期營養過剩或胎兒本身有病理性因素,都會導致胎頭過大。

頭位是正常胎位,也就是胎頭靠近宮頸口,除此之外的胎位可能導致胎兒無法入盆。

懷孕39周,小孩沒入盆怎麼辦?

孕39周已經足月,隨時可能分娩,此時建議做好每次產檢,並且隨時觀察自身的臨產徵兆。在有專業人士指導的情況下,可以坐顛顛球,幫助胎兒更快入盆,當然這個要建立在胎兒和孕媽都健康且正常的情況下。在待產室一般醫生也會建議坐顛顛球,幫助更快分娩。

總之,39周胎兒還沒入盆,可能和多種原因有關,如果排除病理性因素,可以多走走路,直立行走能幫助胎兒更快入盆。

高級育嬰師,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一位西南大學兒童心理學專業的媽媽,專注育兒、孕期、新生兒護理知識分享!希望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

IF枕邊育兒


懷孕39周,小孩沒入盆是怎麼回事?其實大部分寶寶都會在孕36周左右入盆,而懷孕39周胎兒還沒入盆的原因有很多。

懷孕39周,小孩沒入盆是怎麼回事

頭盆不對稱


當胎兒的頭部與孕媽咪骨盆的大小不相稱時,胎兒是無法入盆的,這種情況要麼就是胎兒頭大,要麼就是孕媽咪骨盆太小或者畸形。

晚點入盆


雖然大部分寶寶都是在孕36周左右入盆的,但也有一部分寶寶可能要到預產期前後或者臨產時才入盆。其實只要產檢正常,孕媽咪就不需要太擔心。

其他因素


懷孕39周小孩還沒入盆的原因還有可能是:胎兒體位影響、胎兒腦積水、羊水過多、前置胎盤等等。

如果到臨產時,胎兒還沒有入盆,孕媽咪有可能就不能順產了,建議孕媽咪端正坐姿、適量鍛鍊,以促進胎兒快點入盆。


學而時習之育兒


懷孕39周胎兒還沒有入盆的現象是有的,有些孕婦可能在沒足月就入盆,有一些孕婦在發動後分娩的過程中才出現入盆。一般情況下初產婦入盆的時間將會早一些,然而發動分娩可能還需要等待2~3周,而經產婦入盆的時間就會晚一些,而且入盆後到發動時間也會比較短,大多是幾天至幾個小時。

懷孕39周沒有入盆,建議還是去醫院找產科大夫檢查一下,看是否存在異常胎位、頭盆不稱、胎頭過大、臍帶繞頸、胎頭不能下降以及前置胎盤等狀況,出現這些狀況大多是不能入盆的,不能入盆就無法自然分娩,只能採用剖腹產手術生產。

入盆後的感覺以及如何判斷?

入盆的過程時間很短,絕大多數孕婦可以感覺到胎兒的位置明顯下降,伴有一定的墜痛感。

確定入盆需要有經驗的產科醫生雙手食指和拇指打開在恥骨聯合上緣,按住抬頭髮現是固定的那就入盆了,如果是一種漂浮狀態那就還未入盆。

胎兒入盆是自然分娩的前提,入盆後也不要太緊張,如果之後再出現頻繁的宮縮、少量流血或者破水就需要立即去醫院準備生產。


有其他疑問可以關注一下《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帶你瞭解更多的孕期、育兒健康話題。


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


懷孕39周,小孩沒入盆是怎麼回事?

入盆是分娩的前奏,一般來說初產婦胎兒入盆時間大概是在懷孕36周,在預產期前兩週才會完全完成入盆;而經產婦則是一邊分娩,胎兒一邊入盆。

胎兒入盆是什麼?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臨近預產期,不僅僅是孕媽再為生產做準備,胎兒也會默默地為出生做準備工作,入盆就是其中一個。

一般胎兒會在懷孕36周左右從以前的姿勢轉換為頭朝下、臀部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等待出生。在這個過程中胎頭不斷下降,直到通過孕媽的骨盆入口,進入到骨盆腔中,讓身體得到鞏固,靜靜為出生做好隨時發動的準備。

胎兒入盆的徵兆都有哪些?

1⃣孕晚期孕媽會突然感覺到去廁所的次數增多,而且胃口大開,食慾大增;

2⃣胎兒入盆後,孕媽的孕肚會從以前的西瓜狀逐漸變成柚子狀;

3⃣胎兒入盆時,孕媽會感覺下體分泌物增多,且孕肚有絲絲拉拉的牽扯感;


4⃣胎兒入盆以後胎動會明顯減少;

5⃣胎兒入盆時,孕媽會出現宮縮的症狀,但宮縮時間常常不足半分鐘,並且宮縮也不是很規律,力量比較弱。

懷孕39周,胎兒還沒入盆是怎麼回事?

👉如果是經產婦的話,懷孕39周胎兒還未入盆也屬於正常現象,一般經產婦會在分娩宮縮來臨時,入盆和宮頸口擴張一起完成。

👉胎位不正、胎兒過大等原因也會導致懷孕39周胎兒沒入盆,具體情況還需要孕媽到醫院進行產檢才能得知。


👉孕媽久坐或長時間躺著,也會影響胎兒入盆,所以孕期孕媽一定要適量運動,比如爬樓梯、孕婦瑜伽都有助於胎兒胎頭下降,幫助胎兒入盆。

初出茅廬的國家高級育嬰師,多平臺原創作者。一個集逗比與專業一身的媽媽,帶你瞭解更多孕期、育兒、產後護理知識。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慧說育兒


孕39周,胎兒還沒有入盆是怎麼回事呢?

每個孕媽媽體質不一樣,胎兒的發育也是不一樣,所以胎兒入盆的時間有早有晚,一般來說第一次懷孕入盆的時間會比較早,大部分第一次懷孕的孕媽胎兒36周就已經開始入盆了,而第二次懷孕的孕媽們一般會在臨產前才入盆,也有少部分孕媽媽32周左右就入盆了,也有的是在生產的時候才會入盆,不過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


一般來說在孕期的最後一個月,大部分初產婦胎兒都會在這個階段開始入盆,以頭朝下的姿勢進入媽媽的骨盆腔裡面,並與骨盆銜接不浮動,但也有部分孕媽媽在這個階段胎兒還沒有入盆,胎頭沒有進入到媽媽的骨盆腔裡面,而是浮在恥骨聯合之上。

常見胎兒不入盆的原因有哪些呢?

󾠮 骨盆與胎兒頭部不對稱:比如說如果孕媽媽的骨盆比較狹窄,而胎寶寶的頭又比較大,那麼寶寶的頭部就無法進入到孕媽媽的骨盆腔裡面。

󾠯 胎位異常:如果是正常的胎位,那麼寶寶入盆也就比較輕鬆,如果寶寶是臀位或者橫位,那麼肯定就是無法入盆的。

󾠰 胎兒超重:孕媽媽在孕期裡面經常吃高熱量高脂肪、高甜分的食物,就容易造成營養過剩,也容易出現巨大兒的現象,寶寶的體重過高,胎頭也會比較大,也就會造成不入盆的現象。

󾠰 孕媽媽的姿勢:如果說孕媽媽平時經常坐著看電視,那麼寶寶的姿勢很有可能就會呈枕後位,這樣胎寶寶就很難入盆。

像出現羊水過多或者前置胎盤的現象都會影響寶寶入盆。


以上就是常見的胎兒不入盆的原因,如果胎兒遲遲不入盆孕媽媽可以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適當的爬爬樓梯,飯後經常出門散散步,這樣都是可以幫助寶寶入盆的,如果說臨近預產期了胎兒還是不肯入盆,孕媽媽們也不用太過擔心,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能順產就儘量順產,不能順產也不要勉強。

我是墨媽,二胎媽媽,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專注於孕產育嬰等方面的解答,關注墨媽與你分享更多孕產育嬰小知識~(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

墨媽育兒經


懷孕39周,小孩沒入盆是怎麼回事?

懷孕39周,小孩沒入盆是很正常的。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並不是所有的小孩在出生之前都要入盆的。一般來說,初產婦會在生之前入盆,經產婦會拖後入盆,有的在生之前才入盆,有的邊生邊入盆,都不會影響分娩的進程的。

初產婦往往會在生之前4周左右入盆,這是因為初產婦的子宮平滑肌收縮性更好,給胎頭的壓力更大,更有力於胎兒下移入盆。經產婦的子宮平滑肌過度伸長,骨盆結構也發生變化,給胎頭的壓力下,入盆就會晚一些。



小孩入盆有什麼變化?

1、呼吸輕快

小孩入盆以後,子宮不再擠壓肺部和心臟,呼吸會變得輕快一些。

2、食量增大

小孩入盆以後,子宮不再擠壓膈肌和肋部,孕媽媽的飯量會增加。

3、尿頻

小孩入盆以後,直接壓迫膀胱,使膀胱儲尿量減少,會再次尿頻。



4、肚子下墜

肚子會下墜,像要掉出來一樣。

5、肚子形狀變化

肚子的形狀變成了柚子一樣,上面小,下面大。

6、恥骨疼痛

小孩入盆以後,會壓迫恥骨聯合處,有些孕媽媽會感動恥骨疼痛,嚴重得不正走路,只能平躺。


總之,39周胎兒沒入盆也是正常的,39周隨時就要生了,注意身體變化哦!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如有疑問,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新晉二胎寶媽,曾經叱吒職場的Career Hero,頭條青雲計劃獲獎者,獲多平臺原創邀約。家有凝寶被派遣赴美文化交流。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